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检测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检测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1 11:1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经典应该具有历史、思想、诗性三个方面的创造性特征,是史、思、诗的结合体。在历史层面,呈现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时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像,具有“史”的风范;在思想层面,具有深广的思想意蕴或特殊精神内涵,闪烁“思”的光芒;在诗性层面,提供前人没有提供的原创性艺术经验,体现作家对世界独特的艺术审美观照,是一个人心沟通、诗心沟通、文心沟通的审美结晶体。经典文学是作家对文学对象有思想深度的审美审视与独特而生动的艺术表达。经典既是一个实在本体,也是一个关系本体,是一个动态的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可阐释空间,经典延传是一个被不断阐释与建构的过程。文学经典研究,就是要从史、思、诗的结合中,深入揭示经典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力:“史”的特质,要求重返经典文学现场;“思”的特质,呼唤关于文学内蕴丰富性、复杂性的现代对话;“诗”的特质,则回应重返文学本体研究的诉求。
经典的形成常常需要漫长时间的检验,许多经典作家的作品都是经过若干时代的阅读、阐释和淘洗之后才存留下来的,那些只经过少数人或者一两代人认可的作家作品还很难成为经典。对现代文学经典的重释,是对新文学传统意义的再发现,对现代文学思想文化资源、艺术资源的再激活。当代文学的理论建构与创作实践,都需要从传统文学经典包括现代文学经典中汲取养料,获得新机。
(摘编自王泽龙《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释的路径探究》)
材料二 在我们的文学经典作品序列中,有一部分属于红色文学经典。红色文学经典是经过大浪淘沙的历史积淀和千锤百炼的时光筛选,留存下来的旨在传承红色精神基因的作品,并且是那些最具代表性、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精神感召力与思想引领力,总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绽放新光彩、释放新能量、彰显新魅力。
“红色经典”的现实主义创作立场对当下文学写作具有镜鉴意义,即文学书写如何紧扣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以精神方式参与国家和民族聚力前行的历史进程。
以《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为代表的红色经典小说,聚焦自晚清末年到20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的系列重大事件,以宏伟的史诗格局和磅礴的精神气势,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中国人民抗敌御侮、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波澜壮阔的革命进程,钩沉出中华民族在困厄中破旧立新、求变图强、不断创新的历史发展逻辑。
“红色经典”弘扬英雄主义精神的思想导向,对当下文学创作具有引领意义,即文学书写如何精彩阐释生命个体与国家、人民、时代之间的意义联系,以弘扬中华儿女“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红色经典”所塑造的那些忠于革命信仰、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面对敌人屠刀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英烈形象,那些将卫国安邦的责任扛在肩上、面对火海刀山和流血牺牲也万死不辞的解放军英雄将士形象,飞扬着生命激情,辉耀着中华魂魄,为当代文学英雄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光彩。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的审美功能,更具有刻画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示民族力量、弘扬民族精神的深厚文化意义。
“红色经典”提供的宝贵艺术经验对当下文学创作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即文学书写如何有机整合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守成与创新、笃实与空灵、明晰与隐晦、纯粹与杂糅等艺术思维和审美风格,建构一种具有民族文化鲜明辨识度的文学符号。
实事求是地说,以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一些“红色经典”在主题表达、人物塑造、艺术手法运用等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方式的基本遵循,对中国优秀文学传统和民间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创新,对多种创作方法和艺术形式的融会贯通,以及在现代汉语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丰富与工整,值得认真总结学习,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秀文学作品在艺术构造上都有独到的匠心,从文本结构的创建、故事情节的铺叙到文化意蕴的彰显,从叙述方式的选择、表现手法的穿织到语言文字的运用,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红色经典”的精神财富更不能抛弃。国族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面向未来,我们的作家既需要以笔为旗,立足大地、仰望星空,又要以笔为犁,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以坚实的思想质地、雄浑的艺术旋律、沉厚的史诗风格和鲜活的审美魅力,为中华民族培根铸魂。
(摘编自李掖平《彰显超越时空的思想穿透力——谈“红色文学经典”的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典是一个动态的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可阐释空间,这与其延传是一个被不断阐释与建构的过程密切相关。
B.文学经典必须经过若干时代的阅读、阐释和淘洗之后才形成,经一两代人认可的作品无法成为文学经典。
C.“红色经典”对当下文学创作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镜鉴、引领及启示意义。
D.“红色经典”具有穿越时空的精神感召力和思想引领力,在新时代可以助力中华民族培根铸魂,彰显新魅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角度与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强调了阐释与传承文学经典的重要性。
B.“红色经典”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将随时代的发展被不断阐释与建构,被赋予新的精神内涵。
C.当代文学要建构具有民族文化鲜明辨识度的文学符号,需从传统文学经典包括“红色经典”中汲取养分。
D.“红色经典”旨在传承红色精神基因,因此其在主题表达、人物塑造及艺术手法运用等方面难免存在局限。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符合“红色经典”内涵的一项是(  )(3分)
A.茅盾的《子夜》描写民族工业资本家和买办金融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1930年前后中国动荡复杂的社会面貌,表明了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前途。
B.巴金的《家》描写20世纪20年代初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美好生命的摧残,歌颂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C.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描写东北地区一个村子从1946年到1947年土地改革的全过程,再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村暴风骤雨般的阶级斗争。
D.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表现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当代的城乡社会生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4.《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世人所公认的文学经典,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其成为经典的原因。(4分)
5.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在“红色经典”中的表现。(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好想叫一声母亲
郭 华
90多年前,河北冀县伏家庄村北有棵大槐树。由于树龄长,年代久远,大槐树的根部形成了一个洞。每当夜深人静,便有一个年轻的女子,脚步轻盈地来到槐树下。兵荒马乱,吃过晚饭,庄稼人便早早地上炕歇息了,河北平原的夜色漆黑而又静谧。她警觉地观察许久,然后弯腰在大槐树根部的洞里放一块土坷垃或一块砖头。
她就是共产党员刘玉芳。冀县位于冀南平原腹地,刘玉芳的家是冀南地区党组织的联络地点之一。如果她在树洞里放一块坷垃,代表平安无事,否则代表有情况。放好暗号,她还要再观察一番才悄悄离去。无论是警觉的神情、有条不紊的动作,还是悄无声息的脚步,你绝对看不出这是一个没有上过学、缠过小脚的普通农村妇女。
刘玉芳是土生土长的冀县人。1931年,18岁的共产党员李力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冀县,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活动。因为学校距离刘玉芳家很近,两家彼此经常来往。这个年轻的教书先生讲的一些道理,这对农民夫妻闻所未闻,但事后回味又觉得确实对头。时间长了,他们明白了李力是什么人,共产党是什么党。夫妻俩郑重地向李力提出:我们也愿意加入共产党。在报经中共直南特委批准后,1932年刘玉芳成为冀县历史上第一个女共产党员。
这个时候的刘玉芳虽然还讲不出很多道理,也知道自己不能像李力那样,如一盏灯照亮别人,但她有信心做一滴灯油,让共产党这盏灯更亮。
1937年8月,国民党军队向南撤退时,在邻县枣强的一个农民家中留下了三支步枪。组织上摸清情况之后,来同刘玉芳夫妻商量,告诉他们,要想拿到这三支枪,需要三百块钱。用不着讲什么道理,刘玉芳夫妇明白这件事的意义,当即表示:“多少钱也要买,卖了房子也要买!”他们卖掉祖传的十二间房,卖得500块现洋,用其中的300块买下了三支枪。望着过去属于自家的房屋,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党的事业,家产算什么。
在生死关头,她宁可咬碎牙也决不屈服。1940年深秋,刘玉芳住在宏曲村,因为汉奸告密,她被日寇逮捕关押到威县城里。棍棒打、皮鞭抽、灌辣椒水、踩肚子,敌人对这位柔弱的女子用尽酷刑,轮番审讯十多天,刘玉芳始终坚不吐实。八路军在哪里,共产党在哪里,半个字也没有说。最后,经过组织上努力,刘玉芳才被释放出来。这个面容清秀,在许多人眼里似乎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共产党员,面对生死考验,从来没有眨过眼睛。
只要是党分配的工作,不论做什么事,她都用心做好。今天的人们听到“锄奸反特”,一定觉得非常神秘。没错,这项工作不仅神秘,而且惊险。1942年秋天,经历过“五一大扫荡”之后,我们迫切需要打击那些认贼作父的顽固汉奸,净化抗日环境,振奋群众精神。组织上把刘玉芳派回冀县一区担任组织委员兼妇救会主任,负责几个村的锄奸反特工作。那是抗战最艰难的时刻,碉堡林立,敌伪猖獗。别说锄奸反特,能保住自己的安全就不容易。刘玉芳胆大心细,她以串亲戚的名义,走村入户,搜集线索,核实情况。确认无误后,将情报转告敌工队,由敌工队实施锄奸行动。
她任劳任怨,一切听从组织安排。1947年冀县一带的土改工作已经完成,局势稳定下来。区委经过研究,觉得刘玉芳没有文化,又是小脚,对于开展新时期的工作有些困难,便动员她回了家。刘玉芳没有丝毫怨言。虽然重新成为农民,但她始终牢记自己和其他农民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且是一名经过战争考验的共产党员。只要是党号召的事,她依旧走在最前列。从1947年回村,到1987年去世,她和所有的农民一样,靠劳动吃饭。40年间,她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没有要过任何待遇,没有享受过一分钱的补助。当年那些和她编在同一个支部,或者经常到她家联系工作的同志,新中国成立后有省委书记,有开国将军,但她没有给任何人添过麻烦。生活困难的年代,也曾有人问她为何不去找找那些老战友,要一点待遇。她说:说到老战友,我第一个想起我的入党介绍人李力。那么有水平,那么能干,那么年轻就担任冀南区的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牺牲的时候才29岁,他向谁去要待遇
我第一次知道刘玉芳,是1982年,那时候她还健在。40年来我心中常常浮现出她的形象。然而,当我真的想要写写她的时候,却查不到她有过什么豪言壮语,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静下心来温习我们党的历史,不就是许许多多诸如刘玉芳这样的共产党员,像母亲一样用乳汁滋润了我们的事业吗
许多村民已经不记得村北有棵大槐树。刘玉芳生前的院子因为没有人住,显得荒凉,但院子里的枣树、核桃树依旧生机勃勃。老人的坟墓就在村子东南角的集体墓地里。穿过一条季节性的小河,一上河沿就可以看到孙辈为她立的墓碑。坟墓旁边有高大的白杨树,树下遍地芳草。在向老人弯腰鞠躬的一刹那间,我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激动,好想叫一声母亲!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刘玉芳一个共产党员写到李力等其他共产党员,正是因为有他们,党才不断发展壮大,由此深化了中心。
B.文章首尾照应,虽然大槐树消失在许多村民的记忆中,但是刘玉芳的事迹却永远流传下来,她的精神不会泯灭。
C.文章主要塑造的是刘玉芳的形象,也简略写了刘玉芳的领路人李力的事迹,两人互相映衬,表现了党员的风格。
D.文章详细描写刘玉芳老家和她坟墓的情况,生机勃勃的枣树、核桃树、白杨树和芳草,意在展现新时代的美好气象。
7.下列关于文章塑造刘玉芳形象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玉芳有信心做一滴灯油,一滴灯油表现了她对于革命可有可无的价值。
B.文章选取了刘玉芳革命事业中的典型事件,塑造了她生动、感人的形象。
C.文章列举了敌人施加在刘玉芳身上的种种酷刑,表现了她的坚贞不屈。
D.刘玉芳拿李力和自己对比,解释不向战友求助的原因,更突显了她的形象。
8.文章开篇没有直接介绍刘玉芳,而是为她安排了一个独特的出场方式,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9.作者讲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刘玉芳的故事,题目却是《好想叫一声母亲》,作者这样拟题有什么用意 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国家发政,夺民之用,废民之利,若此甚众,然而何为为之 曰:我贪伐胜之名,及得之利,故为之。子墨子言曰:计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今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此不用锐,且无杀,而徒得此然也 杀人多必数于万,寡必数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且可得也。今万乘之国,虚数于千,不胜而入;广衍数于万,不胜而辟。然则土地者,所有余也;王民者,所不足也。今尽王民之死,严下上之患,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足,而重所有余也。为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
(节选自《墨子·非攻》)
材料二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 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 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 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毕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 其所任异也。由此观之,则任佐急矣。”
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之。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 ”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
(节选自《说苑·尊贤》,有改动)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计其A所自胜B无所C可用也D计其所得E反F不如G所丧者H之多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伐,攻打,与“自伐者无功”(《<老子>四章》)中“伐”的意思不同。
B.故,所以,与“故亏兄而自利”(《墨子·兼爱》)中“故”的意思相同。
C.万乘,一万个骑兵。战国时,一般称小的诸侯国为“千乘”,大的为“万乘”。
D.“智于汤、武”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两句中的“于”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统治者宁愿违背百姓的利益也要去发动战争,是因为他们认为发动战争能让他们名利双收。
B.墨子认为大国不缺少土地,但缺少人民,所以用人民去换取更多的土地的做法不是治国的要务。
C.有人认为齐桓公不仁义、不恭俭、不清白,所作所为如平庸国君,但因管仲、隰朋而成为五霸之首,由此可见任用辅佐的人非常重要。
D.孔子认为,中行氏尊重贤明的人却不能任用,轻视不贤明的人又不能斥退,以致贤明的人对其怨恨,不贤明的人对其仇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攻此不用锐,且无杀,而徒得此然也
(2)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
14.两则材料中,墨子、孔子均提到了治理国家,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他们各自的治国理念。(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曲江①春望怀江南故人
赵 嘏
杜若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
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
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稀。
此时愁望情多少 万里春流绕钓矶。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中“杜若洲”“烟暖”“原草”等意象紧扣诗题中的“春望”一词,描绘出春到曲江的无限风情。
B.诗歌首联,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曲江岸边、水上的景象想到“人未归”“柴扉”,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
C.颔联上句“故园何处风吹柳”属于虚写,运用想象的手法,细腻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D.诗歌颈联写作者思随目转,将无限深情寄托在草上,也苦于曲江浪涛汹涌而无法接到从故乡寄来的书信。
16.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手法 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          ”。
(2)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          ,          ”,说明了燕灭亡的原因。
(3)自然界草木的衰荣常常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结,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2024河南洛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热情的,保持着(A)的态度。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    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有些青年不懂得当时政治的腐败,光在文章里夸耀中国地大物博;看得多了,鲁迅先生就叹息说:“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有些青年一遇上(B)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这种时候,鲁迅先生便又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    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 也许还是浅点好。”
鲁迅先生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的。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C)。鲁迅先生的后期杂文,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典范,他的谈话,也往往表现了同样的风格。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国民党政权依赖美国,宣传美国将出面主持“公道”,结果还是被人家扔弃了。当宣传正在大吹大擂地进行的时候,鲁迅先生说:“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人都想攀附他,    以和他谈过话为荣。一天,一个要饭的奔走告人,说是阔佬和他讲了话了,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他说:‘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啦,他对我说:滚出去!’”听讲故事的人莫不大笑起来。
18.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来 倘是 甚至    B.一直 倘是 乃至
C.一直 即使 甚至 D.从来 即使 乃至
19.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A.         B.         C.        
20.文中提到鲁迅讲的“狮子”和“阔佬”两个故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2024重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鲁迅说:“‘魏晋风度’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各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平和。①               。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虽然很穷,②                              。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给他从家丁取鞋给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这样的自然状态,实在不易模仿。现在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里,雇花匠种数十盆菊花,自以为合于渊明高致,我觉得不大像。
“陶潜之在晋末,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③                              ,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
(有删改)
21.辩证分析是高中生的必备思维。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事物是一分为二的。鲁迅先生是如何辩证看待陶渊明是“田园诗人”的 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二单元检测
1.B 解析 “必须……才……,经一两代人认可的作品无法成为文学经典”说法武断,与原文意思不符。材料一第2段原文的表述是“经典的形成常常需要漫长时间的检验……那些只经过少数人或者一两代人认可的作家作品还很难成为经典”,是“常常需要”,并不是“必须”;是“很难成为经典”,并不排除其最终成为经典的可能。故选B项。
2.D 解析 “因此其在主题表达、人物塑造及艺术手法运用等方面难免存在局限”强加因果,原文只说“实事求是地说,以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一些‘红色经典’在主题表达、人物塑造、艺术手法运用等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提到具体原因,结合“以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可推知,红色文学经典存在局限性并非因其要传承红色精神基因,而是因为时代环境、创作主体、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故选D项。
3.D 解析 《平凡的世界》描写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当代社会生活,描写的是普通人的曲折人生,其“红色精神基因”并不鲜明突出。故选D项。
4.①《红楼梦》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时代与社会生活变迁,具有“史”的风范;②批判了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末路的规律),闪烁着“思”的光芒;③突破了传统小说人物刻画及情节设计的固化模式,体现了曹雪芹对世界独特的艺术审美观照;④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检验,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5.①隽永的美:“红色经典”独特的艺术构思及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意蕴深远的审美魅力。②永恒的情:“红色经典”再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御侮、建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等波澜壮阔的画面,充满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爱国主义激情。③浩荡的气:“红色经典”塑造了面对敌人屠刀坚贞不屈、卫国安邦万死不辞的革命英雄群像,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
6.D 解析 “意在展现新时代的美好气象”说法错误,文章描写刘玉芳老家的枣树、核桃树和坟墓旁的白杨树、芳草并不是为了展现新时代的美好气象,文章描写这些树、草,展现它们的蓬勃之态,是为了烘托刘玉芳的美好形象,暗示她的精神犹如这些植物,会扎根生长,影响后人。故选D项。
7.A 解析 “表现了她对于革命可有可无的价值”说法错误,文章中说“但她有信心做一滴灯油,让共产党这盏灯更亮”,将刘玉芳比作灯油,目的是生动贴切地表现她对党的事业的帮助。故选A项。
8.①文章开篇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女子”趁夜色传递情报的场景,这种独特的讲述方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社会背景,突出了女子的大胆、心细,为下文人物形象的塑造勾勒了大致轮廓,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②文章先隐瞒主人公姓名,刻意用“一个年轻的女子”来代指刘玉芳,这种独特的讲述方式营造了紧张、神秘的气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让读者对这个女子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9.刘玉芳是一个共产党员,她坚守党员的职责,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她牺牲家庭利益,捐献家产;她不怕酷刑,大义凛然,坚守党的秘密;她听从党的安排,冒着生命危险,认真完成任务;她心胸开阔,不计个人得失,听从组织安排,从不为党添麻烦,不向党要利益。但在作者看来,刘玉芳更像母亲,她无私奉献,哺育着党的事业,唤她一声“母亲”强烈表达了对她的无私奉献的高度肯定,对她的感激、热爱;以《好想叫一声母亲》为标题更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主题,有很强的感染力。
10.BDE 解析 句意:考虑自己所得到的胜利,并没有什么用处;计算他们所得到的,反而比不上所失去的多。“计其所自胜”为动宾结构,宾语后B处断开;“也”为句末语气助词,其后D处断开;“计其所得”为动宾结构,宾语后E处断开。故选BDE。
11.C 解析 “一万个骑兵”错误。应为一万辆兵车。故选C项。
12.C 解析 “如平庸国君”错误,原文中是“亡国失君之行也”,意思是“败亡国家的荒淫君主的行为”。故选C项。
13.(1)攻占这些地方不用精锐之师,而且没有厮杀,能白白地得到它吗
(2)子路说:“范、中行氏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不贤的人,他们的灭亡是什么缘故 ”
14.①墨子主张“非攻”,反对“攻伐”。②孔子主张“尊贤”,轻视不贤的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国家发布政令,剥夺百姓的财用,损害民众的利益,像这样的情况很多,然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回答是:我贪图攻伐胜利而得到的名声,以及得到的利益,所以这样做。墨子说:考虑自己所得到的胜利,并没有什么用处;计算他们所得到的,反而比不上所失去的多。现在攻打内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小城市,攻占这些地方不用精锐之师,而且没有厮杀,能白白地得到它吗 杀人多的必定数以万计,少的也必定数以千计,然后内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小城市可以得到。现在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统辖之下的小城数以千计,治理都治理不过来;土地广延万里,开垦都开垦不完。既然这样,那么土地是君王所有余的,百姓是君王所不足的。现在却让君王的百姓都死掉,加重举国上下的灾难,用这个去争夺荒废的城市,那么就是抛弃自己所不足的,却看重本来就有余的。像这样施政,不是国家所应当尽力做的。
材料二 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
有人说:“能认为齐桓公仁义吗 杀死兄长而继位,不是仁义。能认为齐桓公恭谨有节制吗 与妇人同乘一辆车,奔驰在都城中,不是恭谨有节制。能认为齐桓公操守清白吗 在他的家门内,没有可出嫁的处女,这不是操守清白。这三样事,是败亡国家的荒淫君主的行为,然而齐桓公兼而有之,但因为得到了管仲、隰朋,就多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使诸侯全都朝奉周王室,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因为他能得到贤臣的辅佐。他失去管仲、隰朋,任用竖刁、易牙,就身死不能下葬,尸虫流出门外。在一个人的身上,为什么荣耀与耻辱都会经历到呢 那是因为他任用的人不同。由此看来,选用贤臣良佐的事就最紧急了。”
介子推十五岁时就代理荆国的事务,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前往观看他是如何处理政事的。使者返回后,对孔子说:“廊下有二十五位俊士,堂上有二十五位老人。”孔子说:“合二十五人的智慧来治理天下,比汤、武还要明智;合二十五人的力量,力量大于彭祖,以此来治理天下,一定可以使国家免于危亡了吧!”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 ”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不贤的人。”子路说:“范、中行氏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不贤的人,他们的灭亡是什么缘故 ”孔子说:“范、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的人知道他轻视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
15.D 解析 “也苦于曲江浪涛汹涌而无法接到从故乡寄来的书信”错误,颈联第二句说的是,故乡海门浪高,自己寄往故乡的书信变少了。故选D项。
16.诗歌尾联运用了设问手法,前句是问,后句是答;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愁情比作万里春江流水绕钓矶而行,化抽象为具体;最后一句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来写景,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17.(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2)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3)示例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8.A 解析 第一处,本处是说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从没有说过“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应用“从来”。“从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一直”,表示动作持续不断或状态持续不变。第二处,本处是一种假设,应用“倘是”。“倘是”,表示假设。“即使”,表示承认某种事实,暂让一步。第三处,“很多人都想攀附他”和“以和他谈过话为荣”二者表示递进关系,并且“以和他谈过话为荣”出乎人们的意料,可用“甚至”。“甚至”,表示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有出人意料的意味。“乃至”,也表示递进,但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19.示例 A.平易近人 B.夸夸其谈 C.入木三分
20.①借“狮子”的故事,比喻在当时中国政治腐败、国力衰弱的情况下,自夸国大是极其危险的;也表现鲁迅和青年谈话不是教训的口吻,而多是作出形象的暗示。
②借“阔佬”的故事,讽刺国民党政权对美国政府的依赖,不过是奴才对主子的幻想,也说明鲁迅对社会认识深刻,杂文讽刺性强。
21.鲁迅先生既谈到了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平和自然、淡泊宁静的一面,也看到了陶渊明依然留心朝政、关心世事、未能忘情的一面。
22.①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渊明) ②而(但)心里很平静 ③可见他于世事(政治)也并没有遗忘
23.写作指导 材料仅有一句话,这句话包括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对立关系,每个分句内部都是先说假设的行为——走出去或走不出去,再说结果——世界就在眼前或眼前就是世界。关于“走出去”,可作发散的多向理解,如走出某个地域,走出局促的生活,走出狭隘的视野,走出负面的心理,等等,都是合理的。“世界就在眼前”,指的是不管你“走出去”的是什么,都会出现一个新的天地,这个新的天地将有助于你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走不出去,囿于眼前,眼前所见就是你的世界。
在准确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立意。由于材料具有发散性,确定立意时要紧紧围绕理解最透彻、最便于展开论述的某一点,不要“四面出击”。如写要走出负面的心理,才能迎接崭新的世界、广阔的天地,否则,囿于负面心理,就永远走不出阴郁的小天地,就不要再涉及走出学校、走出国门、走出小我……这些内容。
参考立意:
①走出小我,成就大我;
②走出负面心理,迎接灿烂阳光;
③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