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江岸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江岸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10 21:58:23

文档简介

2024-2025
八年级数学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列各题中均有四个备进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诸在签题卡上将正确答聚的代号涂属。
1.婺波那契螺旋线也称为“黄金螺旋线”,是根据斐波那契数列画出来的螺旋曲线,自然界中存在
许多斐波那奖螺旋线图案。下列斐波那契螺旋线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
2.空调安装在墙上时,一般都会采用如图所示的三角支架固定法,这种方法
空调
应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三角形支架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三角形的稳定性
D.垂线段最短
3.如图,用三角板作△ABC的边AB上的高线,下列三角板的摆放位置正确的是(
A.B
B.B
B
4.如图,要测量水池的宽AB,可过点A作直线AC⊥AB,再由点C观
测,在BA延长线上找一点B',使∠ACB'=∠ACB,这时只要测量出
AB'的长,就知道AB的长,那么判定△ABC≌△AB'C的理由是
A.ASA
B.AAS
C.SAS
D.HL
5.如图,OP平分∠AOB,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PC=PD
B.OC-OD
C.∠CPO=∠DPO
D.OC=PC
D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平面上两个正方形与正五边形都有一条公共边,则∠1的度数为()
A.30°
B.36°
C.459
D.72
.如图,左边为参加国庆阅兵的武警摩托车礼宾护卫队,如果将每位队员看成一个点,队形可近似
看成右边所示的由若干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其中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是()
B
A.△AEG
B.△ADF
C.△DFG
D.ACEG
8,已知一张三角形纸片ABC(如图甲),其中AB=AC,將纸片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到
AB边上的E点处,折痕为BD(如图乙).再将纸片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A拾好与点D重
合,折痕为EF(如图丙).原三角形纸片ABC中,∠A的大小为()


A30°
B.32
C.36
D.40
9.如图,BD是△ABC的AC边上的中线,AE是△ABD的BD边上的中线,BF是△ABE的AE
边上的中线,若△ABC的面积是3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8
B.9
C.10
D.12
一2一
E
D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在△A8C中,AB=5,D为BC上-点,AD-2,已知2∠BAD+∠CAD=90,则瑞的
BD
值为()
A号
C.
4
D.
7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一3,5)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12.一个八边形一共有
条对角线,
13.在△ABC中,∠C=90°,∠A-∠B=30°,则∠A=
14.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AB=12,AD=8,则AC的取值范围是
15.如图,在△ABC中,AC=BC,∠ACB=90°,AE平分∠BAC交BC于点E,BD⊥AE交AE的延
长线于点D,DML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M,速CD,下列结论:①∠CDA=45,@CD=号AS
③AC十CB=AD,④AC+AR为定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M
.(填写序号)
0
E
B
D
B 2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題图)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线段AB,我们给出如下定义:线段AB上各点到y轴距
离的最大值叫做线段AB的“纵轴距”,记作Ys例如:A(3,4),B(一2,一1),则线段AB的“纵
轴距”为3,记作Ym=3,把经过点(2,0)垂直于x轴的直线记作直线x=2,点C(n,一1),
D(m十2,2)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分别为点E,F,连接CD和EF,当m在某一范围内取值
时,Yo一Ys|的值总保持不变,则的取值范围是
一3八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 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A D B C C D A
二.填空题(每题 3分,共 18分)
11. 3,5 12. 20 13. 60° 14. 4 AC 28
15.①②④ 16. m 1或m 3 (范围区间对,掉等号扣 1分;填两个区间对一个给 2
分,掉等号再扣 1分)
三.解答题(共 72分)
17.(本小题满分 8分)
解: ∵∠B=30°,∠C=50°
∴ ∠BAC=180°—(∠B+∠C)=100°…………………………………………3分
∵AD 平分∠BAC
1
∴∠DAC= ∠BAC=50° ……………………………………………………6分
2
∴∠ADB=∠DAC+∠C=100°………………………………………………………8分
18.(本小题满分 8分)
证明: ∵AB=DC
∴ AB+BC=DC+BC
∴AC=DB ………………………3分
在△EAC 和△BFD 中
AC DB

A D

AE DF
∴△EAF≌△BFD (SAS)……………………… 7分
∴∠E=∠F ………………………………8分
19.(本小题满分 8分)
(1) 证明: 在 Rt△AFC 和 Rt△AEB 中
AC AB

FC EB
∴Rt△AFC≌△AEB (HL)
∴AE=AF………………………………………………5分
(2) 72°…………………………………………………………8分
20.(本小题满分 8分)
(1)____5_____ ;___20_____ (4 分)
(2)
解:结论 BE=EF+CF (能猜对答案给 1 分) ……………………… 5 分
∵BD 平分∠ABC
∴ ∠ABD=∠CBD
∵ED∥BC
∴∠DBC=∠EDB
∴∠EBD=∠EDB
∴ EB=ED ……………………… 6 分
同理∴∠FCD=∠FDC
∴FC=FD
∴BE=ED=EF+FD=EF+CF …………………………………………………… (8 分)
21.(本小题满分 8分)(每一步各 2分,其他方法酌情给分)
图① 图② 图③
22. (本小题满分 10分)
解:(1)40°…………………………………………………………………………………3 分
(2)∵ DM,EN分别垂直平分 AC,BC
∴AM=CM,CN=BN
∴∠MAC=∠MCA,∠NCB=∠NBC ……………………………………………………………4 分
设∠MAC=∠MCA=x,∠NCB=∠NBC=y
在△ABC 中,∵∠MCN=
2x+2y+α=180°
∴x+y=900 1 ………………………………………………………………………………5 分
2
∵∠FMN=∠AMD=90°-x,∠FNM=∠BNF=90°-y
0 1
∴∠MFN=180°-(90°-x)-(90°-y)= x y =90 ………………………7分
2
(3)连接 FA,FB,FC(虚实线均可)………………7 分
∵ DM,EN分别垂直平分 AC,BC
∴AM=CM,CN=BN
同理:AF=FC,FC=FB
∴AF=FC=BF…………………………………………8 分
∵△CMN 的周长为 8,△FAB 的周长为 18
∴CM+CN+MN=AM+MN+BN=AB=18,AB+FA+FB=AB+2FC=18
1
∴FC= 18 8 5 ……………………………10 分
2
23. (本小题满分 10分)
(1)DE=BD+CE……………………………………………………………………………3分
(2)方法 1:在直线 m上作点 H,使得∠BHA=∠AEC= .(或者先截取 HD,使得 HD=AE
再证全等)
∵∠DAC=∠BAH+∠BAC=∠ACE+∠AEC
又∵∠BAC=∠AEC= ,
∴∠BAH=∠ACE
在△BAH和△ACE中
BAH ACE

BHA AEC H

AB CA
∴△BAH≌△ACE(AAS) …………………………………………………4 分
∴BH=AE,AH=CE
∵CE=DE
∴CE=DE=AH
∴DE-AD=AH-AD
∴AE=DH
∴BH=AE=DH
∴∠HBD=∠HDB ……………………………………………………5 分
设 BDA , AEC
∴∠BHA=∠AEC= ,∠HBD=∠HDB=180°- ,
0 0
∴ 2 180 180
∴ 2 1800
∴2∠AEC-∠BDA=180° ……………………………………………………7 分
方法 2:在 CE上截取 CQ=AD,连接 AQ.
证明△ACQ≌△BAD.
s 1
(3) ……………………………………………………………………………………10 分
t 1
24.(1) 2 ……………………………………………………………………………3 分
(2)法 1:延长 CE至点 Q,使得 QE=CE,连接 AQ,OQ,OC,
在△CED和△QEA中
ìCE = QE

í∠CED=∠QEA

DE = AE
∴△CED≌△QEA(SSS)……………………………………………………………………4 分
∴AQ=CD,∠AQE=∠DEC
∴AQ∥CD.
∵CD=BC
∴AQ=BC
∵AQ∥CD
∴∠QAO=∠APC
在四边形 OPCB 中,∠POB+∠PCB=180°,
∴∠OPC+∠BCP=180°
∵∠APC+∠OPC=180°
∴∠APC=∠OBC
∴∠OAQ=∠OBC…………………………………………………………………………5分
在△OAQ和△OBC中
ìOA =OB

í OAQ = OBC

AQ = BC
∴△OAQ≌△OBC(SAS)
∴OQ=OC
又∵点 E 为 CQ 的中点
∴OE⊥CE. ………………………………………7分
法 2:在转化角度的时候,延长 QA,BC 交于点 K
∵AQ∥CD
∴∠PCB=∠K=90°
∵∠AOB+∠K=180°
∴∠OAK+∠OBC=180°
又∵∠OAK+∠OAQ=180°
∴∠OAQ=∠OBC.后面同法。
法 3:延长 OE到点 F,使 EF=OE,连 CF、CO
证△CDF≌△CBO,则 CF=CO
(其他方法酌情给分)
(3)法 1:过点 C作 CE⊥OC交 OB于点 E,连接 CN,CA。
法 2:在线段 OB上截取 BE=OP,连接 CE、CN,CA。
证明△COP≌△CEB
∴OC=EC
∴△CO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C平分∠AOB……………………………………………………………………………9 分
在△AOC和△BOC中
ìAO = BO

í AOC = BOC

OC =OC
∴△AOC≌△BOC(SAS)
∴AC=BC
∵PC=BC
∴AC=PC
又∵点 N 为 AO 的中点,
∴CN⊥y 轴……………………………………………………………………………………11 分
∴△CO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 M为 OC 的中点
∴△MO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2 分
法 3:过点 C作 CH⊥OC交 y轴于点 H,连接 CN,CA。
法 4:在 y轴上截取 PH=OB,连接 CH,CN,CA。
证明△CHP≌△COB
∴OC=HC
∴△CO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C平分∠AOB
在△AOC和△BOC中
ìAO = BO

í AOC = BOC

OC =OC
∴△AOC≌△BOC(SAS)
∴AC=BC
∵PC=BC
∴AC=PC
又∵点 N 为 AO 的中点,
∴CN⊥y 轴
∴△CO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 M为 OC 的中点
∴△MO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法 5.过点 C作 CS⊥y 轴于点 S,过点 C 作 CT⊥OB,
证明△BCT≌PCS
∴CS=CT
∴OC 平分∠AOB.
在△AOC和△BOC中
ìAO = BO

í AOC = BOC

OC =OC
∴△AOC≌△BOC(SAS)
∴AC=BC
∵PC=BC
∴AC=PC
又∵点 N 为 AO 的中点,
∴CN⊥y 轴
∴△CO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 M为 OC 的中点
∴△MO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