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二)(教科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得分 等级
得分
一、填空题(26分)
1.通过敲击铝片琴,晓光猜测:铝片琴发出的音高变化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2.根据食物的来源,把食物分成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类。
3.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轻微的声音,它都会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从三个不同斜坡的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木块被撞击后滑行距离最远的是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坡度越大,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__(填“近”或“远”)。
5.敲击音叉,音叉发声,按住音叉,声音停止,这说明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有关。
6.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__产生的,它是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7.处于“平衡膳食宝塔”最高层的是_____________。
8.苹果在身体里“旅行”到达的第一个消化器官是_____________。
9.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_____________。
10.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_____________表示,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选择题(28分)
11.下列做法中,( )会发出声音。
A.拉伸橡皮筋
B.用手按压鼓面
C.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
12.下面声音中,刺耳的是( )。
A.朗朗的读书声 B.巨大的爆炸声 C.小溪的流水声
13.在桌面上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实验(如图),绳子多长比较合适? ( )
A.小车运动到接近终点,垫圈碰到地面
B.小车在起点时,垫圈刚好碰到地面
C.小车运动到终点,垫圈接近地面
14.将正在发声的闹钟密闭在玻璃罩内,然后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闹钟声音由强变弱。这个实验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
A.声音强弱与发声物体的远近有关吗?
B.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没有关系?
C.隔着玻璃罩还能听到闹钟的声音吗?
15.如右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泡沫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
B.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
C.泡沫球被弹开的快慢不同
16.弹拨琴弦时,要使琴弦发出的声音更强,我们可以( )。
A.弹拨琴弦的力度大一些
B.把琴弦拉紧一些
C.换更粗的琴弦
17.人体在呼吸过程中,吸气时,吸入的空气从鼻子进入( )。
A.口腔 B.气管 C.肠胃
18.如图所示,丽丽同学自制模型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向下拉橡皮膜时,气球变鼓了,此时胸胞是( )的。
A.扩张
B.收缩
C.拉伸
19.在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呼气的时候要捏紧袋口,避免漏气
B.一口气吹完可以再吹一口
C.在测量下一次之前,将测量袋往充气的方向卷,直到排出所有气体
20.科学小组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他们将碘酒滴在食物上,现象如下表:
食物名称 白米饭 西红柿 马铃薯
颜色变化 蓝黑色 不变色 深蓝色
根据检测结果,食物中不含淀粉的是( )。
A.白米饭 B.西红柿 C.马铃薯
21.我们的牙齿中( )是用来咀嚼食物的。
A.门齿 B.臼齿 C.犬齿
22.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时,拉小车的绳子的长度应该( )。
A.小于桌子的高度 B.约等于桌子的高度 C.大于桌子的高度
23.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这个问题时,下列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中,更合理的是( )。
A.1圈、2圈、3圈 B.1圈、6圈、11圈 C.6圈、12圈、24 圈
24.在模拟搬运重物的实验中,物体越重,托盘中需要放的垫圈就越多。这说明物体越重,产生的摩擦力(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三、判断题(10分)
25.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
26.生活中的声音丰富多彩,在不同地方可以听到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
27.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
28.使用人体呼吸模拟装置时,膈肌收缩,肺变小;膈肌舒张,肺变大。( )
29.吉他的琴弦粗细不同,因此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30.挂在小车上的垫圈越多,重力越大,拉动小车运动越快。( )
31.给食物分类会方便我们对食物进行研究。( )
32.在记录一天的食物时,只要记录早中晚三餐饭菜就可以,零食不算。( )
33.力能使物体运动起来,也能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
34.弹簧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就是它能测量的最大值。( )
四、连线题(6分)
35.将下面耳朵的结构标记部位用直线连线其名称及其所具备的功能。
耳蜗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耳道 传递声音
鼓膜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五、简答题(8分)
36.我们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7.怎样合理搭配食物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请写出5条建议)
六、实验探究题(12分)
38.科学小组用测力计和小车做实验,实验方法与测的数值如下图。
(1)科学小组研究的问题是( )。
A.使用滚动能不能减小摩擦力?
B.桌面光滑程度与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C.拉动小车需要多少拉力?
(2)使用测力计时需要注意:①测量前,要保证测量工具在竖直下垂时的指针指在 刻度线上。②读取拉力数据时,他的视线要与 保持在同一个垂直面上。
(3)轮子固定不能转动时,拉动小车的拉力为 ,轮子可以转动时,拉动小车的拉力为0.1牛。
(4)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举一个生活中利用这一实验结论的例子。
七、综合题(10分)
39.同学们利用自己制作的小乐器举行了乐器演奏会。小明用吸管和橡皮泥做成排箫,如图所示。吸管从左到右依次编号“1~5”。
(1)用相同大小的力吹“1~5”号吸管,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
A.1号 B.3号 C.5号
(2)吹吸管排箫时, 发现音阶“3(咪) ”的音偏低了一点, 可以 ( )。
A.把这根吸管剪短一点 B.换一根长一点的吸管 C.换一根粗一点的吸管
(3)与排箫发声的原理类似的乐器是( )。
A.编钟 B.竖笛 C.二胡
(4)要研究弦的粗细对音高的影响,实验中做法错误的是 ( )。
A.每根弦的粗细不同 B.每次拨动的力不同 C.实验要重复做几次
(5)演奏时,隔壁班的同学也能听到动听的乐声,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 )。
A.只是向前 B.只是向后 C.是向四面八方
参考答案
1.铝片琴的长短
【解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铝片琴发出的音高变化可能与铝片琴的长短有关。敲击铝片琴时,铝片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铝片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动物类 植物类
【解析】【解答】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动物类和植物类两种。本题考查的是食物的分类。
3.振动
【解析】 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4.丙 远
【解析】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释放小车,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坡度越大,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越远,坡度越小,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越近。丙坡度最大,因此木块被撞击后滑行距离最远。
5.振动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6.振动 波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它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7.油脂类
【解析】“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平衡膳食宝塔”中最高层的是油脂类,需要少吃。
8.口腔
【解析】苹果在我们身体里的旅行路线即消化道的组成: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9.反冲力
【解析】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就是反冲力,反冲力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很多,包括火箭升空都要用到反冲力。
10.N
【解析】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用符号“N”示,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故答案为: N。
11.C
【解析】物体的振动会产生声音,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会让钢尺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12.B
【解析】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很高,朗朗的读书声和小溪的流水声音调都比较低,巨大的爆炸声,音调高,刺耳。
13.C
【解析】题中小车以垫圈的重力做动力,在桌面上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实验,绳子应该小车运动到终点,垫圈接近地面的长度最合适。故选C。
14.B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将正在发声的闹钟密闭在玻璃罩内,然后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闹钟声音由强变弱。这个实验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没有关系?故选B。
15.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的耳朵能感受到声音。如右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泡沫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故选A。
16.A
【解析】A.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弹拨琴弦的力度大一些,琴弦振动幅度增大,声音变强,故A正确;
B.把琴弦拉紧一些可以使得琴弦振动速度加快,声音变高,但不会让声音变强,故B错误;
C.换更粗的琴弦可以让琴弦发出更低的声音,但不能让声音变强,故C错误。故选A。
17.B
【解析】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吸管模拟气管,两个气球模拟两个肺,塑料瓶模拟胸廓,底下的橡胶膜模拟膈肌。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呼气时,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吸气时膈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膈肌向上,胸腔收缩。通过模拟我们知道,控制气体进出的结构是我们身体的胸廓和膈肌。故选B。
18.A
【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在这个模拟肺呼吸过程的实验中,饮料瓶模拟人体的胸腔;气球模拟人体的肺;橡皮膜模拟人体的膈肌;Y形玻璃管模拟人体气管。向下拉橡皮膜时,气球变鼓了,此时胸腔是扩张的。
19.B
【解析】简易肺活量测量袋的使用方法:
①展开测量袋。 ②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③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④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B选项错误,故选B。
20.B
【解析】淀粉和碘酒相遇会发生反应变成蓝色。科学小组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他们将碘酒滴在食物上,根据检测结果,食物中不含淀粉的是西红柿。故选B。
21.B
【解析】我们口腔中的牙齿有三种类型,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故选B。
22.B
【解析】在做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实验时,一定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在小缆车实验中,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垫圈越多,重力越大,对小车的拉力就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拉小车的绳子的长度应该约等于桌子的高度,选项B做法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3.C
【解析】用橡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这个问题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中,6圈、12圈、24圈更合理,选项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4.A
【解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在模拟搬运重物的实验中,物体越重,托盘中需要放的垫圈就越多。这说明物体越重,产生的摩擦力越大,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5.√
【解析】 人的牙齿形态各异,大体有四种类型:门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不管哪种牙,对人类都非常重要,在功能上它们既独立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咀嚼、发音、维持面部形态等重要功能。
26.√
【解析】生活中的声音丰富多彩。声音的高低、强弱都是不同的。在不同地方可以听到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7.错误
【解析】鼓膜是感受声波的器官,物体的振动只有达到一定的频率才能使得鼓膜振动。声音的产生是物体的振动的原因。
28.√
【解析】在模拟呼吸的过程中,瓶子相当于胸腔,气球相当于肺,橡胶皮膜相当于膈肌。吸管相当于气管。模拟呼吸的过程: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膈肌向上移,胸腔空间变小,肺泡里的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膈肌向下移,胸腔空间变大,吸入了空气。题目说法正确。
29.√
【解析】像二胡、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弦的材料、粗细、长度、松紧程度有关。琴弦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30.√
【解析】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拉力是由垫圈的重力提供的,垫圈越多,受到的重力越大,拉动小车越快,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31.√
【解析】食物的分类按主次分,我们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按食物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按生熟程度可把食物分为生食和熟食。给食物分类会方便我们对食物进行研究。
32.错误
【解析】食物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其中主要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吃过的零食和喝过的水都要记录。
33.√
【解析】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 力能使物体运动起来,也能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34.√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仲得越长,示数也越大”的特征制成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35.
【解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郭是收集声音,耳道传递声音,听觉神经是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36.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挂物前轻轻拉动几下挂钩,检查是灵活后再挂上要测量的重物。
【解析】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37.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类搭配、果蔬搭配、少油少盐、适当水果等。
【解析】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食物的供给,只有选择正确的饮食方法,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才能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注意营养搭配,不吃垃圾食品,不能暴饮暴食等。
38.(1)A (2)0;指针 (3)1.5N (4)一定条件下,物体滚动比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小 (5)汽车的底部使用车轮
【解析】(1)由图可知,科学小组用测力计和小车做实验,小组研究的问题是使用滚动能不能减小摩擦力?故选A。
(2)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它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使用测力计时需要注意:①测量前,要保证测量工具在竖直下垂时的指针指在0刻度线上。②读取拉力数据时,他的视线要与指针保持在同一个垂直面上。
(3)轮子固定不能转动时,拉动小车的拉力为1.5N,轮子可以转动时,拉动小车的拉力为0.1牛。
(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一定条件下,物体滚动比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小。
(5)一定条件下,物体滚动比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小,如:汽车的底部使用车轮。
39.(1)C (2)A (3)B (4)B (5)C
【解析】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
(1)吸管排箫是利用空气振动来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振动速度越快,声音越高。所以用相同大小的力吹“1-5”号吸管,发出声音最高的是5。
(2)吸管排箫是利用空气振动来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振动速度越快,声音越高。所以吹吸管排箫时,发现音阶“3(咪)”的音偏低了一点,可以把这根吸管剪短一点,这样空气柱振动加快,声音也会变高。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吸管排箫和竖笛都是利用空气振动来发出声音。编钟是利用敲击振动来发声的,二胡是利用琴弦振动发声的。
(4)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要研究弦的粗细对音高的影响,唯一的变量就是琴弦的粗细,每次拨动的力要相同。实验要重复做几次,增加实验的科学性。
(5)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所以演奏时,隔壁班的同学也能听到动听的乐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