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_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_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0 15:3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楚汉之争、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发展的变化及原因。
第一章
民心向背——开创汉业
南阳汉画馆画像石“鸿门宴”原石
自右起依次为项羽、刘邦、项庄、范增及二侍者
“汉并天下”瓦当
阅读教材P63页,完成历史档案卡制作。
楚汉之争
时间
交战双方
目的
决战
结果
西汉建立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项羽——刘邦
争夺国家统治权
亥下之战
项羽失败,刘邦获胜
公元前202年
长安(今西安)
汉高祖刘邦
民心向背——开创汉业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人大喜。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阅读教材P63页及相关史料,找出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原因?
刚愎自用
任用贤人
依赖武力
收揽民心
失去民心
军纪严明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民心向背——开创汉业
思想提升
西汉建立对结束战乱、重建统一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民心向背——开创汉业
第二章
休养生息——治国良策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民失作业(农业生产)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一石米价值五千钱),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没有积蓄),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食货志》
(1)阅读教材P64页并结合材料一思考:汉初面临怎样的社会状况?汉高祖是如何解决的呢?
西汉初年国家 ,百姓 ,土地 ,人口 ,边疆 ,社会 。
汉初社会状况:
汉初社会状况如何?刘邦如何解决?
◆合作探究◆
休养生息——治国良策
(2)阅读教材P64,归纳汉高祖刘邦采取的治国措施。(原因、目的、指导思想、措施、结果。)
统治者 原因 目的 指导思想 政策 措施 结果
汉 高 祖
①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②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清静无为的思想
休养生息政策
1、士兵复员
2、释放奴婢
3、轻徭薄赋
4、匈奴和亲
经济逐渐恢复,局势稳定。
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休养生息——治国良策




是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休养生息——治国良策
材料二 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故无为者乃有为也。……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
(3)阅读教材P64页并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思考:汉初的治国理念与秦朝有何不同?
休养生息——治国良策
第三章
创建治世--文景之治
创建治世——“文景之治”
阅读教材P64-65页,归纳“文景之治”措施及达到的效果。
统治者 农业 赋税 救灾 风气 效果
汉文帝 汉景帝
重视农业,提倡以农为本。
进一步减轻赋税。
逢灾年,国家积极赈济灾民。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政治:
经济:
人口:
人民生活:
清明
发展
增长
安定
“文景之治”
◆合作探究◆
材料一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cháo)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24版七上历史教材第11课“课后活动”
(1)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农业是国家主要财源;
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存和社会安定
创建治世——“文景之治”
◆合作探究◆
材料二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汉书·景帝纪》
(2)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说一说:文景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出现这样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局面的表现有哪些?
结果:政治 ,经济 ,人口 ,人民生活 。史称 。
清明
发展
增长
安定
“文景之治”
创建治世——“文景之治”
作用
奠定基础
承前启后
进入鼎盛
开创休养生息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文景之治”
“大一统”
汉武帝
作用:“文景之治”巩固了汉朝的统治,为汉朝进入鼎盛奠定了基础。
创建治世——“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和
“文景之治”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背景:经济凋敝,秦亡教训
内容:士兵复员、释放奴婢、轻徭薄赋,缓和民族关系。
结果: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文景之治
措施:以农为本,减免田租,勤俭治国。
表现:政治清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活安定。
知识结构
课堂练习
1.《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还记载,高祖曰:“此三者(张良、萧何和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材料描述的是刘邦夺取天下的( )
A.目的 B.原因 C.过程 D.影响
课堂练习
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表明当时的社会境况是( )
A.食物匮乏,人口锐减 B.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连年灾荒,起义不断
3.《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针对上述情况,西汉初年统治者为恢复经济发展推行了( )
A.约法三章 B.方田均税
C.均田免赋 D.休养生息
课堂练习
4.《考古Archaeology》杂志出版的2024年第一期评选出了“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陕西西安汉文帝霸陵发现的动物殉葬坑入选。据《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这表明汉文帝( )
A.贪图享乐 B.以法治国
C.提倡节俭 D.罢兵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