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0 12:3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诣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飞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材料二:
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南朝的“文”装点了北朝的“质”,北朝的“质”充实了南朝的“文”,“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王侯、供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求法僧,外国的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至于外国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在宗教方面,佛教之外,伊斯兰教、祅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流行。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交流也给盛唐社会注入新的气息。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
无法想象,在一个民生凋敝、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代会有什么气象可言。关于盛唐经济繁荣的局面,文献不乏记载。“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结《问进士》)“四方丰稔,百姓殷富……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郑綮《开天传信记》)从中宗神龙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短短的五十年间,唐朝人口增幅达40%,人均粮食达到700斤。
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在思想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李白信道,杜甫尊儒,王维崇佛。他们的不同信仰,对于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与此同时,文化也从少数士族文人手中转移到中下层庶族文人手中。这批在唐朝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比较了解社会的实际、政治的利弊和民生的疾苦。他们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敢于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人的气象。
(摘编自袁行霈《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气蓬勃作为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既是盛唐诗歌独有的艺术风格,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特征。
B.材料一认为,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多歌唱正面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
C.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与尔同销万古愁”不仅仅在说愁之多、愁之长,更体现出形象的充沛饱满。
D.在儒释道三教并行的唐代,诗人们可以多方面汲取营养,李白、杜甫、王维不同的诗风与其不同的信仰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屈原带着光明的展望来歌唱,他的《离骚》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倾向,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
B.盛唐气象是与大唐帝国政治、经济、思想、外交、艺术等相适应的文化风貌特征,“浑厚”是其鲜明的风格。
C.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供职、经商、求法、传教,盛唐气象因此形成。
D.唐朝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文化新人诞生,门阀士族长期以来垄断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 )(3分)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请从论证方法、论证语言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一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4分)
5.请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形成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黔小景
沈从文
三月间的贵州深山里,雨总是特别多,快出嫁时乡下姑娘们的眼泪一样。春雨落后,大小路上烂泥如膏,各处有崩坏的土坎,各处有挨饿太久全身黑黢黢的老鸦,许多小屋子里,都有面色憔悴的妇人,望到屋檐外的景致发愁。
官路上,这时节正有多少人在泥里雨里奔走。有送递文件的公门中人,有向远亲奔差事的人,有骑了马回籍的小官,有正行法事的男女巫师。最多的是小商人,长年从不休息,在这官路上来往。
春雨一落后,路上难走了。于是许多路旁的小客舍里,天黑前都有了商人落脚。
有一天,有那么两个人,落脚到一个孤单的客栈里。
他们因为在路上耽误了些时间,掉在大帮商人后面,落雨天气照例昏黑又极早,所以不到黄昏,两人就停顿下来了。
主人是一个孤老,头发全是白的,走路腰弯弯的如一匹白鹤。今天是他的生日,这老人白天一个人还念叨着生日,想不到晚上就来那么两个客人了。
两个客人一面洗脚,一面就问有什么吃的。
这老人站到一旁好笑,说:“除了干豇豆,什么也没有了。”
年轻那个商人说:“你们开铺子,用豇豆待客吗?”
“平常有谁肯到我这里住?到我这儿坐坐的,全是接一个火吃一袋烟的过路人。我这干豇豆本来留着自己吃的,你们是我这店里今年第一个客。对不起你们,马马虎虎凑乎吃一顿吧。我们这里买肉,远得很,隔寨子还有二十四里路,下了雨路也走不得。”
门外边雨渐渐已止住了,天上有些地方云开了眼,云开处皆成为桃红颜色,在黄昏里明媚如画,看那样子明天会放晴了。
坐在门边的主人,好像十分快乐,像小孩子的神气自言自语说着:“晴了,晴了,我昨天做梦,也梦到天会晴。”有许多乡下人,在落春雨时都只梦到天晴,所以这时节,定也有许多人,在向另一个人说他的梦。
他望着客人把脚洗完了,赶忙走到房里去,取出两双鞋子来。那个年轻一点儿的客,一面穿鞋一面说:“怎么你的鞋子这样同我的脚合适!”
年长商人就笑了:“这兆头是中在你讨媳妇的,我应当喝你的喜酒。”
“我媳妇还在吃奶咧。”两人于是大声笑着。
那老人在旁边听到客人的调笑,也笑着。但这两双鞋子,却是他在冬天刚死去的儿子的。两个商人正谈到家庭儿女的事情,年轻人看到老头子孤单单地在此住下,生了好奇的心。
“老板,你一个人在这里住吗?”
“我一个人。”说了又自言自语似的,“唉,就是我一个人。”
“你儿子呢?”
这老头子正因为想到死去的儿子,有些地方很同面前的年轻人相像,本来要说“儿子死了”,又改口说:“儿子上云南做生意去了。”
两个商人穿了鞋子,到门边凳子上坐下。
他们望到门外黄昏景致,望到对过路旁一些小小菜圃,油菜花开得黄澄澄的,好像散碎金子。
黄昏景致更美丽了,晚晴正如人病后新愈,柔和而十分脆弱,仿佛在微笑,又仿佛有种忧愁,沉默无言。
这时老板在屋里,本来想走出去,望到两个客人用手指点对面菜畦,以为正指到那个土堆,就不出去了。那土堆下面就埋着他的儿子,是在这人死过一天后,老年人背了那个尸身,埋在自己挖掘的土坑里,再为他加上二十撮箕生土做成小坟,留下个标志的。
慢慢地夜就来了。
屋子里已暗得望不分明物件,在门外边的两个商人,回头望到灶边一团火光,老板却痴坐在灶边不动。年轻人就喊他点灯。这老人近来一到夜时就睡觉,不用灯火有两三月了。
吃过晚饭后,老人就在锅里洗碗,两个商人坐在灶口前,把干松枝塞到灶肚里去,看那松枝着火时,訇然一轰,觉得十分快乐。
洗完了碗,只一会儿,老头子就说,若客人不睡,他想先睡。说是要睡,已走到自己房里睡去了,不过一会儿,却又走出来,说是不想就睡,傍着两个商人一同在灶边坐下了。
几个人谈起话来。他们问他有六十几,他说应当再加十岁去猜,又问他住到这里有多久,他说并不多久,只二三十年。他们问他还有多少亲戚,他就像在哄骗自己,把一些多年来已毫无消息的亲戚一一数着,且告诉他们,这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他们问他那个上云南做生意的儿子,要多久回来一次,他打量了一下说:“冬天快过年了回来次,还送了云南出的大头菜。”
说了许多他自己都不甚明白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话可说,使他自己也觉得今天有点奇怪。平常他就从没有想到那些亲戚熟人,也从不想到同谁去谈这些事,但今天是不必谈到的也谈到,近于自慰的谎话也说了很多。到后,商人中那个年长的,提议要睡了,这侄儿却以为时间还太早了一点,托故他还不消化,要再缓一点。因此年长商人睡后,年轻商人还坐到那条板凳上,又同老头子谈了许久闲话。
到末了,这年轻商人也睡去了,老头子一面答应着明天喊叫他们早起,一面还是坐在灶边,望着灶口的闪烁火光,不即起身。
第二天天明以后,他们起来时,屋子还黑黑的,到灶边去找火煤燃灯,稀奇得很,怎么老板还坐在那凳上,什么话也不说。开了大门再看,才知道这人半夜里死了。
一九三一年十月十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路旁小客舍的主人是一个孤老,头发全是白的,走路腰弯弯的如一匹白鹤,可以看出他如世外隐者般的潇洒飘逸。
B.老人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背了那个尸身”“加上二十撮箕生土”,平静的叙述却写出了老人悲凉的人生。
C.年轻的商人询问老人的家人,并陪老人闲谈了许久,表明年轻人涉世未深,还保留着一份善良与同情心。
D.入夜后屋子里已暗得看不清,老人却坐在灶边不动,没起身点灯,主要是因为生活过于拮据,早已用不起灯火。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黔小景”为题,借贵州深山的小人物、小场景展现特定历史时期底层人民生存境遇的大图景。
B.小说多处写春雨,但并未带给人们希望和惬意,反而使故事笼着阴沉的色调,折射出老人的内心世界。
C.小说的语言平常朴素、含蓄隽永,在平静的叙事中隐含着深沉的孤独与忧思,展现出独特的抒情韵味。
D.小说情节随时间推移,用老人的限知视角讲述了这个哀伤的故事,让读者不由生出对人物的同情与悲悯。
8.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商人第二天起来才发现老人在半夜里死去,这一情节安排有何用意?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击匈奴。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余里,杀折兰王,斩卢侯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获首虏八千九百余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诏益封去病二千户。夏,去病复与合骑侯公孙敖将数万骑俱出北地,异道。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行,可数百里,骞将万骑在后。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独与数十骑,驰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圆阵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皆服其勇。明日,复力战,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会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而骠骑将军去病深入二千余里,与合骑侯失,不相得。骠骑将军逾居延,过小月氏,至祁连山,得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裨小王七十余人。天子益封去病五千户,封其裨将有功者鹰击司马赵破奴为从骠侯,校尉高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为辉渠侯。合骑侯敖坐行留不与骠骑会,当斩,赎为庶人。是时,诸宿将所将士、马、兵皆不如骠骑,骠骑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而诸宿将常留落不偶,由此骠骑日以亲贵,比大将军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吏士皆无A人B色C而广D意气E自如F益治军G军中H皆服其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战国时游牧于燕、赵和秦以北地区。
B.且,指将近,与《愚公移山》“年且九十”中的“且”意思不同。
C.裨将,指副将,各级主将的辅佐将领。宿将,指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
D.期,指约定的时间,与《陈涉世家》“度已失期”中的“期”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霍去病率一万骑兵,长途跋涉,斩杀俘获匈奴二王及军士近万人,并夺得一个祭天金人神像。
B.李广的部队遭到十倍于己的匈奴军包围,李广足智多谋,沉着应对,使军士的情绪安定下来。
C.霍去病、李广等率军北击匈奴,匈奴军撤围而去后,张骞被贬,霍去病、李广获封增加食邑。
D.霍去病部下也得到了封赏,赵破奴被封为从骠侯,高不识被封为宜冠侯,仆多被封为辉渠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广将四千骑先行,可数百里,骞将万骑在后。(4分)
(2)合骑侯敖坐行留不与骠骑会,当斩,赎为庶人。(4分)
14.霍去病的地位为什么能越来越接近大将军卫青?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临江仙①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本词当为宋室南迁,作者于建炎三年(1129)避金兵流寓湖湘逢端午感怀而作。②午日:端午节。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咏楚辞”透露了作者在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以及报国无门的处境。
B.“戎葵”句中,作者借蜀葵向阳的属性来比喻自己身虽老却始终热爱祖国的思想。
C.“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D.最后三句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浇酒凭吊屈原,寄托了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
16.下片“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短歌行》中化用典故,既表明诗人求贤心切,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王老师到天姥山游玩,从车上远远望去,只见天姥山山势高峻,仿佛遮住了天空,他不禁信口吟出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骏马”是古诗文中的常见意象,常以正面形象出现。而《荀子·劝学》却反其道而行之,以“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论证了坚持的重要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时兴的房子,大多是统一化的工业产物。要怎样的屋顶坡度,要多少层的地下停车库,窗户要按照工业规格严丝合缝建好。空调排出废气,垃圾扔到外面,我们不关心阳台上有没有落下什么植物的种子,也对邻居的生活 ① 。
母亲打开老宅的后门,一条小水渠把屋子温柔地抱住。各种苔藓和蕨类植物扎根在水渠边的泥土里,像铺了一条绿色的地毯。往上看就是山林的模样了,榉树、樟树、无患子树肩并着肩站成一片永恒。雨渐渐停了,水珠在绿色上凝结,让绿色变得更近浓稠,说不出像什么风格的画。
森林总是试图回归原本的常绿阔叶林样貌,它们在积极抗争人们的改造。
我想起一篇文章里面说:“繁华不是常态,也不常驻一地。人和事物总是相互吞纳、交流,没道理人类予取予夺、 ② 却永不失手。”
森林才是土地最初也是最终的面貌。而我们这些栖居者,只需要一个简简单单的家就够了吧。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母亲打开老宅的后门,一条小水渠环绕着屋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生产1度电要消耗多少资源?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 ① 。1度电,又称为1千瓦时的电,即一台功率为1千瓦的用电器连续满负荷工作1个小时消耗的电能。
虽然1度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起眼,但是 ② 。1度电足够让家用LED灯亮20~70小时,让家用电风扇陆续转动大约20个小时左右。另外,从热量的角度来看,1度电对应的能量约等于860千卡。
从生产方面看,发出1度电需要消耗多少资源呢?目前主流发电方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等。以现行火力发电耗煤标准为例,生产1度电需要燃烧200~400克标准煤……总之,每1度电都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我们在享受电气时代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 ③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日常使用的每1度电。正是这不起眼却又无比重要的1度电,支撑起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随手熄灭的一盏灯,可能正是点亮我们未来的一束光。
20.下列句子中的“有”和文中加点的“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太阳系有水星、金星、木星等八大行星。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C.现在情况有变化,我们必须密切关注。
D.对此,有人表示支持,有人表示反对。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青春无非是两个动作:一个是体能动作“引体向上”,一个是战术动作“低姿匍匐”。青春本来的属性是向上的,可以热烈张扬,可以迎风飞翔,可以破障奔跑,这是引体向上的青春。但有时青春也可以不必那么张扬,可以是潜伏的,可以是韬光养晦的,可以是踽踽独行的,这是低姿匍匐的青春。那么,什么样的青春是值得过的?
对于“值得过的青春”这一话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材料,结合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认知和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题号 1 2 3 6 7 10 11 12 15 20
答案 B B D B D CFG B C C A
1.B(B项,“多歌唱正面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错误,选项理解不当。材料一原文是“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属于人民的作品有描述黑暗的,没有程度上的要求。)
2.B(A项,“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盛唐时代不同于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楚辞》的风格与盛唐诗歌风格不同。C项,“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供职、经商、求法、传教,盛唐气象因此形成”以偏概全,材料二原文只说“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而结合下文可知,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有“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思想自由”“打破门阀垄断”等多个方面。D项,“门阀士族长期以来垄断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因果颠倒,材料二原文说的是“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
3.D(D项,《夜雨寄北》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缺乏蓬勃朝气,不属于盛唐气象。)
4.①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使论证更加令人信服。②语言表述严谨。如“这是不全面的”“不一定总是”“更为接近”“单从字面上看”等语句的使用,使论证更加客观严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①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对盛唐气象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②和平安定、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为盛唐气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③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对盛唐诗人的诗歌风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④抑制门阀士族政策的实行,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创造出盛唐文化。(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6.B(A项,“路旁小客舍的主人是一个孤老,头发全是白的,走路腰弯弯的如一匹白鹤,可以看出他如世外隐者般的潇洒飘逸”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对不起你们,马马虎虎凑乎吃一顿吧。我们这里买肉,远得很,隔寨子还有二十四里路,下了雨路也走不得”可知,老人的生活是很凄凉的,体现不出“潇洒飘逸”。C项,“表明年轻人涉世未深,还保留着一份善良与同情心”分析错误,“年轻的商人询问老人的家人”,属于人之常情;“陪老人闲谈了许久”,是因为“以为时间还太早了一点”。D项,“主要是因为生活过于拮据,早已用不起灯火”分析错误,根据原文“老板却痴坐在灶边不动。年轻人就喊他点灯。这老人近来一到夜时就睡觉,不用灯火有两三月了”可知,是因为孤单的老人近来一入夜就睡觉了。)
7.D(D项,“用老人的限知视角讲述了这个哀伤的故事”分析错误,小说主要用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
8.①孤独无依、晚景凄凉。他独守着位置偏僻罕有人到的客栈,年过七旬且失去了相依为命的儿子,最后孤独地死去。②渴望关心与关爱。他在生日当天迎来两位客人,与他们深夜长谈,甚至编造谎话安慰自己,间接表现出对受人关爱的渴望。③心地善良。他拿出儿子的鞋给两位奔波的商人换上,因年轻商人与自己死去的儿子相像,便不忍心讲出儿子已死去的事情。(每点2分,答对两点、意思对即可)
9.①在情节上形成突转,前天夜里还热情招待客人、与客人聊天的老人突然死了,令人感到意外。②凸显老人悲凉的生存境况,老人守着孤单的客栈,在夜里寂然死去,进一步表现了其悲凉的人生。③激发了人们对老人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当时人们生存境况的思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CF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1.B(B项,“意思不同”错误,“年且九十”中的“且”意思也是将近。)
12.C(C项,“霍去病、李广获封增加食邑”错误,由原文“广军功自如,无赏”可知,李广并没有获封增加食邑。)
13.(1)李广率领四千骑兵先出发,(距大部队)大约几百里,张骞率领万余骑兵跟在后面。(“将”“先行”“可”各1分,句意1分)
(2)合骑侯公孙敖因行军时滞留,未能与骠骑将军霍去病会合而获罪,应当斩首,赎身后被贬为平民。(“坐”“会”“庶人”各1分,句意1分)
14.①相比其他老将,霍去病的军队武器精良,部下都是经过挑选的精锐。②他自己又胆识过人并能身先士卒,因而屡立战功,霍去病的军队从来没有陷入困绝之境。③老将们经常因迟留落后而不能建功。(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霍去病凭骠骑将军身份率骑兵一万,自陇西出发北击匈奴。经过五个王国,转战六天,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杀匈奴折兰王,斩卢侯王,俘获浑邪王之子及相国、都尉,其斩首俘获匈奴军士八千九百余人,并夺得休屠王用以祭祀上天的金人神像。为此,汉武帝下诏书增加霍去病食邑二千户。夏季,霍去病又与合骑侯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同时从北地分两路出击匈奴。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也同时从右北平分路出击。李广率领四千骑兵先出发,(距大部队)大约几百里,张骞率领万余骑兵跟在后面。匈奴左贤王率领骑兵四万,将李广率领的先头部队团团包围,李广的军士都感到恐惧。李广就命自己的儿子李敢独自率领数十名骑兵,直穿敌阵,从敌阵左右冲出后返回。李敢向李广报告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军士的情绪才安定下来。李广命部下将士面对敌军列成圆形战阵,匈奴兵向汉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箭如雨下,汉军士卒阵亡过半,箭也快用尽了。李广便命令部下拉满弓弦,但不发射,由他亲自用特大的黄色强弓射匈奴将领,一连射死好几名,敌人的攻势才渐渐缓和下来。此时天色已晚,汉军将士全都面无人色,只有李广神情自如,愈发加紧巡视阵地,调整部署,全军上下都钦佩他的勇气。第二天,汉军再次奋力与匈奴兵激战,虽然死亡大半,但消灭的敌人超过己方的损失。这时,张骞的大军也赶到,匈奴军才撤围离去。汉军疲惫,无力追击,也撤兵而还。根据汉朝的法律,博望侯张骞由于行动迟缓,贻误军机,本应处死,赎身后贬为平民。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封赏。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匈奴地区二千余里,与公孙敖失去联络,未能会师。但霍去病率领部队跨越居延海,经过小月氏,抵达祁连山,生擒单桓、酋涂二王,丞相、都尉率二千五百人投降,斩杀三万零二百人,俘获小王七十余人。汉武帝增加霍去病食邑五千户,封其部下有功将领鹰击司马赵破奴为从骠侯,校尉高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为辉渠侯。合骑侯公孙敖因行军时滞留,未能与骠骑将军霍去病会合而获罪,应当斩首,赎身后被贬为平民。当时,汉军中老资格的将领们统帅的将士、马匹、兵器都不如霍去病,霍去病的部下通常都是经过挑选的精锐;但他也敢深入敌军,经常与精壮骑兵走在大部队的前面;老天也似乎对他的部队特别照顾,从来没有使他陷入困绝之境。可是,老将们却经常因迟留落后而不能建功,因此,霍去病的地位越来越亲信尊贵,和大将军卫青差不多了。
15.C(C项,“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错误,“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是以过去的春风得意表现时下的落寞和愤懑。)
16.同: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2分)异:陈词有对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2分)辛词表示自己并不服老,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奸佞惑君误国的痛恨。(2分)
17.(1)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2)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3)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8.①一无所知/知之甚少/漠不关心②肆意妄为/为所欲为/欲壑难填(每空1分,符合语境即可)
19.①原句使用了拟人手法,小水渠“抱住”屋子,写出了小水渠环绕着屋子流淌,生动形象;改句则是直接陈述,平平无奇。(3分)②“温柔”一词显得温暖亲密,体现出老宅环境使人感到温馨、愉悦;而改句不含感彩。(2分)(意思对即可)
20.A(文中加点的“有”表示存在。A项,表示存在。B项,用于整数与余数之间,表示数目的附加。C项,表示发生或出现。D项,表示一部分。)
21.①了解什么是1度电②它蕴含着巨大的能量③坚守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2.1度电足够让家用LED灯亮20~70小时,让家用电风扇连续转动20个小时左右。(4分,酌情给分)
【解析】原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用词不当,把“陆续”改为“连续”;二是“大约”和“左右”重复,删除其一。
23.【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引语式话题作文题。材料先给出两个有关青春内涵的比喻性术语“引体向上的青春”“低姿匍匐的青春”。青春属性主基调应是“引体向上的青春”,是向上的,表现为张扬、奋发、敢于自我挑战,敢于直面竞争,敢于突围超越;同时,青春也应该是“低姿匍匐的青春”,是沉淀的,有蓄势待发的沉潜,刻苦磨砺的笃定,应该踏实奋斗,低调沉稳,坚韧、孤勇 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青春是值得过的?“什么样的青春是值得过的”这一问题包含了“什么样的青春是不值得过(或不应该那么)过的”以及“什么样的青春是值得过的”这样两层含意在内。
写作时可以见仁见智,可以写“引体向上的青春”是值得过的,这样的青春是朝气,是向上,是热烈,是跨越;也可以写“低姿匍匐的青春”是值得过的,这样的青春是沉潜,是稳重,是孤独,是磨砺。如果能够对材料内置的关键问题展开辩证分析,执其两端,加以考量,深入探究,论述“青春既要有‘引体向上’的昂扬,也要有‘低姿匍匐’的沉淀”,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浊扬清,明辨是非,会更有深度。
写作时,可以先概括材料后,提出“青春就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一个像是体能动作的‘引体向上’,另一个则是像战术动作的‘低姿匍匐’”的观点。主体部分先分析“引体向上”和“低姿匍匐”的含义是什么,举出相应人物事例加以论证。再思考为何要“引体向上”和“低姿匍匐”,它们对于青年的意义是什么:青春年华,正是打基础、学本领的时候,要有低姿匍匐的沉稳坚笃;青春正是朝气蓬勃之时,更应“引体向上”,敢于挑战,奋发进取。最后应论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引体向上”,什么情况下要“低姿匍匐”。如奋斗的姿态和精神需要“引体向上”,奋斗的过程和心态需要“低姿匍匐”。最后总结全文,让两个“动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完美结合,真正地发挥出青春的力量,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立意】①张扬“向上”体能,讲究“沉潜”战术。②向上与匍匐都是青春最美的姿态。③心态持续向上,策略适时沉潜。④持续体能向上,不忘沉潜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