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判断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判断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10 23:2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教科版)——判断题(云南)
1.(21-22·云南文山·期末)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和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主要都是受水的作用形成的。( )
2.(21-22·云南文山·期末)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 )
3.(21-22·云南文山·期末)地势宽广平坦的地方就是平原。( )
4.(21-22·云南文山·期末)制作潜望镜时,两块平面镜应该互相垂直放置。( )
5.(21-22·云南文山·期末)木匠拿起长木头,眯着一只眼观察木头是否平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6.(21-22·云南文山·期末)用水来计时的关键在于控制水流速度均匀。( )
7.(21-22·云南文山·期末)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所以它不可能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 )
8.(22-23·云南·期末)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对人类别无好处。( )
9.(23-24·云南楚雄·期末)睡眠对大脑的休息很重要.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大约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 )
10.(21-22·云南丽江·期末)司机师傅可以通过反光镜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
11.(21-22·云南丽江·期末)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
12.(21-22·云南丽江·期末)经常熬夜玩游戏不会增加我们心脏的负担。( )
13.(21-22·云南丽江·期末)青少年时期,快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会使肌肉、骨骼发生变化。 ( )
14.(21-22·云南大理·期末)在没有光的情况下,在房间里多待一些时间,就能看见苹果。( )
15.(21-22·云南大理·期末)太阳、激光笔等发出的光可以直接用肉眼去看。( )
16.(21-22·云南大理·期末)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只有坏处。( )
17.(21-22·云南大理·期末)生物和人类的活动不会对地球表面造成影响。( )
18.(21-22·云南大理·期末)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和作出决定。( )
19.(21-22·云南大理·期末)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免疫力也会增强。( )
20.(21-22·云南大理·期末)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慢,反之则越快。( )
21.(21-22·云南大理·期末)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
22.(21-22·云南玉溪·期末)噪声、雾霭、污水等不良环境都对人体健康有害。( )
23.(21-22·云南玉溪·期末)火山喷发对地表的变化没有任何影响。( )
24.(21-22·云南玉溪·期末)在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上,土壤被雨水的侵蚀程度较小。( )
25.(21-22·云南玉溪·期末)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发生月食。( )
26.(23-24·云南文山·期末)地形图上的蓝色表示蓝天。( )
27.(21-22·云南曲靖·期末)红、黄、蓝是光的三基色,他们混合在一起就能得到白光。( )
28.(21-22·云南曲靖·期末)我国地形具有西高东低的特点。( )
29.(21-22·云南曲靖·期末)风力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强烈的。( )
30.(21-22·云南曲靖·期末)摆锤重的摆,摆动快,摆锤轻的摆,摆动慢。( )
31.(21-22·云南曲靖·期末)荡秋千时往返拉开的幅度越大,秋千荡的越快。( )
32.(21-22·云南曲靖·期末)人体共有2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 )
33.(21-22·云南曲靖·期末)心脏由心肌构成,越锻炼心肌越强健,所以应该加大锻炼量。( )
34.(21-22·云南曲靖·期末)人在睡觉的时候心脏停止跳动,可以得到较多的休息。( )
35.(21-22·云南玉溪·期末)正常人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
36.(21-22·云南玉溪·期末)人体活动往往需要肌肉、关节和骨骼的相互配合。( )
37.(21-22·云南玉溪·期末)时间流逝是有快有慢的,心情好的时候时间过得快。( )
38.(21-22·云南玉溪·期末)地球自形成以来没有任何变化。( )
39.(23-24·云南玉溪·期末)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 )
40.(22-23·云南玉溪·期末)日晷是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变化规律制作的。( )
41.(23-24·云南文山·期末)我们能看到教科书上的字,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教科书上。( )
42.(23-24·云南文山·期末)我们做光的实验时,不要用眼睛直视很亮的光源。( )
43.(21-22·云南玉溪·期末)地球的运动可以使岩层发生弯曲形成山脉。( )
44.(21-22·云南玉溪·期末)在黑暗的环境里,我们可以观察到各种颜色的彩纸。( )
45.(23-24·云南文山·期末)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
46.(23-24·云南玉溪·期末)土地被侵蚀是流水、风等自然界的力量造成的,人类的生产生活不会造成土地被侵蚀。( )
参考答案:
1.√
【解析】雨水会把地表上的泥沙带走,汇聚成径流,在土地上留下沟壑。雨水因携带泥沙而变得浑浊,当水流平缓时,水中的泥沙又会沉积在地面上。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2.√
【解析】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工作效率也不断提高。人们的时间概念也不断增强,钟表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做出决定。
3.×
【解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势宽广平坦,海拔较高的地方是高原。
4.×
【解析】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观察物体的。在潜望镜的窥测口,能看到经过两次反射后的物体。3.制作一个潜望镜时,需要用到两面平面镜。两个镜片的放置方向是平行的,而且与镜筒的夹角是45°。
5.√
【解析】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木匠拿起长木头,眯着一只眼观察木头是否平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6.√
【解析】用水来计时,主要是利用了水以一定的速度流动。用流水来计时主要要解决水流速度的问题,要想办法保持水流速度不变。
7.×
【解析】尽管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复色光。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
8.×
【解析】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带来了利与弊。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
9.×
【解析】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可以恢复大脑功能,还与增强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大约需要10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可以让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时间长了会导致免疫能力下降,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10.√
【解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汽车反光镜能使驾驶员看到后面的情况是利用了反光原理。
11.√
【解析】在人体中,血管和心脏构成了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而血液就是它们运输物质的载体。由于心脏不停的收缩和舒张,血液就不停的在体内循环。它们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和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12.×
【解析】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我们要保护心脏,保护心脏的做法: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障休息和睡眠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等,经常熬夜玩游戏会增加我们心脏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13.√
【解析】青少年时期,快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会促使肌肉、骨骼发生变化。骨骼会延长,肌肉会逐步发达。这时我们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体部位均衡负重,还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14.×
【解析】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在黑暗的房间待一段时间后,眼睛适应了黑暗环境,但是没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不能看到苹果。
15.×
【解析】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否则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16.×
【解析】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蔽。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
17.×
【解析】地球表面的变迁是由风化,侵蚀等造成的;而人类现在的活动也对地球表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拦河筑坝,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开采矿石等行为。
18.√
【解析】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工作效率也不断提高。人们的时间概念也不断增强,钟表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做出决定。故题干说法正确。
19.√
【解析】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逐步被人类所重视。经科学研究表明,依据个人条件不同采取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免疫力也会增强。
20.×
【解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
21.√
【解析】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长期的睡眠不足会给人体其它器官带来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比如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思维反应不灵敏等症状。
22.√
【解析】长期遭受噪音侵扰,人就容易得病。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环境污染因素。噪声、雾霭、污水等不良环境都对人体健康有害,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3.×
【解析】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蔽。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所以火山喷发会改变地表。
24.√
【解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土地受流水侵蚀现象最容易的是荒凉的土坡,在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上,土壤被雨水的侵蚀程度较小。
25.√
【解析】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而且地球、太阳、月球三个天体处在一条直线或近于一条直线的情况下,地球位于中间位置,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就发生了月食。所以该判断是正确的。
26.×
【解析】地形图上蓝色的通常表示海洋,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7.×
【解析】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28.√
【解析】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所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29.×
【解析】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都会对土地有影响,对土地都有侵蚀作用。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风力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缓慢的。
30.×
【解析】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反之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摆锤的重量不影响摆摆动的快慢。题干错误。
31.×
【解析】秋千就相当于一个摆,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动的幅度无关。摆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荡秋千时往返拉开的幅度,不影响秋千荡的快慢。题干错误。
32.×
【解析】骨骼与肌肉、关节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人体肌肉共639块,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放松。收缩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33.√
【解析】心脏在不停地跳动,心脏工作量很大,但在两次跳动间隙会有短暂的休息,所以它不会疲劳,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要学会科学锻炼,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锻炼时不要用力过猛或剧烈运动,锻炼后要注意对肌肉进行放松,题目观点错误。
34.×
【解析】心脏在不停跳动,睡觉的时候也不例外,如果心脏停止跳动就意味着死亡。只有心脏不停的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35.√
【解析】脉搏就是指浅表动脉的搏动。常规理论上,一次心跳就产生一次脉搏,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
36.√
【解析】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骨的连接构成关节,肌肉附着在骨头上,肌肉的收缩牵拉骨骼,完成关节的各项运动。
37.×
【解析】时间有时快有时慢,在高兴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快,在痛苦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慢,这都是人的主观感受,这样说是不对的,因为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38.×
【解析】地球自形成以来就始终处于不断地变化和运动之中,并保持着动力学上的平衡状态。地球自形成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七大洲、四大洋面积的大小和位置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39.√
【解析】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40.√
【解析】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41.×
【解析】我们能看到书本上写的字,这是因为光线照射到书本后反射到眼睛,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42.√
【解析】根据对光的实验的操作认识,强光对人的眼睛有影响,应该避免用眼睛直视很亮的光源,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43.√
【解析】地壳运动是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水平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岩层在挤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山脉;或者岩层发生断裂下陷,形成谷地,地壳运动属于地球的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故该判断是正确的。
44.×
【解析】人们能看到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眼睛不是光源,所以人眼不会发光;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在黑暗的环境里,没有光线,我们不可能观察到各种颜色的彩纸。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45.√
【解析】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46.×
【解析】土地被侵蚀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天气状况。风力的大小,所处的地区,土壤的类型以及酸碱性等,还有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污染因素。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