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女娲补天》 学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15《女娲补天》 学习任务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1 09:5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女娲补天》学习任务单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小学语文
年级:四年级
学期:秋季
课题:15. 女娲补天
二、学生信息
姓名:学生姓名
学校:具体学校
班级:具体班级
学号:具体学号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熟练掌握“措、混”等9个生字的读写,准确理解其含义,并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
2. 学会默读课文,通过阅读能够清晰地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提高阅读理解与概括能力。
3. 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描述得既清楚又生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学习与课后巩固的学习流程,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圈画关键词句、对照插图、品析词句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感受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女娲为拯救人类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2. 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
四、课前学习任务
(一)知识准备
1. 回顾之前精读课文中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如“圈字组词法”等,为学习本课内容做好方法铺垫。
2. 预习本课的生字词,查阅字典或借助学习工具,初步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二)资料搜集
搜集、了解有关女娲的其他故事,拓宽对女娲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丰富神话故事知识储备。
五、课上学习任务
(一)字词学习与理解
1. 认读生字词
教师出示包含“惊慌失措、混乱、一项、熄灭、石浆、坍塌、杀死、传颂、功绩”等生字词的幻灯片,学生以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进行认读。
在认读过程中,教师针对容易读错的字,如“混(hùn)乱”“传颂(sòng)”等进行重点纠正。
2. 理解重点字词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传颂”和“惊慌失措”的意思。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传颂”是传播颂扬的意思,“惊慌失措”表示人在面临突发情况时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的状态。
(二)故事内容梳理
1. 概括故事大意
学生默读课文,运用圈画关键词句的方法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将起因、经过和结果用自己的话连起来,概括出课文的大意。例如,起因是天空出现了一个大窟窿,人类面临灾难;经过是女娲历经千辛万苦寻找五彩石并将其炼成石浆补天;结果是天补好了,人类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 讲述故事内容
开展“争当神话传颂者”活动。
学生回顾《盘古开天地》和《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内容,借鉴之前学习的方法,借助手卡,提炼标题,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
教师鼓励学生对照课文插图,“图”“述”结合,使讲述更加生动形象,吸引听众。
(三)深入感受神话魅力
1. 感受神奇之处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让自己觉得特别神奇的地方,用横线划出相关词句,并在旁边记录自己的感受。
小组内交流分享,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例如,女娲能从各地找到五种颜色的石头,并且能将石头炼成石浆用来补天,这体现了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
2. 品析女娲形象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女娲给人留下的印象。
教师引导学生从女娲补天的原因(为了拯救人类)和过程(克服重重困难)中,体会女娲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四)发挥想象拓展表达
1. 选择与准备
学生从五种颜色的石头中选择一种。
尝试写出与女娲拣这种颜色石头相关的关键词,例如,如果选择红色石头,可以写“火焰山”“炽热”“危险”等关键词。
根据关键词画一幅简单的插图,为后续的讲述做准备。
2. 讲述拣石过程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石头,发挥想象,说说女娲在拣这种石头的过程中会经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困难的。
在讲述过程中,要尽量将过程描述得清楚、生动,可以运用描写动作、神态、心理等的词语,如“女娲小心翼翼地踏上火焰山,炽热的高温烤得她汗流浃背,但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找到红色石头拯救人类。”
六、课后学习任务
(一)书面作业
1.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生字写三遍,组两个词,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
2. 以《女娲补天之后》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发挥想象,描述女娲补天之后人类的生活或者女娲的去向。
(二)阅读拓展
阅读其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制作一张故事手抄报,内容包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分析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口语表达
将《女娲补天》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要求讲述生动、完整,并且能够回答家人提出的关于故事的问题,如女娲为什么要补天等,进一步巩固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