山东山东省寿光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琵琶行》课件(15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山东省寿光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琵琶行》课件(15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14 11:47:59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注音:
管弦 铮铮然 湓浦口 贾人 悯默 转徙 恬然 迁谪 浔阳 荻花 瑟瑟 轻拢慢捻 霓裳 幽咽 敛容 红绡 钿头云篦 阑干 呕哑嘲哳
★默写: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琵琶行白居易(并序)“行” 又叫“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主要是以铺叙为主的一种歌词。★文学常识
白居易,字____,晚年号_______。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他一生作诗很多,语言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
检 查 预 习
古今异义词:??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凄凄不似向前声?????
暮去朝来颜色故明年:第二年因为:于是创作向前:从前颜色:脸色或容貌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2、揣摩语言,学习描摹音乐的技巧。
3、品味情感,体会诗人的人生感触。
浅味 品味 深味 学习过程 读准字音浅味 读通文意1、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1)
(2)
(3)
(4)
(5)江头送客闻琵琶江心聆听琵琶曲
曲罢自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感慨多
重闻琵琶青衫湿
品味 学习诗歌描摹音乐的技巧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小组探究:
你认为哪一句描写最精彩?为什么?它运用了什么手法?品味 品味 小组探究:
你认为哪一句描写最精彩?为什么?它运用了什么手法?体会诗人的人生感触 深味 深味 体会诗人的人生感触歌 女 人 生:
少年时:春风得意——
年长后:门前冷落——
嫁人后:独守空船——音 乐 旋 律:
婉转 悦耳
流畅到冷涩
愤懑而激越作者感触:——在京为官(得意)——贬谪浔阳(恬然)——迁谪之恨(伤感) 失宠失意 明线 暗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巩固检测(选自近三年高考题)
① _____________ ,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_____________ ,小弦切切如私语。 _____________ ,大珠小珠落玉盘。
③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④银瓶乍破水浆迸,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四弦一声如裂帛。
⑤ 东船西舫悄无言, 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背诵前两段。
谢谢大家!
再 见!姓名
李熙安
电话
05365193696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Lixian-123@163.com
单位
山东省寿光市第五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琵琶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琵琶行》是苏教版第三模块第一单元的文章。教学本单元有一个要求就是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这也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审美方面说,审美对象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没有情感真空的形式美,也没有不用包装的情感美。诵读是体会作者情感的有效方法,可以使作者和读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学生通过学案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为理解作者情感做准备,通过问题的设置,把握诗人的情感线索和结构线索。
二、学生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琵琶行》是一篇情感充沛的美文,通过诵读和学案导学的方法,学生会体会到文章的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处理这首长诗,应选择小的切入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但求学有所获,可借助影视、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2、揣摩语言,学习描摹音乐的技巧。
3、品味情感,体会诗人的人生感触。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思维导图、微课、PPT、电影视频、博客、QQ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
1.学生自读诗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琵琶行》中的“行”这种文体特点。以小组为单位诵读诗歌,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懂诗歌,理清行文思路,为后面具体赏析音乐描写的句子与人生经历的对应奠定基础。技术手段:word文本框制图、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2.学生以批注法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
技术手段:互联网,Free Mind思维导图软件。
???????
?
阶段二:课中
展示成果,整体感知
?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思维导图:①明线——歌女人生;②暗线——作者感触)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
????再读课文,重点赏析
体会诗人的人生感触。问题:音乐旋律的变化有无弦外之音?旋律的变化传达了琵琶女的心声,从琵琶女演奏的旋律变化中可以窥见她的人生经历。那么她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呢? 明确:歌女人生:少年时:春风得意;年长后:门前冷落;嫁人后:独守空船。
琵琶曲反映了琵琶女的经历和情感变化,那么,琵琶曲在听曲者的心中又引发了什么感触呢? 明确:作者感触:在京为官(得意);贬谪浔阳(恬然);迁谪之恨(伤感)。
学生交流讨论,用PPT或word展示个人批注。
??????????????《琵琶行》深情朗诵音视频链接:
?????????http://v.qq.com/cover/1/1egrq11azfq3qy7/m0015vz3um3.html
?
阶段三:课后
1.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回答问题:此诗与《琵琶行》都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2.阅读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回答问题:
(1)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有什么不一样的艺术特点?
(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有什么一样的艺术特点?
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也可回家后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然后写作小论文,上传至班级360云平台,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二、补充与《琵琶行》相关的资料,保存至班级公共邮箱,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sdzxgsywz@163.com
技术手段:小论文评价量规、问卷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课前
自主学习
准备微课,传授思维导图制作技巧,布置预习任务
利用互联网查阅中国古代诗歌中“歌行体”的相关知识,查阅《琵琶行》的写作背景及白居易的生平经历。自主阅读,按要求绘制思维导图;观看微课,学习批注读书法。
????
? 互联网(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思维导图、微课、自主学习量规。
课中
导入
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学生沉醉其中)
?
对此曲的评价,学生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教师顺势导入新课:看看白居易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来描写乐曲的?他用琵琶曲传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
http://www.1ting.com/player? /c7/player_16149.html
PPT
评价量规
展示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选代表展示思维导图,适时点拨补充。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预习成果(思维导图:①明线——歌女人生:少年时春风得意;年长后门前冷落;嫁人后独守空船。②暗线——作者感触:在京为官(得意);贬谪浔阳(恬然);迁谪之恨(伤感)。)
????《琵琶行》精美课件.ppt
?? http://c67.yunpan.360.cn/my/index/
多媒体一体机、彩色投影仪、思维导图、自主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
?
?
?
研读
多媒体配乐朗诵《琵琶行》中的对音乐描写的经典句子,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
学生交流讨论,用PPT展示个人批注。教师点拨。明确音乐旋律的变化:婉转悦耳——流畅到冷涩——愤懑而激越
《琵琶行》配乐朗诵链接
??

http://www.56.com/u26/v_MTM2NDU2ODYz.html
PPT、学习成果展示量规
课后
作业及评价
1.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回答问题。
2.阅读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回答问题。
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也可回家后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然后写作小论文,上传至班级360云平台。
二、补充与《琵琶行》相关的资料,保存至班级公共邮箱,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完成作业,上传至班级360云平台,自由交流,相互评价。
阅读云盘中的补充材料。
?
http://yunpan.360.cn/.net/
博客,QQ,云平台,问卷星等。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