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在对于第一个部分的处理即清朝对于西藏的管辖,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了较多生动的图片讲述神秘的西藏,并回顾了历史上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以及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在第二个部分的教学中,清政府加强对新疆的管辖中,同样以生动的图片展示美丽的新疆,以及历史上的新疆,清朝对新疆管辖的措施,讲述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中,通过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同时结合今天的现实,团结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在第三部分的教学中,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中,突出爱国情感的教育,通过视频,故事,以及讲述归来的艰辛,各民族的互帮互助,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师生互动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吴丽丽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它和第十八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内容密切相连,即清政府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对外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本课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三个方面分别叙述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的册封以及驻藏大臣的设置,从而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等,使清朝中央加强对新疆等地区的统治;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则进一步展现了祖国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同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清朝前期的疆域,基本奠定了我国今天版图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已初步掌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线索,这一课应进一步强化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所以,在讲这一课时,应引导学生回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突出主题,强化学生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的走向,注重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土尔扈特部千里迢迢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难点:让学生识记或理解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书归纳法、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情景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幻灯片出示清朝地图和中国今天的地图对比,指出哪幅是中国今天的地图,而另外一幅则是哪一时期的地图?并引用著名的清史专家 阎崇年的话:
“清朝时期:中国屹立于东方;奠定了中国的版图;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那么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清朝是如何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呢?
一、清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理(板书)
首先我们一起走进西藏,展示西藏的地图,并提问:同学们,你们所了解的西藏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学生讲完后老师进行补充: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南面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接壤,是中国的西南屏障,是我国国防的第一道防线。西藏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藏族人一生下就有信仰,在整个藏区,几乎没有人不是虔诚的佛教徒,甚至连尚在牙牙学语的小孩,也会满心欢喜地造访拥有佛法,僧,三宝象征之地,孩子们玩着建土庙,先供养,做礼拜的样子。可以说那是家庭、社会决定的,在藏族人家里,全家人都是虔诚的信徒,在父母的熏陶下孩子们也信仰藏传佛教,想知道一个地方的人民信仰的虔诚,看那地方乞丐就知道,西藏的乞丐过得很好简直可以跟农民相比。在青海,有这样的说法:“拉萨是穷人的天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拉萨是藏族人的圣地,那里到处都是布施者。展示幻灯片:经帆和朝圣者。经幡上有经文,风吹幡动,经文在风中不停地被“诵读”着,这是挂经幡的目的。经幡有五种颜色,蓝色代表天,黄色代表地,白色代表云,绿色代表水,红色代表火,它们是藏族心目中自然的五种基本要素,如同我们的金木水火土。经幡经常挂在房屋屋顶的四个角上。山头风大,是挂经幡的最佳之处,只要能登上的山头,总有经幡在飘舞。还有手拿转经筒的藏族大妈,在西藏称为手摇玛尼轮,凡转动经筒一回,等于诵读了一遍内藏经文。在西藏几乎随处可见转经的人,因为人们认为转经就相当于念经,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历史,举例来说说清以前藏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是如何呢?
幻灯片展示:(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并把西藏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教师提问:那么到了清朝时,中央政府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的 呢?
1、对西藏的管理(板书)
打出问题卡片:1 西藏的佛教首领的称谓是?
出示幻灯片 :达赖和班禅介绍我国西藏长期实行喇嘛教,他是佛教在西藏地区流传的一支,创始人是13世纪的宗喀巴,他圆寂后,大徒弟达赖驻拉萨,小徒弟班禅驻日喀则。达赖和班禅,就是西藏喇嘛教两个地位最高的领袖,而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行政长官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就是最高的宗教首领就是最高的政治领袖,即达赖和班禅也是西藏最高的行政长官。
2 清朝中央政府和西藏佛教首领是什么关系?
出示顺治和康熙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知道册封的含义吗?
教师解释:古代皇帝以封爵授给异姓王、宗族、妃嫔等都要举行的一种仪式。在受封者面前宣读授给封爵位号的册文,连同印玺一同授给受封人,称为册封。
大家想一想,顺治和康熙为什么要册封达赖和班禅?而且历朝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册封?
学生分小组讨论,推出小组代表回答,并让一位同学归纳。(册封其宗教首领体现了中央对西藏的管理,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体现了清朝对于少数民族政策的“威”
也体现了中央对西藏宗教信仰的尊重。体现了清朝对于少数民族政策的“恩”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恩威并施。)
提问:既然有了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为什么还要设置驻藏大臣呢?
教师展示幻灯片,介绍驻藏大臣的职责。驻藏大臣是清朝派往西藏地区的行政长官,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其中包括主持金瓶掣签仪式。西藏有活佛转世制度,在达赖和班禅圆寂时,会留下一系列迹象,信徒会根据这些迹象去寻找转世灵童,一旦被选为转世界灵童,就会拥有最高的权利,为防止藏族贵族操纵活佛转世。将多位入选灵童的姓名写在象牙签上放入金瓶,然后由清朝的驻藏大臣主持抽出其中之一,抽中的灵童就被确定为转世灵童,成为活佛合法继承人。)
教师总结:驻藏大臣的设立,说明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直接管辖,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提问:册封达赖、班禅和设置驻藏大臣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回到加强对西藏管辖的那张幻灯片,总结,有册封达赖和班禅进行管理,也有中央共同管理,既体现了中央对于西藏的重视,又体现了对他的尊重,在这种共同管理之下,中央与藏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文化融合日益加强。我们一起来通过一个建筑来体会汉藏文化的融合。
展示幻灯片::须弥福寿之庙给予简单介绍。提问这座汉藏合璧的寺庙说明了什么问题?
四人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说明汉藏建筑艺术与文化融为一体,汉藏文化可以互补。
教师总结:(体现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
通过清朝的这些措施,加强了对我国西南边疆的管理。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对于西藏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融合。过渡:从雪域高原下来,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新疆。
2、对新疆的管理(板书)
这块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同学们还记得新疆什么时候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呢?
幻灯片展示:[汉朝时? 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开通了一条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汉政府在西域都护府,使新疆成为中央领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唐朝时?? 唐太宗和武则天在西域设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提问:到了清朝初期,清统治者是采取什么方式加强对新疆的管理的呢?
打出幻灯片:
1 什么是回部?
2 哪个皇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
3 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西北地区(新疆地区)的管辖?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1和2两个问题。并简单介绍大小和卓叛乱,大小和卓是我国西北地区两位著名的伊斯兰教首领,在清政府平定准葛尔叛乱后,释放了作为人质的大小和卓,并命令他们返回南疆安抚旧部,而小和卓却自立为巴图尔汗,和大和卓一起发动反清叛乱,并控制了天山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起初,清政府还想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派将领前去招降,但却惨遭杀害,而且叛乱时期,大小和卓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对广大新疆人民施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其下属也趁机对人民群众敲诈勒索。他们所到之处大肆烧杀强掠,使许多人家破人亡,纷纷逃离家园。在大小和卓叛乱期间,南疆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失,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活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乾隆帝下令讨伐。通过武力解决。在清军平定叛乱中,当地的百姓是怎么做的?大力支持,当时清军将叛军包围在山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招降,结果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手刃却不能止也,说明大小和卓失民心。经过两年战斗,终于平定了叛乱。
提问:清政府平定叛乱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1、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违背民心,破坏统一。
2、清政府采取正确的平叛政策,顺应民心。
同学们,清政府平定叛乱后是不是就放之任之呢?当然不是!而是设置了什么重要机构呢?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伊犁将军及管辖地区。出示幻灯片:伊犁将军府,
最后出示第3个问题:3 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西北地区(新疆地区)的管辖?历史是可以借鉴的,今天仍有一小撮人像大小和卓阴谋制造分裂。以近期的暴恐案件来说明这只是一小部分分裂分子干的不法勾当,并不代表广大的新疆人民,广大的新疆人民是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是热爱祖国统一的。
教师总结:清政府通过这些措施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对于新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融合。
过渡:除了加强对新疆和西藏的管辖外,清政府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在观看视频之前先提问:东归英雄是指谁?从这个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完视频后让学生讨论并出示问题卡片:1 土尔扈特部是属于哪一民族?
3、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板书)
2 土尔扈特部因为什么原因在谁的带领下从哪里回归祖国?介绍他们之前为什么要迁到伏尔加河流域?由于相邻的准噶尔部强大起来,形成威慑力量,土尔扈特部的首领不得不带领全体部众,跋山涉水,迁徙到遥远的伏尔加河下游。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回来呢?
在他们北边的沙皇俄国逐渐向南扩张势力,威胁土尔扈特部顺从俄国的统治,沙俄一直对外扩张,与土耳其就打了21年,向土尔扈特部征兵不下20万人,强征青壮年,每次作战的时候总是让土尔扈特人打在最前面,打头阵,当先锋,打完战回来的人数就只有几万人,土尔扈特部丧失了大量的青壮年。强迫他们改信东正教,不许他们皈依佛门,还限制他们在那里放牧。
展示幻灯片:土尔扈特回归的动态路线图,讲述这一路上的艰难经历,让学生回答完老师补充。并提问: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历程艰辛而又矢志不悔,这是为什么?体现出他们热爱祖国,不畏强暴,勇敢顽强的和压迫者和侵略者做斗争!他们的精神在于永不屈服于外部势力的压迫。中华民族向世人展现了强大的民族“向心力”
过渡:最后复习上节课的旧知识总结: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那些措施?
幻灯片展示在清朝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采取的措施。奠定了清朝的疆域。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清朝的疆域:
二、清朝的疆域(板书)
幻灯片出示《清朝的疆域》图让学生集体朗读本节最后三段关于疆域、行政区划的文字
教师将清朝疆域四至的板书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上来指着地图讲授并填写。
要讲清跨、达、接、至、临等动词概念。教学生画示意图。
最后总结: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 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 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布置课外作业
探索与思考:藏族——历史与现状
任务:搜集藏族发展演变以及当前藏族人民的生活状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根据你的视角整理相关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藏族——历史与现状》。
板书设计: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清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1.对西藏的管理
2.对新疆的管理
3.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二、清朝的疆域
课件48张PPT。图1图2 请指出下面两幅地图中哪幅图表示的是中国现在的版图? 那另一幅地图中深黄色部分是中国历史上什么时期的疆域?1820年清朝疆域慧眼
识图著名的清史专家 阎崇年:“清朝时期:中国屹立于东方;奠定了中国的版图;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央视《百家讲坛﹒“清十二帝疑案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 . 话西藏 西藏元朝时,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宣政院)清朝政府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 清政府确定了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2) 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五世达赖十一世班禅1 西藏的佛教首领的称谓是?2 清朝中央政府和班禅、达赖是什么关系?五世达赖朝见顺治皇帝顺治帝达赖喇嘛康熙帝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 既然有了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为什么还要设置驻藏大臣呢?
想一想:驻藏大臣的职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会同达赖监理西藏地方事务,诸如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财政收支的稽核,地方军队的指挥等,此外,并监督有关达赖喇嘛、班禅转世的金瓶掣签、拈定灵童、主持坐床典礼等事宜。 乾隆帝与金瓶掣签制度金瓶掣签制度 西藏有活佛转世制度,为防止藏族贵族操纵活佛转世。将多位入选灵童的姓名写在象牙签上放入金瓶,然后由清朝的驻藏大臣主持抽出其中之一,抽中的灵童就被确定为转世灵童,成为活佛合法继承人。
金瓶的设立,说明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须弥福寿之庙须弥福寿之庙建筑特点:
汉藏合壁 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二、看新疆天山之春天山之夏天山之秋天山之冬 西藏新疆新疆在什么时期归属中央政权管辖?长安西域都护府 张骞出使西域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清政府如何管理新疆地区? 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西北地区(新疆地区)的管辖?(1) 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2) 设置伊犁将军。 清政府平定叛乱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1、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违背民心,破坏统一。2、清政府采取正确的平叛政策,顺应民心。乾隆帝 西藏 新疆 除了加强对新疆和西藏的管辖外,清政府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三 游子归1771年伊犁伏尔加河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历程艰辛而又矢志不悔,这是为什么?民族英雄
渥
巴
锡热爱祖国,不畏强暴,勇敢顽强的和压迫者和侵略者做斗争!他们的精神在于永不屈服于外部势力的压迫。中华民族向世人展现了强大的民族“向心力”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待渥巴锡由陕西银库内拨银300万两,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内蒙等地的各族人民,以大量的物资供应土尔扈特,计有马、牛、羊20万头,米、麦41万石,茶2万余封,羊裘51万多件,棉布61万多匹,棉花59万余斤,毛毡帐篷400多具。
《准噶尔史论文集》第344页
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那些措施?
西藏新疆 外兴安岭库页岛 台湾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清朝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辖击退沙俄,保卫疆土设台湾府,
加强台湾与内
地的联系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加强民族团结友情联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
南海诸岛清朝 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 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 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习近平关于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讲话西伯利亚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太平洋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海诸岛接临至跨达巴尔喀什湖至葱岭清1.动手设计清朝疆域简易图1动手设计清朝疆域简易图2探究活动探索与思考:藏族——历史与现状
任务:搜集藏族发展演变以及当前藏族人民的生活状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根据你的视角整理相关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藏族——历史与现状》。返回本节课的总体流程以及效果都还可以,选取的图片很生动,符合初一学生的特点,能很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亮点是本节课的讲故事活动,生动有趣,师生的互动较强,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学着画疆域的示意图,并给与指导,重难点突出,但在对大小和卓的讲述上, 出现一些知识点上的小错误。总体来讲,本节课三个部分的处理比较得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