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2024湖南娄底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文学与“世界”构成怎样的关系,文学为什么而作,为什么人书写,关涉文学本质论。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曾引发多次论争,并形成多种不同的观点。苏轼在参透文学主客体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有为而作”的命题。
中国古代文论有从“世界”角度来理解文学本质的传统,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感物说”,认为文学源于创作主体对生活的感受,这一观点影响深远。苏轼基本上遵循传统诗学中心物交感、主客合一的理论观点,认为诗文是创作主体在感受外在世界的基础上内在精神境界的艺术呈现。《南行前集叙》云“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正是山川风物、贤人胜迹等自然与社会事物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欲望;在《辨杜子美杜鹃诗》中提出作诗应是“类有所感,托物以发”;在《题渊明<饮酒>诗后》中阐述了“境与意会”的妙处。
无论因物触兴、有感而发,还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都是创作主体通过诗文折射宇宙、自然之生命精神的基本途径与手段。苏轼强调文学创作是主体情感体验和内在情结的自然流露,但在根本上也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感发,这样才能达到主客互融、天人合一。
眼下,有些创作者忽视中国的现实土壤和传统文脉,简单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在此背景下,苏轼的观念对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中辨清文学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对文学与“世界”关系的清晰准确的认知,苏轼提出的“有为而作”言之有据、内涵深刻。他在《题柳子厚诗二首》中认为“诗须要有为而作”,在《凫绎先生诗集叙》中进行较为充分的阐释:“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苏轼用“疗饥”“伐病”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什么是诗文的“有为”。《答虔倅俞括奉议书》云:“今观所示议论,自东汉以下十篇,皆欲酌古以驭今,有意于济世之用。”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评赞王定国的诗“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有为而作”就是强调诗文要具有道德评价与教化的功能,从而有益于国家、社会与民众。
在当下,文学的本质要求是要对社会、时代和人民“有为”。新时代的文学需秉持“有为而作”的理念,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来观照世界,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时代中汲取营养,反映人民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与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创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加工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要经历创作动因、艺术构思与语言呈现等复杂过程。“无意为文”是古代诗学中一个影响深远的命题,苏轼极力倡导,体现出他对文学创作重要规律的深刻认识与体悟。
苏轼认为诗文创作“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应“有所不能自已而作”,不可勉强刻意为文,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创作妙境。《子思论》有云:“昔者夫子之文章,非有意于为文,是以未尝立论也。所可得而言者,唯其归于至当,斯以为圣人而已矣。”也就是说,孔子为文并非刻意而作,但他所说的都恰到好处。苏轼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认为,诗文创作应“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样就能达到心、手、器高度统一,以致“无思”而“辞达”。又《书黄子思诗集后》云:“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强调诗文创作应以“无意”发之,在物与我、情与境悠然感会之际,自然而发、自然而成,方能成“天下之至文”。
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苏轼的“无意为文”还表现在对情感表达的重视,特别强调真情实感的流露与抒发。《读孟郊诗二首》有云:“孤芳擢荒秽,苦语余诗骚。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苏轼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称许孟郊的诗作情真意切,完全是诗人内在情感与生命情结的真实流露。《录陶渊明诗》又云:“言发于心而冲于口。”不难看出,苏轼是以情感是否真切论诗,认为诗文贵情真,不伪饰,不造作。当前,有些创作者为了快出作品、多出作品,出现模仿抄袭、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等弊端。这类创作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也就很难激发读者共鸣、促进情感交流。
那么,诗文创作如何才能做到“无意为文”呢 这涉及文学创作中复杂的精神活动,跟艺术直觉、艺术情感、艺术想象等密切相关。苏轼对于诗文创作的心理机制有着准确的把握。
他认为,在创作中主体内心必须“空”“静”,以充分集纳、感知外物并进而达到自由兴发的直觉表现境界。《送参寥师》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在《超然台记》中主张“游于物之外”,而反对“游于物之内”,对外物采取超然静观的态度。“空”“静”的心理状态,可以排除外界不必要的干扰,使物象保持其自然状态自由地进入主体内心,主体就可以物我两忘、心物合一,凝神观照创作对象。“空静”不但有助于创作主体感知外物,还能使主体超越自我,超然物外,超越时空、因果之限制,促使神思发轫,从而进入自由兴发的直觉表现阶段,这是文学创作臻至得心应手与自由境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姜春《有为而作·无意为文·美未忘箴——苏轼诗学理论的当代价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诗学心物交感、主客合一的理论观点,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感物说”认为文学源于创作主体对生活的感受的观点基本一致。
B.当今时代,文学的创作还是需要秉持“有为而作”的理念,对社会、时代和人民“有为”,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文学创作过程复杂,苏轼对其规律体悟深刻,极力倡导“无意为文”,认为创作应该做到“有所不能自已而作”,方可达到创作妙境。
D.要做到“无意为文”,创作主体内心必须“空”“静”,必须做到外物不入内心,超然物外,超越自我,物我两忘,以促使神思发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按照由总到分的结构,从文学要有“济世之用”及“无意为文”两方面论述了苏轼诗学理论的当代价值。
B.文章在论述“无意为文”时,不仅论述了什么是“无意为文”,还论述了达到“无意为文”的具体措施,议论深刻。
C.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观点更具说服力。
D.文中将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和某些具有模仿抄袭、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等弊端的创作加以对比,孰是孰非显而易见。
3.下列选项,能全面而准确地概括文中“无意为文”内涵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作品若单纯片面地追求艺术性,完全不顾及其他价值因素,只是专注于炫技与玩弄技巧,就容易变得苍白无力,流于形式,丧失精神。
B.“无意为文”是指不可勉强刻意为文,以“无意”发之,将外物、外在情境与自身感悟相融合,自然生发真情实感且无须伪饰地表达情感。
C.“无意为文”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以及后来的屈原和汉乐府古诗,这些作品中的诗歌创作态度展现了“无意为文”的理念。
D.“无意为文”是指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不需要用心思考、设计,没有特定的目的或意图,而总能在不经意间达到一种艺术的高境界。
4.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3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B.《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C.《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D.《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5.请结合苏轼“有为而作”的文学创作理论分析《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济世之用”。(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2024辽宁沈阳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怀石投江①
曹尧德
这一夜,对屈原来说是多么短暂,时光的流逝如闪电,似流星,若瞬目,不觉东方已经泛白,雄鸡已经啼鸣。
白马咴咴嘶鸣,并不断地用前蹄刨那栏厩,发出一阵阵单调而枯燥的“嘣嘣”声。这声音提醒了屈原,该给白马添些草料了。然而当屈原来到马厩一看,槽里的草料满满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点未少。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惊,他认为白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饮不食。屈原并未掌灯,借着从木窗棂透进来的微弱晨曦,依稀可见那白马扇着两耳,喷着响鼻,双目半睁半闭,焦躁不安地拽着缰绳走来走去。屈原又在草中多撒了些麸皮,加少许水,用料杈搅拌均匀,亲切地拍着白马的脑袋说:“吃吧,我的老伙计,吃饱了好有力气赶路……”白马摇摇头,嗅也不嗅,闻也不闻,伸出长舌舔着主人的手背,两眼挂着混浊的泪水……
回到房中,屈原满脸泪痕地坐在窗前,整理着他那一大堆写满了诗文的简牍。响动将小媭从梦中惊醒,她迷迷糊糊地问道:“爹,天亮了吗 ”
屈原信口答道:“早着呢,尚可睡一大觉。”
小媭低声催促道:“爹,您好几夜不曾合眼了,还是上床睡一会儿吧。”
“这就睡,这就睡。”屈原这样应着,重返马厩,深情地望一眼那耳断头低的白马,然后到角落的乱草堆里取出那对硕大的石锁,这是他请石匠毛老爹专门加工的,一个足有三十余斤重,已经在这里掩藏了多日。他将石锁装进了被套里,一头一个,不偏不倚,放在马的鞍背上。一切准备停当,屈原返回堂屋,走到小媭床前。其时小媭睡得正香,她身体微胖,肌肉松弛,脸皮浮肿,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大约正在做着什么美梦。见了女儿的这一美滋滋的睡态,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太阳快要出山了。屈原先吹熄了屋内的灯盏,然后走到外间舀一盆清水再次洗脸,为的是洗净满面泪痕,不让女儿生疑。盥洗之后,他又在正间静静地站了一会儿,想想还有些什么未尽之事或处理得不甚周到之处,然后返回西间,踱至女儿床前轻声唤道:“儿呀,快快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华夏大地处处皆祭图腾,爹应友人之邀,欲到遥远的地方去主祭。你给我缝的那件长袍置于何处 快些拿来我穿。”
小媭闻听爹爹喊她,一个骨碌爬了起来,翻身下床。她知道爹爹要穿着自己亲手缝的袍子过节,还要出远门去做客,主祭,甭提心里有多高兴啦,急忙打开木箱,将折叠得规规整整的长袍,双手捧着交给父亲。
屈原接过长袍,抖开,穿好,又把切云高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然后将那柄陆离长剑挂在腰间,似欲出征的将军。
屈原打马跑了一段路程,然后缓缰而前,沿着汨罗江堤向西南方向走去。一路之上,百姓们看到屈原憔悴的面容,枯槁的形体,没有一个不感到痛心的,大家不断地和他打着招呼,询长问短,但今日屈原的话特别少,很令众人吃惊纳闷儿。
一位渔翁手拿渔网,站在江边问道:“大夫,近日身体可好 您可千万莫太伤心了啊!”屈原点了点头。
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剜野菜,见了屈原,硬是要拉他进屋去歇一歇,屈原摇了摇手。
正在这时,曾经将屈原安置到桃花园去避暑养病的那位老渔父从湘江打鱼归来,见了屈原,连忙迎上前去,心急火燎地说道:“听说秦军要过长江了,我们可往哪儿逃啊!……”
屈原望着老渔父满脸忧伤的表情,嘴唇动了几动,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他咬了咬牙,猛然把缰绳一勒,在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马腾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远,很远……
屈原骑着马走了一阵,翻身下马,攀上悬崖的顶峰,面对巨谷深渊而立,上顶天,下柱地,岿然崛耸,似巨峰,若山崖,类石雕。
屈原踱至崖边,面向西北,仿佛见到秦兵已渡过长江,长驱直入,往南方奔来,遍地烽火,四处狼烟,尸骨狼藉,血迹斑斑;洞庭湖上浊浪排空,玉笥山头乌云滚滚,脚下则是山摇地动,泥沙软绵;举首环顾,天是昏蒙蒙的,地是黑沉沉的……
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秭归与乐平里的方向,他站立许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从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
拜过之后,屈原用尽平生之力将被套从马背上掀了下来,从中取出石锁和麻绳,用麻绳系紧了石锁,一头又系紧了自己的一条腿,然后抱起那对硕大而沉重的石锁,纵身跃入深渊。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跃啊!就在这纵身一跃的刹那间,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转瞬即逝,炸雷落地,只震得山崩地裂,峰峦坍塌。正当这风暴雨狂之际,一颗明星划破铅灰色的苍穹,流向西北——他陨落了!
(有删改)
注①本文节选自《屈子传》第36章,题目为编者所加。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马一夜不饮不食、咴咴嘶鸣、两眼含泪的反常表现,既反映出它与屈原感情深厚,也暗示着悲剧即将发生。
B.屈原满脸泪痕地整理那一大堆写满了诗文的简牍,表明他对楚国当权者的失望以及对以往生活的感伤。
C.面对熟睡的女儿,屈原热泪滚落,编织自己去远方主祭的谎言,这些细节都生动地体现了屈原的不舍与不忍。
D.文中用“接”“抖”“戴”等一系列动词描绘了屈原的装扮过程,他有尊严地赴死,意在表明对现实的束手无策。
7.关于文中屈原行至江边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堤上百姓们对屈原的怜惜、问候,无不体现出屈原深受民众关心爱戴。
B.老渔父的话表明当时楚国面临的艰难困境,也加剧了屈原内心的痛楚。
C.屈原攀上悬崖面对深渊而立,一个刚正不阿、顶天立地的形象跃然纸上。
D.屈原纵身一跃,山崩地裂,明星陨落,此举正是对其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
8.文中两次写到屈原“面向西北”的举动,分别表现了屈原当时怎样的内心感受 最后一颗明星“流向西北”有何寓意 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5分)
9.《史记·屈原列传》中,在屈原投江前,围绕屈原“何故而至此”的问题,重点描写了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但是,在本文中“渔翁”“老渔父”和屈原的表现却与之有很大不同。请概括二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你认为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6分)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饣甫其糟而啜其醨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2024江苏高三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兵,有攻有守,善为兵者必知夫攻守之所宜。故以攻则克,以守则固。当攻而守,当守而攻,均败之道也。
方天下交臂相与而事秦之强也,秦人出甲以攻诸侯,盖将取之也。图攻以取人之国者,所谓兼敌之师也。及天下攘袂相率而叛秦之乱也,秦人合卒以拒诸侯,盖将却之也。图拒以却人之兵者,所谓救败之师也。兼敌之师利于转战,救败之师利于固守,兵之常势也。
秦人据崤、函之阻以临山东,自缪公以来常雄诸侯,卒至于并天下而王之,岂其君世贤耶 亦以得乎形便之居故也。二世之乱,天下相与起而亡秦,不三岁而为墟。以二世之不道,顾秦亦足以亡。然而,使其知捐背叛之山东,严兵拒关为自救之计,虽以无道行之,而山西千里之区犹可岁月保也。不知虑此,乃空国之师以属章邯之徒,越关千里以搏寇,而为乡日堂堂兼敌之师,亦已悖矣。
方陈胜之首事,而天下豪杰争西向而诛秦也。盖振臂一呼,而带甲者百万;举麾一号,而下城者数十。又类皆山林倔起之匹夫,其存亡胜败之机取决于一战,其锋至锐也。而章邯之徒不知固守,其所以老其师,乃提孤军,弃大险,渡漳逾洛左驰右骛以婴其四合之锋卒至于败。而沛公之众,扬袖而下控函关。虽二世之乱足以覆宗,天下之势足以夷秦,而其亡遂至于如此之亟者,用兵之罪也。
夫秦役其民以从事于天下之日久矣。而章邯之为兵也,以攻则不足,以守则有余。周文常率百万之师,傅于城下矣,章邯三击而三走之,卒杀周文。使其不遂纵以搏敌,而坐关固守,为救败之师,关东之土虽已分裂,而全秦未溃也。
昔者贾谊、司马迁皆谓“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则山西之地可全”,而有卒取失言之讥于后世。彼二子者,固非愚于事机者也,亦惜夫秦有可全之势耳。虽然,彼徒知秦有可全之势,而不知至于子婴而秦之事去矣。虽有太公之佐,其如秦何哉
(节选自宋·何去非《秦论》)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渡漳逾A洛B左驰C右骛D以婴E其四合之F锋G卒H至于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属,意为托付,与《屈原列传》“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中的“属”词义相同。
B.乡,与《桃花源记》“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中的“向”词义相同。
C.首事,在文中是指陈胜在大泽乡首先发难,武装反抗暴秦的统治。
D.太公,周初人,姜姓,字子牙,俗称姜太公。他辅佐武王灭殷,后封于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指出,懂战争的人必须明白在何时进攻又在何时防守;接着,以此为纲,分析秦朝急速灭亡的原因,即错误地采取进攻的战略。
B.一支军队是“兼敌之师”还是“救败之师”,取决于战争形势和战争意图,“兼敌之师”有利于转战进攻,“救败之师”有利于顽强防守。
C.秦末天下大乱,从民间起事的各路武装,兵锋凌厉,此时章邯统率的军队用来进攻关东已显力量不足,但若用来防守关中是绰绰有余的。
D.贾谊和司马迁认为秦是有保住山西之地的可能的,这一观点虽遭后世的讥笑,却得到了作者的认同,他们都为秦错失保全山西之地的机会感到遗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天下攘袂相率而叛秦之乱也,秦人合卒以拒诸侯,盖将却之也。
(2)虽然,彼徒知秦有可全之势,而不知至于子婴而秦之事去矣。
1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24黑龙江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玉楼春·子规
欧阳修
江南三月春光老,月落禽啼①天未晓。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杪②。 云③垂玉枕屏山④小,梦欲成时惊觉了。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⑤归合早。
注①禽啼:此处指子规(杜鹃鸟)啼叫。②杪:树枝细梢。③云:云髻,代指头发。④屏山:屏风。⑤若解思归:杜鹃鸟啼声若“不如归去”,后人常用来写思归之情。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词以“江南三月春光老”的暮春景象开头,奠定了凄凉、伤感的情感基调。
B.杜鹃鸟在月亮落下、天还没有亮时发出凄厉的叫声,为下文写“惊梦”做铺垫。
C.词人将鲜红的花朵看成是子规“啼血”拌和露水染成的,由花及鸟,思绪飞动。
D.这首词看似写杜鹃鸟,实则是借杜鹃鸟起兴,表达了女主人公思人的愁怨之情。
16.有评论认为,这首词的结尾不落窠臼,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的思想和情感意蕴。(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列传》中高度赞扬屈原面对种种邪恶,不为尘世的污垢所辱,始终保持高洁的品德的句子是“ , ”。
(2)《过秦论》中诸侯为了削弱秦国,“ ”来招纳天下的贤才,但当秦国军队“开关延敌”时,“九国之师”却“ ”,最终“从散约败”。
(3)在古诗词中,乐曲名也可成为表情达意的意象,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2024湖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屈原不仅缺少孔墨孟荀等人的达观,也缺少他们曾经有过的苦难磨炼。当屈原作《橘颂》时,他是何等儒雅高贵,而孔墨孟荀等人都曾在社会底层挣扎,受尽白眼与心酸,为实现理想抱负, ① 地过活。
而屈原,他那纯洁无瑕的贵族血统与心性使他无法面对失败。在失败面前他不能沉默,不能隐忍,不能迂回,不能无闷。他呼喊,他叫屈,他指责,他抗争,于是他得到的是更大的打击与蔑视,是别人对他的彻底的失望。
他掸去灰尘,保持自己的皓皓之白。他凛然地站在邪恶的对立面,与他们 ② ,毫不妥协。一点也不含蓄,一点也不躲闪,一点也不讲策略。他怒形于色,将自己摆在与邪恶你死我活的对立面上。而屈原的伟大与可贵也正在这里:他不理解邪恶与不公,他做不到和他们 ③ ,哪怕是表面上迎合应付。他谨持着他理想的绝对纯洁,至死也不曾丢失一寸土地。因为他的绝不让步,这世界有可能免于全面堕落。
(节选自鲍鹏山《端午说屈原》,有删改)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19.下列句子中的“使”与文中加点的“使”,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国家干部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B.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C.我说: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这怎么能行呢
D.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屈原面对失败的种种情状,富有感染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024湖北武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①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意;或者如胡适所说,是一个大“箭垛”,我们人人都可以在他那里射中心中所想;或者,如我曾经比喻的,是一个大大的“滚雪球”,当他在时光的坡道上滚动时,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可以在上面附着上自己的东西。是的,物理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庇荫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力量。
②比经学家把《诗经》学术化、意义化,从而使其失去了生动鲜活更严重的是,学者们对屈原的所作所为。首先,学者们用他们各自不同的判断标准,对某篇作品是或不是屈原所作得出了种种结论,他们甚至还挑起了一场“历史上有无屈原”的争论。依我看,“屈原”本就是一个符号。作为一个“物理事实”,他早已消失,而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屈原”,乃是一个“人文事实”。在贾谊、刘安和司马迁那里,“屈原”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性,是这些东西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我把屈原称之为“滚雪球式人物”,意思是说,“屈原”这两个字上所包含的意义、价值、精神等,是在文化史上不断附着上去的,正如一个雪球。我们若层层剥开它去寻找所谓的事实,则最终不过是雪块而已——所谓的“事实的真相”不存在。文化史上众多人物与文化现象何尝不都是一个一直滚动的雪球 当他们从我们这儿滚过时,若我们能在上面附着上什么东西,也算功德圆满了,何苦要拿着“学问的凿子”硬凿下去,找出所谓最后的“真相” 待到最后,一切剥落,“真相”会令我们失望:原来什么也没有。
21.下列对于文段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B.第②段中有四处给“屈原”加上引号,都是为了起强调的作用。
C.第②段中“所谓的”表示作者对一些人坚持的事实持否定态度。
D.第②段中加点成语“功德圆满”改为“不孚众望”更符合语境。
2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四、写作(60分)
23.(2024江苏淮安、南通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读《五代史伶官传序》,我们对保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深有领悟;读《六国论》,我们对呼求风清气正的社会和不畏强权的操守无限感慨;读《苏武传》,我们对不辱使命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肃然起敬……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D 解析 “必须做到外物不入内心”理解错误,文章最后一段是说“使物象保持其自然状态自由地进入主体内心”,而不是“不入内心”。
2.A 解析 “按照由总到分的结构”分析错误,文章只是写了两个方面,没有总说。
3.B 解析 “无意为文”指不可勉强刻意为文。A项,强调文学作品不可片面地追求艺术性,单纯炫技。C项,是“无意为文”思想的起源。D项,“在进行创作时不需要用心思考、设计”,曲解文意,任何文章的创作都需要用心思考。故选B项。
4.A 解析 第3段观点:“文学创作……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感发”“主客互融、天人合一”。A项,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主客互融、天人合一,与第3段的观点一致。B项,论述屈原作《离骚》的缘由。C项,是诗文的“有为而作”。D项,叙事中蕴含了作者的感情。故选A项。
5.①苏轼的“有为而作”文学创作理论强调文学作品要具有道德评价与教化的功能,从而有益于国家、社会与民众。②《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③《五代史伶官传序》这篇作品能够针砭时弊,有教化的功能,有益于国家、社会与民众,有“济世之用”,称得上是对社会、时代和人民的“有为之作”。
6.D 解析 D项,“意在表明对现实的束手无策”错误。屈原整理装束是要以有尊严的形式赴死,意在昭告世人、警示统治者。故选D项。
7.D 解析 D项,“此举正是对其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错误。屈原只是在无力挽救国运的情况下,无奈作出投江的选择,这体现不出是对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故选D项。
8.①第一次面向西北,想象秦兵入侵下的楚国,战火不断,生灵涂炭,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为无力挽救国家的命运而感到痛心不已。②第二次面向西北,他行三拜九叩大礼,既有对国都与故土的依依不舍,更有以死报国的决绝之情。③一颗明星流向西北,用浪漫的笔法昭示伟大爱国诗人的逝去,也体现其拳拳爱国心至死不渝。
9.①本文侧重通过“渔翁”“老渔父”的问询关心屈原的健康状况和百姓的前途命运,更好地将屈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百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侧面凸显屈原的爱国情怀。②《屈原列传》把屈原和渔父“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人生态度形成对比,凸显屈原正道直行的形象、高洁的品质和高贵的理想,表现其宁可葬身鱼腹也不与众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③我认为本文更好。本文注重细节,屈原将满腔的悲愤表现在动作神情上,面对国破家亡的现状,他已将个人的荣辱生死置之度外,其忧国忧民的形象也因此而愈显高大。(或:我认为《屈原列传》更好。文中通过渔父引出屈原被放逐的原因,举世混浊、众人皆醉,表明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人性的悲剧,更深化主题。)
10.BDG 解析 句意:渡过漳水、洛水,左右冲突迎击四方汇集起的叛军,最后以失败告终。“渡漳逾洛”是并列短语,“渡漳”“逾洛”是动宾结构,中间不宜断开,应在“洛”后断开,所以选B。“左驰右骛”是并列短语,中间不宜断开,应在“骛”后断开,所以选D。“婴其四合之锋”是动宾结构,“婴”是谓语,“四合之锋”是宾语,中间不宜断开,应在“锋”后断开,所以选G。故选BDG。
11.A 解析 A项,“词义相同”错误。“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中的“属”意思是“跟随”。
12.D 解析 “却得到了作者的认同,他们都为秦错失保全关中的机会感到遗憾”错误。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从前贾谊、司马迁都认为如果子婴有中等才能,仅得到中等辅佐之臣,那么关中地区就可以保全。然而最终还是受到后世人的讥讽。这两个人本来并不是不懂得事情发展的趋势,而是可惜秦朝有可以保全的机会。即使如此,他们也只是知道秦有能够保全的形势,而不了解到了子婴执政的时候,秦朝的大势已去。由此看出,并未得到作者的认同,作者认为秦国当时大势已去。
13.(1)等到天下民众捋起衣袖一起来反抗暴乱的秦王朝时,秦国调集兵力以抵抗各地群雄,是为了击退他们。
(2)即使如此,他们也只是知道秦有能够保全的形势,而不了解到了子婴执政的时候,秦朝的大势已去。
14.①章邯等人不知用重兵守关自保。②子婴无能又无良才辅佐。③推行残暴政治,王朝不可救药。
参考译文 战争有攻有守,善于用兵的人一定要懂得什么情况下该进攻、什么情况下该防守。这样才能做到进攻能打胜仗,防守不被攻克。如果该进攻的时候防守,该防守的时候进攻,都是失败之道。
当天下诸侯都与秦国和好而侍奉强大的秦国时,秦国出动军队去进攻各个诸侯国,是为了将它们攻占。策划用进攻的方法去攻占别国,这样的军队就叫作可以兼并敌人的军队。等到天下民众捋起衣袖一起来反抗暴乱的秦王朝时,秦国调集兵力以抵抗各地群雄,是为了击退他们。试图用防守方式来抵挡进攻的,这样的军队叫作救败的军队。兼并敌人的军队有利于转战进攻,而救败的军队有利于顽强防守,这是用兵的一般规律。
秦人依据崤山、函谷关的地形险阻而雄视山东地区,自从缪公以来一直在诸侯中称雄,后来终于兼并天下而成就帝王之业,这难道是秦国的君主世代都很贤明吗 这也是由于他们占据了有利的地势啊。秦二世时天下变乱,天下人竞相起兵最后灭亡了秦朝,没有几年时间秦朝社稷就变成了废墟。凭秦二世的残暴无道,秦王朝的灭亡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他懂得放弃已经背叛了的山东各地,凭借函谷关以重兵把守自救,那么即使他残暴无道,凭山西的千里之地,也还可以维持一段时期。二世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却把全国的军队交给章邯这样的人,越过函谷关千里之外去平叛,还把军队当作先前的兼敌之师,这是大错特错了。
当陈胜首先起义时,天下豪杰都争相向西攻打秦国。他们振臂一呼,便集结百万大军;举旗一呼,便攻破几十座城池。那些起义者都是山林村夫,他们的存亡胜败关键在于一战决生死,他们的锋芒锐不可当。而章邯这些人不知道固守要地,以此消耗造反的军队,而是率领孤军,放弃险塞,渡过漳水、洛水,左右冲突迎击四方汇集起的叛军,最后以失败告终。而刘邦的部队,轻而易举地袭占关中,控制了函谷关。尽管秦二世的残暴无道足以颠覆秦王朝的社稷,天下反秦的形势也足以推翻秦王朝的统治,但秦王朝的灭亡如此之快,却是用兵不当造成的。
秦朝统治者驱使关中地区的民众从事于争夺天下的事业,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而章邯统率的军队,用来进攻关东虽显力量不足,用来防守关中则是绰绰有余。周文曾率领百万大军进逼到咸阳城下,章邯率军多次出击,多次将周文击退,终于迫使周文兵败自杀。假使章邯不是乘胜长驱追击到关东地区作战,而是坐镇函谷关顽强防守,把自己当作救败之师,那么关东的土地虽已分裂,但秦国还没有灭亡。
从前贾谊、司马迁都说“如果子婴有中等才能,仅得到中等辅佐之臣,那么山西之地就可以保全”,然而最终还是受到后世人的讥讽。这两个人本来并不是不懂得事情发展的趋势,而是可惜秦朝有可以保全的机会。即使如此,他们也只是知道秦有能够保全的形势,而不了解到了子婴执政的时候,秦朝的大势已去。即使有姜太公那样的辅佐之臣,又能对秦国怎么样呢
15.C 解析 “由花及鸟”错误。由“月落禽啼天未晓。露和啼血染花红”可知,先是听到了杜鹃的啼叫,后写到了词人将鲜红的花朵看成是子规“啼血”拌和露水染成的,应是由鸟及花。故选C项。
16.①这两句大意是行人(女主人公所思之人)应该不似杜鹃鸟一心思归,如果他知道思归,就应该早点回来。②言外之意是人不如鸟,人间的离愁别恨与杜鹃鸟无关。因为杜鹃鸟还知道念念不忘“归”,只是归不了,而行人却不“思归”。③通过人与鸟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女主人公的愁怨之情。
17.(1)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逡巡而不敢进 (3)示例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8.示例 ①委曲求全/低声下气/忍气吞声/含垢忍辱/忍辱负重 ②针锋相对 ③狼狈为奸/同流合污/沆瀣一气
19.D 解析 A项,“使”意为“行使”。B项,“使”意为“出使”。C项,“使”意为“使用”。D项,“使”为“使令”义,与原句同。故选D项。
20.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四个“不能”的相似句子(或“他呼喊,他叫屈……”四句),写尽屈原的不屈与决绝,气势十足。②善于运用长短结合的句式。两组短句,写屈原的不屈从与抗争,简洁明快又掷地有声;长短句结合,委婉细腻又饱含深情,富有变化又节奏感强,声气豪迈。
21.D 解析 D项,“功德圆满”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与语境比较满意的意思不符。故选D项。
22.①经学家把《诗经》学术化、意义化。②经学家这样做使《诗经》不再生动鲜活。③学者们对屈原的所作所为比那更严重。
23.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前半部分由三个排比句组成,分别由教材中的三篇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六国论》《苏武传》引出不同的认识,通过对三篇文章内容的解读,让我们懂得,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学会保有清醒的头脑,学会拥有坚定的意志,懂得要建设风清气正的社会,懂得要拥有不畏强权的操守,学会保持不辱使命的爱国热情,学会修炼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
材料最后一句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也明确了写作的方向,告诉我们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学史力行,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增强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不断蓄积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写作时,可引用名言引出论点,开宗明义,直接点明以史为鉴、汲取历史智慧、学习先贤精神的重要性。中间论证时采用分论点的形式,可以是并列式,也可以是递进式,分别从不同方面论证以史为鉴的意义,如历史教会我们要拥有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历史教会我们要拥有不辱使命的爱国热情;历史让我们懂得保有清醒的头脑才能行稳致远,历史让我们懂得保有坚定的意志才能攻坚克难;从历史中学会建设风清气正的社会,从历史中学会坚守不畏强权的正直操守等。可以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透彻说理,也可以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来明辨是非。最后,总结全文,发出号召。写作时,不能只写历史是什么,历史代表什么,重点要落在历史对后人的启示上,因为以史为鉴并不仅仅是为了记住,更是为了让我们思考今后该怎么更好地走下去。
参考立意:
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②以史为鉴,不能重蹈覆辙;
③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开创未来;
④汲取历史智慧,启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