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百岁老兵苏国章:兄弟四人先后出川抗日,仅有他一人活着回来……
导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目 录
01 台儿庄战役
问题1、台儿庄战役的时间、领导人、结果、影响?
02 武汉会战
问题1、武汉会战的时间、结果、影响?
问题2、了解万家岭战役
03 第三次长沙会战
问题1、第三次长沙会战时间、结果、影响?
问题2、了解豫湘桂战役
思
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徐州会战
名词解释——正面战场
抗战前期的
主战场
正面战场指和敌军正面冲突的地方,敌军入侵我方,我方抵抗的战场是正面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主要是阵地战和防御战。
东三省沦陷,平津沦陷,南京上海沦陷,日军的下一步战略将是什么?
把南北战场连成一片。
南京大屠杀
南京沦陷
1931.9
1937.7
1937.8
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
1937.12
日本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七七事变
北平、天津沦陷
一、台儿庄战役
1937年7月,日军占领平津
1937年8月-12月,日军相继占领上海和南京
徐州是陇海铁路(兰州到连云港)和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对岸的浦口)的交汇点。向南可以到达国民政府统治心脏地区南京、上海。
徐州
日军板垣师团
(第5师团)
日军矶谷师团
(第10师团)
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
沿津浦路南下
会师台儿庄,
再合攻徐州
日军为了打通南北战场
1.背景:
2.概况:
(1)时间:
(2)地点:
(3)指挥:
(4)战果:
1938年3月
台儿庄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胜利
当晚孙连仲下达如遗书般的手令“今是我们创造光荣之良机,也是生死最后之关头……本总司令将以成仁之决心,与台儿庄共存亡。”
李宗仁在台儿庄
一、台儿庄战役
徐州势如累卵,危在旦夕!
思
一、台儿庄战役
3.意义:
意义:
①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②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歼敌万余人,坦克车被击毁30余辆,缴获大炮70余门,战车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汽车100余辆。
——《新华日报》1938年4月7日、8日报道
喜传捷报﹒台儿庄
“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徐州会战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武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台儿庄战役虽胜利,但是徐州会战失败了,徐州沦陷,日军又将侵略的魔爪指向哪儿?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交通中心,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援助物资运往内陆的枢纽。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迫使中国屈服。
二、武汉会战
2.概况:
观看视频,结合P97-98,归纳“武汉会战”的概况
武汉会战
时间:1938年6月——10月
指挥者:蒋介石
战役:万家岭大捷
特点: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战以来规模之最
评
万家岭战役
1938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在江西德安境内的万家岭,薛岳指挥中国军队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
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在抗击日军
薛岳
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被迫空投200多名军官加强力量。这次战役,击毙日军3000余人。
结果
1938年10月21日 广州沦陷
1938年10月25日 武汉沦陷
武汉会战后期,日军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日本政府)为在昭和13年(1938年)内解决事变而实施的攻占武汉作战,武汉是攻下了,但在政略方面并未得到预期效果。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兵力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二、武汉会战
4.结果:
①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②日军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意义: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7.7北平
天津沦陷
1937.11上海沦陷
1937.12南京沦陷
1938.10广州
武汉沦陷
东北
华北
华中
武汉会战
1938.10
七七事变
1937.7.7
1944年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
日本投降
1945.8
战略
防御
战略
相持
战略
反攻
5.意义:
背景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为什么是长沙?
南京、武汉失守,华北、华中、华南沦陷,长沙乃至整个湖南成为西南大后方的军事屏障。同时湖南是大粮仓,日军想得到的物资供应。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9月7日-10月9日
为消灭第九战区主力,打通粤汉路,日军再次进攻长沙。第九战区总结第一次会战经验制定了反击作战计划。此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1.7万余人,使日军攻占长沙的计划宣告破产。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0月
日本集中10万兵力向长沙发起进攻,中国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为保卫长沙,利用山岳江河有利地形组织防御,成功地遏制了日军的大举进攻。
长沙
长沙
南京、武汉失守后,长沙乃至整个湖南成为西北大后方的军事屏障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PK
阿南惟几
薛岳
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
30万
12万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9—1939.10)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9—1941.10)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1942.1)
第三次长沙会战
背景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地点:
结果:
影响:
1941年12月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观看视频,结合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湖南长沙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起太平洋战争后,日军中国派遣军驻广州军进攻香港,日军驻武汉之集团军决定再次发动对长江以南中国军队的进攻,从而牵制中国军队增援广东方向,阻止中国军队援助英军保卫香港。为此,武汉日军再次进攻长沙。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军事要地珍珠港,开辟了二战的太平洋战场,二战到达最大规模;8日美国对日宣战,正式加入二战,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力量;9日国民党正式对日本宣战。
1941.12.7珍珠港事件
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加入二战
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盟军接连败退。
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际背景
战果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日军伤亡5.6万余人,俘虏139人,中国军队伤亡2.8万余人,
中国军队取得辉煌胜利!
这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战利品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
“战果堪比台儿庄战役”!
----英国《泰晤士报》
群众庆祝长沙会战胜利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二十八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长沙东南郊战场巡礼》
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不畏强暴、不甘被凌辱的
自强团结精神
为民族利益献身的
自我牺牲精神
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今天的南北战场上,
是争着死、抢着死,
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
牺牲自己是为了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自由!
——《大公报》
四、豫湘桂战役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日本占领武汉后,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国民党顽固派加剧反共摩擦。
汪精卫叛国投敌建立伪南京国民政府
1944年,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军队
50-60万
空军基地和飞机场
43个
城市
146座
沦陷
人口
6000万
课堂小结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1938年3月 — 4月
指挥者:李宗仁
意义:
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
时间:1938年6月 — 10月
著名战役:万家岭战役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意义:
时间:1941年12月-1942.1
豫湘桂战役
意义:
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时间:1944年初
国民党一溃千里
检
1.李宗仁 台儿庄
2.武汉会战
3.战略相持
4.第三次长沙会战
5.抗日 反共 豫湘桂战役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