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程标准:
1.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时空观念
本课
结构
1885
台湾建省
1851
金田起义
1861
安庆内军械所
1899
门户开放
太平天国运动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
爆发
1883
1864
洋务运动
1895
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中国狂潮
天京陷落
1894
甲午战争
爆发
1、农民阶级
2、地主阶级
边疆危机——瓜分狂潮
探索出路
危机加重
一、农民阶级的反抗:太平天国(一)爆发的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太平天国(1851-1864)
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
②吏治腐败,激化阶级矛盾
①自然灾害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④“拜上帝会”的传播,构建美好蓝图
思考: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贫苦农民愿意加入太平天国起义?
根本原因
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二)过程
由盛转衰
南京 天王府
(三)重要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天朝田亩制度》
思考1:据《天朝田亩制度》说明农民革命的理想及其意义?能否实现?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1)主要内容
(2)评价
①平均分配土地,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追求社会财富平均(革命性)
②绝对的平均主义脱离实际,具有空想性、落后性。
他主张同外国通商;在不干涉内政的条件下,欢迎外国人来传授工艺技术。他主张发展工业,开采矿藏,发展交通,创办银行,发行纸币,设立邮局、报馆、医院等,他主张准许私人投资、奖励发明创造。在洪仁玕所设想的新国家中是有富人和穷人的,甚至是有百万富翁的。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思考2:《资政新篇》构建的农民革命的发展方向及其实质?能否实现?
(1)主要内容: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
(2)实质: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反映了鸦战后的时代变化)
(3)评价:①先进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三)重要纲领 2、《资政新篇》
②缺乏群众基础,未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
思考1: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四)失败原因
2、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1、直接原因:
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冲不破封建社会的制度与思想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大兴土木,将两江总督府扩建为豪华壮丽的天王府,还从民间挑选嫔妃。其他诸王也竞相效尤,冠冕服饰,仪卫舆马,无不奢华。太平天国还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
——“马工程”:《中国近代史》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农民阶级不能承担领导中国革命重任
1、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
2、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汉族官员地位上升,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
3、促使清王朝进行变革,催生了洋务运动。
4、严重破坏社会生产。
——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 2019年。
湘军:曾国藩建
淮军:李鸿章建
清末,八旗和绿营战斗力低下,清政府不得不下令地方组织团练。地方团练发展为地方军队——湘军和淮军。
太平天国运动前,清廷财政收入以田赋为主。道光时期全年财政收入约为4000万两,田赋收入约为2000-2500万两,占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一些富裕的省份人口减少,土地荒芜,朝廷无法得以正常征收田税。
——整理自倪玉平〈晚清财政税收的近代化转型 以同治朝的关税财政为例〉
(五)影响
二、地主阶级的自救 (一)指导思想
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恭
亲
王
奕
左
宗
棠
曾
国
藩
李
鸿
章
张
之
洞
(二)目的:剿发逆,勤远略
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时间
旗号
内容
1、创办官办军事工业
2、创办官督商办民用工业
时间
旗号
内容
前期:(60-70s)
“自强”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
后期:(70-90s)
“求富”
李鸿章:开平煤矿
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之洞:湖北汉阳铁厂
(三)内容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
北洋海军
4、组建新式海军
福州船政学堂
京师同文馆
留美幼童
3、创办新式学堂,培养军事和翻译人才
筹划海防,创办三支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晚清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北大外语系前身。
为北洋海军培养了大批军官
派出四批幼童赴美国留学,其中包括唐绍仪、詹天佑等人
(三)内容
①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尝试;
②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助于抵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消极: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必然失败。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放手办理?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定不了里面是何等材料。
——李鸿章
失败根因↑
思考:何为纸片糊裱和内里未改?
(四)影响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一)边疆危机
左
宗
棠
李
鸿
章
新疆不复,于肢体元气大伤;海疆不防,则腹心大患愈棘。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提出“论中国目前力量,实不及专顾西域……只此财力,既备东南万里之海疆,又备西北万里之饷运,有不困穷颠蹶者哉?”
“塞防”与“海防”之争
(一)边疆危机
西北边疆
· 1864年英国支持新疆内乱
· 俄国占领伊犁地区
· 1878年左宗棠收复伊犁
· 1884年新疆建省
西南边疆
·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
· 1885年镇南关大捷
· 《越南条款》清政府承认越南独立
东南边疆
· 1879日本吞并琉球起,传统宗藩体系受到冲击
· 1885年台湾建省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中国台湾
(二)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①直接原因: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乘机挑起战争。
②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大陆政策,蓄谋侵略扩张。
③其他原因:二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对日姑息纵容,企图从中渔利。
日本大陆政策:
第一步是攻占台湾,
第二步是吞并朝鲜,
第三步是进军满蒙,
第四步是灭亡中国,
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清政府
洋务运动
19C60-90S
日本
明治维新
19C60-90S
“日本进攻,我们摸鱼,多好的事!”
2、过程
丰岛
平壤
黄海海战
旅顺
威海卫
黄海海战
旅顺大屠杀
3、结果
马关条约签署场景
(1895年,日本马关)
甲午战争一方面标志着中国遭受更严重的侵略和奴役的开端;另一方面,随着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紧张和经济状况的急剧变化,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掀起的改革和革命也在快速酝酿之中。 ——王建朗、 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3.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4.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变法图强、救亡图存的斗争
2.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影响
5、反割台斗争
全台非澎湖之比,何至不能一战?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誓死守御。设战而不胜,请俟臣等死后再言割地。……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惟有开仗。——巡抚唐景崧七次致电清政府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台民布告》
四、瓜分中国狂潮 (一)三国干涉还辽
结果:日本同意还辽,但清政府需向日本支付3000万两赎辽费及高额利息。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美国: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
实质:帝国主义之间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
思考:除武力侵略,列强还有哪些侵略手段?
(二)瓜分中国的狂潮
1902年法国明信片
《肢解中国怪物》
《时局图》
中国近代时事漫画
(1)政治上: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2)经济上:
①资本输出,建立工厂;
②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③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甲午战争一方面标志着中国遭受更严重的侵略和奴役的开端;另一方面,随着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紧张和经济状况的急剧变化,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掀起的改革和革命也在快速酝酿之中。
——王建朗、 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但它带来了一定的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
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为了其自身利益,在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中国的同时,又有意保留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扶植中国封建势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道路。
毛泽东的这段论述,指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手段和影响。
1.(2024·西安)咸丰二年(1852年),清代漕粮海运,仅实行于江苏省。咸丰三年,清政府宣布,将浙江全省以及苏、松、常、镇四府和太仓州等处“漕米,同办海运”。由上海招商船承雇,装载海运至天津。与上述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
A.列强逐渐控制中国航运业
B.国内政治局势的剧烈变化
C.政府扶持民族航运业发展
D.近代造船工业兴起的影响
B
课后练习
[解析] 据本题材料“将浙江全省以及苏、松、常、镇四府和太仓州等处‘漕米,同办海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咸丰三年,太平军占领镇江、扬州,江路受阻,国内阶级斗争的影响和运河淤塞,以及近代火车、轮船等新型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导致清代漕粮河运逐渐废止,因此材料所述变化与国内政治局势的剧烈变化有直接的关系,B项正确;1852年列强并未控制中国航运业,排除A项;“同办海运”指的是政府兴办海运,不是政府扶持民族航运业发展,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近代造船工业兴起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
课后练习
2.(2024·临沂)下图的门牌,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发的户籍凭证,据此推知,当时发给门牌的主要目的是( )
图:(注:图中门牌系发给“费鹤云”,四十一岁,家住石门县西乡(在杭州以北八十公里)。费鹤云与妻(三十七岁)、母(六十二岁)、子(十九岁)同住。为了防止擅自篡改资料,另有“共计”一栏)
C
A.计算税额 B.统计可入伍人数
C.加强基层治理 D.杜绝人口自由流动
课后练习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可知门牌是太平天国的户籍凭证,按户进行户籍登记,详细记载户口数量及个人信息,便于征税,征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三者都是加强基层治理具体措施,但是最主要目的是定都天京后加强基层治理的需要,C项正确;计算税额并非主要目的,排除A项;统计可入伍人数并非主要目的,排除B项;“杜绝人口自由流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课后练习
3.(2024·郴州)英国在华报刊《字林西报》评价中国洋务运动时说道:“开办同文馆、派遣一百名留学生、翻译科学著作、用外国方法训练士兵、建造军火库、开矿、架设电报等举措本该对中国有益,但是,这一改革的深层动机是坏的。”该评论意在说明洋务运动( )
A.呈现官僚化经营管理色彩
B.并未孕育出社会革新力量
C.旨在维护落后的封建体制
D.近代外交的主权意识缺失
C
课后练习
[解析] 根据材料“这一改革的深层动机是坏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曾国藩等地主阶级为维护清王朝统治而进行了洋务运动,因此题干中“这一改革的深层动机是坏的”表明当时仍然固守落后的封建上层建筑,C项正确;题干并非剖析洋务运动官僚化管理色彩,该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诱导下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因此“洋务运动并未孕育出社会革新力量”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没有关于近代中国外交的相关信息,因此无法得出近代外交的主权意识缺失的认识,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