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本章教材以大气运动为主线,将大气运动的原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为基础,大气运动的结果──气压带和风带、常见天气系统作为大气运动的深化,大气运动的体现──全球气候变化作为总结。本节主要掌握对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学情分析 教材集中了较多的地理原理,涉及的时空范围广大,如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运动等,课文中很少直接给出分析过程与结论,学生学习起来确有困难。因此,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得出结论,达到培养对地理原理的探究和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① 利用干洁空气的组成图,说明大气组成成分,并以现实案例理解大气主要成分的作用。(综合思维)② 利用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说明每层的特点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③ 结合北京雾霾治理的案例,说明大气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重难点①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知识能够说出大气的组成成分。②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以及合作探究能够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③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说出不同大气层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评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课前预习研读课标,明确教学目标集体教研,确定学习目标针对学标,命制学案收交学案,批阅检查根据学案,调整设计阅读课本完成学案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研读课标,明确自己教学的方向,并且通过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了解学情,制定更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学案的设计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的自学,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并完成学案能够强化自学的成效,为课堂教学创造有利条件。环节二:情境导入教师活动旅行出发前,小明通过上网了解到,青海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平原过来的游客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出发前一段时间需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学生活动聆听故事,进入情境。设计意图以小明出发青海前的准备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驱动学习动机。……环节三:问题探究教师活动氧气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根据“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示意图,说明除氧气外,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还有哪些?(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大气的组成成分对自然环境和生命活动具有哪些影响?(材料一: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为什么?材料二: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海拔1888米,每年冬季国家男子足球集训队都会到达此地开展高原训练,以争取在比赛中取得更好成绩,为什么呢?更高海拔训练反而会达不到理想效果,又是为何?)学生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并派代表进行展示学生活动(1)结合“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说出小明所乘坐的飞机依次经过了大气的哪些分层?(2)说明大气垂直分层各层的主要特点(温度变化、大气运动、天气状况等),分析飞机飞行过程中从有雨到晴朗、从颠簸到平稳的原因?(3)分析大气各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读图思考问题,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完成表格内容,并派代表进行展示。设计意图 从基础知识出发,通过阅读图表和文字材料,说明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的图文解读、信息提取能力,同时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利用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说明每层的特点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图文解读、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环节四:点评总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1.请学生绘出本课知识的思维导图。2.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进行知识要点梳理与重构,绘制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进行学生综合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环节五:达标检测教师活动出示习题组织做题维持纪律主持评讲学生活动做题展示评讲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达标检测环节的设置,趁热打铁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学生知识掌握以及能力运用的不足,立刻进行纠正提高,能起到巩固深化所学知识的效果。环节六:限时练教师活动选择习题命制试卷组织训练主持评讲学生活动做题参与讲评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限时练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就近强化并巩固学习效果,起到复习强化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做题能力,增强其时间意识,提高做题速度。锻炼其在有限时间内快速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笔记整理2.纠正错题3.完成课时跟踪检测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1.充分利用教材中图片并且尽可能搜集丰富的资源2.利用多媒体资源尽可能多给学生呈现音视频资料以求学生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3.有意识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以增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4.精心选择习题强化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161”灵动课堂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展示的时间更多了,本节学生的活动较多,参与度较高,达标检测准确率很高,说明达到了本节的学习目标。不足之处是,合作探究的内容需要更加突出重点,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对本节重点内容有更清晰的理解。
— 4 —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