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四)(A3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四)(A3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1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10 23:5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四)(教科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得分 等级
得分
一、填空题(26分)
1.英国生物学家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薄木片时,首次发现了_____________并在描述时用“Cell(本意:小房间)”来命名。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_____________有关,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_____________。
3.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座城市,_____________先迎来黎明。
4.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__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证实了地球的_____________。
5.科普馆的大屏幕上,播放着我国的航天历程,其中神舟十六号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的画面,给晓光和晓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神舟十六号发射升空时,地球正在往图中的_____________位置移动.
6.1820年,丹麦科学家_____________,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7. 如图所示,物体重为60牛,挂在杠杆的B处,要使杠杆平衡,可以在A点加一个方向向下的_____________牛的力。
8.春秋末期《范蠡兵法》记我:“飞石瓜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文中的“机”就是如图的装置,能将瓜石射出二百步(约100米)。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原理。
9.核桃夹上的防滑纹可以增大摩擦力,防止核桃打滑。而核桃夹握把的设计可以省力,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原理设计的。
10.小电动机里的转子通常由铁芯、线圈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28分)
11.下列物体中,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  )。
A.树叶上的水珠 B.窗户上的平面玻璃 C.装有水的饮用水瓶
12.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下面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
B.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
C.A和B两种方法都可以
13. 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金鱼
14. 如图所示,为了减轻后面人的负担,前面人应该(  )。
A.肩向前移 B.肩向后移 C.不动
15.下列关于微生物和人类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B.所有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微生物对人类既有益又有害
16.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们代表(  )。
A.太阳 B.地球 C.地球公转轨道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北京、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是北京在东边,乌鲁木齐在西边
B.利用地球仪和地图,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位置关系
C.在模拟实验中,即使“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同,人们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也都相同
18. 观察下列三种剪刀,最适合修剪树枝的是(  )。
A.
B.
C.
19. 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现象是(  )。
A.潮起潮落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20. 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组合多项技术是工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下列关于组合工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完成多种不同的任务
B.需要经过不断的改进
C.能完成世界上所有的任务
21. 下列技术发明中,与信息的传播关系最紧密的是(  )。
A.人造卫星 B.指南针 C.炸药
22. 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来自 (  )。
A.热能 B.太阳能 C.电能
23.小明在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指针偏转”的实验时,发现指南针的指针没有发生偏转,原因可能是(  )。
A.小灯泡与导线接触不良
B.小灯泡被短路
C.指南针离导线太近了
24.下列方法中,可以加快小电动机转子转动速度的是(  )。
A.增加磁铁个数 B.减少线圈的匝数 C.对调磁铁的磁极
三、判断题(12分)
25.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来回移动观察物体,就可以获得清晰放大的图像。 (  )
26.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植物切片要求薄而透明。(  )
27. 霉菌可用于食品加工,发了霉的食物可以食用。 (  )
28.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天只出现一次黎明,出现一次昼夜交替。 (  )
2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西边早,东边晚。(  )
30. 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造成的。 (  )
31.使用工具有技巧,有时几种工具组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  )
32.同样条件下,手柄粗的螺丝刀拧螺丝比较省力。
33. 阅读书本可以快速地获取信息,但不直观、文字理解有难度。视频详细,直观生动,但往往看完一段视频比阅读一段图文所花的时间要多。 (  )
34.功率相同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一样,功率大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 (  )
35. 电能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过来的二次能源。 (  )
36.电刷在小电动机转动过程中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  )
四、连线题(4分)
37.用直线连接小电动机的部件和它的功能。
磁铁 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线圈 接触换向器上的金属环,接通电流
换向器 将电流转化为磁力
电刷 与线圈的磁力产生作用,推动线圈旋转
五、简答题(8分)
38.说一说生活中防霉的有效办法。(至少写出2条)
39.假如有一天没有了能源,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六、综合题(12分)
40. 一位老汉用扁担挑着两筐西瓜去集市卖,前面一筐重为200牛,后面一筐重为250牛。
(1)老汉的肩膀应更靠近_____________(填“前筐”或“后筐”),担子才能保持平衡。
(2)小明来买西瓜,他挑了个小的给老汉称,老汉使用的杆秤如图甲所示,当放上西瓜后,你认为老汉应该提绳_____________(填“A”或“B”)处,看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填“刻度一”或“刻度二”)。
(3)如果小明挑了一个更大的西瓜,那么秤砣应向_____________移动。若小明挑的西瓜过大,则此方法无法称出西瓜的质量,老汉可以_____________(注意:只有一个秤砣)。
(4)小明在老汉称重时发现秤砣上粘了一些泥土,他回家又用电子秤把西瓜重新称了一遍,结果发现西瓜的实际质量比称量质量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七、实验探究题(10分)
41. 为了解释“谁先迎来黎明”,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操场,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请分析回答:
(1) 同学们手拉手围成圆圈代表_____________,老师手举一个红色的气球代表_____________。
(2)在地球上,我们是怎么确定地球自转方向的
   。
(3)为了模拟地球自转的方向,实验中应该采用的运动方式是(  )。
A.所有同学绕圆圈中心按“方向 A”转动
B.所有同学绕圆圈中心按“方向 B”转动
C.松开手后每名同学原地顺时针转动
(4)在按正确方向运动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填“小玲”或“小明”)会先看到老师手上的气球。
答案解析部分
1.细胞
【解析】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虎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学等方面也有贡献.它曾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测了火星的运动,1663年虎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至今仍被使用。
2.凸度;小
【解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凸度有关,与镜片大小没有关系,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3.北京
【解析】 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由于地球的自转,世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北京和乌鲁木齐相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4.傅科;自转
【解析】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这个实验源于傅科发现的安装在可旋转圆底盘上的摆,在摆动后匀速缓缓转动底盘,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现象,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5.A
【解析】地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神舟十六号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此时北半球处于春季,地球正在往图1中的A位置移动。
6.奥斯特;磁性
【解析】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实验中发现了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并于这年的7月21日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电的冲突对磁的作用的一些实验》,9月4日刚刚回国的法国科学家阿拉果立即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这一实验。从此,电和磁的实验引起了法国和英国许多科学家的兴趣,丹麦科学家奥斯特为人类使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7.120
【解析】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60=120×2。因此,要使杠杆平衡,可以在A点加一个方向向下的120牛的力。
8.杠杆
【解析】杠杆能够用很小的力将很大的物体撬动起来,春秋末期《范蠡兵法》记我:“飞石瓜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文中的“机”就是如图1的装置,能将瓜石射出二百步(约100米)。这是利用了杠杆原理。
9.杠杆
【解析】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桃夹握把的设计可以省力,它是根据杠杆原理设计的。
10.换向器
【解析】考查电动机中转子的组成,转子由铁芯、线圈和换向器组成。
11.B
【解析】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常要用到放大镜帮助观察。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1000多年前发明制作了放大镜。玻璃片一样厚,物体图像变化不变,选项B窗户上的平面玻璃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C
【解析】 根据对显微镜使用的认识,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
13.C
【解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草履虫、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金鱼属于多细胞生物。
14.B
【解析】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为了减轻后面人的负担,就应该缩短力臂,因此前面人应该肩向后移,离水桶近一些。
15.C
【解析】 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既有益又有害 。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利用酵母菌发酵可以酿酒,而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例如结核杆菌会导致人类患病 。
16.B
【解析】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地球;贴有地名方位标志的同学代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红色纸片代表太阳;按某种方向转动代表地球的自转;先看到红色纸片代表迎来黎明。
17.C
【解析】A:北京、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是北京在东边,乌鲁木齐在西边,正确;
B:利用地球仪和地图,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位置关系,正确;
C:在模拟实验中,即使“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同,人们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也都相同,错误;在模拟实验中,即使“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同,人们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也不同。
18.B
【解析】剪刀是我们常用的工具,不同的剪刀构造不同,其作用也是不同的,剪刀的外形决定了它们的用途。图中最适合修剪树枝的是B园林剪。
19.C
【解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地方时差异等自然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不同季节物体影长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等。潮起潮落是月球绕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20.C
【解析】A:能完成多种不同的任务,正确;
B:需要经过不断的改进,正确;
C:能完成世界上所有的任务,错误;不同的任务要选择不同的工具,组合工具的功能并不全面,因此并不能完成世界上所有的任务。
21.A
【解析】古时候人们需靠人力或物力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为了缩短信息传播的时间,现代人发明了利用无线信号传播的技术,发明了电视、电脑、电话等工具。人造卫星与信息的传播关系最紧密。
22.B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23.A
【解析】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小明在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指针偏转”的实验时,发现指南针的指针没有发生偏转,原因可能是小灯泡与导线接触不良,这样导线中没有电流,无法产生磁性。
24.A
【解析】电动机利用了电磁铁的原理,通过增加磁力大小提高转动速度。比如增加磁铁、增加线圈圈数、增加电池数量等。交换电池两端连接线可以改变转动方向。选项中增加磁铁的数量可加快小电动机转子转动速度。
25.√
【解析】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1000多年前发明制作了放大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凸度有关,和镜片大小无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来回移动观察物体,就可以获得清晰放大的图像。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6.√
【解析】因为显微镜观察使用的是透射光。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要求薄而透所明。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27.×
【解析】 霉菌可用于食品加工,但是食物霉变的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食用发霉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即便去掉去掉发霉的部分,也绝对不能食用。
28.×
【解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由于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所以我们生活的城市只会出现一次昼夜交替的现象。
29.×
【解析】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实际上是东边早,西边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例如,北京处于东八区,而乌鲁木齐处在东六区,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区会比西边的地区更早看到日出。因此,北京比乌鲁木齐早2小时迎来黎明 。
30.√
【解析】极昼和极夜是地球两极地区奇特的自然现象,是由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造成的。在一年中的某段时间,白天越来越长,直至太阳全天不落下,即全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种现象叫作极昼;而在一年中的另一段时间,夜晚变得越来越长,直至太阳不再升起,即全天24小时都是夜晚,这种现象叫作极夜。
31.√
【解析】使用工具有技巧,有时几种工具组合使用效果会更好。如剪刀就是斜面和杠杆的组合。
32.√
【解析】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螺丝刀用来拧螺丝钉时利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当轮越大时越省力,所以使用粗把的比使用细把的拧螺丝时更省力。
【分析】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33.√
【解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方便,不同信息的传递方式与效果各不相同。文字信息和视频信息相比,传播效果各有优劣;文字信息能够让人一目了然,不费事;视频信息比较生动直观,但是比较费时间。
34.√
【解析】瓦数越高,说明用电器的使用功率越高,功率越高,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总量就会越多。所以瓦数相同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一样,瓦数大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
35.√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电能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过来的二次能源。
36.√
【解析】 电刷在小电动机转动过程中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会自动改变 。这是电动机工作原理的一部分,确保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 。
37.
【解析】小电动机主要由外壳、转子和后盖几部分组成。外壳的主要部件是磁铁;转子的主要部件是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的主要部件是电刷。磁铁的作用是与线圈的磁力产生作用,推动线圈旋转;线圈的作用是将电流转化为磁力;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电刷的作用是接触换向器上的金属环,接通电流。
38.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高温消毒等。(任意2条即可)
【解析】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通过采取相对应措施,阻止霉菌的繁殖,就能有效地防霉。所以防止发霉可采用:太阳暴晒、低温保存、真空包装、加干燥剂。
39.没有了能源,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受到限制;没有了能源,生物将会灭绝;没有了风云雨电等自然能源,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我们将无法生存。
【解析】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人口、环境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其中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能源,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能源,人类的生存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没有了太阳,大地一片黑暗,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慢慢枯萎死亡,动物也会因为没有食物大片死亡,整个生态系统紊乱,我们人类也将陷入无饭可吃的地步;没有了能源,所有的交通系统瘫痪,电力中断,家中的各种电器都不能工作,自来水也会断流,人类将返回原始状态。
40.(1)后筐 (2)A;刻度一 (3)左;用手从 B处提 (4)大
【解析】1)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农民伯伯的扁担相当于杠杆,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前筐比后筐轻,农民伯伯的肩膀应该更靠近后筐,担子才能保持平衡。
(2)当放上西瓜,老汉用手提在A处时,看图乙中的刻度一。如果左边作为用力点,这相当于是一个省力杠杆,原因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如果小明挑了一个更大的西瓜,秤砣应该向左移。若小明挑的西瓜过大,则此方法无法称出西瓜的质量,老汉可以用B提绳,看刻度二。
(4)杠杆平衡原理:动力x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在阻力臂和阻力不变的情况下,秤驼粘了泥巴,那么秤就会变重,动力变大的话,动力臂就会减小,即测得值会减小,所以用这个杆秤称量的结果与实际质量相比会变小。因此西瓜的实际质量比称量质量大。
41.(1)地球;太阳
(2)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根据相对运动可以知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3)A
(4)小玲
【解析】(1)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同学们手拉手转成圆圈代表地球,老师手举一个红色的气球代表太阳。
(2)由于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的,根据相对运动的特点,可以推理得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
(3)科学家们已经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为了模拟这个方向,实验中应该采用的运动方式是所有同学绕圆圈的中心按“方向A”转动,松开手后每个同学原地逆时针转动。
(4)按正确的方向运动过程中,由于是自西向东旋转,因此小玲会先看到老师手上的气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