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热与冷却》 单元教学规划 3.9《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含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热与冷却》 单元教学规划 3.9《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含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10 23: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加热与冷却》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人教鄂教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加热与冷却
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为《加热与冷却》,主要探讨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物理现象,特别是热胀冷缩现象。单元内容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这一重要物理原理。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变化。 学习内容: 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物质的三态变化。 学业要求: 能说出水有三种状态,空气受热会膨胀,风是空气流动的现象。 能比较水的三种状态的不同点,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方案,观察空气受热上升的现象。
教材分析 本单元通过生动的情景导入,如温度计在冬天冰雪环境中测量气温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单元共设计了三课,分别是《水受热遇冷会怎样》、《固态也热胀冷缩吗》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三课分别探讨了液体、固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并通过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建构相关物理概念。 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实验活动,如观察水、金属和空气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热胀冷缩现象。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铁轨之间的缝隙、自行车轮胎的气压变化等。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见过许多热胀冷缩的现象,但大多只是停留在表象,缺乏对其本质的思考。因此,本单元通过实验操作与观察,帮助学生归纳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过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与温度的关系,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四年级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推理与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初步认识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科学思维: 能从液体、固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变化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针对水、金属和空气受热遇冷的变化,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与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 探究实践: 能设计实验,研究水、金属和空气受热遇冷时发生的变化。 通过实验,知道固体、液体、气体一般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即热胀冷缩的性质,并能够分别运用固体、液体、气体的这一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探究液体、固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感兴趣。 能以事实为依据,以及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时,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活动,体会创新乐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
单元结构化活动 1. 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受热遇冷会怎样》):通过实验,观察水受热遇冷时体积的变化,引导学生归纳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 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固态也热胀冷缩吗》):通过加热和冷却铜球、铝棒等金属,观察其体积变化,得出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 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的热胀冷缩》):通过实验观察热空气上升的现象,理解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知道空气受热会膨胀上升,遇冷会下沉补充,形成风。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预设与反馈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作业设计: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紧密相关的作业,及时分析学生掌握情况。 3. 测试性评价:分层设置单元测试,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4. 实验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实验记录以及实验器材的使用情况。 5. 科学态度与责任感:观察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态度与责任感,是否乐于分享、合作,是否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第九课时《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实验,观察并记录空气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变化,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验证,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理解热胀冷缩原理在空气中的表现,并尝试用科学的语言解释该现象,培养逻辑思维和因果关系分析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不同气体在热胀冷缩现象上的差异(虽然本课主要聚焦于空气,但可稍作拓展),提升分类和比较的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素养:
学生掌握热胀冷缩原理在空气中的基本概念和表现,理解温度对空气体积的影响。
学生能够认识到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轮胎气压的变化、气球的膨胀与收缩等,提升科学素养。
责任态度:
学生能够关注热胀冷缩现象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形成安全使用气体的意识,如避免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过度充气的轮胎。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以及持续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热胀冷缩原理在空气中的表现,掌握温度对空气体积的影响。
难点: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深入理解热胀冷缩现象的本质,以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活动:教师展示一段夏天汽车轮胎因高温而气压升高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夏天的轮胎气压会比冬天高?” 通过直观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热胀冷缩原理在空气中的表现这一主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1:观察气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学生使用气球和热水、冷水,观察并记录气球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变化。 活动2:比较不同气体的热胀冷缩程度 学生使用相同体积的容器,分别装入空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观察并记录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变化(此处可通过教师提供的实验数据或视频进行)。 活动3:探究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空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状态,结合热胀冷缩的原理,尝试解释空气热胀冷缩的原因。 活动4:设计并制作空气热胀冷缩的简易装置 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够展示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简易装置,如使用U型管、温度计和热源等。 活动5: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如夏天自行车轮胎气压升高、冬天玻璃罐头盖难打开等。 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空气热胀冷缩的现象,为后续深入探究打下基础。 虽然本课主要聚焦于空气,但通过比较不同气体的热胀冷缩程度,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比较和分类的科学思维。 通过微观层面的观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热胀冷缩现象的本质,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加深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 通过讨论和分析,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生活应用 活动:学生分组设计一份“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指南”,包括安全使用轮胎、避免玻璃器皿因温度变化而破裂等建议。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四)知识总结 活动: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热胀冷缩原理在空气中的表现及其原理,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提升科学素养。
四、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空气在受热时会______,遇冷时会______。
答案:膨胀;收缩
2、夏天汽车轮胎的气压比冬天高,这是因为轮胎内的空气发生了______现象。
答案:热胀冷缩
3、气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与气体的______有关。
答案:种类(或性质)
4、当温度升高时,空气的分子运动会变得______。
答案:更剧烈
(二、)判断题
1、所有气体都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2、冬天玻璃罐头盖难打开,是因为罐头内的空气遇冷后体积变小,使得罐头盖更加紧固。(√)
3、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气体的热胀冷缩程度是一样的。(×)
4、空气热胀冷缩的现象只能通过实验观察,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注:虽然空气分子的直接运动肉眼不可见,但宏观的体积变化是可见的)
(三)、选择题
1、下列哪个现象是空气热胀冷缩的表现?
A. 冰块融化成水 B. 夏天自行车轮胎气压升高 C. 水结成冰体积变大
答案:B
下列哪个因素不影响气体的热胀冷缩程度?
气体的种类 B. 气体的温度 C. 气体的颜色
答案:C
在冬天,为什么有些玻璃器皿容易破裂?
A. 因为玻璃器皿遇冷后体积变大
B. 因为玻璃器皿内的空气遇冷后体积变小,产生向内拉力
C. 因为玻璃器皿遇热后体积变小
答案:B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请简要描述。
答案: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是指空气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其体积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的现象。具体来说,当空气受热时,其分子间的距离会因为热运动加剧而增大,导致空气的体积膨胀;相反,当空气遇冷时,分子间的热运动会减缓,相互之间的间隔缩小,从而使空气的体积缩小。这种现象是空气作为一种气体所特有的物理性质。
2、举例说明空气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或影响。
答案:空气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计中的液体(如水银或酒精)或气体(如空气)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当温度升高时,液体或气体会膨胀并上升;当温度降低时,它们会收缩并下降。通过读取温度计上液体或气体的位置,我们可以得知当前的温度。因此,空气热胀冷缩现象是温度计能够准确测量温度的基础。
3、为什么在打足气的自行车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这与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关系?
答案:在夏天,由于气温较高,自行车轮胎内的空气会因为受热而膨胀。如果轮胎内的气压已经很高(即轮胎已经打足气),再加上空气的热胀冷缩效应,轮胎内的气压会进一步升高。当气压超过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值时,轮胎就会因为过度膨胀而爆胎。
因此,打足气的自行车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这与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在夏天适当降低自行车轮胎的气压,以减少空气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压力变化对轮胎的影响。
(五)、实验探究题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空气在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
实验材料:一个空塑料瓶、热水、冰水、一根细管(或吸管)、橡皮泥。
实验步骤:
1、将橡皮泥涂抹在塑料瓶口,确保细管能够紧密插入并固定在瓶口中央。
2、将热水倒入塑料瓶中,观察细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
3、等待一段时间后,将塑料瓶中的热水倒出,并迅速倒入冰水,再次观察细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
实验现象:倒入热水后,细管中的水面上升;倒入冰水后,细管中的水面下降。
实验结论:空气在受热时会膨胀,使得瓶内气压增大,推动细管中的水上升;遇冷时会收缩,使得瓶内气压减小,细管中的水因外界大气压的作用而下降。这证明了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