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33讲 中古时期的亚洲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世界各国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具体表现:
1.政治上:欧洲从王权、教权和城市自治并行,到拜占庭和俄罗斯两大帝国得以发展;在亚洲,西亚的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南亚的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先后兴起;东亚的日本和朝鲜学习唐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在非洲,以加纳、马里和桑海为代表的古国先后兴起;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则是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代表。
2.经济上:西欧封建庄园盛行,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亚欧帝国的工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商贸往来频繁;古代非洲和美洲均培育了一些重要的农作物,但经济总体落后。
3.思想文化和科技上:区域文化特色鲜明。西欧城市大学得以发展,但天主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亚非欧文化各有特色,都城往往成为文化交流中心;东亚的日本和朝鲜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圈”的组成部分;美洲的三大印第安文明均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
2.认识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多元面貌和文明的交往。
近三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年份 试卷 考点
2024 辽吉黑卷 中古时期的日本庄园
江苏卷 西方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2023 湖南卷 日本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浙江卷6月 古代印度文化
福建卷 日本幕府统治
2022 无
命题分析:
由于是新教材增加部分,近几年来高考命题逐渐增加。但是一定重视,尤其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中华文化圈形成。
备考建议:
1.重点关注:阿拉伯帝国的建立,经济的繁荣,尤其在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及在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日本大化改新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2.复习时需要和中国史内容结合,重视儒家文化圈产生的影响。
时空定位及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考点1:阿拉伯帝国
考点2: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考点3: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古代亚洲
1.含义:
亚洲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全世界面积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
2.主要成就:
(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印度和古巴比伦都位于亚洲大陆,在工业革命前,亚洲的经济和文化水平曾经在世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
(2)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3)亚洲也是古代世界科技的主要推动者:
①中国:四大发明;
②印度和阿拉伯:十进制计算法
(4)亚洲历史长河中出现众多帝国:
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土尔其帝国。
考点1:阿拉伯帝国 (7—13世纪)
(一)兴起与发展
1.原因:
(1)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地区创立伊斯兰教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2)统一阿拉伯半岛后大规模地对外扩张(伊斯兰教提供了精神力量和组织形式)。
2.建立:
(1)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逐渐扩大;
(3)到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发展:
(1)7世纪中期起,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2)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基础概念: 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
“伊斯兰”意为“和平”“顺从”。创始人穆罕默德自称是真主安拉派到人间来拯救世人的使者,宣扬顺从安拉的人死后可以进入天堂。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穆斯林(顺从者)”。
伊斯兰教独尊安拉,反对多神信仰;教义中存在施舍、人人平等代表平民的主张,贵族和大富豪采取各种手段迫害穆罕默德及其信徒,穆罕默德被迫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雏形由此诞生。
(二)帝国的统治:
1.政治:政教合一,专制集权
(1)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2)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其中财务和税务最重要。
(3)地方:划行省、设总督。
知识拓展: 哈里发
“哈里发”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代理者”、“继任人”。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先后推选出四位继承人,称之为“哈里发”。进入帝国阶段后,哈里发转为世袭制。
处于政权顶端的哈里发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税收与宗教三大权力系统,既是帝国最高元首(政治领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
2.经济:工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发达
(1)国内:经济繁荣,工商业很大发展。
(2)外贸:阿拉伯商人在广大地区从事陆、海贸易。
(3)城市: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问题思考:根据地图和材料,分析阿拉伯人贸易的特点及在沟通世界贸易中作用。
材料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提示:
(1)特点:
①范围:亚非欧地区的商品在此集散;
②内容:奢侈品、生活用品和劳动力都有所体现;
③方式:陆上和海上贸易商路齐备。
(2)作用:
是欧亚非各洲的各类商品汇聚,巴格达等大城市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3.文化:繁荣 (选择性必修3: P18-19)
(1)形成:
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2)成就:
核心素养: 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和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 (历史解释)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希腊诸地的文化,都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得到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奥斯曼次子奥尔汉(1324—1360年)统治时期,初步确立了奥斯曼帝国的一些基本制度。奥斯曼帝国的制度深受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和塞尔柱国家的影响,以伊斯兰教为立国的基础,《古兰经》是一切权力和法律的最终根据。奥尔汉开始使用苏丹的称号,苏丹是国家元首,也是最高宗教领袖。奥尔汉任命其兄阿拉丁为维齐(宰相),下设大法官,财政官、掌玺大臣、近卫军团长、海军司令等,这些官员为国务会议(迪万)的成员。
——吕嘉《世界中世纪政治史》
提示:
特点:
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各领域成就斐然;中西沟通的桥梁。
(2)历史地位: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①保存和传播欧洲古典文化,为文化复兴奠定基础;
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使者,促进文化交流;
③融合东西方文化创造出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考点2: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一)兴衰历程:
知识归纳: 世界历史上地跨三洲的帝国
(1)奴隶制帝国:
波斯帝国(前6—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前4世纪);罗马帝国(前27—476年)。
(2)封建制帝国:
拜占庭帝国(395—1453年);阿拉伯帝国(622—1258年);奥斯曼帝国(1299—1922年)
(二)帝国统治:
1.政治:政教合一的军事封建国家
(1)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2)阶级关系:在帝国中,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2.经济:经济繁荣,阻隔传统商路
(1)苏丹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各级封建主也掌握土地,工商业者、农民承担沉重财税。
(2)经济繁荣: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3)垄断商路: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间的贸易受到影响。
3.文化:继承与创新
继承了东正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伊斯坦布尔取代巴格达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中心。
问题探究: 奥斯曼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材料一 伊斯坦布尔地处东南欧与亚洲以及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系东西方之间过境贸易的交汇点。……关税和贸易税的征收构成苏丹政府的重要财源。 ……奥斯曼帝国横跨亚非欧大陆的中央地带,扼守东西方之间传统贸易的十字路口。
——《奥斯曼帝国史》
材料二 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
——宋保军《奥斯曼帝国与16世纪中期旧商路的贸易复兴 》
提示:
积极:
(1)使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保存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3)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消极:
(1)政治军事:帝国的扩张给被侵略国家人民带来了灾难;
(2)地区局势:导致巴尔干半岛和东南欧部分地区民族关系极为复杂,国际关系紧张为一战爆发埋下伏笔;
(3)经济: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一定程度阻碍东西方商业活动。
能力提升: 同样是西亚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有何异同
考点3: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一)南亚:中古时期的印度(南亚次大陆)
1.古印度发展简史:
2.笈多帝国:
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1)建立:
4世纪初期,北印度地区陷入分裂,战乱频繁。恒河中游的笈多帝国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地区。
(2)统治: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王控制恒河中下游,其余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统一。保留了种姓制度。
(3)宗教:
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历史解释: 印度教
是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发生新变化而出现的。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有三大特点: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
笈多诸王虽都信奉印度教,但为缓和民族及教派之间的矛盾,采取宗教兼容政策,放任各派宗教自由发展。今天印巴地区冲突不断就是因为民族矛盾宗教争端。
3.德里苏丹国(1206-1526年)
(1)建立:
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
(2)统治:
①宗教:伊斯兰教为国教。
②政治:中央集权,政教合一。
A.苏丹是最高统治者,拥有最高行政、立 法、司法和军事权力;
B.地方设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主要官职由穆斯林担任。
(3)基本特征:
①政局多变,宗教多元;
②既有原有文化、宗教的继承,也有新的文化和宗教的传入。
知识链接: 古代印度文化 (选择性必修3:第5课)
1.宗教:
2.文字:
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
3.文学:
(1)《吠陀》:古代印度祭祀们使用的经书,也是歌颂神明的诗集。
(2)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4.艺术:
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
5.数学:
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6.印度文化特点:
(1)以宗教为中心;
(2)以诗代史;
(3)具有包容性、多样性、辐射性。
7.影响:
(1)对东南亚的影响:
①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在东南亚产生广泛影响。
②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
(2)对中国的影响:
①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宋朝,佛儒道相互渗透,形成理学,丰富了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
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③丰富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二)东亚:日本
1.发展历程:
知识拓展: 武士
将军或大名的家臣。武士从将军或大名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属于职业军人,有佩刀的特权,构成了幕府统治基础。
2.大化改新:
3.幕府统治:
(1)背景:
①政治:中央集权体制逐渐瓦解;
②经济:庄园制经济形成;
③社会结构:武士集团形成。
(2)形成:
12世纪末,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3)特点(内容):
①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中央政府称号;
②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
③武士与将军结成主从关系,成为将军的家臣;
④实质:血缘关系和主从关系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4)结束:
①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严重阻碍日本发展。
②1867年,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
问题思考: 这段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有道理吗 谈谈你的理由。
提示:
这段评价有道理。
(1)闭关锁国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看,确实是加强和巩固幕府统治的有效政策;
(2)但是它严重阻碍日本工商业的发展,堵塞西方科学技术和进步思想的输入,延缓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生,使日本的近代化比西方足足落后了2个多世纪。
知识链接: 古代日本文化 (选择性必修3)
1.宗教与思想:
(1)神道教:简称神道,是日本大和民族和琉球族的本土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
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后,为巩固权力,天皇自称太阳神后裔,神道教逐渐变成了天皇统治臣民的有力武器。如今,神道教成为日本国社会文化构建的源泉和基础,更是日本民族性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出发点。
(2)武士道: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崛起,神道融合佛教等外来文化,形成了武士道。
2.文学:
(1)诗歌集《万叶集》: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相当于中国的《诗经》。
(2)小说《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描写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
3.艺术:
(1)大和绘:是日本10世纪前后产生的民族绘画。它以贵族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具有华丽的特征。
(2)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被称为江户时代的“百科全书”。
4.建筑:
607年修建了法隆寺。标志着艺术史和宗教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再现了中国佛教建筑与日本文化的融合。
5.文字:
根据中国汉字的楷书和草书创造了平假名、片假名。
核心素养: 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据代日本文化的特点。 (史料实证)
材料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提示:
(1)持续性、稳定性:
日本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中,以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著称,但日本文化仍然有自己的根,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2)外向性、创新性:
日本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从7世纪的大化改新大规模地输入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矛盾性、独立性:
日本的岛国地理特征,使其文化呈现出单一性和独立性。正因为这种特性,日本需要向隔海相望的大陆看齐,于是他们在古代历史时期就开始大量吸收大陆文化。日本文化各个领域都有外来文化的成分和因素,但同时又鲜明地体现出日本岛国特色的文化气息。
(三)东亚:朝鲜
1.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2.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制。
3.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4.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派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朝大将邓子龙、朝鲜大将李舜臣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历经7年中朝军民取得胜利。影响:保卫了朝鲜半岛,还进一步巩固了中朝友谊。重新整合东亚各国政治军事力量,奠定了之后200年多年亚的和平局面。
5.特点:
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学习借鉴,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
(四)东南亚:越南 历史纵横
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唐朝末年,该地陷入分裂割据状态,968 年建立了第一个越南人的国家。1010 年, 越南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明朝建立后,越南一度灭亡。1428 年,越南再度独立,不断向南扩张,到18 世纪后半期大体形成了今天越南的版图。
一方面在尊崇佛教的同时大兴科举,在国子院设立孔子、周公的塑像定期拜祭,在文学上,连陈朝的君主也是汉文文学的忠实粉丝,开始过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归纳综合: 中古时期的亚洲
知识链接: 选择性必修3
(一)儒家文化圈:(第5课)
中国制度和文化对古代周边国家的影响。
(1)政治:日本、朝鲜模仿中国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2)文化:日本、朝鲜、越南分别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3)思想: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和个人生活等多方面,均把儒家思想奉为正统思想,贯彻和恪守儒家思想,尊奉孔子为圣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孔子的教导,建立孔庙,按时祭祀孔子。
(4)宗教:中国佛教、道教等传入,深刻影响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第6课)
1.过程:
(1)第一次迁徙:(公元前2世纪-2世纪)
①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②欧洲: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
(2)第二次迁徙:(3-6世纪)
①中国:匈奴人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在北方区建立政权。此后,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北方人民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②欧洲:日耳曼人各支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3)第三次迁徙:(7-8世纪)
①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
②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
2.迁徙影响:
(1)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例如:①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
②日耳曼人灭掉西罗马帝国,建立起一系列国家。
(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例如:①融合东西方文化的阿拉伯文化
②中古西欧,融合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因素所形成的的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
③拜占庭文化保存、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
(3)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例如:①魏晋南北朝五胡内迁和汉族人南迁,各族之间杂居相处,相互学习,丰富了中华文化,造就了盛唐气象;
②相对落后的游牧世界学习吸收先进农耕世界的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
3.共性特征:
(1)路线:
每一次基本都是游牧民族对相对稳定的农耕区形成冲击;
(2)方式:
迁徙方式往往伴随着激烈的冲突和斗争;
(3)原因: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主要动因;
(4)影响:
最终结果是农耕世界依靠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吸收和同化了入侵游牧和半游牧民族,扩大了农耕世界,削弱了游牧世界。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辽吉黑卷)1069年,日本后三条天皇颁布法令,规定取缔非法庄园。为此,天皇成立“记录庄园券契所”,任命亲信担任官员,对庄园文书进行严格审查,如果庄园领主相关文书不全,其庄园将被没收。这一措施意在( )
A.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B.稳定封建主从关系
C.维护法律政令统一
D.加强朝廷经济基础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随着庄园制的不断发展,有实力的庄园主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甚至兼并其它庄园,将一部分农民武装起来。整理庄园的措施将因证书不全等问题的庄园没收为公有,这有利于加强朝廷的经济基础,而且使许多庄园投靠皇室,天皇拥有的庄园迅速增加,D项正确;材料所述与地方官员贪腐无关,且“遏制”的表述太过绝对,排除A项;材料措施是为了打击庄园主,并为起到稳定封建主从关系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当时存在法律政令不统一的问题,且材料未涉及法律政令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4·江苏卷)据统计,1774年至1852年,日本翻译的欧洲医学、天文学等书籍达470余种,从事西洋书籍翻译的学者有117人,出现了以杉田玄白为代表的新派学者。当时“执政者虽亦关心西欧科学,但西学的输入及研究却以民间为主”。这一现象表明日本( )
A.摒弃闭关锁国政策
B.全面吸纳西方近代文明
C.社会观念出现变化
D.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解析】 据材料可知,日本社会中部分民众和学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体系,开始主动接触和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反映了社会观念的逐渐转变,C项正确;此时日本还未完全摒弃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全面吸纳西方近代文明”表述过于绝对,当时日本主要是在部分领域对西方知识进行研究和引进,排除B项;“文明开化”政策是明治维新时期推行的,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湖南高考)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
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
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
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
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
【解析】 646年“大化改新”后,日本土地国有,而材料“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可知“三世一身法”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国有制原则日趋削弱,班田制也逐渐难以维持,故选B项;“灌溉技术进步”不合题意,与材料侧重新开垦土地承认其私有相悖,排除A项;“天皇地位提高”与太政官的上奏得到天皇准奏逻辑相矛盾,排除C项;日本在10世纪才形成庄园制度,排除D项。
4.(2023·浙江卷6月)史诗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最初形式之一。有部史诗主要描写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之间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反映了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堪称一部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该史诗产生于( )
A.古代印度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
【解析】 据材料信息得出的主要结论: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结合所学可知《摩诃婆罗多》是古代印度文学中的著名史诗,其主要讲述了古代雅利安人中的一支婆罗多族的两个家族为争夺王位而进行战争的故事,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成就,A项正确;古代希腊形成的是民主政治,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婆罗多族并不属于古埃及文明,排除C项;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史诗是《吉尔伽美什》,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福建卷)1857年,美国总统给日本的外交信函以“日本皇帝陛下”开头,美国驻日领事却将信函递交给了德川幕府。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
A.幕府权力日趋式微
B.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C.外交政策转向亲美
D.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逐渐瓦解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7年的日本。据材料“以‘日本皇帝陛下’开头”并结合所学,当时日本是幕府统治时期,以天皇为首的朝廷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即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B项正确;据材料“却将信函递交给了德川幕府”不能得出幕府权力日趋式微,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了美国对日本的某些态度,不能表明日本对美国的态度,排除C项;结合所学,1857年,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已经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
思维导图: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3讲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