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单元导读
单元导读
统一:是指疆域统一,整个国家
有一个中央政府统辖。
社会形态:封建社会
本单元内容整合:
(1)整体感知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体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从王朝兴衰中探究影响国家发展的因素并得出启示;
(2)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交往等领域了解秦汉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影响,比较秦汉措施之间的异同;
(3)梳理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综合运用史实探究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因,感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对科技文化发展的作用。
多民族国家:国家内部的居民,
由不同民族组成。
导入新课
这首诗描写的主人公是谁?“扫六合”指什么事件?
主人公:秦王嬴政
扫六合: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古风》(节选)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王嬴政以虎视龙卷之威势,扫荡、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
天子之剑一挥舞,漫天浮云消逝,各国的富贵诸侯尽数迁徙到咸阳。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为什么是秦?
统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
学习目标
新课标: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秦灭六国的原因,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唯物史观)
2、结合地图,说出秦灭六国的过程以及理解秦的统一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发展的重要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利用文献、图示等资料,了解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巩固统一的措
施,并分析其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通过《秦朝形势图》,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认识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
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史料研习】任务一:结合材料和课本,小组讨论并归纳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材料一:(争霸战争)春则废民耕稼(耕稼:种植庄稼)树艺(种植、栽培),秋则废民获敛(获敛:收获)……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
①争霸战争影响社会稳定,民众企盼结束战乱,统一是大势所向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统编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2页》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③秦始皇雄才大略、重用人才
一、疆域归一——秦灭六国
一、疆域归一——秦灭六国
【读图学史】分析地图信息,指出秦灭六国的顺序以及灭六国的策略。
①
韩、
秦灭六国的顺序:
秦灭六国的策略:
赵、
魏、
燕、
楚、
齐
“喊 赵 微 出 演 戏”
“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⑥
⑤
④
③
②
(公元前230——前221年)
结交距离秦国较远的国家,如齐国;
进攻距离较近的国家,如韩、赵等国。
都城:
时间:
建立者:
地位:
秦朝
约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嬴政
咸阳
朝代建立三要素: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52页,找出下列问题答案。
秦始皇嬴政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国
秦朝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一、疆域归一——秦灭六国
“早期国家”—→“大一统国家”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①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一、疆域归一——秦灭六国
【读图学史】任务二:说出地图的变化趋势,秦朝的建立有何历史意义?
秦朝建立的意义:
变化趋势:
国家减少,从分裂走向统一。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需要加强谁的权力?
需要加强什么权力?
皇帝
中央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皇权至上
皇帝独裁
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思考探究】春秋战国的动荡局面会给秦朝哪些启示?应如何解决?
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二、集权于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二、集权于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皇位传给我儿子!
跪下!叫皇帝!
朕天下第一!
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材料二:“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材料三:“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记》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二、集权于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史料研习】任务三:分析材料,归纳皇帝制度的特点。
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主宰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
皇帝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行政
军事
监察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称为“三公”。
总揽大权
皇权至上
二、集权于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三公
九卿
丞相掌管行政, 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事务,三公之下设置分别掌管财政、宫廷事务的一些官员,称为“九卿”
丞相王绾
燕、赵、齐三国离咸阳太远,如果不设置王就不好镇守,请陛下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廷尉李斯
周武王建立周期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全国划分为郡和县进行管理。
二、集权于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剧场】中央官制确定了,朝堂对地方官制有分歧,假如你是秦始皇,
你会如何选择?
秦始皇
诸位爱卿,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赵、齐三国离咸阳很远,地方上该如何处理
秦始皇
好,正合朕意,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退朝!
3、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地方官制)
二、集权于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诸侯
√
郡
县
郡县,由中央直接管辖。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3、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地方官制)
二、集权于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
×
郡
县
诸侯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王朝政区范围的确定,为后来中国版图的主体部分确定了一个大模样。这种地方行政管理方式也为后来两千年的行政定式确定了基本格局。
——王子今《秦统一局面的再认识》
【史料研习】任务四:分析材料,归纳郡县制实施意义。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周朝 秦朝
相同点 目的 不同点 最高统治者称呼 王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地方官员的产生
与中央的关系 直属中央管理
分封制
郡县制
易形成分裂割据,威胁中央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二、集权于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合作探究】任务五:探究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并完成下列表格。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皇帝
实际最高统治者
相对独立
官位世袭
中央任命
二、集权于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图解难点】共同梳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行政
军事
监察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中央控制地方
中央vs地方
皇帝个人独裁
皇权VS相权
……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件好事。……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经过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继续推行了1700年,其间逐步作了修正。
——《剑桥中国秦汉史》
二、集权于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作用:
重量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文字不统一
三、措施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
虚拟场景,请勿当真!
昨天在你家买了只三斤的鸡,
何故回家一称变成两斤六?
大侠,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第一问
店家,
住宿费用,
何故不收我的
圆形钱币?
大侠,
本店一概只收刀币...
第二问
今日辰时,
与阁下起冲突,
午时叫人送信来,
阁下是下战书吗?
大侠,
误会,
我写的道歉信...
第三问
【历史剧场】思考秦朝大侠去到原齐国地界三连问背后的原因是?该如何解决?
三、措施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
【合作探究】
除了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不同之外,秦朝当时还存在思想不统一和边境不稳定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要如何解决?
思想组【相关事实】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任务六:文化、经济、交通、思想、军事5个小组,结合课本内容讨论这些领域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文化上
统一文字,使用小篆(书同文)
小篆
作用:
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三、措施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字的统一,建立起了中华民族的重要纽带。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经济上
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三、措施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
从秦朝开始,圆形方孔这一货币形制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经济上
统一度量衡
作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铜权
铜量
度[长度]
衡[重量]
量[容积]
交通上
统一车轨,修驰道(车同轨)
作用:车辆和道路的统一,使秦朝的
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车宽约为今天的1.4米),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
三、措施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
交通上
灵渠
开凿灵渠
作用: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促进
了水路交通的发展,也大大加
快了秦始皇统一岭南的步伐。
三、措施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思想上
焚书坑儒
影响:
巩固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也加速了其政权灭亡;
禁锢和控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摧残了中国文化发展。
三、措施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
军事上
南征百越
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广州。
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平南越,置龙川县,赵佗为令,属南海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派兵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
北击匈奴
临洮(西)
辽东
(东)
三、措施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
为抵御匈奴的侵扰
修建长城
军事上
秦始皇还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回被匈奴占领的地区。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作用:秦朝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陇西
长城一带
南海
东海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秦朝的疆域:
【读图学史】
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识读《秦朝形势图》,指出秦朝的疆域四至。
三、措施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
【知识构建】任务七:完成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的梳理
政治上
文化上
经济上
交通上
军事上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皇权至上;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轨,修驰道,开凿灵渠
南征百越
北击匈奴修建长城(临洮—辽东),
措施
思想上
焚书坑儒
课堂小结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它带给中华民族的不仅仅是疆域统一扩大而产生的安定与荣耀,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融,给人民心理上带来强烈的认同感与凝聚力,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秦始皇嬴政
1.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2.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负责监察事务的职位的是( )
A.郡守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3.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颁布了通用全国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金文 D.隶书
4.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到大海,西到辽东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C
D
B
B
课堂训练(基础)
1.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
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国家的正轨上来。该学者意在说明( )
A.秦朝统一的意义 B.商鞅变法的背景 C.秦灭六国的过程 D.王室衰微的表现
2.秦从统一到灭亡仅仅存在了14年,但它修建了长城、灵渠、阿房宫等古代重大工
程。这些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
A.秦朝严苛的法律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人民的大力支持 D.秦朝统了度量衡
3.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A
B
课堂训练(提升)
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
意义: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作业布置
1、小组作业:假设李华听到导入歌曲《秦王扫六合》,他也想了解秦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请你们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制作一幅思维导图,帮助他快速了解秦朝。
秦始皇嬴政
2、实践作业:课后通过网络了解兵马俑的构成、类别及功能,用合适的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特色兵马俑模型。(自主式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