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10 23:4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教科版)——选择题(云南)
1.(23-24·云南文山·期末)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
B.对着同学耳朵大声说话
C.经常掏耳朵
2.(23-24·云南文山·期末)吃的食物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臼齿比较尖锐,它可以不停地切割食物
B.口腔里8颗门齿,门齿可以切割食物
C.只有牙齿和舌参与了初步消化
3.(23-24·云南文山·期末)下图中的木块被小车撞击后,最有可能滑出木板的是( )。
A. B. C.
4.(22-23·云南玉溪·期末)在设计制作小车时,发现小车不能走直线的原因可能是( )。
A.动力不足 B.车轴不正 C.车身太重
5.(22-23·云南玉溪·期末)将充满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气球产生的( )会推动小车向前行驶。
A.拉力 B.弹力 C.反冲力
6.(23-24·云南昆明·期末)小徐将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多圈后,小车轮胎出现打滑现象,以下改进方法不可行的是( )。
A.更换材质增加小车重量 B.在小车上放重物
C.增加橡皮筋的圈数 D.换上有花纹的轮胎
7.(23-24·云南昆明·期末)要使气球小车向前运动,露西应将气球的喷嘴朝向( )。
A.前方 B.后方 C.左面 D.右面
8.(23-24·云南昆明·期末)下列物体中与气球小车动力相似的是( )。
A.磁悬浮列车 B.火箭
C.马车 D.汽车
9.(23-24·云南昆明·期末)露西在学校的科学长廊了解到很多测量工具。关于弹簧测力计,下面操作有误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B.使用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要高于指针
C.测量时指针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值
D.使用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应平行于指针
10.(23-24·云南昆明·期末)露西了解到力的单位是以某位著名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他是( )。
A.牛顿 B.童第周 C.竺可桢 D.伽利略
11.(23-24·云南昆明·期末)小徐把滑板放在斜坡上,发现滑板没有滑下去,是因为( )。
A.滑板受到的重力比较大 B.滑板没有受到重力
C.滑板受到的摩擦力比较大 D.滑板没有受到摩擦力
12.(23-24·云南昆明·期末)图中小车,1个垫圈刚好运动起来,再增加垫圈,小车的运动( )。
A.会变快 B.会变慢 C.保持不变
13.(23-24·云南昆明·期末)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运载飞船的长征二号火箭升空的动力是( )。
A.重力 B.反冲力 C.弹力
14.(23-24·云南昆明·期末)据某项研究显示,一枚30克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可砸破人的头骨。导致的原因是( )。
A.鸡蛋很坚硬
B.鸡蛋的质量很大
C.高空下落的鸡蛋,速度快,能量大
15.(23-24·云南昆明·期末)轮胎上缠绕铁链是为了( )。
A.防止轮胎损坏 B.增大摩擦力 C.减小摩擦力
16.(23-24·云南昆明·期末)小车的结构中,车轮的作用是( )。
A.滚动、行驶 B.支撑、固定 C.连接车身
17.(23-24·云南玉溪·期末)可以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作( )。
A.砝码 B.弹簧测力计 C.电子秤
18.(22-23·云南玉溪·期末)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我们可以用( )来测试。
A.碘酒 B.将食物在纸上涂抹 C.双缩脲试剂
19.(22-23·云南玉溪·期末)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我们应该少吃( )。
A.谷薯类食物 B.油炸类食物 C.果蔬类食物
20.(22-23·云南玉溪·期末)为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冷时,紧闭门窗 B.加强体育锻炼 C.外出时戴好口罩
21.(22-23·云南玉溪·期末)在人体消化器官中,( )是帮助我们输送食物的通道。
A.食道 B.胃 C.小肠
22.(23-24·云南玉溪·期末)《小儿垂钓》中有这样一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一诗句说明( )。
A.土地会传播声音 B.鱼竿会传播声音 C.空气和水会传播声音
23.(22-23·云南玉溪·期末)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 ),可以预防各种疾病。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脂肪
24.(23-24·云南昆明·期末)关于呼吸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吸气时,胸腔收缩
B.呼吸时吸进的只有氧气,呼出的只有二氧化碳
C.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
D.肺活量的单位是千克
25.(23-24·云南昆明·期末)运动后小徐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和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相比( )。
A.增加了 B.减少了 C.不会改变 D.无法判断有无变化
26.(23-24·云南昆明·期末)运动时露西身体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
A.胃 B.肺
C.心脏 D.肠道
27.(23-24·云南昆明·期末)露西想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在食物上滴碘酒,观察是否变成红色
B.在食物上滴碘酒,观察是否变成蓝色
C.燃烧食物,是否会闻到焦臭味
D.将食物在纸上涂抹,观察是否留下油渍
28.(23-24·云南昆明·期末)小徐要补充蛋白质,下列食物中最适合的是( )。
A.西红柿 B.烤红薯 C.煮鸡蛋 D.食用油
29.(23-24·云南昆明·期末)露西吃鲜花饼时口腔中能把食物磨碎的是( )。
A.臼齿 B.犬齿 C.门齿 D.唾液
30.(23-24·云南昆明·期末)小徐调皮地在塑料袋里装上一点水,又放了一小块鲜花饼,开始反复揉挤袋子,这个过程可以模拟( )。
A.牙齿的工作 B.食道的工作 C.胃的工作 D.小肠的工作
31.(23-24·云南昆明·期末)小徐和家人为招待露西,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如图),为了让这份食谱更合理,你建议添加( )。
A.丽江腊排骨 B.宣威小炒肉 C.清炒娃娃菜 D.澄江铜锅鱼
32.(23-24·云南昆明·期末)晚餐后小徐建议露西可以( )。
A.在小区跑步 B.去打羽毛球
C.躺在沙发上看书 D.在小区散步
33.(23-24·云南玉溪·期末)把气球充足气,口向左放开,气球会向( )运动。
A.右 B.上 C.左
34.(23-24·云南昆明·期末)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以下物体也具有能量的是( )。
①步道上跑步的人 ②市场里的食物 ③正在发声的乐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5.(23-24·云南昆明·期末)小徐想提高自己的肺活量,应该( )。
A.多喝水 B.多吃饭 C.多睡觉 D.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36.(23-24·云南昆明·期末)小科跑完400米后,呼吸次数会增加,这是因为( )。
A.身体太累了 B.太兴奋了
C.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37.(23-24·云南昆明·期末)小强同学在学校体检时,测得三次肺活量分别为3100毫升、3800毫升、3600 毫升,小强同学的肺活量是( )。
A.3100毫升 B.3600毫升 C.3800毫升
38.(23-24·云南昆明·期末)下列食物属于植物类食物的是( )。
A.豆腐 B.鸡蛋 C.牛奶
39.(23-24·云南玉溪·期末)涵涵在实验中将大豆放在白纸上碾碎后,过一段时间发现纸上有一块不会消失的类似油渍的痕迹,这说明大豆里含有( )。
A.脂肪 B.蛋白质 C.水分
40.(23-24·云南玉溪·期末)( )能够将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传送和搅拌,便于我们吞咽。
A.牙齿 B.食道 C.舌
41.(23-24·云南昆明·期末)睡觉时,如果用被子盖住头会觉得越来越闷,这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越来越少 B.氧气越来越少
C.氮气越来越少
42.(20-21·云南昆明·期末)我们的身体里能够振动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
A.嘴唇 B.舌头 C.声带
43.(20-21·云南昆明·期末)如图,用力敲击音叉时,描述正确的是( )。
A.发出的声音弱,小球振动的幅度小
B.发出的声音强,小球振动的幅度大
C.发出的声音强,小球振动的幅度小
44.(22-23·云南玉溪·期末)声音的强弱与( )有关。
A.物体振动快慢 B.物体振动幅度 C.物体的材质
45.(22-23·云南玉溪·期末)明明在演奏小提琴时,发现有一根弦的声音高了,她应该( )。
A.将琴弦调紧 B.用力弹 C.将琴弦调松
46.(22-23·云南玉溪·期末)下面不能用来描述声音的是( )。
A.高低 B.强弱 C.粗细
47.(23-24·云南昆明·期末)露西在滇池绿道旁听到了红嘴鸥的叫声,此时具有收集声音功能的是( )。
A.耳郭 B.鼓膜 C.听小骨 D.听觉神经
48.(23-24·云南昆明·期末)市场里随处能听见商贩的吆喝声,因为声音是以波的形式( )。
A.向前传播 B.向左传播 C.向右传播 D.向四面八方传播
49.(23-24·云南昆明·期末)据露西观察,吹奏葫芦丝(如图)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靠( )
A.乐器内部的空气在振动 B.乐器外部的空气在振动
C.乐器在振动 D.无法判断
50.(23-24·云南昆明·期末)露西体验演奏七轲时,发现竹筒④声音偏低,想把声音调高的方法是( )。
A.敲击时力度大一些 B.换一根更短的竹筒
C.换一根更粗的竹筒 D.换一根更长的竹筒
51.(23-24·云南昆明·期末)象脚鼓是傣族人民擅长的打击乐器(如图),敲鼓时( )。
A.力度越大,声音越强 B.力度越大,声音越弱
C.力度越小,声音越高 D.力度越小,声音越低
52.(23-24·云南昆明·期末)停止敲鼓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是因为( )。
A.鼓有回音 B.空气停止了振动
C.人的错觉 D.鼓还在振动
53.(23-24·云南昆明·期末)如图,拉伸橡皮筋,橡皮筋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用力程度还不够 B.橡皮筋被捏住了 C.橡皮筋没有振动
54.(23-24·云南昆明·期末)金鱼在鱼缸里游动,当我们用手敲击鱼缸时,金鱼会受到惊吓。金鱼听到的声音是靠( )。
A.水传播 B.空气传播 C.鱼缸壁和水传播
55.(23-24·云南昆明·期末)如图,听诊器中收集声音的部分是( )。
A.听诊头 B.耳挂 C.导音管
56.(23-24·云南文山·期末)下列物品中,在( )上水平拉动同样的木块最省力。
A.毛巾 B.木块 C.玻璃
57.(23-24·云南昆明·期末)看电视时,小科调节遥控器上的音量键,实际上是在调节( )。
A.声音的强弱 B.声音的高低 C.音色
58.(23-24·云南昆明·期末)如图,将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至真空状态,闹钟的声音会( )。
A.由强变弱 B.由弱变强 C.没有变化
59.(23-24·云南昆明·期末)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小车是( )。
A. B. C.
60.(23-24·云南文山·期末)如下图,敲击音叉使气球皮上的纸屑跳动,这是模拟( )的工作过程。
A.心脏 B.肺 C.鼓膜
61.(23-24·云南文山·期末)为了让气球小车行驶得更远,我们可以( )。
A.增加小车重量 B.将气球吹得更大些 C.使用更小的气球
62.(23-24·云南文山·期末)下列食物中,遇到碘酒不会变蓝的是( )。
A.馒头 B.西红柿 C.马铃薯
63.(23-24·云南文山·期末)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是在( )中被吸收。
A.小肠 B.大肠 C.胃
64.(23-24·云南文山·期末)在弹奏吉他时,若想要使它发出的声音高一点,可以( )。
A.把琴弦调得长一点 B.把琴弦调得松一点 C.把琴弦调得紧一点
65.(23-24·云南玉溪·期末)核桃仁在纸上摩擦会留下油迹,说明核桃仁含有( )。
A.水 B.脂肪 C.淀粉
66.(22-23·云南玉溪·期末)苹果从树上落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等,都是由于受到了( )的作用。
A.动力 B.重力 C.弹力
67.(23-24·云南玉溪·期末)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比高铁、动车要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磁悬浮列车的动力大
B.磁悬浮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大
C.磁悬浮列车行驶时无须接触轨道,减小了车身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
68.(23-24·云南昆明·期末)制作的小车不能走直线,可能的原因是( )。
A.动力不足
B.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太大
C.车轴不正
69.(23-24·云南玉溪·期末)踢飞的足球能打碎玻璃,飞行的子弹能击穿物体,狂风能将大树连根拔起都是因为它们具有( )。
A.弹性 B.引力 C.能量
70.(23-24·云南玉溪·期末)下面现象属于增加摩擦力的是( )。
A.轮胎上的花纹 B.轴承力的钢珠 C.给生锈的门锁滴油
71.(22-23·云南玉溪·期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 )系统引起的疾病。
A.消化 B.运动 C.呼吸
72.(23-24·云南昆明·期末)要检验核桃里是否含有脂肪,可以用的方法是( )。
A.放在嘴里咀嚼是否有甜味
B.在纸上涂抹,观察是否留下油迹
C.滴加碘酒,观察是否会变成蓝色
73.(23-24·云南昆明·期末)妈妈为小科准备的午餐有:小炒肉、排骨汤和米饭。为了搭配更合理,应该加上( )。
A.蒸鸡蛋 B.素炒包菜 C.红烧肉
74.(23-24·云南昆明·期末)我们咀嚼馒头时,主要用到的是( )。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75.(23-24·云南玉溪·期末)人体在呼吸过程中,吸气时我们会感受到胸腔在( ),腹部在( )。
A.扩张;收缩 B.收缩;扩张 C.振动;收缩
76.(23-24·云南玉溪·期末)根据“平衡膳食宝塔”,以下食物一天中摄入最多的食物应该是( )。
A.肉类 B.谷薯类 C.水果和蔬菜类
77.(23-24·云南玉溪·期末)下列属于膳食营养宝塔第三层的食物是( )。
A.牛奶 B.蔬菜和水果 C.鸡蛋和牛肉
78.(22-23·云南玉溪·期末)宇航员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电子通讯设备,将听不到声音是因为( )。
A.月球上没有可以振动的物体
B.月球上没有可以传播声音的空气
C.月球上没有生命体
79.(23-24·云南文山·期末)将花生在白纸上按压,会留下油迹,这说明花生中含有较多的( )。
A.脂肪 B.淀粉 C.蛋白质
80.(23-24·云南昆明·期末)下列做法能保护我们耳朵的是( )。
A.经常掏耳朵
B.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C.游泳时戴上耳塞,防止水进入耳朵
81.(23-24·云南玉溪·期末)在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中,在气球皮上面放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是为了( )。
A.美观 B.更真实地模拟耳道内的情况 C.方便观察气球皮的振动
82.(23-24·云南玉溪·期末)明明上台表演前,发现小提琴的弦音调偏低,他应该( )。
A.将弦调紧 B.将弦调松 C.拨弦时用力些
83.(23-24·云南玉溪·期末)医生听诊器的听诊头与人耳中的( )作用相似。
A.外耳道 B.听小骨 C.耳郭
84.(23-24·云南玉溪·期末)吸气时,我们感受到胸腔和腹部的变化是( )。
A.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B.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C.胸腔扩张,腹部放松
85.(23-24·云南文山·期末)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下列声音比较悦耳的是( )。
A.钢琴声 B.吵架声 C.鞭炮声
86.(23-24·云南文山·期末)某送餐公司设计的一份营养食谱:米饭、鸡汤、红烧排骨、盐水虾,从膳食平衡角度分析,还需要添加( )。
A.炒白菜 B.馒头 C.清蒸鲤鱼
87.(23-24·云南文山·期末)用相同的力敲击相同长度,粗细不同的钢管,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
A. B. C.
参考答案
1.A
【解析】保护听力的方法,尽量避开噪声,不能对着同学大声说话、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都是保护听力的措施。经常掏耳朵不利于保护听力。故选A。
2.B
【解析】A.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的作用是切割食物;犬齿的作用是撕碎食物;臼齿的作用是咀嚼食物。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门齿包括中切牙、侧切牙上下左右共8颗,门齿的作用是切割食物。题干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有牙齿、舌头和唾液的共同参与,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舌头起到搅拌和运输食物的作用。唾液的作用是湿润食物和初步消化食物。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解析】坡度越大,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快,木块受到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越远;坡度越小,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慢,木块受到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越近。图中木块被撞后最有可能滑出木板的是A选项,因为A选项的坡度最大。故选A。
4.B
【解析】小车制作好了,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测试,不完善的地方要加以改进。小车不能走直线,可能是因为车轴不正。动力不足、车身太重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不影响小车的运动轨迹。
5.C
【解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将充满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气球产生的反冲力会推动小车向前行驶。
6.C
【解析】A、由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更换材质增加小车重量,可以增加摩擦力,可以预防小车轮胎出现打滑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小车上放重物,增加小车的重量,可以预防小车轮胎出现打滑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增加橡皮筋的圈数,可以为小车提供更大的动力,但是不能解决小车轮胎出现打滑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换上有花纹的轮胎可以增大摩擦力,可以预防小车轮胎出现打滑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7.B
【解析】气球提供的是反冲力,反冲力的方向与气球喷出气体的方向是相反的,因此,要使气球小车向前运动,露西应将气球的喷嘴朝向后方喷气。
8.B
【解析】A、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力作为列车的动力,与气球小车利用的反冲力完全不同,故A错误;
B.火箭升空利用的是反冲力,与气球小车利用的反冲力一致,故B正确;
C.马车的动力来自马的拉力,与气球小车利用的反冲力完全不同,故C错误;
D.汽车的动力来自内燃机的动力或电力,与气球小车利用的反冲力完全不同,故D错误。
9.B
【解析】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故A正确;
B.使用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持平,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误差,故B错误;
C.测量时指针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值,否则容易损坏测力计,故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使用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应平行于指针,故D正确。
10.A
【解析】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单位“牛顿”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11.C
【解析】地球对物体都有吸引作用,这个吸引作用使物体产生了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把小车放在斜坡上,小车会因受到重力的作用滑下来,但是它受到摩擦力阻止其向下滑动,故小车没有滑下来。
12.A
【解析】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图中用垫圈拉动小车,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表述,1个垫圈刚好运动起来,再增加垫圈,小车的运动会变快。
13.B
【解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运载飞船的长征二号火箭升空的动力是反冲力。
14.C
【解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据某项研究显示,一枚30克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可砸破人的头骨。导致的原因是高空下落的鸡蛋,速度快,能量大。
15.B
【解析】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是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轮胎上缠绕铁链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16.A
【解析】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作轮轴。车轮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改进和发展。但不论怎样改进,它的基本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小车的结构中,车轮的作用是滚动、行驶。
17.B
【解析】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常被称为弹簧秤。 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所以B符合题意。
18.A
【解析】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根据判断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否则不含淀粉
19.B
【解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我们应该少吃宝塔上端的食物,比如油炸类食物。
20.A
【解析】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有三个,一要管理好传染源,防止病原体扩散;二要切断传染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要保护好易感人群。为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我们可以加强体育锻炼、外出时戴好口罩等。天冷时,紧闭门窗不能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反而可能会加速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因为没有新鲜空气流通。
21.A
【解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人体消化器官中,食道是帮助我们输送食物的通道。
22.C
【解析】“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意思是:问路的人还没说话,就在距离远远的地方摇起手来,那是因为怕小鱼惊跑了,所以不回应问路人。在这个过程中,人说话的声音首先通过空气传播到水面,再通过水的传播到达鱼的身边,故C正确。
故选C。
23.B
【解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预防各种疾病。
24.C
【解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吸气时,胸腔扩张;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
25.A
【解析】不同的人呼吸次数是不同的。人在运动以后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
26.B
【解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27.B
【解析】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想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在食物上滴碘酒,观察是否变成蓝色,B正确。燃烧食物,是否会闻到焦臭味,是判断是否含有蛋白质的方法;将食物在纸上涂抹,观察是否留下油渍,是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
28.C
【解析】A、西红柿富含维生素,不含有蛋白质,不能为人体补充蛋白质,故A错误;
B.红薯富含淀粉,不含有蛋白质,吃烤红薯不能为人体补充蛋白质,故B错误;
C.鸡蛋富含蛋白质,吃煮鸡蛋可以为人体补充蛋白质,故C正确;
D.食用油富含脂肪,不含蛋白质,不能为人体补充蛋白质,故D错误。
29.A
【解析】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门齿主要用来切断食物,犬齿主要功能是撕裂食物,臼齿的主要功能是磨碎食物。因此,露西吃鲜花饼时口腔中能把食物磨碎的是臼齿。
30.C
【解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然后反复揉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变成糊状,反复挤压这个袋子模拟的是胃的蠕动将食物磨碎。
31.C
【解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馒头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奶类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肥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从小徐和家人设计的一份晚餐食谱:干巴菌炒饭、大理砂锅鱼、滇味粉蒸肉、宜良烤鸭、汽锅鸡、建水烧豆腐,可以看出该食谱中缺少蔬菜、水果类食物,因此,应该增加清炒娃娃菜。
32.D
【解析】晚餐后,不适宜剧烈活动,不利于胃肠蠕动,不利于消化。因此,在小区跑步、去打羽毛球,都是不正确的做法。躺在沙发上看书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容易造成身体肥胖;在小区散步,适量运动,利于消化,利于身体健康。
33.A
【解析】气球运动的方向与空气喷出的方向相反,这种现象叫作反冲。压缩空气具有反冲力。把气球吹足气,口朝左松手,气球会向右冲,所以A符合题意。
34.D
【解析】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能量有多种存在形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①步道上跑步的人具有动能;②市场里的食物具有化学能;③正在发声的乐器具有动能和声能。
35.D
【解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肺活量大意味着呼吸系统功能好,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锻炼,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36.C
【解析】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小科跑完400米后,呼吸次数会增加,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37.C
【解析】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小强同学在学校体检时,测得三次肺活量分别为3100毫升、3800毫升、3600毫升,测量结果应该取最大值3800毫升。
38.A
【解析】根据食物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牛奶、鸡蛋来自动物,属于动物类食物;豆腐来自植物,属于植物类食物,选项A符合题意。
39.A
【解析】检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滑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变透明,说明这种食物含有脂肪,脂肪是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所以A符合题意。
40.C
【解析】A.牙齿起到切断和咀嚼食物,错误;
B.食道的作用是把咀嚼过的食物运输到胃里,错误;
C.舌头能够将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传送和搅拌,便于我们吞咽,正确;
所以C符合题意。
41.B
【解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睡觉时,如果用被子盖住头会觉得越来越闷,这是因为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
42.C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作声带。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43.B
【解析】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如图,用力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强,小球振动的幅度大。
44.B
【解析】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45.C
【解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明明在演奏小提琴时,发现有一根弦的声音高了,她应该将琴弦调松,这样琴弦振动变慢,声音也就变低了。
46.C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可以用强弱、高低来描述,粗细不能用来描述声音。
47.A
【解析】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鼓膜和听小骨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空气中的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耳蜗的作用是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
48.D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四面八方。市场里随处能听见商贩的吆喝声,这是因为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49.A
【解析】不同的乐器发声方法不同,乐器按照发音特点分为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电子乐器等。葫芦丝属于吹奏乐器,吹奏葫芦丝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靠乐器内部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50.B
【解析】A、敲击时力度大一些,竹筒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不能把声音调高,故A错误;
B.换一根更短的竹筒,竹筒振动速度变快,发出的声音较高,故B正确;
C.换一根更粗的竹筒,竹筒振动速度变慢,发出的声音较低,故C错误;
D.换一根更长的竹筒,竹筒振动速度变慢,发出的声音较低,故D错误;
51.A
【解析】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因此,打击乐器敲击力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敲击力度大小不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52.D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声音会立即消失。停止敲鼓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主要是因为鼓还在振动。
53.C
【解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拉伸橡皮筋,橡皮筋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橡皮筋没有发生振动。故C选项正确。
54.C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而且液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比气体更强。金鱼在鱼缸里游动,当我们用手敲击鱼缸时,金鱼会受到惊吓。金鱼听到的声音是靠鱼缸壁和水传播的。故C选项正确。
55.A
【解析】听诊器通常由听诊头、导音管、耳挂组成。耳挂接收声音、导音管传递声音,听诊头收集声音。
56.C
【解析】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选项中,最光滑的是玻璃。物体在玻璃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小,所以在玻璃上水平拉动同样大的木块最省力。
57.A
【解析】声音的强弱用音量(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看电视时,小科调节遥控器上的音量键,实际上是在调节音量,即声音的强弱。故A选项正确。
58.A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将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至真空状态,空气越少传播声音的能力越弱,听到的闹钟声音会越来越弱,甚至完全听不见。故A选项正确。
59.A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有了动力才能让静止小车运动起来。让小车动起来的力有弹力、拉力、推力、反冲力、磁力等。
A.图中小车上方有太阳能板,是利用太阳能为动力驱动小车的,故A符合题意;
B.图中小车上有气球,是利用气球的反冲力为动力驱动小车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小车上有电池、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为动力驱动小车的,故C不符合题意。
60.C
【解析】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碎纸屑在气球皮上跳动,这是模拟鼓膜的工作,气球皮模拟的是鼓膜。
61.B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想要让气球小车运动得更远,需要给气球更多的气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力。
62.B
【解析】淀粉遇到碘酒可以变成蓝色。馒头、马铃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西红柿中不含淀粉,遇到碘酒不会变蓝。
63.A
【解析】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消化器官。
64.C
【解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一般来说,同样材质的发声物体,大的、重的、粗的、长的、松的发声音调较低,小的、轻的、细的、短的紧的发声音调较高。在弹奏吉他时,若想要使它发出的声音高一点,应该把琴弦调得紧一点,C正确。AB的做法会使声音变低。
65.B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含有脂肪,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涂或挤压、滑动,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在纸上用力挤压核桃仁,纸上会出现油迹,说明核桃含有脂肪。
66.B
【解析】水往低处流,人从滑梯上往下滑,向上抛的物体最终要落回地面……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苹果从树上落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等,都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所以B符合题意。
67.C
【解析】磁悬浮列车是用强磁场将列车微微托起,使其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以高速行驶,其可以高速行驶的原因是磁悬浮列车行驶时无须接触轨道,减小了车身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
68.C
【解析】车轴可以影响小车的受力和转向,自己制作的小车不能走直线,可能是因为车轴不正。动力不足、与地面摩擦力太大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不影响小车的运动轨迹。
69.C
【解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踢飞的足球能打碎玻璃,飞行的子弹能击穿物体,狂风能将大树连根拔起都是因为它们具有能量,所以C符合题意。
70.A
【解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运动方式等因素;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即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油、使两接触面分开。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选A轮胎上的花纹是增加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71.C
【解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会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所以C符合题意。
72.B
【解析】在科学实验中,我们可以将食物在纸上挤压、滑动,看是否会留下油渍,来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A、C两个选项是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的方法,选B。
73.B
【解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妈妈提供的午餐中没有蔬菜,缺少维生素摄入,所以选素炒包菜。
74.C
【解析】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不同的牙齿形状不同,功能也不一样,其中能切断食物的是门齿,能撕裂食物的是犬齿,能磨碎食物的是臼齿,咀嚼馒头时,最常用的牙齿是臼齿。
75.A
【解析】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吸气胸部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胸部收缩,腹部放松。人体在呼吸过程中,吸气时我们会感受到胸腔在扩张,腹部在收缩,所以A符合题意。
76.B
【解析】“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 我们每天摄入量最多的食物是谷薯类。
77.C
【解析】“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图中的第一层谷类中主要含有淀粉,第二层蔬菜水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第三层鱼、肉、蛋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第四层奶类和豆类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第五层油脂类主要含有脂肪。所以选C。
78.B
【解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电子通讯设备,将听不到声音是因为月球上没有可以传播声音的空气,所以B符合题意。
79.A
【解析】检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滑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变透明,说明这种食物含有脂肪。将花生在白纸上按压,会留下油迹,这说明花生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所以A符合题意。
80.C
【解析】A、经常掏耳朵容易造成损伤,不利于保护耳朵,故A错误;
B.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损伤听力,不利于保护耳朵,故B错误;
C.游泳时戴上耳塞,防止水进入耳朵,有利于保护耳朵,故C正确。
81.C
【解析】实验中的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结构中的鼓膜,它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实验中我们可以在气球皮上撒些纸屑或少量的细沙,这些碎纸屑或少量的细沙的作用是方便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情况,便于观察和比较振动的效果,所以C符合题意。
82.A
【解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都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A.将弦调紧,弦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会高,正确;
B.将弦调松,弦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会低,错误;
C.拨弦时用力些只能改变声音的强弱,不能改变声音的高低,错误;
所以A符合题意。
83.C
【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听诊器的作用是收集声音,与耳郭的作用是相同的,耳郭是收集声波。医生听诊器的听诊头与人耳中的耳郭作用相似,所以符合题意。
84.A
【解析】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故选A。
85.A
【解析】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下列声音比较悦耳的是钢琴声,下列声音比较刺耳的是吵架声和鞭炮声,所以A符合题意。
86.A
【解析】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某送餐公司设计的一份营养食谱:米饭、鸡汤、红烧排骨、盐水虾,从膳食平衡角度分析,还需要添加炒白菜。这份餐谱还缺少维生素。我们要做到科学合理地搭配食物,三餐分配要合理,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然会因为缺少某种营养而得病,所以A符合题意。
87.C
【解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用相同的力敲击相同长度,粗的钢管,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低。细的钢管,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高。用相同的力敲击相同长度,粗细不同的钢管,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最粗的钢管,所以C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