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1.建立: 年,秦王 建立秦朝,定都 ,结束 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的封建国家。
2.统治:创立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在中央,皇帝之下设 、太尉、御史大夫及分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九卿”,在地方废除 , 实行 ,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 的基本模式。
3.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方面: 统一 ( ) ;
经济方面: (圆形方孔 ) 、 ;
交通和军事:统一 和 的宽度;开凿 ;修筑 。
4.疆域:东至东海,西到 ,北至长城一带,南达 。
复习巩固
《陈胜、吴广起义》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目标:知道陈胜、吴广起义,了解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起义根源:秦的暴政
二、起义经过:陈胜、吴广起义
三、起义结果:秦朝的灭亡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
209年
公元前
207年
公元前
202年
公元前
138年
单元时序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公元25年
公元184年
东汉建立
黄巾起义
秦统一中国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灭亡
西汉建立
阅读课本第58页,归纳秦暴政的表现。
①赋税沉重;
②徭役兵役繁重;
③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一、起义根源:秦的暴政
阅读课本第58页,归纳秦暴政的表现。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田租即土地税,严重时到了“收泰半之赋”,即这些赋税加到一起要占去农民获物的三分之二。口赋是计口出钱,也就是人头税,以人口为征收对象……。杂赋是各色各样的临时征派……
————选自中国历史七上《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秦朝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北击匈奴及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左右。秦始皇先后进行5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记功,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
相关史事
徭役繁重;
阅读相关史事指出属于秦暴政的哪一方面的表现?
赋税沉重;
一、起义根源:秦的暴政
阅读课本第58页,归纳秦暴政的表现。
秦律规定,男子17岁就登记户籍并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秦朝徭役分为三种:一是更卒,每年一次,在本县本郡服役一个月;二是正卒,一年一次,期限一年,主要在本县、本郡参加军事训练和维持地方治安;三是戍卒,一生一次,期限一年,或屯戍京师,或戍守边疆…… 形成“丁甲披男,丁女传输”。
秦朝的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戮(先刑辱、后斩首)腰斩、剖腹、车裂、活埋等。
————选自中国历史七上《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相关史事
兵役繁重;
秦朝刑具
阅读相关史事指出属于秦暴政的哪一方面的表现?
刑罚残酷;
一、起义根源:秦的暴政
阅读课本第59页,归纳秦暴政的表现。
目的:
④“焚书坑儒
秦坑儒谷碑
想一想:“焚书坑儒”会带来什么危害?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言论,是一场思想文化方面的浩劫。
一、起义根源:秦的暴政
唐朝诗人章碣作《焚书坑》,用“坑灰未冷山东乱”来讽刺秦始皇焚书的做法并不能使统治长久。
阅读课本第59页,归纳秦暴政的表现。
⑤秦二世更加残暴
一、起义根源: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二、起义经过: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者
口号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政权
地位 (性质)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吴广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体现了陈胜、吴广的什么精神?
敢于反抗压迫的大无畏精神。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遇雨误期
有人认为“如果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见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赞同这一观点吗?如果不赞同,请说明理由。
秦的暴政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张楚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秦末起义形势图
时间:
地点:
经过:
结果: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攻占陈县
建立张楚政权
各地纷纷起义
起义失败
读地图
1. 找到渔阳的位置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
2. 找到张楚政权的根据地,并说明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进军路线。
大泽乡
渔阳
张楚政权
二、起义经过:陈胜、吴广起义
材料研读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相竞亡秦,由涉首也。 ——司马迁《史记》
译文:陈胜虽然已经死了,他所封立派遣的侯王将相终于灭掉了秦王朝,这是由于陈涉首先起义反秦的结果。
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本62页知识拓展,分析归纳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各路反秦势力
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群起响应,一些原六国旧贵族也试图借机复国。他们中有的直接加入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有的带领队伍起兵反秦,如项梁、项羽等。此外,秦吏萧何、曹参,儒士叔孙通,市井平民樊哙(kuài)和周勃等社会各阶层人士,纷纷投入反秦的浪潮中。在各地反秦斗争的打击下,秦朝迅速走向灭亡。
知识拓展
①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②具有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群众起来反抗残暴统治。
二、起义经过: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一带的反秦起义军被30万秦军围攻。危急情况下,身为援军次将的项羽杀死了观望拖延的主将,率领2万人前往救援。渡过漳水后,项羽命令将士破釜沉舟,显示决一死战的决心。在激战中,起义军勇猛杀敌,打得秦军一败涂地,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此后,秦朝再也无力挽回败局。
相关史事
阅读61页相关史事指出,歼灭秦军主力是哪一战役?这一战役有什么特点?
项羽、刘邦起义
巨鹿之战
以少胜多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三、起义结果:秦朝的灭亡
BC221
BC210
BC209
BC207
BC206
BC202
秦朝建立
秦二世即位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
课堂小结
秦朝
思考:强盛一时的秦朝为什么短短十几年就灭亡了?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实行仁政,得民心者的天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秦始皇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有,五帝所不及”。也有人记载:“秦王贪狼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你怎么看呢?
(1)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首创中国历史上延续千年的中央集权制度。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广建宫殿,大修陵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
(3)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原则:时代性原则;一分为二原则;
史论结合原则客观公正,辩证看待。
VS
功
过
他是首个大一统王朝的创造者:秦始皇统一六国,采取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措施,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为后世确立了大一统的标准。—《秦始皇:创造力一统天下》
思考:秦始皇的统治措施会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统治
能力拓展
论是非功过:评价秦始皇
能力拓展
材料一: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第一步:亮观点。什么是观点?(观点=认识、见解、看法、感悟等,一般是陈述句)
观点1: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观点2: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观点3:秦始皇是暴君。
第二步:重论证。如何论述?(史论结合:史实+论述(史实意义、评价、地位、影响)
观点1: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选择的史实:灭六国、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等
论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他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三步:得结论。呼应观点,小结(启示)一般格式:综上所述或由此可见,重复观点……因此,我们要(启示或展望)等。
综上所述,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能力拓展
论述题的正确格式:
观点:XXX
选择的史实:XXX、XXX
论述:史实1+史论1;史实2+史论2……
综上所述,(重复观点),我们……
(答题的时候,“观点”“论述”“综上所述”这些抬头都要写上)
论是非功过:评价秦始皇
课堂小结
秦的暴政
赋税沉重
徭役兵役繁重
法律严苛
刑法残酷
“焚书坑儒”
秦二世更加残暴
秦末农民大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首创精神。
项羽刘邦起义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
1.(原创)秦朝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北击匈奴及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这体现了秦朝
A.兵役繁重 B.刑罚残酷
C.徭役繁重 D.法律严苛
2.(原创)唐朝诗人章碣作《焚书坑》中“坑灰未冷山东乱”描述的史实是
A.北击匈奴 B. “八股取士”
C.南戍五岭 D. “焚书坑儒”
【C】
【D】
课堂练习
3.(原创)下图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场景。两名壮士站在高处振臂高呼,正在对众人做起义前的战斗动员,下面他们最可能说的话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亲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D.“为政以德,譬如星辰”
【B】
《陈胜、吴广起义》
课堂练习
4. 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同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更透彻。下列史观从不同角度分析了
A.诸侯争霸 B.西周分封制建立
C.秦的统一 D.陈胜、吴广起义
【D】
唯物史观:展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社会史观: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
革命史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充分体现了农民的革命意识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