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实验题、综合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实验题、综合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11 22:4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教科版)——实验题、综合题(吉林)
一、实验题
(23-24·吉林·期末)科学课上学习了《电和磁》一课后,小雨同学就迷上了电磁铁,回家后他就寻找材料进行了研究。
1.小雨找来导线、铁芯、电池,组装好电磁铁,要使电磁铁吸更多的大头针,小雨在操作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大头针数量
C.改变电池方向 D.改变线圈缠绕方向
2.如下图所示,小雨将四根相同的导线缠绕在四个相同的铁芯上,并接通电源。
若将小磁针的S极靠近甲的a端,小磁针被吸引,则甲的b端是 。
3.甲、乙、丙、丁中,磁性最强的是 。
4.若想研究“磁性强弱与线圈缠绕匝数是否有关”,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选择_________电磁铁,做对比实验。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22-23·吉林·期末)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匝数、电流大小等有关。下列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图,是小明科学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认真读题和仔细观察装置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5.他们要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线圈的匝数有关”,你认为他们应选择图中的( )和( )两个装置做对比实验;要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电流大小有关”,你认为他们又应该选择图中的( )和( )两个装置做对比实验。
6.要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线圈的匝数有关”。实验条件相同的是( ),( )(选填“电池数量”“铁芯大小”或“线圈匝数”),不同条件是( )(选填“线圈匝数”或“电池数量”“铁芯大小”)。
7.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线圈中电流大小或电池数量相同时,线圈的匝数绕着越多,电磁铁的磁性就越( );在线圈中线圈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小,电磁铁的磁性越( ),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 )。
二、综合题
(23-24·吉林白城·期末)学习了《微小世界》单元后,晨晨做了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如图),并继续进行探究实践。
8.组装简易显微镜的步骤:①找到最大、最清晰的图像;②固定镜片;③上下调整镜片距离。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9.晨晨找来了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镜片,其中放大倍数最高的镜片是________。
A.面积最大的 B.凸度最大的 C.凸度最小的
10.晨晨做了下列几种放大倍数的简易显微镜,用来观察同一物体时,视野最大的是________。
A.15倍 B.30倍 C.50倍
11.使用简易显微镜时,上下调整镜片到物体的距离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步骤中的________。
A.调焦 B.对光 C.上片
12.晨晨捕捉到一只蝴蝶,在简易显微镜下看到的蝴蝶触角可能是________。
A. B. C.
13.晨晨想要培养微生物继续观察,最好选择________。
A.鱼缸里的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14.(23-24·吉林长春·期末)阳阳在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时遇到问题,请你帮忙。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更换目镜,调节焦距后,小黑点仍不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在 上。
(2)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 → →①→ 。
(3)在显微镜下看到了“q”,实际在载玻片上的是 。
(4)在制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临时装片时,一个微生物都没看到,造成他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的是 。
15.(23-24·吉林长春·期末)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例如农村吃水变化三部曲:从“挑水”到“有水”再到“放心水”。
村民每天早上从家里出发,通过崎岖的山路,艰难地从山上把水挑到家里。如图是一位村民挑水的场景。
(1)图中村民挑水用的扁担,可以看作是( )这种简单机械。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2)图中村民走路的石阶,可以看作是( )这种简单机械。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3)随着工具与技术的革新,现在自来水管通进每家每户。如图是村民家放水的情景,其中水龙头是 的变形,它由半径较大的 和半径较小的 组成。
16.(23-24·吉林长春·期末)刘宏学习了电磁铁后,回到家寻找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下图是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图中所示,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并在括号内标上南北极。(填“N”或“S”)
通过这个研究,刘宏发现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 有关。
(2)刘宏还对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做了研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缠绕50匝线圈 缠绕100匝线圈
实验顺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串联电池节数 1节 2节 3节 1节 2节 3节
吸起大头针的数量/枚 10 25 40 20 50 70
①实验中,电磁铁磁性强弱是通过 的数量来判断的。
②刘宏在做①②③实验时,改变的条件是 。
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线圈匝数相同时, 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③通过①和④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电池节数相同时,线圈 ,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3-24·吉林白城·期末)学习完《工具与技术》单元,晨晨想要制作一个简易挖掘机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7.晨晨想要更直观快速地了解挖掘机模型的制作方法,下列获取信息的途径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广播 B.电脑 C.书本
18.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晨晨制作出如图所示的简易挖掘机模型。我们可以把挖掘机前臂看作是一个杠杆,其中:A点为 B点为 C点为 。
19.你认为此挖掘机前臂是一个________杠杆。
A.省力 B.费力 C.不省力不费力
20.晨晨用螺丝对材料进行固定,螺丝上的螺纹可以看作是简单机械中________。
A.斜面 B.杠杆 C.轮轴
21.为了拧紧螺丝时更加省力,晨晨应该选择螺丝中________使用。
A.螺纹最疏 B.螺纹最密
22.想要轻松转动螺丝钉,螺丝刀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螺丝刀可以看作是简单机械中的________。
A.斜面 B.杠杆 C.轮轴
23.晨晨发现,该挖掘机模型不便于移动,想要减小在桌面上移动挖掘机模型时受到的阻力,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A.增加车轮 B.在挖掘机下方增加橡胶垫 C.增加挖掘机模型重量
24.(23-24·吉林·期末)显微镜的使用。
(1)如下图,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把玻片标本放在 (填字母)处,旋转 (填字母)可以调节镜筒的高低。
(2)观察标本时,移动载玻片的方向和从 (填字母)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3)在观察过程中,如果显微镜看到的只是黑乎乎的一片,我们应当调整 (填字母)处,使之能看到亮的光圈。
(23-24·吉林·期末)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25.当地球公转到 位置时,正是我国春光明媚的季节。
26.当地球公转到 位置时,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长。
27.位于北京地区的元元在操场立一根竹竿,每天正午12时测量其影子的长度,当地球公转到 位置时,竹竿的影子最长。
28.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此时最有可能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_________。
A.冬至 B.夏至 C.春分
(22-23·吉林·期末)放大镜
小新学习了制作简易显微镜后,准备自己动手做一个。
29.下列是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④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30.靠近眼睛的那个凸透镜叫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作( )。( )
A.目镜;物镜 B.透镜;目镜 C.物镜;目镜
31.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物体,小新想让观察到的图像放至最大,可选择下面( )组简易显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A.目镜15×物镜20× B.目镜25×,物镜10× C.目镜20×,物镜18×
(22-23·吉林·期末)如下图,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示意图。
32.在示意图上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3.位置A时,北半球是( )季,南半球是( )季。
34.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其公转周期是( ),地球公转形成了( )。
35.地球围绕地轴自转一周,其自转周期是( ),地球自转形成了( )。
36.(22-23·吉林·期末)回忆地球及其运动的特点,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
地球的形状 地球自转的证据 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的周期 地球公转的周期
( ) ( ) ( ) ( ) ( )
37.(22-23·吉林·期末)将下列微生物的序号填在下面表格的相应位置上。
①木耳 ②酵母菌 ③糖化菌 ④乳酸菌 ⑤青霉素
酿酒 做馒头、面包 直接食用 制药 做酸奶
( ) ( ) ( ) ( ) ( )
参考答案:
1.A 2.S极 3.丙 4.A
【分析】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系。电磁铁的磁极与电流的方向和电磁铁中导线的缠绕方向有关。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他条件是相同的。
1.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系,所以增加电池的数量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故选A。
2.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若将小磁针的S极靠近甲的a端,小磁针被吸引,则甲的a端是N极,则甲的b端是S极。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节数少,则磁性弱;电池节数多,则磁性强。
甲、乙、丙、丁中丙电池节数多、圈数多,故丙磁性最强。
4.若想研究“磁性强弱与线圈缠绕圈数是否有关”,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选择甲和乙电磁铁,做对比实验。
乙和丙电池数不同,和丁电池数不同、线圈缠绕方向不同。实验没有控制变量。
故选A。
5. 甲 乙 甲 丙 6. 电池数量 铁芯大小 线圈匝数 7. 强 弱 强
【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少,磁性弱;线圈匝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节数少,则磁性弱;电池节数多,则磁性强。
5.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线圈的匝数有关,唯一的变量是线圈的匝数,所以应该选择甲和乙进行研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电流大小有关,唯一的变量是电流大小,所以应该选择甲和丙进行研究;
6.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线圈的匝数有关,所以唯一的变量是线圈的匝数,其他条件比如电池数量、铁芯大小都要保持不变;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少,磁性弱;线圈匝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节数少,则磁性弱;电池节数多,则磁性强。
8.C 9.B 10.A 11.A 12.C 13.A
【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步骤:准备两个放大镜、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8.组装简易显微镜的步骤:③上下调整镜片距离;①找到最大、最清晰的图像;②固定镜片。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
9.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镜片,其中放大倍数最高的镜片是凸度最大的。
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大小成反比,即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来观察同一物体时,视野最大的是倍数最小的15倍。
11.使用简易显微镜时,上下调整镜片到物体的距离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步骤中的调焦。
12.由于昆虫种类、性别不同,它们触角的长短、粗细和形状各不相同,例如蝴蝶的触角细长而末端膨大,呈棒状。故选C。
13.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营养,培养微生物最好选择鱼缸里的水,自来水、矿泉水都经过处理,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4.(1)物镜
(2) ② ④ ⑤
(3)b
(4)没有放一些脱脂棉纤维,微生物跑得太快
【分析】根据对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制作其他植物器官装片的方法也大致相同,都要经过擦、滴(清水)、取(薄而透明的材料)、展、盖、染吸的过程。
【解析】(1)根据显微镜使用的认识,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更换目镜,调节焦距后,小黑点仍不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在物镜上。
(2)根据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操作程序是:③滴清水、②划井字、④取放表皮、①盖盖玻片、⑤染色。
(3)根据显微镜成像特点是上下倒、左右倒,所以可知在显微镜下看到了“q”,实际在载玻片上的是“b”。
(4)在制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临时装片时,实验很失败,一个微生物都没看到,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运动得很快,没有放一些脱脂棉纤维。
15.(1)A (2)B (3) 轮轴 轮 轴
【分析】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滑轮、轮轴。人们利用这些机械可以省力、省时间、改变力的方向。
【解析】(1)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处处存在,比如图中村民挑水用的扁担,可以看作是杠杆这种简单机械,支点在村民的肩膀上,用力点和阻力点是两只水桶。
(2)图中村民走路的石阶,可以看作是斜面这种简单机械,通过增加距离减缓坡度,达到省力的目的。
(3)由两个半径不同的轮子固定在同一转轴的装置叫作轮轴。半径较大的轮叫轮,半径较小的轮叫轴。自来水的水龙头是轮轴的变形,它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拧水龙头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
16.(1) 正负极接法
(2) 吸起大头针 串联电池节数 串联电池节数 匝数越多
【解析】(1)电磁铁的磁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图1吸引磁铁S极,表示钉尖是N极;图2排斥磁铁S极,表示钉尖是S极;
图一和图二电池正负极接法不一样,导致电磁铁磁极不一样。通过这个研究,发现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有关。
(2)①根据题干可知,实验中,电磁铁磁性强弱是通过吸起大头针的数量来判断的。
②分析数据可知,在做①②③实验时,改变的条件是串联电池节数。我们可以发现线圈匝数相同时,串联电池节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③通过①和④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电池节数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17.B 18. 用力点 支点 阻力点 19.B 20.A 21.B 22.C 23.A
【解析】17.不同信息的传递方式与效果各不相同。广播、书本和电脑提供信息相比,传播效果各有优劣;广播提供信息一瞬即逝,顺序收听,不能选择。虽然单位时间内书本传播的信息量比电脑大,但是书本的知识点是固定的,电脑的信息量比书本大很多,所以选项中最合适的是电脑。
18.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是 一个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杆。杠杆包括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动力臂和阻力臂。在这个挖掘机模型中:A点为用力点,B点为支点,C点为阻力点。
19.观察挖掘机的前臂,AB20.螺丝上的螺纹可以看作是斜面,因为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21.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坡度越小,螺纹越密,也更省力。B符合题意。
22.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作轮轴。 用螺丝刀拧螺丝时,螺丝刀应用到轮轴的原理。
23.该挖掘机模型不便于移动,想要减小在桌面上移动挖掘机模型时受到的阻力,最好的方法是增加车轮,变滑动摩擦 为滚动摩擦,这样摩擦力减小容易移动。
24. D B A E
【解析】图中A是目镜,B是调节旋钮,C是物镜,D是载物台,E是反光镜。
(1)如下图,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把玻片标本放在D载物台处,旋转B调节旋钮可以调节镜筒的高低。
(2)显微镜看到的是倒立相反的像,玻片移动方向与视野中观察到的方向相反。故观察标本时,移动载玻片的方向和从A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3)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明暗程度,在观察过程中,如果显微镜看到的只是黑乎乎的一片,我们应当调整E反光镜。
25.C 26.D 27.B 28.B
【解析】2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是春分日,正是我国春光明媚的季节。
26.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是夏季,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长。
2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季。北京地区的元元在操场立的竹竿,正午12时竹竿的影子是一年中最长的时候。
28.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此时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故B正确。
29.2314 30.A 31.C
【解析】29.根据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步骤,准备两个放大镜、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所以正确的顺序是:2314。
30.显微镜有两组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作物镜。故选A。
31.根据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乘物镜的放大倍数”,A=15×20=300倍,B=25×10=250倍,C=18×20=360倍。可知图像放至最大,选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故选C。
32. 33. 夏 冬 34. 约365天 四季 35. 约24小时 白天与黑夜
【解析】32.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33. 当地球转到A位置时,阳光直射北半球,斜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温度较高,是夏季;南半球温度较低,是冬季。
34.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约365天。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
35.地球围绕地轴自转一周,其自转周期是约24小时,地球自转形成了白天与黑夜。
36. 球形 傅科摆 自西向东 24小时 365天或1年
【解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精确地计算出地球形状的各种数据,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同时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37. ③ ② ① ⑤ ④
【解析】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它们能使人类和动植物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麻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同时微生物对人类也有有益的一面,比如糖化菌用来酿酒;酵母菌用来做馒头、面包;木耳可以食用;青霉素可以用来制药;乳酸菌可以用来做酸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