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皇帝的烦恼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说一说皇帝的烦恼是什么 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
与创新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纲要·上
选官制度
中央官制
赋税制度
统治基础
政权组织
政府收入
人
权
财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朕之天下,
人才如何寻?
权力如何分?
收入如何得?
除此之外,兵役制度、法律制度等亦是王朝运转之支柱,多多关注。
目录
壹
贰
选官制度:集天下之人
中央官制:分丞相之权
叁
赋税制度:聚世间之财
选官制度:集天下之人
01
学习清单
1、魏晋及以前选官制度的演变、方式及标准
2、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选官标准及影响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和所学,从西周时期到隋唐,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选官标准是什么
商周时期
战国—秦汉
汉武帝后
魏晋南北朝
隋唐—1905年
血缘关系
军功
品行才学
?
自主学习
选官
方式
依据
标准
门第
一、选官制度:集天下之人
(一)魏晋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材料一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油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
材料二 【历史纵横】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
背景
(1)汉末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2)抑制地方大族,集权中央;
(3)察举制自身弊端,不适应选拔需求
标准
家世、品德、才能并重
家世(西晋)
方式
品评官(中正官)评定、推荐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一、选官制度:集天下之人
依据教材第一段和“历史纵横”,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人物小传:
王徽之,出身琅琊王氏。曾在军中,上官问任何职,答曰:“不清楚,常见有人牵马进出,似是管马。”又问有多少匹马?答曰:“不知道。”再问马的死亡率高吗?答曰:“未知生,焉知死?”后竟官至黄门侍郎(门下省副长官)。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积极: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到西晋时期选官主要注重家世门第,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思考
【思考】阅读材料,归纳科举诞生的历史背景?
“梁末之乱(南梁将领侯景叛乱期间,江南豪门大族被屠戮殆尽),为永嘉南渡后的一大结局。南朝士族在经过数百年腐化之后,于梁末被全部消灭。”
——陈寅恪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九品中正制本身的弊端
士族的没落,庶族地主的崛起
中央集权的需要
(二)隋唐时期
一、选官制度:集天下之人
——科举制
隋文帝时期
隋炀帝时期
唐太宗时期
武则天时期
唐玄宗时期
开始采取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设立武举、殿试
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概括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发展概况。
(二)隋唐时期
一、选官制度:集天下之人
——科举制
思考:根据材料回答,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有何创新之处?
材料:(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一、选官制度:集天下之人
雁塔题名(进士及第的代称)
科举制的特点:
开放性:自由报名
公正性:分科考试
科学性:择优录取
集权性:统一集权
【思考】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2: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实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
材料3: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材料1:科举考试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 。……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 “平民政治”。
科举制的影响
进步性: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②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局限性:忽视实用性学问,束缚人思想、阻碍个性自由发展和近代自然科技的进步。
(二)隋唐时期
一、选官制度:集天下之人
——科举制
就中国以往政治而言,宰相权拿给皇帝一定坏,用人无客观标准,一定也要坏。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种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寻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世官制
(夏商周)
科举制
(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军功爵制
(战国)
察举制
(西汉)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血缘
军功
品行
才学
才能→
家世
才学
演变趋势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等演变为学识、才能,渐趋严密、科学
选拔方式:由血缘、地方评定、推荐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
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选官的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中央官制:分丞相之权
02
学习清单
1、了解秦汉中枢机构
2、三省六部制的运行、分工、特点及意义
秦朝
西汉
东汉
魏晋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尚书台;三公
三省制
【思考】到隋唐时期,
中央官制又有何变化?
二、中央官制:分丞相之权
1、形成
魏晋形成三省体制;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起草诏令
审议诏令
执行诏令
交于审议
封驳
审议通过
吏部
礼部
户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皇帝
2、运作
三省各司其职,相权三分,最后集权于皇帝
运作:①中书省起草皇帝诏令,
②门下省审议
③由尚书省相关部门执行
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3、特点
三省六部制
观察三省位置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思考
三省的位置布局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权力格局:
中书省和门下省位于太极宫(皇宫)内南侧
中书省和门下省侧重辅助决策
尚书省距太极宫较远,但位于皇城中心位置
尚书省侧重行政执行
情景设计:唐朝的防疫
如果时间倒流,唐朝时期疫情频发,请根据三省六部的职能和运行程序,简述唐朝疫情防控方案出台及施行的流程。
流程:政事堂三省长官商议,中书省草拟诏令后送交门下省审议,有问题驳回重拟,没有问题交由尚书省下达给具体负责部门执行。
合作探究
政事堂是唐初宰相(三省长官)议事之所。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唐高宗弘道元年,政事堂被转移到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唐初,三省长官并为宰相,一起在政事堂共议国政。为防止权臣窃位,皇帝往往指派品位较低的官员加上“参知政事”等头衔,参加政事堂会议。
进一步分散了相权,便于皇帝全面控制朝政;
更有效地集中了统治经验,促进中枢决策科学化
【思考】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
二、中央官制:分丞相之权
材料 唐代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皇帝命令,在“敕”字下,须加盖中枢、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具有一定的公开性、民主性
三分相权
决策的程序性分工、家事和国事分离,节制君权
决策权和行政权分离,
职责分明,彼此制约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赋税制度:聚世间之财
03
学习清单
1、租调制与租庸调制的实施的时间、内容、影响
2、两税法实施的时间、原因、目的、内容与影响
中国的赋税,合几千年的历史观之,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以最大多数的农民所负担的田税、军赋、力役为基本,随时代变化,而成为种种形式……其二自此以外的税,最初无有,后来逐渐发生,逐渐扩张,直至最近,才成为最重要部分。
——吕思勉《中国通史》
三、赋税制度:聚世间之财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古代民众的义务: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粮食、布帛
人头税
田亩税
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汉书·高帝纪》
税谓收其田入也。 ——《汉书·食货志》
(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
“赋+役”
三、赋税制度:聚世间之财
井田制
西周
均田制
租调制
魏晋
编户齐民
田租、人头税、更赋
秦汉
均田制
租庸调制
隋-唐初
两税法
唐中期
初税亩
春秋战国
(一)赋税制度的演变
三、赋税制度:聚世间之财
1.魏晋时期:租调制
以户(一夫一妻)为单位,进行征收
租——纳粟;调——纳绢或布
成年男子需负担一定的徭役。
主要内容:
2.唐初:租庸调制
征收对象:21—59岁的成年男子
征税类目:租——粟(粮食)
调——绢/布
庸——男子不去服役的纳绢/布代役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特点:①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
②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③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
三、赋税制度:聚世间之财
【材料】由于安史乱后出现的民户大迁徙和土地所有权的大规模转移,唐初实行的户籍制度和均田制度已经不能维持。天宝十三载编民900万户,其中缴纳赋税的课户为530万户。而乾元三年只有193万户编民,其中课户只有78万。就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财政出现了严重危机。
——翁俊雄《唐后期民户大迁徙与两税法》
民众逃亡&土地兼并
均田制无法推行
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政府财政危机
(1)背景
3.780年唐德宗
两税法
三、赋税制度:聚世间之财
(2)创新之处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征收方式
以人丁为主
以财产为主
租庸调、杂役
户税和地税
受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一次征收
夏、秋两季
征收实物
概以钱计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名目
扩大了收税对象
固定了收税时间
改变了征收方式
三、赋税制度:聚世间之财
两税法实施以前,唐中央控制的户口仅一百二十万户。行两税法时,总计得土户一百八十余万,客户一百三十余万,检括出隐户近二百万户。纳税的人数多了,国家的收入自然增多。仅以地方上交给唐中央的税钱为例,在推行两税法之前,每年为一千二百万贯,而盐利居其半;两税法实施后,“赋入一千三百万六千七十贯,盐利不在此限”。
——摘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3)影响
积极:
(1)以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体现社会公平;减轻政府对人民人身控制。
(2)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3)扩大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4)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三、赋税制度:聚世间之财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集》卷2《重赋》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收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
(3)影响
鉴往知来:悟盛世启示
定国安邦,首在制度。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创新是提高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制度创新,才能使制度自信的基础更加巩固。——习近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习近平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课堂小结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之变
中枢之变
赋税之变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租调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重家世(门第)
考试选拔,重才能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纳钱代役,保证劳动时间
以财产为主纳税,减轻人身控制
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门第与才学的博弈
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走向简约)
(走向成熟)
(走向公平)
1.(2024·徐州)唐以来“士人登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许多地方修建了“文峰塔”“文昌阁”,还修建了题名碑和牌坊彰显功名荣耀。这些现象可以说明( )
A.崇文抑武成为治国方针
B.民间向学风气日益浓厚
C.社会风俗受到科举影响
D.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随堂巩固
C
随堂巩固
[解析] 根据材料“士人登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许多地方修建了‘文峰塔’‘文昌阁’,还修建了题名碑和牌坊彰显功名荣耀。”可知,士人登第必展欢宴,许多地方修建了“文峰塔”“文昌阁”,还修建了题名碑和牌坊彰显功名荣耀,这都是科举制对社会生活及风俗影响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中信息,无法判定是否是崇文抑武成为治国方针,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科举制的影响,而非民间向学风气日益浓厚,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传承发扬的信息,排除D项。
随堂巩固
2.(2024·宁德)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反对将驸马武崇训的墓地称为陵,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这表明当时( )
A.给事中执掌决策权 B.皇帝独尊地位削弱
C.礼仪严格承袭惯例 D.中枢机制运行正常
D
随堂巩固
[解析] 根据材料“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门下省负责审核批驳,材料中门下省的官员批驳皇帝的制书,就是在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反映了当时中枢机制运行正常,D项正确;门下省负责审核批驳,没有决策权,排除A项;材料中的门下省正常运行,不能说明削弱皇帝独尊地位,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三省六部制正常运行,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随堂巩固
3.(2024·成都一模)唐朝前期,统治者多次规范官员奏事的层级、程序和功能,注重皇帝与宰相及官僚机构之间的分工,皇帝原则上只处理军国大事或现行法律规章所无法涵盖的问题。这些举措( )
A.反映了中枢机构的调整
B.降低了君主专制的程度
C.避免了朝廷决策的失误
D.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D
随堂巩固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规范奏事程序,皇帝与官员分工,这些措施都有助于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举措是调整皇帝与中枢机构的分工,而非调整中枢机构,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皇帝的权力是否有所变化,因而不涉及君权,不能说明“降低了君主专制的程度”,排除B项;决策失误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无法完全避免,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