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15 07:3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检测题
班别______姓名_________(训练时间:60分钟,赋分:6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书写:请你在右边方格
内抄写下面这首诗。注
意:不能抄错、不能损
坏书写纸。(2分)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2.默写:(6分)
① ,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②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 。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岑参)
④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吴均)
⑤谁家玉笛暗飞声,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3.下面各组中加点的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菜畦(qín ) 讪笑(shān) 确凿(záo) 瞬息(shùn)
B.油伶(líng) 秕谷(pǐ) 涉足(shè) 伫立(zhù)
C.收敛(liǎn) 骊歌(lí ) 栅栏(zhà) 尴尬(gān)
D.蝉蜕(tuì ) 环褐(yè) 简陋(lòu) 脑髓(suí)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今天的圣诞晚会上,同学们个个玩得兴高采烈。
B.勘探队队员经常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工作。
C.他下岗后,逆来顺受,自谋职业,开了一家小吃店。
D.篮球场上人声鼎沸,四方框框让情绪激动的群众完全包围,盛况空前,犹如古罗马竞技场。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孩子能否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通过这次文学活动,使很多同学找到了写作的诀窍。
C.各国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防止超级病菌不再蔓延。
D.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入开展“自我养成,自我成长”的主题教育活动。
6.下列连线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现代—《朝花夕拾》
B.《丑小鸭》—安徒生—丹麦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
D.《伤仲永》—王安石—北宋—《临川先生文集》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4分)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很少陪伴母亲。
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2分)
(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2分)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8——11小题。( 12分 )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父异焉 异: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
(3)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4)泯然众人矣 泯然: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邑人奇之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稍稍宾客其父 D.父利其然也
11.学习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分 )
三、课内阅读,完成12——15题。(13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觅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
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3分)
13.这段文字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3分)
(l)写视觉的:
(2)写听觉的:____
(3)写味觉的:
14.试从修辞角度分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的表达效果。(3分)
15.请概括作者描写泥墙根一带的趣味的四件事。(每件事不超过4个字)(4分)
四、课外阅读,完成16——20题。(15分)
黑发底下
①父亲如书,我是他的再版。从头到脚,我们神奇地保持一致。像是隔着上下三十年的同一个人。
②我们都顶着一头坚硬的黑发,它仿佛合有铁质,根根向上,挺立如戟。抬手轻轻拍打,会发出稠密结实的“嘭嘭”声,像电流穿透掌心击中身体。在我们个体生命的海拔上,它高高在上,乌黑茂盛,像潜藏在大地深处的煤一样不说话,我们在它底下日复一日地生活着。
③小时候,我们一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到星期天,天麻麻亮,父亲就独自一人踏着露水,一根扁担挑起两只箩筐,走上弯弯山道,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挑煤来烧。傍晚踏着夕阳,挑了满满两箩筐煤回家,正赶上吃晚饭。母亲给他准备一只杏儿大小的杯子,盛满酒,父亲端起酒,贴近唇边轻抿一下,仿佛浑身的困乏与疲惫就被这杯酒解除了。母亲就在这时瞥见了他黑发中躲来躲去的几根白发,惊呼道:“哎呀,你都有白头发了。”说着,她拨开发丝,小心翼翼地拔下,摊到父亲掌中。
④那白发寥寥几根,躺在父亲掌心,枕着纵横的掌纹,银光闪亮,像是会发光的羽毛。
⑤南方的冬夜沉静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长而冷清地守望黎明。天难得地飘起了雪,越飘越大,压在银杏枝头,不时可以听见树枝清脆的断裂声。狭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散发淡淡的热量。我们一家围炉取暖。父亲注视着我和弟弟,就像牧人盯着两只可爱的羊羔羔,问道:“你俩谁给我拔白头发?一根一分钱。”正在打瞌睡的我们顿时来精神了,抢着拔。
⑥父亲的白发不多,稀稀疏疏地像微薄的雪花撒入广袤的黑土地,倏忽拧身捉迷藏似的躲了起来,在灯下实在不容易寻找到。每拔到一根,我们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溅起一片响亮的欢呼。一晚上下来,收获并不多。
⑦然而,明明头天晚上拔光了,可是,过了一夜,父亲的白发又蹿出了一些,似乎拔的速度总也撵不上蹿的速度。一到晚上,无所事事的我们还是乐意给父亲拔白头发,我们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父亲坐着,我们站着,我们与父亲一样高了。一个个冷寂无聊的冬夜很快蹑手蹑脚地溜走了,我和弟弟同时分享着一个心照不宣而且自呜得意的秘密。
⑧等我们都上学了,父亲不再叫我们拔白头发了。生活的困窘和难以排遣的忧愁日渐沉重地压迫着他,他的白发越生越多,几乎占据了“半壁河山”,一眼望去,触目惊心。我想他除了怕耽误我们的功课外,可能连他自己都泄气了,听任那些白发喧嚣地恣肆疯长。
⑨后来,父亲被病魔缠身,惊心动魄的手术后,就是不停地吃药、打针,各种治疗。有时候父亲斜靠在病床上,双眼微闭,我觉得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坐在那里,用手轻轻地拍拍头发,发出“嘭嘭”的声音,这声音把一切嘈杂和烦恼都给隔离了开来。但是,事与愿违,他的头发很快就掉光了.露出了空荡荡的头皮,一根不剩地失去了他无比珍爱的头发,他不得不戴上帽子。不知道为什么,我竟觉得掉了头发的父亲是丢了羽毛的孔雀或凤凰,在人群间有些落寞。
⑩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良久,才慢悠悠地说:“那时,你俩真淘气,老是拔了黑发糊弄我。”
⑾秘密像包袱被父亲轻描淡写地抖开,我有些无地自容。在岁月面前,一天天变老的父亲曾束手无策,试图借助剔除白发来抗拒生命的一次次落雪,赶在大雪封山以前挽留住某些悄悄远行的记忆,这很像一个农夫靠铲掉杂草来保护庄稼的成长。可我们顽皮的行为却在加速岁月流逝的脚步,我们以帮凶和同谋的身份与父亲鲜明对立。
⑿今天这个日子,在父亲积雪一样飞速消融的生命海拔上,我多么想为他种下一头黑发,让他重新骄傲地穿过人群,像煤被阳光点燃。
⒀但岁月如流水,匆匆逝去,不舍昼夜,无法回头。
16.说说文章标题《黑发底下》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③段中“母亲”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19.请赏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3分)
20.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和作用。(3分)
2016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书写:(2分)符合书写要求,字体美观,卷面整洁,没有错别字,方格纸完好,即可给满分2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分只能给1分:①字体大于方格(笔划写出了格子);②、卷面不够整洁,如涂改较多,有墨迹污点等(有一两处写错了划去或用橡皮擦、涂改液等磨擦、涂改后重新书写正确的,不在此列);③有个别错别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题不给分:①字体潦草,难以辨认;②书写的方格纸因磨擦、修改等人为原因而穿洞破损;③有两个以上(含两个)错别字。
2.(6分) ①独坐幽篁里 ②夜发清溪向三峡 ③双袖龙钟泪不干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④竹中窥落日 ⑤散入春风满洛城
3.C (A 畦qín-qí 讪shān-shàn B伶-蛉 秕pǐ-bǐ; D褐-谒 髓suí-suǐ )(2分)
4.C(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5.D(A一面与两面的搭配不当,把“否”删掉 B缺主语 C否定误用,删去“不”字)
6.C 普希金是俄国作家。 (2分)
7.(1)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引起了争议(2分)
(2)示例一: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因为有些年轻人不习惯当面表达情感,且因为各种原因缺少陪伴时问,微信晒爱不失为一种可取的形式。 示例二:这是年轻人在作秀,是表演。且不说母亲们能否看到微信,即使能看到,这种通过网络表达的情感也比较虚幻,不如实实在在的陪伴。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8.(每空1分) ①对……感到诧异 ②文采和道理 ③相当 ④消失
9(1)从此指着事物让他作诗,立刻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2分)
(2)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天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分)
10. B ( ACD都是意动用法,B是名词作状语)(2分)
11. 一个人能否成才,不仅靠天赋,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2分)
三、课内阅读(13分)
12.写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3分)
13.示例:(l)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3分)
14.运用拟人手法,充满童真童趣,表达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3分)
15.找蜈蚣;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4分)
四、课外阅读。(15分) (每个小题3分)
16(l)指父亲这个人物形象。(2)指父亲对孩子的呵护和家庭的责任。(3)岁月的流逝和孩子的成长。 (3分)
17.写出母亲的辛劳和对父亲的爱,衬托父亲的形象;间接写出了家庭的温馨。 (3分)
18.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运用了反衬(或:衬托、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家庭的温馨。 (3分)
19.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在不知不觉中衰老;暗示父亲生命的流逝(或:逐渐衰老,不再年轻)。 (3分)
20.含义:对生命流逝的惋惜;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却又无法将其留住的遗憾;对父亲生命终将逝去的悲痛。作用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