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某学者指出,公元前四千年中国存在的区域文化带有内蒙古长城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长江三角洲文化、大坌坑文化等,这些文化彼此相互作用,历经1700年,史前“文化中国共识圈”正式形成。这表明
A.不同文明的交融互动最终促成了国家的形成 B.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
C.地理的复杂性与分层性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 D.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周边逐渐扩展
2.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属于仰韶文化遗存的部分,内有一灰坑如右图所示,坑小口大平底,弧壁平,坑灰土中有炭化种子粟、黍。据此可推知
图1:秦安大地湾H219平,剖面图
A.当地先民已进入定居时期 B.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地
C.西北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 D.仰韶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截止到2000年,我国已发现的史前城址中的绝大多数属于龙山文化时期。这些城址不同于普通聚落,而是地域性中心聚落,城墙的修建反映其防御强度不断增强。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出现了文字 B.进入了奴隶社会
C.城市开始出现 D.出现了早期的文明曙光
4.周公曾说“上帝关怀下民,为民求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也被编入《左传》和《孟子》等书中。据此可知
A.西周开始出现君权神授思想 B.周公的仁政思想影响深远
C.儒家思想影响了西周的施政 D.统治者认识到民众的力量
5.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蒙古高原北部的匈奴遗址中出土了锄头与银刀 匈奴文化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
B 西周早期的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录 迟至西周,早期华夏认同已经形成
C 孟子提及井田制时认为“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描绘了小农经济生产的典型
D 周代多用“公、伯、子、男”等亲属称谓标识爵位 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有深厚渊源
6.商代青铜器纹饰主要以婆装兽面纹为主,西周时期青铜器纹饰偶见一些人形纹饰,春秋战国时期,不少青铜器出现了反映贵族生活的纹饰,题材涵盖宴饮、歌舞、习射、采桑、弋射及水陆攻战等场景。商周到春秋战国的青铜器纹饰变化反映了
A.尊神事鬼思想的消亡 B.礼乐等级制度的瓦解
C.贵族血缘政治的加强 D.关注现世的观念增强
7.公元前356年,商鞅颁布“分户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该法令出台的社会条件是
A.细密的手工业分工 B.华夏民族开始形成
C.铁犁牛耕逐步推广 D.地域性商帮逐渐兴盛
8.韩非子指出,“强兵得先富国,而重农则是富国的根本途径”。道家认为“我无事则民自富”,倡导让百姓休养生息,自由发展社会经济。儒家则主张顺应农时,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兼顾民富,各学派的经济思想从木质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思想自由和百家争鸣 B.战争频繁与诸侯割据纷争
C.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 D.思想融合与统一趋向加强
9.春秋时期“齐有彗星”,齐侯欲以祭祀祛除不祥,晏子说“无益也,祗取诬焉”,认为“祝史之为,无能补也”。面对水灾,百姓祭祀神龙时,子产指出神龙与水灾无关,坚持“吾无求于龙”,不必祭祀。这反映出当时
A.礼乐制度被彻底废除 B、儒学思想成为主流
C.人文主义思想萌发 D.神权政治思想浓厚
10.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墨子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的思想
A.标志着察举制度的形成 B.都受到统治者的青睐
C.均反映平民的政治诉求 D.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11.秦朝芝罘碑文中记载:皇帝哀众,遂发讨师。······义诛信行······烹灭强暴,振救黔首:琅邪碑文中也有记载:端平法度······合同父子,圣智仁义······上农除末,由此可知
A.秦朝执政严格奉行法家思想 B.百姓为秦始皇歌功颂德
C.儒家思想在秦朝有一定影响 D.秦朝短命而亡另有其因
12.汉武帝从中央各机构中选拔了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员,入宫侍从左右,参与决策,形成“中朝”。这一机制的作用是
A.加强皇权 B.开拓疆域 C.监察地方 D.崇文抑武
13.汉代精英阶层喜爱西域物产与生活方式。《后汉书·五行志》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A.贵族喜好决定社会审美取向 B.西域文明吸收借鉴了华夏文明
C.丝路的畅通丰富了社会生活 D.统治阶层的生活日益腐朽堕落
14.据《史记》载:汉武帝元封三年,安息“以大鸟(鸵鸟)卵及黎轩善眩人(魔术师),献于汉”;《后汉书》亦载:安帝时,掸国(今缅甸)献大秦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这反映了,汉代
A.科技发展成就突出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对外交流的广泛性 D.海上丝绸之路占主导
15.汉武帝时期划分十三州部,分设刺史,刺史担有巡视监察官员和豪强之职,并可向朝廷推举秀才;东汉时期,州逐渐变成了凌驾在郡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刺史甚至拥有行政权和领兵权等大权。这一转变
A.沉重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B.埋下了军阀割据的严重隐患
C.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监察 D.导致察举选官制度完全失效
16.司马迁的《史记》人物传记中,除了有孔子世家,还有儒林列传、仲尼弟子列传等,分别记载了孔子身世、孔子部分弟子的情况以及孔子以后直至汉代儒学研究的状况。这表明司马迁
A.为孔子不被重用而惋惜 B.首次抬高孔孟地位
C.歌颂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D.思想具有时代印记
17.诸葛亮平定南中后设立云南郡,派官员进行管理,他们带去了当时最先进的农耕技术。蜀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任用当地土著治理地方。这些措施
A.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B.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C.开创了中央管理云南的先河 D.稳固了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18.孝文帝在准备迁都时曾与大臣议事。燕州刺史以“黄帝都涿鹿”“古昔圣王不必悉居中原”为由反对。而孝文帝则针锋相对地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这一对话反映出
A.士族赞同迁都洛阳 B.北朝存在分裂隐患
C.北魏政权的华夏认同 D.南北方民族矛盾尖锐
19.汉朝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到了南朝宋之后却出现了“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的局面。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B.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C.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D.户口分布南多北少
20.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如唐高宗时期靺鞨人李谨行出任右卫大将军。据此可知,唐朝时期
A.中外贸易交流频繁 B.民族政策较为开放
C.世家大族走向衰落 D.边疆治理趋于完备
21.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
22.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23.开元十年前后,玄宗以翰林待诏中文学之士为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一起,帮助皇帝起草重要文书,分掌制诏书敕。开元二十六年,选翰林待诏中一部分人为翰林学士,别置学士院,专门执掌起草制诏书敕。此举
A.强化了文官的地位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便于君主把控朝政 D.有利于消除宦官把持朝政
24.钱穆曾批评中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认为“其制简捷明白,可以止吏奸,而未必能惠民生”。仅征租而不授田,全然失去了为民制产的精神。材料所述制度应是
A.盐铁官营 B.均田制 C.两税法 D.租庸调制
25.下图是东汉与唐开元时期地方行政机构分布示意图。两图对比变化反映了,唐朝时期
A.江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 B.基层自治制度建立
C.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D.民族关系极为融洽
26.唐代以后,雕版印刷的图书数量逐渐超过手抄、石刻拓印等方法制作的图书,从前分散于民间的只刻印一些日用小品短文的小作坊逐渐发展为集中大规模地印刷成套经典书籍的大工坊。这些变化
A.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传承 B.阻断了儒学世俗化趋势
C.推动了造纸技术的革新 D.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普及
27.宋朝初期,宋太祖不仅在文臣中选取有军事才能者到边境任职,如辛仲甫、段思恭等人,同时还重用和褒扬武将中性格仁厚、清廉恭谨的曹彬等人,将其视为儒将典范。这反映出宋朝
A.注重守内虚外 B.官僚体系完备 C.追求以文治国 D.边防压力减轻
28.宋代开始设置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主要包括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这表明通判的设置
A.分割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 D.完善了地方监察体系
29.王安石变法后近800年间,学界对王安石变法多持否定态度。直到20世纪前半叶,学界逐步肯定了王安石变法,梁启超盛赞王安石“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这反映了
A.历史认识的时代性 B.历史真相的不确定性
C.历史评价的阶级性 D.历史解释的客观性
30.北宋时期,出现了一些以种植某种经济作物为专业的农户和地区,如苏州太湖的洞庭山,共3000户居民,专以“多种柑桔、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在这样的经济作物区,农业人口部分或主要从事商品生产。这一现象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已经完成 B.重农抑商政策发现巨大变动
C.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D.农业领域出现新的生产方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20分)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物 政治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 “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 “故以法治囚,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材料二
“贞观之治”成绩的取得,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成功。以往谈及贞观之治,只是一味强调唐太宗、魏做等人的自觉,常常忽略中国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微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唐太宗与魏微的关系,与三省制关系密切,而三省制的运行机制,更值得重视。
唐朝也被称为“律令国家”,因为它把中国自汉她以来的传统律法、律令做了一番非常完善的总结和捉炼,形成了律令制度······《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如日本、朝蚪、越南等的立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荣浙江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1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说明“唐太宗与魏微的关系”,并概括《唐律疏议》在中外法制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8分)
32.(2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率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区肌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坋坛,《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区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这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起,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区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遗赵区胤半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区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区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摘城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材料二
宋代的“祖宗之法”,开创于太祖、太宗时期,当时陆续奠定的政策基调和一系列做法,是宋初政治的中心内容;把这一时期所施行的法度及其精神加以总结概括,将其明确称之为“祖宗典故”“祖宗之法”,并且奉之为治国理事之圭臬。其中有豁朗开明之处,也有因循保守的方面;有理性务实的措置,也有顺顸荒唐的做法。
——悄城自邓小南《祖宋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和所学知识,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评价。(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