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专题训练(有解析)-备战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训练(有解析)-备战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12 10:3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训练-备战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g、cm、s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牛顿的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C.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D.物体从到时间内位移为,当时,可以用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2.在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郑钦文获得女单网球冠军,创造历史性的一刻。如图所示,郑钦文把飞来的网球击打回去,落到了对方场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来的网球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球被打飞回去,是因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若球拍没有击打球,则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D.球拍对球的弹力,是因为球拍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3.为了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某学校在体育测试中增设了铅球项目,在某次投掷铅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球一直受力平衡
B.手对铅球的力大于铅球对手的力
C.铅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铅球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惯性消失
D.铅球在空中运动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伽利略曾用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则下列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冲”上对接的斜面
B.小球会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C.减小斜面的倾角θ,小球仍然能到达原来的高度
D.继续减小斜面的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远运动下去
5.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竖直弹性绳的作用下,上、下来回运动,一定是失重现象
B.物体在竖直弹性绳的作用下,上、下来回运动,当物体与弹性绳间的作用力刚好为0时,物体既不处于超重状态也不处于失重状态
C.足球被竖直向上踢出后,在向上运动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汽车通过拱桥最高点时(速度不为0)一定处于失重状态
6.某实验小组利用身边的器材,想粗略测量地铁启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具体操作如下:细绳的下端绑着一支圆珠笔,细绳的上端用胶带临时固定在地铁的竖直扶手上。在地铁启动后的某段加速过程中,细绳偏离了竖直方向,处于稳定状态,用手机拍摄了当时的照片(如图所示),拍摄方向跟地铁前进方向垂直。已知细绳悬点到圆珠笔重心的长度L,圆珠笔重心到竖直扶手的距离d,圆珠笔的质量m,重力加速度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这张照片可看出地铁运动的方向可能向右
B.细绳中的拉力大小为
C.该地铁的加速度大小为
D.该地铁在Δt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为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在水平面上向左撞向弹簧,当滑块将弹簧压缩了x0时速度减小到0,然后弹簧又将滑块向右推开。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整个过程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  )
A.滑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匀减速运动
B.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加速运动
C.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为
D.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当滑块与弹簧分离时,滑块速度最大
8.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时立即关闭发动机滑行,直到停止,运动过程的图像如图所示,设汽车牵引力大小为F,阻力大小为f,则(  )
A. B. C. D.
9.如图甲所示,小杨在平地上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内小杨没有对木箱做功
B.内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为6N,方向是水平向右
C.6s~9s内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小于3N,方向是水平向左
D.如果第12s后小杨撤去推力,木箱将做减速直线运动
10.如图所示,运动员刚开始静止在蹦床上的B点(未标出),通过调整姿态,多次弹跳后达到最高点A,然后运动员从A点保持姿势不变由静止下落至最低点C。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从接触蹦床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一直做减速运动
B.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在B点时速度最大
C.从B点下落至C点的过程,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从A点下落至B点的过程,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11.2024年6月30日,世界最大跨度拱桥深中通道正式建成通车。深中通道的建成靠的是“中国建筑狂魔重工机械”。如图,圆圈处有一个巨型钢圆筒,质量为,由10根起吊绳通过液压机械抓手连接,每根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右图其他8根没有画出),每根绳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则起吊过程的最大加速度为(,绳的质量忽略不计)(  )
A. B. C. D.
二、实验题
1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关系”的实验,在弹簧下端依次挂上规格相同的钩码,记录每次钩码的总质量m以及对应指针所指刻度值l,数据处理后画出钩码质量m和弹簧形变量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
(1)由图乙可知本实验中弹簧自身的重力 (填“可忽略不计”或“不可忽略”);
(2)根据图乙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将和原弹簧一模一样的另一个弹簧挂在原弹簧下端制成新弹簧,在末端悬挂钩码重复实验,将实验得到的多组悬挂钩码质量m及对应的弹簧伸长量重新作图,则作出的图像斜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弹簧图像的斜率;
(4)现将改装后的新弹簧下端挂一小球制成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已知不悬挂小球时弹簧总长为20cm,悬挂小球静止时总长为40cm;则弹簧总长为35cm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若发现在运动过程中,指针由示数较大的刻度逐渐向40cm靠近,取竖直向上为正,则小球在该时间段的图像可能是
A. B.
C. D.
三、解答题
13.小可和爸爸在公园里游玩。如图所示,爸爸让小可坐在雪橇上,然后用与水平方向成角斜向上的拉力F=100N拉着雪橇,一起沿水平地面以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小可和雪橇的总质量m=68kg,sin53°=0.8,cos53°=0.6,取g=10m/s2,求:
(1)雪橇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及地面对爸爸的摩擦力;
(2)若某时刻绳子断了,求雪橇在10s内的位移大小。(已知场地条件可保证人的安全)
14.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环固定在竖直面内,圆环的圆心为O,最低点为A,AB、AC、BD是固定在圆周上的三个光滑斜面,B、C、D都在圆环的圆周上,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BD与AC平行,BD经过圆心O。让小球1从B点由静止释放沿着AB运动到A点,让小球2从C点由静止释放沿着AC运动到A点,让质量为m的小球3从B点由静止开始在沿BD斜向下的恒力F(大小未知)作用下运动到D点,三个小球均视为质点。已知小球1、3的运动时间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空气阻力,求:
(1)小球2从C点运动到A点的时间;
(2)小球1到达A点时的速度大小;
(3)恒力F的大小。
15.如图所示的风洞实验中,质量的物块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向右风力F的作用,已知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求:
(1)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并画出物块在内的图像;
(2)末物块的速度大小。
16.现代战争中,无人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为某款无人机正在进行投弹演习。这款无人机的质量为,携带的炸弹(可视为质点,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质量为,其动力系统可提供最大的竖直升力,运动过程中无人机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无人机携带炸弹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升力竖直向上起飞,在时离地面的高度为(g取)。
(1)求无人机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
(2)若无人机悬停在离地20m处,突然释放炸弹,此时立即开启最大动力系统使无人机加速上升,求炸弹落地时无人机的离地高度。
17.如图所示,某传送带与地面倾角,之间距离,传送带以的速率逆时针转动。质量为,长度的木板上表面与小物块的动摩擦因数。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开始时长木板靠近传送带端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假设物块在滑离传送带至木板右端时速率不变,。)求:
(1)物块离开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在木板上滑过的距离;
(3)木板在地面上能滑过的最大距离。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A D C C B B B
题号 11
答案 A
1.D
【详解】A.kg、m、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m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A错误;
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故B错误;
C.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通过实验结合逻辑推理进行验证,故C错误;
D.物体从到时间内位移为,当时,可以用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物体的惯性只由质量决定,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
B.球被打飞回去,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若球拍没有击打球,由于球仍受重力作用,所以球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故C错误;
D.球拍对球的弹力,是因为球拍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A.掷铅球的过程中,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可知,手对铅球的力等于铅球对手的力,故B错误;
C.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铅球具有惯性,铅球最终停下来,仍然具有惯性,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铅球在空中运动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A.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冲”上对接的斜面,这是事实,故A正确;
B.因为生活中没有无摩擦的轨道,所以小球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为推理,故B错误;
C.减小斜面的倾角θ,小球仍然到达原来的高度是在B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故C错误;
D.继续减小斜面的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远运动下去,是在C项的基础上继续推理得出的结论,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A.物体在竖直弹性绳的作用下,上、下来回运动,其中存在有向上的加速度的过程,此时处于超重状态,A错误;
B.物体在竖直弹性绳的作用下,上、下来回运动,当物体与弹性绳间的作用力刚好为0时,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错误;
C.足球被竖直向上踢出后,在向上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错误;
D.汽车通过拱桥最高点时(速度不为0),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一定处于失重状态,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悬挂圆珠笔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在右侧,则可知细线对圆珠笔的拉力斜向做上方,而圆珠笔的重力竖直向下,二者的合力水平向左,因此可知地铁在向左加速运动;A错误;
B.设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圆珠笔受力分析如图:
故细绳中的拉力

可得
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C正确;
D.由

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A.滑块在水平面上向左撞向弹簧的运动过程中,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弹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在此过程中弹力逐渐增大,弹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且与运动方向始终相反,滑块做减速运动,不是做匀减速运动,A错误;
BD.滑块开始向右运动时受到的弹力最大,以后运动中弹力方向向右,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开始弹力大于摩擦力,两力的合力方向向右,滑块向右做加速运动,随弹簧的伸长,弹力逐渐减小,当弹力大小等于摩擦力时,合力是零,加速度是零,滑块速度最大,以后弹力小于摩擦力,合力方向向左,滑块做减速运动,因此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BD错误;
C.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中,对滑块受力分析,当滑块将弹簧压缩了x0时,滑块受弹力和摩擦力,其合力为
此时合力最大,则加速度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C正确。
故选C。
8.B
【详解】由图像可知,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
做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大小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所以
故选B。
9.B
【详解】A.内,木箱的速度为0,保持静止状态,虽然有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不做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9~12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0,则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为6N;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3s~9s内,压力和接触面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6N,木箱向右运动,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3s~6s内木箱向右做加速运动,推力为9N,滑动摩擦力为6N。所以合力为
方向水平向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6s~9s内木箱向右做减速运动,推力向右,大于3N,滑动摩擦力向左,为6N。所以合力小于3N,方向向左。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第12s后小杨撤去推力,则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则木箱将做减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A.运动员接触蹦床后,蹦床弹力逐渐增大,弹力小于重力阶段,运动员继续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弹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运动继续向下运动;弹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增大,故A错误;
B.运动员在B点时,重力与弹力大小相等,运动员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故B正确;
C.运动员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弹力增大,弹力大于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
可知加速度增大,故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故C错误;
D.从A点下落至B点的过程,运动员的机械能有一部分转化为蹦床的势能,运动员机械能减少,故D错误。
故选B。
11.A
【详解】每根绳的最大拉力为,则10根绳的合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选故A。
12.(1)不可忽略
(2)20
(3)小于
(4) 2.5 B
【详解】(1)由图像可知,当时,大于0,则本实验中弹簧自身的重力不可忽略。
(2)根据胡克定律可得
根据图乙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3)根据题意可知,图乙的斜率表示弹簧劲度系数;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串联,在悬挂相同质量的钩码情况下,每根弹簧均伸长相同的长度,所以总伸长量变为两倍,所受力不变,则劲度系数变为原来的一半,即作出的图象斜率为原来的一半,小于原弹簧图像的斜率。
(4)[1]由题知,不悬挂小球时弹簧总长为20cm,悬挂小球静止时总长为40cm,根据平衡条件有
则弹簧总长为35cm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2]由题知,当指针示数为40cm时,合力等于0,则加速度为0;所以若发现在运动过程中,指针由示数较大的刻度逐渐向40cm靠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可知随着形变量的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都为竖直向上,故小球向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故选B。
13.(1),,方向水平向右
(2)
【详解】(1)对小可和雪橇作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水平方向
解得
对爸爸、小可和雪橇组成的整体,设爸爸所受摩擦力为,则水平方向由平衡条件可得
可得地面对爸爸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水平向右。
(2)对雪橇和小可,竖直方向有
解得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

可得雪橇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绳子断后,对雪橇和小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设经过时间雪橇停下,则
解得
即末雪橇停下,故在10秒内雪橇的位移为
解得
14.(1)
(2)
(3)
【详解】(1)由题知,C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对小球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位移为

解得
(2)由题知,B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对小球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位移为

联立解得
故小球1到达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3)由题知,小球1、3的运动时间相等,3球下滑的位移为2R,则有
解得
由题知,C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对小球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15.(1),
(2)
【详解】(1)对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物块在内的图像如图所示
(2)根据可得末物块的速度大小
16.(1)
(2)
【详解】(1)无人机携带炸弹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升力竖直向上起飞,设加速度大小为,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无人机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
(2)若无人机悬停在离地20m处,突然释放炸弹,炸弹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
解得
以无人机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则炸弹落地时无人机的离地高度为
17.(1)
(2)
(3)
【详解】(1)小物块速度未达到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小物块与传送带共速时,下滑的距离
二者共速之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2)小物块在木板上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同理,分析木板受力,可得
解得
二者共速时
解得
物块在木板上滑过的距离
此后二者共同减速,无相对位移。
(3)物块和木板的共同速度
共速前,对于木板
共同减速的加速度
对于木板
则木板在地面上能滑过的最大距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