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2024山西大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迷娘是歌德在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塑造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意大利少女的形象。“迷娘”原文为法文“Mignon”,意为“宝贝儿”。她姓名不详,只因第一次自我介绍时称“人们叫我迷娘”,故而小说中以“迷娘”称呼她。她早年被人拐卖到德国,流落街头卖艺为生,受尽虐待和摧残,后被威廉搭救并养育成人。她逐渐对威廉产生了难以言说的爱恋,又时时思念着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最终因为无结果的爱情和无法实现的思乡之情而未老先衰、客死异乡。
“学习时代”的第二卷,歌德写了这样两个情节。第八章迷娘跳舞。她的舞姿“矫健、轻盈、敏捷而准确”“她身姿柔软,其严肃庄重却胜于优美悦目”,这唤起了威廉内心的保护欲和同情心,“渴望将这无依无靠的孩子像亲女儿似的装进自己的心坎儿”“用父爱在她心里唤起生活的快乐”。迷娘心里则产生了“一种暗自滋长着的爱情”。第十四章中,迷娘望着威廉,“突然用手按住心口,像是忍受着痛楚似的”“紧紧捂住自己的心口,冷不丁发出一声大喊,身体也随之猛地痉挛”“整个人就像一道泪泉,止不住地流泻”。“在迷惘的瞬间,威廉生怕她会融化在自己怀里,叫他什么也抓不着。”这两个情节表现了迷娘与威廉之间日渐密切的情感关系,迷娘则在吟唱《迷娘曲》时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水到渠成。
在这首诗中,迷娘先后用“爱人”“恩人”“父亲”来表达她和威廉的关系。此时的威廉也不再将她看成一个普通的流浪艺人和仆役,二者之间已经形成了紧密的情感关联,这种关联使迷娘在小说中获得了更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她后来因深陷单相思、思乡而不得归,最后郁郁而终埋下了伏笔。
与其他女性人物相比,迷娘从第一次出现到最终死去的每一次出场都带有很强的神秘色彩和极为模糊的喻意性,在威廉的成长与修养过程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而歌德把她塑造成一位意大利少女也绝非偶然,这与歌德1786年意大利之旅的关系密切,隐含着歌德对意大利所代表的古典拉丁文明的向往,也代表着正在形成的德国文化对成熟典雅的古典拉丁文明的仰慕。歌德认为正在形成的德国文化需要学习意大利辉煌灿烂的文化,他把意大利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并致力于在自己的作品中营造一个“文学的意大利”。
(摘编自远思《“迷娘”形象变化探析》)
材料三
迷娘(之一)
歌 德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进,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想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
B.马克思主义资源,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
C.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源十分宝贵、不可多得,需要耐心研究,全面继承。
D.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者同等重要,不能偏废。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迷娘”这个活泼美丽的名字后潜藏着意大利女孩儿的不幸身世,二者间的矛盾形成了一种张力,使这个人物更富魅力。
B.威廉将迷娘看成女儿,想努力去保护她,迷娘却逐渐爱上了威廉,这种错位的情感是迷娘悲剧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C.《迷娘曲》可以看成德国与意大利两种文化交流产生的结晶,是世界文学史上跨文化资源融通的一个优秀案例。
D.歌德认为学习意大利辉煌灿烂的文化有助于德国文化走向成熟,他仰视、模仿的学习态度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启发意义。
3.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第1节善用色彩,绿叶、黄橙、蓝天……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令人神往。
B.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推测“圆柱成行,厅堂辉煌”描写的可能是一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
C.迷娘之所以称威廉为父亲,是因为威廉结束了她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悲惨生活。
D.第3节描绘迷娘想象返回意大利的充满危险的旅程,她渴望威廉能陪她一同回乡。
4.有人指出《迷娘》(之一)采用了与《诗经》类似的“重章叠唱”的方式。请据此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并简要阐明其艺术效果。(4分)
5.想要更好地学习和吸收《迷娘曲》这样的外国优秀文化资源,我们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请结合材料概述。(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2024河南洛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吝啬鬼(节选)
[法]莫里哀
人物 阿巴贡:剧中主人公
雅克师傅:阿巴贡的厨子和车夫
法赖尔:阿巴贡的女儿艾莉丝的情人
阿巴贡 法赖尔,帮我多想想看。喂,雅克,你过来,我把你留到最末来讲。
雅克师傅 老爷,我是您的车夫,又是您的厨子,您想同哪一个讲
阿巴贡 同两个讲。
雅克师傅 不过两个里头,哪一个在先
阿巴贡 厨子。
雅克师傅 请您等等。(他脱去他的车夫制服,露出厨子服装)
阿巴贡 家伙!这是什么臭讲究
雅克师傅 现在您吩咐好了。
阿巴贡 雅克,我约好了今天请人吃晚饭。
雅克师傅 (旁白)稀罕事!
阿巴贡 说说看,你有好菜给我们吃吗
雅克师傅 有,只要您有很多的钱给我。
阿巴贡 见鬼,老离不开钱!除掉了钱,钱,钱,他们就像没有别的话讲。啊!他们挂在嘴边的,只有这个字:“钱。”老在说钱。这成了他们的口头禅:“钱。”
法赖尔 对。
雅克师傅 说真的,管家先生,你把这个秘诀告诉我,把我这厨子差事接过去,我承情不浅。你在这家,好管闲事,成了一手抓。
阿巴贡 别闲扯啦。到底该怎么做
雅克师傅 席面上有多少人
阿巴贡 我们不是八个人,就是十个人。就作为八个人好了。有八个人吃的,也足够十个人了。
法赖尔 当然。
雅克师傅 好吧!那就得开四份好汤,五道主菜。好汤……主菜……
阿巴贡 活见鬼哟!可以款待全城的人了。
雅克师傅 烤的东西……
阿巴贡 (拿手捂他的嘴)哎呀!捣蛋鬼,你吃掉我的全部家当。
雅克师傅 和烤的东西同时上的……
阿巴贡 (又拿手捂雅克师傅的嘴)还有
法赖尔 (向雅克师傅)你打算把大家撑死啊 难道老爷请客,是要他们死塞活塞吗 你去念念卫生守则吧;问问医生,还有比吃多了对人害处大的
阿巴贡 说得对。
法赖尔 大师傅,你和你那些同行要知道:一张饭桌,上多了菜,等于是一家黑店。把客人当作朋友看待,菜饭就该清淡才好,一位古人说得好,“夫食以其为生也,非生以其为食也”。
阿巴贡 对。(向雅克师傅)你听见了没有 (向法赖尔)这话是哪一位大人物说的
法赖尔 我现在想不起他的姓名。
阿巴贡 记着把这句话给我写下来,我要用金字刻在我饭厅的壁炉上。
法赖尔 我一定写。至于晚饭,交给我办。我会安排妥当的。
阿巴贡 就你办吧。
雅克师傅 再好不过,我免去许多麻烦。
阿巴贡 就该搭配一些不对胃口的东西,不吃便罢,一吃就饱,好比肥肥的红烧羊肉呐,栗子肉馅的点心呐。
法赖尔 一切有我,您放心好啦。
阿巴贡 现在,大师傅,要把我的马车擦干净。
雅克师傅 等一下。这话是对马车夫讲的。(他又穿上他的罩褂)您说。……
阿巴贡 把我的马车擦干净,把马准备好,回头赶集去……
雅克师傅 老爷,您那些马呀 说真的,一步都走不动啦。我不是说,它们累坏了,躺在槽头站不起来,可怜的牲口不是累坏了,那么说,不合实情。毛病出在您老叫它们挨饿,饿到后来,也就只有皮包骨头,马架子、马影子、马样子了。
阿巴贡 什么活儿也不干,说病就病。
雅克师傅 老爷,什么活儿也不干,就该挨饿吗 可怜的牲口,多干活儿,可是有的吃,对它们好多了。看见它们就剩下一口气了,我打心里难过;因为说到临了,我对我那些马有感情,看见它们受罪,就像自己也在受罪一样,我每天省下自己的口粮来喂它们。老爷,对生灵没有一点点怜惜,未免心肠也太狠了点儿。
阿巴贡 赶一趟集,又不是什么重活儿。
雅克师傅 老爷,不成,我狠不下这个心吆喝,它们那副可怜样子,我拿鞭子抽,要良心不安的。它们连自己都拖不动,您怎么好叫它们拖车
法赖尔 老爷,我约街坊毕伽底人吆喝车好了,再说,我们也需要他预备晚饭。
雅克师傅 也好。它们宁可死在旁人手中,也别死在我手中。
法赖尔 大师傅真是高谈阔论的能人。
雅克师傅 管家先生真是水来土掩的好手。
阿巴贡 别吵!
雅克师傅 老爷,我就是看不惯那些马屁精。不管他干什么,哪怕是无时无刻查对面包呀、查对酒呀、查对劈柴呀,我看呀,只不过是巴结、逢迎。想到这上头我就有气。听见人家议论您,我就难过。因为不管我怎么着,说到临了,我觉得自己对您是有感情的。除去我那些马,您就是我顶爱的人了。
阿巴贡 雅克,你能不能告诉我,人家议论我什么
雅克师傅 老爷,说也没有什么,不过话讲在前头,您可不能恼我。
阿巴贡 我不恼你,决不会的。
雅克师傅 算了吧,我看十有八九,您要生气的。
阿巴贡 我不但不生气,反而爱听。我喜欢知道人家怎么议论我。
雅克师傅 老爷,您一定要听,我就干脆对您明说了吧,到处有人说您坏话。人家说起您来,刻薄得就像大雨点子,四面八方全是。人家就喜欢挖苦您,无时无刻不拿您的吝啬当笑话讲。有人讲:您专为自己印了一些历书,四季的大斋和举行圣典之前吃斋的日子,加了一倍,好叫一家大小多断几回食。有人讲:赶上过节送礼或下人歇工的时候,您总有碴儿跟下人吵,找借口不给他们东西。又有人讲:街坊养的一只猫,有一回偷吃了您剩下来的一块羊腿,您告了猫一状。还有人讲:有一天夜晚,有人发觉您到马棚偷喂马的荞麦,您的车夫,就是我以前的那个车夫,黑地里不晓得揍了您多少棍子,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总之,您要我说给您听,随便走到一个地方,就会听见有人在糟蹋您。您成了人人的话柄、笑柄。人家不说您便罢,一说起您来,总把您叫作吝啬鬼、钱串子、财迷和放高利贷的。
阿巴贡 (打他)你是一个傻瓜、一个混蛋、一个坏包、一个不要脸的东西。
雅克师傅 看!我不早就料到了吗 您就是信不过我嘛。我早对您说过了,我对您讲了真话,您要恼我的。
阿巴贡 学学该怎么讲话吧。
(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稀罕事”是指阿巴贡平时不怎么请客,凸显其吝啬。
B.“记着把这句话……壁炉上”,对法赖尔的话的认可体现了阿巴贡的无知。
C.“大师傅真是高谈阔论的能人”是指雅克师傅用夸张、幽默的语言耍弄阿巴贡。
D.“管家先生真是水来土掩的好手”是讽刺法赖尔费尽心机讨好巴结阿巴贡。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虽然是选段,但涉及的人物形象十分饱满,这源于作者对人物语言的精心设计,个性化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
B.选文从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等方面充分描写了主人公阿巴贡嗜钱如命、生性多疑、虚伪丑陋、极端吝啬的典型形象。
C.选文中阿巴贡的吝啬不仅表现在他对朋友的小气上,甚至还体现在他与动物的争斗中,其吝啬的根源无疑是对金钱的强烈的操控欲望。
D.选文中阿巴贡自己爱钱如命,却不允许雅克师傅提钱,这暴露了他的虚伪。想听别人对他的评论,听完又暴怒,也验证了这点。
8.戏剧是冲突的艺术。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它把舞台行动的内在联系、剧本人物、结构和语言有机结合在一起。请简要分析本文中的戏剧冲突。(4分)
9.本剧成功运用了漫画式的幽默、夸张的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2024云南昆明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 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 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
材料二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巉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叛矣。故周五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下)》]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故A秦之盛也B繁法C严刑D而天下震E及F其G衰也H百姓I怨望J而K海内L叛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岂其虑之未周与”中的“周”,与《阿房宫赋》“多于周身之帛缕”中的“周”意思不同。
B.“而灭诸侯、一天下”中的“一”,与《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的“一”意思相同。
C.“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中的“卒”,与《鸿门宴》中的“旦日飨士卒”中的“卒”意思不同。
D.“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中的“师”,与《师说》中的“圣人无常师”的“师”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开篇指出筹划国家大事之人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史书写作中的常见开篇方式。
B.材料一列举了秦、汉、唐等历代君主的事例,指出他们没有吸取前代君王失败的教训。
C.材料二中秦王、二世刚愎自用,暴虐天下,忌讳繁多,士人言未尽而身死,不敢竭忠尽智指出过失。
D.材料二中比较了秦国强盛时期和衰弱时期的不同表现,阐明了秦国不察纳谏言导致亡国的道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2)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
1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使国家安定的治国之道,请概述具体有哪些方法。(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24重庆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5~16题。
【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来(节选)
张养浩
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的痴呆懵懂。高车大纛①成何用 一部笙歌断送。金波潋滟浮银瓮,翠袖殷勤捧玉钟。对一缕绿杨烟②,看一弯梨花月③,卧一枕海棠风④。似这般闲受用,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
注①纛:古代军队里的大旗。②绿杨烟: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中有“绿杨烟外晓寒轻”句。③梨花月:宋代晏殊《寓意》诗有“梨花院落溶溶月”句。④海棠风:元代元好问《雪岸鸣鹌》诗有“秋千红索海棠风”句。
15.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高歌兼喜春来”为曲牌名,它规定了曲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有时还和情感有一定关联。
B.起首两句运用对比,用醉心于诗的“剔透玲珑”和沉醉于酒“痴呆懵懂”形成对照,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取舍。
C.五、六两句铺叙了抒情主人公美酒当前、美人在侧的生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感饱满酣畅,用语考究华美。
D.七、八、九三句作者连用三个“一”字组句,有一种整饬之美,既增加了文字的音乐性,又有助于呈现风物的美好。
16.“对一缕绿杨烟,看一弯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三句。(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陆游《书愤》中,“ , ”两句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作战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2)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流露出无限怅惘的情感的句子是“ , ”。
(3)古人在古诗文中常把鬓发比喻成霜或雪,借此抒发感慨,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2024河南长葛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读者要把握戏剧中人物的形象,除了借助戏剧语言, ① ,我们通过分析戏剧中的矛盾冲突,不仅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更好地探究作品的意蕴。
② ,这在易卜生剧作《玩偶之家》中主人公娜拉和海尔茂身上有充分体现。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如海尔茂把妻子看成自己的附庸,拒绝给予妻子平等的尊重和应有的权利;而娜拉不甘心充当丈夫的“玩偶”,想要争取同男子一样的权利这一冲突是戏剧的主要冲突,直接为揭示作品的主题服务。二是 ③ 。如海尔茂既舍不得娜拉这一美丽可爱的“玩物”,又不愿因娜拉借款的事影响自己的名誉;既不能给娜拉平等的地位和爱,又不愿娜拉离开,这一人物内心冲突表现出海尔茂丑恶的嘴脸。三是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表现为娜拉追求平等的女权思想与海尔茂所代表的男权思想盛行的社会之间的冲突。海尔茂就是这个社会环境的“人化”,他不能接受娜拉对经济独立、夫妻平等、人格平等的要求,反映了娜拉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对女权思想的压制和束缚。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①
②
③
19.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娜拉最后出走的原因,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2024河北石家庄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书评渐成即时“弹幕”,读书心得随处分享……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交与阅读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我们从“量化”的阅读时长排行榜中了解朋友们的“嗜书指数”,在虚拟的“共读小组”里与书友隔屏交流感受思考,读书已不再有埋首故纸堆的孤独,每翻一页都如同“扎”进了 ① 的论坛,推着我们从“灯火纸窗修竹里”的“阅独”空间,踏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共读”场域。
读书人以书会友,可哪怕是一座藏书楼,辐射的空间终究有限。虚拟空间无远弗届, ② 的阅读者更容易找寻到彼此。书评弹幕成为一种新的书评样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成为视觉文化中的一股新生力量,突破时空限制,形成一幅全民参与的互联网文艺评论。根据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约79.6%。与此同时,某知名阅读网站累计评论数已近亿条,逾100部作品的评论数超过100万条,最高一部达1 200万条;另一款知名阅读软件的年笔记个数突破5.7亿。
从读“纸”到刷“屏”,书评弹幕既保留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传统,又实现了数字阅读社交空间的建构与重塑。书友们时而讨论,时而共情,以阅读为载体,分享观点,以“指”代笔,做书摘、写批注,最大程度还原了“纸书”的阅读体验。阅读的体验与感受,知识点的补充与拓展,延伸出的思考与启示,甚至是“吐槽”与“段子”……读者在众声喧哗又 ③ 的海量书评弹幕中,品读到不同的人对同一段文字的别样体会。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书友们有讨论有共情,以阅读为载体分享观点,做书摘、写批注,还原了‘纸书’的阅读体验”。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四、写作(60分)
23.(2024湖南湘东九校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都喜欢一夜暴富的故事和无须努力的成功,但人生不是电影。媒体曝光的复旦大学图书馆打卡图,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
一年间,有人在馆内待了301天,有人168次开馆就来,有人225次学到闭馆,还有人一年去了1 424次图书馆。
一个跑道上,有人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散步,每个人看似都在前行,但结果完全不同。事实证明,哪有那么多天生的学霸,只是他们比普通人付出了更多汗水罢了。
的确,世上所有的奇迹,追根溯源都是脚踏实地的努力。你熬过的苦,都会变成生活的甜;你偷过的懒,后半生都得慢慢还。
读了上述文字,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又有什么感受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A 解析 B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错误。由原文“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可知,“马克思主义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C项,“全面继承”错误。由原文“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资源,中华传统文化也有糟粕,“全面继承”说法错误。D项,“三者同等重要,不能偏废”错误。由原文“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可知,三种资源的地位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是“主体”,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是“滋养”。三者的排序也说明了它们重要性的差异。故选A项。
2.D 解析 “仰视、模仿的学习态度”错误。由原文“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可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3.C 解析 “是因为威廉结束了她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悲惨生活”错误。“威廉结束了她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悲惨生活”是迷娘称威廉为“恩人”的原因;迷娘称威廉为“父亲”的原因是威廉对她有保护和养育之恩。
4.①通篇采用基本相同的句式架构,每节都以“你知道吗”“你可知道”领起,每节最后三行(副歌部分)语句基本相同,这种“重章”的结构,起到了强调作用。②每节最后几句对威廉的称谓一再变化——“爱人”“恩人”“父亲”,袒露了迷娘对威廉复杂的情感。
5.①保持开放的姿态,积极接纳和学习多种文化。②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吸收其中有益的部分。③融会贯通,发现外国优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④面向未来,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6.C 解析 “是指雅克师傅用夸张、幽默的语言耍弄阿巴贡”错误。这句话指的是法赖尔讽刺雅克师傅也像自己一样讲大道理。
7.B 解析 “表情、心理”错误。文章没有对人物的表情和心理进行描写。选文主要是人物的对话,舞台说明中有写动作,如“拿手捂他的嘴”等,但是没有表情和心理描写。
8.本文的戏剧冲突在不同人物之间展开。①阿巴贡与雅克师傅之间的矛盾冲突:阿巴贡打算请人吃晚饭,他们商议菜单,雅克师傅要钱,而吝啬鬼阿巴贡想省钱。②雅克师傅与法赖尔之间的矛盾冲突:法赖尔站在阿巴贡的一边,迎合、讨好阿巴贡,并最终获得了晚饭的置办权;雅克师傅则看不惯法赖尔的这种嘴脸。
9.示例 ①如阿巴贡破天荒地招待客人,但又嘱咐厨子专给客人“搭配一些不对胃口的东西,不吃便罢,一吃就饱”,这些情节荒唐可笑,突出了阿巴贡吝啬、虚伪的特点。②又如雅克师傅一个人做两个人的工作,因此在以不同的身份和阿巴贡对话时,他会穿上不同的衣服,用这样一种夸张、幽默的行为来嘲讽阿巴贡的吝啬,表达对阿巴贡的不满。③再如阿巴贡舍不得喂马,竟然导致马瘦得不能拉车,这些夸张到不近情理、荒唐怪诞的情节,引人发笑,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10.BEH 解析 句意:所以秦国强盛的时候,法律繁杂,刑戮严厉,使天下震动慑服;到了衰微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故”为因果关系的连词,引出结果,置于句首,“也”为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即B处断开;“及其衰也”与“秦之盛也”相对,作时间状语,故“及其衰也”前后应断开,即E、H处断开。故选BEH。
11.B 解析 “意思相同”错误。“而灭诸侯、一天下”中的“一”意思是“统一”,“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的“一”意思是“一个”。句意: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仅仅一人起而暴乱,就使得国家的宗庙社稷毁于一旦。故选B项。
12.B 解析 “指出他们没有吸取前代君王失败的教训”错误。原文说的是“岂其虑之未周与 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灭亡是因为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故选B项。
13.(1)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封地,削弱他们的势力,以为平安无事了,然而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
(2)秦二世接受帝位,沿袭始皇的做法没有改变,(行事)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
14.①深虑平时容易疏忽的事件,防范灾祸的发生。②以民为本,用诚心、大德教化百姓。③虚心纳谏,闻过则改。④以前人为鉴,并与时事相结合。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 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的,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封地,削弱他们的势力,以为平安无事了,然而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最终被敌国所困。
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治乱存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 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政治手段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所以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立即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
材料二 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于是一错到底而不改变。秦二世接受帝位,沿袭始皇的做法没有改变,(行事)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独没有亲信,处于危急之中,而又年幼软弱无人辅佐。秦朝这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国破身亡,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之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那是因为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两脚迭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的行为背离大道,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这难道不可悲吗 所以秦国强盛的时候,法律繁杂,刑戮严厉,使天下震动;到了衰微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所以周朝以五等爵位加以分封深得治国之道,传国千余年而不断绝;而秦朝则本末全失,所以无法长久。
俗话说:“不忘记从前的经验教训,可以成为以后的借鉴。”所以君子治理国家,详观远古的成败得失,考察当今执行的效果,参酌人事任用是否得当,研究盛衰变化的原因,忖度权威和形势变化是否合宜,舍弃什么,采用什么,都应先后有序,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政策,这样才能日久天长使国家安定。
15.B 解析 “运用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取舍”错。“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的痴呆懵懂”,起首的这两句领起全篇,是对作者生活状态的总体概括:精心作诗,纵情饮酒。没有“对比手法”,也没有“态度取舍”。故选B项。
16.①面对一缕杨柳轻烟,眼看一弯梨花明月,头卧一枕海棠清风。皎洁明亮的月光之下,微风夹杂着海棠香气拂面而过。②“绿杨烟”“梨花月”“海棠风”运用排比和化用的手法,句式整饬,语言典雅,将作者的生活环境渲染得十分雅致。③作者将自己隐逸的生活描写得乐趣备至,令人心驰神往。极为寻常的田园生活,在摆脱了俗世羁绊、无牵无挂的作者心中,这一切十分惬意。
17.(1)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3)示例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尘满面 鬓如霜/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8.①还要深究人物间的矛盾冲突 ②戏剧中的矛盾冲突 ③人物内心的冲突
19.海尔茂无法给娜拉尊重,也不愿她离去,带给她束缚和压迫。同时,女权思想驱使娜拉追求自由和平等,最后出走。
20.示例 ①人声鼎沸 ②志趣相投 ③趣味横生
21.它的使用常态化,成为视觉文化中的一股新生力量,突破时空限制,形成一幅全民参与的互联网文艺评论的新图景。
22.①原句多用短句和整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也能体现出书友们阅读时的情态,以及利用互联网共读的热情,改后的句子缺少节奏,抒情性弱。
②强调的重点不同,原句用“以‘指’代笔”“最大程度”,更能够体现书评弹幕保留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传统,更能够突出网络的作用,更生动形象,改句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23.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由4段文字构成。第1段文字指出人们都想要迅速成功或不劳而获,但是复旦大学图书馆打卡图却让人感到世界的悬殊。第2段文字用复旦大学图书馆的打卡数据说明那些学习者努力的程度。第3段文字用一个跑道上每个人前行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的形象比喻,说明学霸只是比别人付出得多罢了。第4段文字是对前面文字的总结:没有白吃的苦,也没有白偷的懒,只有脚踏实地去努力才能创造奇迹。可见,材料的主旨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苦尽甘就会来,偷懒还要自己承担后果,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创造奇迹。人生在世,同样都是活着,看起来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只是前行的方式和态度不同,而最终的结果就会截然不同。如果害怕吃苦,不肯努力,不愿探索,总想着不劳而获,或者一蹴而就,这无异于希望天上掉馅饼,最终只能是痴心妄想,一无所获。如果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奋力拼搏,不断探索,自我磨砺,努力提升,那么这些吃的苦就会变成向上的台阶,让努力的人一步步登峰造极。
从“感悟与思考”可知,可以写成议论文。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首先指出脚踏实地的努力才是成功的保障,然后分析脚踏实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阐述我们应该如何脚踏实地去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采用正反对比式论证方法,阐述苦尽甘来的好处和偷懒“负债”的后果。
参考立意:
①人生的奇迹,只属于脚踏实地的人;
②天道酬勤,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③苦尽甘来,懒后偿“债”;
④没有天生的幸运儿,只有努力的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