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1 12: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课标要求
①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②认识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③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原始社会 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迄今存在最长的社会形态 夏朝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确立) 商朝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发展)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鼎盛) 东周 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旧石器时代(距今170万-距今1万年) 含义 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遗存 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
距今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
社会生活 渔猎采集、群居生活、用天然火
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存
大约在距今四五年前,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址
分布特点
星罗棋布分布广泛
中原核心多元一体
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BC2070年) 含义 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人类 遗存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奠定中原核心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社会 生活 原始农业(稻粟)、畜牧业
手工业(陶器)、定居生活
时间 文化遗存 分布地域 概况与特征
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 母系氏族 仰韶文化 (姜寨聚落) 黄河中游 是彩绘陶器
主要种植粟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种植水稻
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距今约5000年前 父系氏族 龙山文化 黄河流域 A.龙山文化代表器物是黑陶
B.它们都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出现祭坛和神庙
C.陶寺遗址有宫殿和天文建筑和礼器,出现阶级阶层分化
红山文化 辽河上游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陶寺文化 黄河中游
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红山文化考古发掘反映的社会状况
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出现了较大规模的
祭坛和神庙
贵族墓葬分布在祭祀遗迹附近
每墓中心有石椁
有随葬玉器贵重物品
生产力发展
出现社会分工
社会组织扩大
形成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出现公共权力
社会分工加大
部落出现权贵阶层
玉琮一般多出现于规模较大,随葬品丰富的墓葬,出土玉琮墓的主人为男性,表明良渚文化不仅存在贫富分化,而却存在男尊女卑现象
-王巍《良渚玉琮刍议》
王族贵族墓地
平民墓地
古国产生
阶级分化
贫富分化
私有财产
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产品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阶级或阶层的出现是国家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
-《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
禅让制:
1、含义: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选才标准:贤、才、德、有功于社会,非血缘
3、决定因素:低下生产力决定
4、局限:部落首领内部有限民主
(说明权力走向集中)
夏朝的统治 权力继承方式 中央机构 地方管理
王位世袭制 取代禅让制 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社会进步的表现 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夏朝社会是聚族而居
直接统治:夏部族生活地区
间接统治:其他部族生活地区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夏朝的统治区域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夏文化
历法
《夏小正》记载一年中各个月份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
商的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1046年)
中央
1、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2、统治机构完善: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
中央设置尹等各类事务官
地方
内外服制度
商朝的统治特点
殷人尊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
商朝的文化:
1、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今天汉字就是有甲骨文演化而来,甲骨文内容多为卜辞,反映商王和贵族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2、历法:最大成就是干支纪日法,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记日方法。
3、青铜器文化:青铜器的制造技术和青铜工艺在世界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外服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是完全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外服以至外服以外的方国,其经济多较商落后,故而也不时进入王畿抢掠。终商一代,与方国的战争十分频繁。 (商王对外服控制有限)
商朝对地方的统治(内外服制)
商朝采取的二元统治体制,将统治区域分为内服和外服,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方式。“内服”指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位于以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外服”指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即当时四周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
内外服关系:
(1)存在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
(2)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
(3)方国的向背影响商朝的兴衰
实质:由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制发展、演变而来,内外服制实际上是一种方国联盟,商王是天下共主,外服是诸侯统治地区,谈不上分封,多数部落原本就是存在的,或称方国,处于独立或半独立状态
采取内外服制的原因:
(1)是部落联盟传统的延续
(2)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项目 内外服制度
王室 关系 王室与方国
同盟关系
地方 居民 内外服居民
聚族而居
有血缘关系
等级 观念 方国承担义务
有等级观念
实际 效果 不能有效
维护统一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荀子》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
古代帝王的后代
分封目的:维护统治,巩固政权
诸侯义务:听从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随从作战
诸侯权利:再分封、设官员、
建武装、征赋役
西周的分封制
周天子和诸侯的关系:
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诸侯听命周天子,诸侯在地方有相对独立权力
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方式--天下归周)
西周分封,诚然有其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分封越多,宗周越弱;时间越久,亲情越疏……终究因为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宗周灭亡,王纲解组,那一个庞大的网络,一旦崩散。
——许倬云《我者与他者》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之国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
分封制:
①维系:土地和义务的关系
②关系: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诸侯有相对独立权力
③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④影响:众星捧月 巩固政权
(前期)拓展疆域 开发边疆
民族融合 文化认同
(后期)王权衰落 大国争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平民
奴隶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的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区分财产和权力大小的制度
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
西周的宗法制(权力分配原则--天下归宗)
特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大宗与小宗关系是相对的,形成的宗法关系等级链: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③政权和族权相结合
宗法制可以看做氏族制度进入国家阶段后的残余。由于中国古代国家的早熟,氏族、血缘关系对社会的影响在国家中不但没有消失,相反经过加工和改造,成为维系国家统治的重要支柱。到春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复杂化,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逐渐难以继续维持,至战国最终瓦解。不过宗法观念仍然在后世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西周的宗法制
宗法制的作用:
凝聚宗族力量
维护内部团结
确保贵族
对政权垄断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大宗
(宗主)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小宗
周代封建社会的上层,“君统与宗统叠合,政治伦理与亲族伦理合一”。
--许倬云
宗法制当时有巩固分封制,强化王权的作用,它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在沉重的赋税负担和激烈的土地兼并下,宗法制则起有强化、自保家族生存、凝聚宗族的作用。
--朱筱新《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
西周的宗法制和(礼乐制--天下归心)
宗法制对当今社会有何影响?
古代中国很多关于国家的观念和社会的制度,都是从家庭、家族、宗族这里引申出来的,这种合理性认同来自人们对于身边的家庭、家族、宗族秩序的理解,人们觉得这个秩序有道理、可以依赖,所以被逐渐放大,就成了普遍伦理和国家制度。
——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重家庭强化民族家国认同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
西周的礼乐制
礼泛指典章礼仪等,用来区别宗法远近和等级。
乐指舞蹈和歌咏等,使各等级上下和同。
①开发边疆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②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③礼乐制促进了儒家思想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或价值观形成
④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周政治制度对文明发展影响
礼乐制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 、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西周各种奴隶制度之间的关系
井田制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周天子的统治
稳定经济来源
牢固政治权力
维系血缘关系
稳定社会秩序
(政治生活等级化)
(土地经营国有化)
(家庭关系政治化)
(等级观念生活化)
西周的统治(前1046-前771年)
西周的灭亡原因
①统治者的暴政
②民族矛盾的尖锐(犬戎族攻破镐京)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二相乃共立太子静为王,是为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辅之。
--《史记·周本纪》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史记·周本纪》
商周经济
特点:土地国有、集体耕作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
—《孟子》
2.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主要部门
对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时的工匠已经掌握了决定青铜器功用的铜与锡的配置比例。
—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夏商周时代》
司母戊鼎于1939年被河南安阳农民发现,重832千克,只存一耳。为防止日军抢夺,重埋地下,1946年重新挖掘送至南京作为生日礼物送予蒋介石,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存于南京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1.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土地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与低下生产力相适应。
千耦其耘
旧石器时代
约170万年前-约1万年前
打制石器
原始人群
元谋人、北京人
新石器时代早期
约距今7000-5000年
母系氏族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仰韶文化
课堂小结

约前2070-前1600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二里头遗址

前1600-前1046
内外服制
青铜文化、神权色彩
西周
前1046-前771
分封制、宗法制
礼乐制、井田制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新石器时代晚期
约距今5000年
父系氏族
红山文化
龙山文化、良渚文化
(1)政治:家国同构 神权色彩 血缘政治 尚未集权
(2)经济:木石生产 青铜鼎盛 土地国有 集体劳作
(3)文化:甲骨文字 礼乐文化 祖先崇拜 敬天保民
古代早期
国家特征
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
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课堂练习
B
【解析】分封制下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人口权、土地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与述职并提供军赋和力役,故选B项;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分封制的对象主要分为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排除C项;周朝存在时间是前1046年一前256年,统治791年,排除D项。
2、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 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 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解析】西周通过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来实现对各地的监察,这有助于巩固对新版图的控制,故选A;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材料涉及的是对地方的管理,排除B;西周并不是皇权政治,秦始皇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排除C;材料强调对地方的监察控制,而不是选举部落贤人为王,排除D。
A
3、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在分封制中,周王通过“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起一批新兴国家,如题干材料中的卫、鲁、燕等国,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心理认同,并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而王室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控制而非直接统治,故C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确立于夏商时期,分封制只是延续了过去的贵族世袭做法并有所发展,故D项错误。
A
【解析】神话传说是由人们幻想中的古今生物编造出来的故事,它与远古的生活和历史有密切关系,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很重要的文献资料,故A项正确;考古遗存是古代人类的活动遗留下来的,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故不属于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故B项错误;实物资料是指实际存在的有关历史的、真实存在的资料,也不属于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故C项错误;我国最早的文字资料是商朝的甲骨文,商朝人不属于早期先民,故D项错误。
4、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  )
A.神话传说 B.考古遗存 C.实物资料 D.文字实录
A
材料一 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
——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
材料二 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
(1)原因:该书侧重的项目需要确考的文字记录;
夏朝历史缺乏当时的文字记录。
史料:传说;追记。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
历史所依据的史料。(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2分)
(2)路径:考古发掘。 原因:神话传说、文字记载无法定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