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记念刘和珍君》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记念刘和珍君》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0 11:3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怀鲁迅》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概括两篇文章人物事迹,把握人物形象,学习他们无畏的牺牲精神,寄托对他们的哀思。
2.研读课文,体悟作品主题“苦难与新生”,从先烈们的事迹中汲取人生营养,坚定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三一八惨案”让许多中华儿女鲜活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一天,鲁迅先生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五年之后,反动派再次向进步青年举起屠刀,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惨遭杀害,鲁迅先生又一次失去了好朋友,中国又一次失去了好青年。多少有志青年为祖国命运奔波,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不仅是一群可爱的人,更是一群可敬的人。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毛泽东
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大刀、铁棍追杀群众。打死47人,伤200多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三·一八惨案)
文本常识积累 · 创作背景
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闭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
一、追忆逝者
(一)介绍逝者
1904年生于江西南昌。1923年秋,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女师大英语系。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牺牲于1926年3月18日 ,年仅22岁。
刘和珍简介
白莽(1909年6月11日—1931年2月7日),原名徐祖华,笔名有白莽、殷夫等,浙江象山人,中共党员,1927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积极投身反帝爱国斗争运动,是左联发起人之一。他是革命诗派的代表诗人,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贡献很大。殷夫有一个极疼爱他的时任国民党航空署署长的哥哥。牺牲前他曾四度入狱,均被哥哥保释而出。他感激哥哥的手足之情,但追求真理坚不屈从。代表作有《别了,哥哥》《血字》《孩儿塔》。
左联五烈士
左联五烈士
柔石(1902年9月28日—1931年2月7日),本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翻译家、革命家,与冯铿并称“红色恋人”。柔石先生一生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唤醒民众忧国忧民的革命意识,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为奴隶的母亲》,中篇小说《二月》《三姊妹》等。主办《朝花》《语丝》等进步期刊杂志。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东方旅社出席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时被捕。
冯铿(1907年10月10日-1931年2月7日),原籍浙江杭州,生于广东潮州,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知识分子家庭,是民国时期潮汕最著名的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诞生的最出色的和最有希望的女作家“之一,是“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性作家。代表作有诗歌《深意》、短篇小说《月下》《一个可怜的女子》、散文《开学日》《夏夜的玫瑰》等。
左联五烈士
李伟森(1903年一1931年2月7日),湖北武昌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广东区委宣传部长、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团中央宣传部长、团中央南方局书记、中央宣传部秘书等职,还曾任《日日新闻》总编辑、《上海报》主编、《中国青年》主编。1930年春“左联”在上海成立时就参加它的领导工作。
左联五烈士
胡也频(1903年5月4日-1931年2月7日),别名胡崇轩。中共党员,祖籍江西新建,生于福建福州,出身于戏剧世家,1925年与丁玲结婚。少年时当过学徒,后求学天津大沽口海军学校,在山东济南省立高中教过书,曾与沈从文在上海《中央日报》编辑副刊《红与黑》,与丁玲、沈从文从事《红黑》和《人间》两个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担任过“左联”执行委员兼工农通讯委员会主席。有中篇小说《牺牲》《到莫斯科去》等。
左联五烈士
(二)以读入情,品先生之恸
自主阅读两篇文章,找出与两篇文章中几位烈士的相关事迹,摘录原文的句子。
1: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哀痛而坚定的神情)
2: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抬头仰望,一手做往后背,一手持烟状)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神情哀痛)
(三)争先恐后言烈士
读了这些__________语句,我认为刘和珍(白莽等)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读文段,筛选关键信息)
速读课文,找出刘和珍的事迹,并分析总结刘和珍的品质,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人物形象。
① 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生活虽艰难, 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② 成为学生自治会职员,反抗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③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④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⑤“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中弹牺牲
追求真理与进步
嫉恶如仇、勇于斗争
和蔼、善良、可爱
有责任感
有爱国之心
人物分析
总结形象
毅然
追求真理,坚定不移
反抗
坚持正义,敢于斗争
微笑
和蔼亲切,坚毅乐观
黯然
忧思深远,有责任感
欣然
为国为民,自愿参加
刘和珍印象记
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有《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
白莽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不敢载是进步报刊的态度。
不愿载是中立报刊的态度。
不屑载是反动报刊的态度。
隐约其辞是左联刊物的态度。
全句不仅说明了五烈士是被秘密杀害,而且反映出国民党反动派对社会各界施行高压政策,白色恐怖严重的现实。
第一次见面:我们相见的原因很平常,那时他所投的是从德文译出的《彼得斐传》,我就发信去讨原文,原文是载在诗集前面的,邮寄不便,他就亲自送来了。……
第二次见面: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误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民众诗人”了。第二天又接到他一封来信,说很悔和我相见,他的话多,我的话少,又冷,好像受了一种威压似的。……他果然译了几首,自己拿来了。
勤奋好学
极有主见
率直坦诚
白莽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有人打门了,我去开门时,来的就是白莽,却穿着一件厚棉袍,汗流满面,彼此都不禁失笑。这时他才告诉我他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释出,衣服和书籍全被没收了,连我送他的那两本;身上的袍子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没有夹衫,而必须穿长衣,所以只好这么出汗。我想,这大约就是林莽先生说的“又一次的被了捕”的那一次了。
积极乐观
执着坚定、勇敢无畏
第一部分
白莽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迂和硬气
柔石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然而柔石自己没有钱,他借了二百多块钱来做印本。除买纸之外,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归他做,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不过朝华社不久就倒闭了……他于是一面将自己所应得的朝华社的残书送到明日书店和光华书局去,希望还能够收回几文钱,一面就拚命的译书,准备还借款。
无私执着、勤奋能干
勇于承担、刚毅坚强
二、致辞、献花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结合鲁迅先生作的两篇文章里的几位革命烈士的相关事迹,以小组为单位给他们写一份追悼词,并挑选一朵鲜花送给他们。
形式:我要送她一朵 花,形象+精神。
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说:“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先生说的对,总会有人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下面进入我们下一环节:致辞、献花,“说说”他们。
1:我要送她一朵白菊,她是干净一尘不染的。始终微笑着和蔼的刘和珍君,她如一朵朵白菊静静开放,让我们看见她温柔的脸庞,微风拂着一缕缕清香,仿佛留下她娇好音容、精神的芬芳。(刘和珍)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要送你一朵寒梅,你是腊月寒冬里骄阳似火的一处梅,深红色代表你对祖国的炽热的爱,寒冬腊月摧不败,坚定信念揣心怀,唯有祖国被你爱得深沉。(白莽)
3:先生说他“迂”,但“迂”得可爱。我要送他一束杜鹃,他如沐春风的笑容在那杜鹃丛中绽放,如今盛世太平山河锦绣,如君所愿,如今繁华壮丽,不负你热血抛洒,待到山花烂漫时,愿你在丛中笑。(柔石)
4:我要送你一朵郁金香,相称你的芬芳,我看到你无畏的爱鲜血洒落大地,脸上清澈的双眼里有不灭的光。我要送你一朵郁金香,代表着你的美丽与高尚,以及我对你的永恒,永恒的想。(冯铿)
5:信仰如雨露、党辉如朝阳,我要送他们一束向日葵,愿他们如向日葵,永远向阳而生,执笔似利剑,划破四周阴霾,朝阳照四方。(左联五烈士)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
我们称鲁迅为民族魂,是因为:
一、他对封建专制、封建文化作了最无情、最猛烈、最持久的战斗;他深情地拥抱和吸纳了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使自己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启蒙家,还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巨人。
二、他对苦难深重的愚弱的国民的劣根性作了最透辟、最全面、最震撼人心的剖析。
三、他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被压迫民众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善良勇敢正直的人民、进步的爱国青年发出了深情的吟唱。
一方面鲁迅用匕首、投枪进行寂寞的韧性的战斗,另一方面,他又用鲜血来滋养已苦难深重的民族。他在一首诗中这样吟唱:“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他就是用生命化为邓林的夸父,他就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郁达夫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鲁迅就是我们民族的伟大人物,他将永远得到我们的拥护、爱戴、崇仰!
回顾历史,去病破奴、继光驱倭,抗日救国有他们的英姿,抗美援朝有他们的身影,戈壁深滩有他们的功勋,抗疫战场有他们的笑容,抗洪救灾有他们的协力。
《道德经》言:“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的气节。这种气节让中国人越是在危难之时,越彰显民族大义,熔铸成我们的“民族魂”,这种“民族魂”代代相传,薪火不息才造就了今天的繁华盛世。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读了鲁迅先生的这两篇文章,你认为是谁在一直保护着我们看这盛世繁华?
《告青年书》
少年强,则中国强。当初的少年,之后的青年,菜市口消散的灵魂;辛亥革命中飞涌的炮灰;抗战八年中那些无愧匹夫有责的国之英烈……消散在云间的他们,望着这片他们曾经热爱,为之流血、牺牲的疆土,望着那些因他们的话语、行动而热血沸腾,前赴后继的少年,召我青年,人间未曾少圣贤。该兴万民权,更叫天地换新颜。京城三千学子,尤怀平靖天下志。而今吾辈齐心,继我百年山河誓!且将手中笔作刀,同心纵入九重霄!
赠挽联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的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请同学们根据所了解到的刘和珍君事迹、精神,为其写一副挽联。要求:对仗工整、主题突出、感情真挚。
1:上联:一腔热血负壮气;下联:归来犹能化碧诗。横批:赤血丹心。
2:上联:长歌当哭控诉无耻之徒;下联:热血扬洒鼓舞奋勇之士。横批:殒身不恤。
3:上联:一心救国常思奋不顾身;下联:万众为民忆音容笑貌犹在。横批:精神永存。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着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互相关怀。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