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复习与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复习与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11 12:4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复习与测试(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5米,宽是2.4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2.李老师家的房子的面积是79平方米,一个取暖期每平方米应交取暖费19.5元,帮李老师算一算取暖期他家大约要交( )元钱。
3.1.58×1.9的积是( )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
4.甲、乙两数的积是3.88,如果甲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乙数缩小到原来的,这时积是( );如果甲、乙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时积是( )。
5.根据“47×35=1645”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4.7×3.5=( ) 4.7×0.35=( )
470×3.5=( ) 0.47×350=( )
6.3.65×1.79的积是( )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 )。
7.两个因数的积是12.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是( )。
8.陶城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3km以内(含3km)10元,超过3km的部分每千米2.5元(不足1km按1km计算),杨华乘车11.8km,一共要付( )元。
9.一片窗帘长2.3m,宽1.85m,这片窗帘的面积是( ),如果每平方米的窗帘售价是12元,买这片窗帘需要( )元。
10.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3.5米,宽是1.4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沿着它的边沿铺一条石子路,则石子路的长是( )米。
二、选择题
11.下面各算式中,结果最小的是( )。
A.5.9×23.1 B.59×0.231
C.0.059×2310 D.0.59×2.31
12.用简便方法计算18.86×2.5×4时,要用到的运算律是(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13.根据35×24=840,不计算,可以知道,0.35×240=( )。
A.84 B.8.4 C.0.84
14.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5.0,这个数最小是( )。
A.4.99 B.5.1 C.4.95
15.因为2.75×29=79.75,所以27.5×( )=7.975。
A.2.9 B.0.29 C.290
16.妮妮的卧室地面长5.8m,宽3.5m,用边长是0.5m的正方形地砖铺设地面,100块这样的地砖够吗?(不考虑损耗)在解答题目时,第一步算的是0.5×0.5×100=25(m2),你认为第二步怎样算最合理?( )
A.5.8×3.5≈5×3=15(m2) B.5.8×3.5≈6×4=24(m2)
C.5.8×3.5≈6×3=18(m2) D.5.8×3.5≈5×4=20(m2)
17.聪聪计算14.8×6.9时,错误地算成了14.8×5.9,这时在积的基础上( )就能得到原来算式的结果。
A.加1 B.加14.8 C.加6.9 D.加5.9
18.两个因数的积是65.8,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积变为( )。
A.0.658 B.658 C.6580 D.65.8
19.妈妈到超市购物,买( )的饼干比较合适。
A.250克装,3元 B.500克装,5.5元 C.1千克装,12元
20.一支铅笔1.25元,小强买了5支同样的铅笔,一共要付( )元。
A.62.5 B.6.25 C.0.625 D.6.75
三、判断题
21.8.5×0.06写成85×6,积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
22.3.85×4.6与38.5×0.46的积相等。( )
23.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点一定要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 )
24.3.03乘一个末尾无零的两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
25.整数乘除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除法同样适用。( )
26.一个数(0除外)乘0.01,所得的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四、计算题
27.口算。
0.26+7.4= 4.6÷100= 30-26= 0.9-0.23=
482÷60≈ 352÷71≈ 8.3×200= 25×4÷25×4=
28.列竖式计算。
1.7×5= 3.09×14= 6.25×4.6= 1.66×0.21=
2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46+8.3+6.54+1.7 99×101-99 800-(1300÷65+35)
10.25-3.42-1.58 2.3×99+2.3 78×[(520+480)÷50]
五、解答题
30.妈妈去超市购物,她买了13.2kg苹果和5.4kg香蕉,80元够吗?
31.每支毽子大约多少钱?
(1)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2.某商场举办“迎五一”促销活动,一种袜子买两双送一双。这种袜子每双3.25元,李阿姨买了12双,花了多少钱?
33.公园里有一块底是14米,高是7.5米的平行四边形草坪(如图)。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4.谁家花圃的面积大?大多少平方米?
35.某火锅店刚开业搞促销活动。每桌260元,限6人食用,每增加1人加收39.9元。10人去吃火锅,需要花费多少元?
36.自来水公司收水费规定每户每月用水15吨以内,按每吨4.2元收费,超过15吨的部分按每吨5元收费。张老师家十月份用水34吨,应交水费多少元呢?
37.张叔叔在超市购买了6箱纯净水,每箱24瓶,每瓶1.2元。张叔叔一共应付多少元?
38.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她买了3.8千克苹果和2.6千克香蕉,剩下的钱还够买一桶40元的食用油吗?选择合适的策略估一估。
39.妈妈在商场买了如下生活用品,妈妈要付多少钱?
40.“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出自《九章算术》)意思是:同样时间段内,走路快的人能走100步,走路慢的人只能走60步,假定不善行者步长是善行者步长的1.5倍,据此回答以下问题:今不善行者先行两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即:走路慢的人先走200步,请问走路快的人走多少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0.8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4.5×2.4=10.8(平方米)
所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5米,宽是2.4米,它的面积是10.8平方米。
2.1580
【分析】由题意得,李老师家的房子的面积是79平方米,一个取暖期每平方米应交取暖费19.5元,求一个取暖期他家大约要交多少钱,用乘法计算。估算时,可以将19.5估成20,然后直接口算即可。
【详解】79×19.5≈79×20=1580(元)
李老师家取暖期大约要交1580元钱。
3. 三 3.00
【分析】根据“积的小数位数等于所有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可知:
1.58×1.9中,因数1.58是两位小数,因数1.9是一位小数,所以它们的积是三位小数。
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出1.58×1.9的积,再保留两位小数,要看下一位,即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根据“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详解】1.58×1.9=3.002≈3.00
1.58×1.9的积是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3.00。
4. 3.88 388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1)如果一个乘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乘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2)如果一个乘数乘一个数,另一个乘数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那么积不变。甲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乙数缩小到原来的,那么积不变,仍是3.88。如果甲、乙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积先乘10再乘10。据此解题。
【详解】3.88×10÷10=3.88
3.88×10×10=388
所以,如果甲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乙数缩小到原来的,这时积是3.88;如果甲、乙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时积是388。
5. 16.45 1.645 1645 164.5
【分析】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乘m或除以m(0除外),另一个因数乘n或除以n(0除外),积就乘mn或除以mn;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那么积不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详解】①47×35=1645,两个因数同时除以10,所以,积要除以100,4.7×3.5=16.45
②47×35=1645,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0,所以,积要除以1000,4.7×0.35=1.645
③47×35=1645,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所以,积不变, 470×3.5=1645
④47×35=1645,一个因数除以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积要除以10,0.47×350=164.5
6. 四 6.53
【分析】根据“积的小数位数等于所有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乘积的末尾不为零)”,可知:
3.65×1.79中,因数3.65是两位小数,因数1.79是两位小数,所以它们的积是四位小数;
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出3.65×1.79的积,再保留两位小数,要看下一位,即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根据“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详解】3.65×1.79=6.5335≈6.53
3.65×1.79的积是四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6.53。
7.12.5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积再跟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据此分析。
【详解】12.5×10÷10=12.5
两个因数的积是12.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是12.5。
8.32.5
【分析】根据题意,把总路程看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3km,第二部分是(11.8-3)km,算出第二部分是8.8km,根据题意不足1km按1km计算,所以第二部分看成9km。用9乘2.5,再加上第一部分的10元,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1.8-3=8.8(km)
按照9km计算。
9×2.5+10
=9×2.5+10
=22.5+10
=32.5(元)
所以一共要付32.5元。
9. 4.255 51.06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可知,用2.3乘1.85即可;再根据总价=数量×单价,用算出的结果乘12,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2.3×1.85=4.255()
4.255×12=51.06(元)
所以这片窗帘的面积是4.255,买这片窗帘需要51.06元。
10. 4.9 9.8
【分析】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代入数据,求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求石子路的长,就是求这个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面积:3.5×1.4=4.9(平方米)
周长:(3.5+1.4)×2
=4.9×2
=9.8(米)
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3.5米,宽是1.4米,它的面积是4.9平方米;沿着它的边沿铺一条石子路,则石子路的长是9.8米。
11.D
【分析】这几项算式都可以看作59×231的积再向左移动小数点得到每项的积,只要看每项的积是几位小数就能判断结果最小的积,小数位数越多积越小。
【详解】A.5.9×23.1=136.29是两位小数;
B.59×0.231=13.269是三位小数;
C.0.059×2310=136.29是两位小数;
D.0.59×2.31=1.3629是四位小数;
故答案为:D
12.B
【分析】简便运算常用的算式:125×8=1000;25×4=100;
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它们分别相乘,再相加即可。
结合题目算式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18.86×2.5×4
=18.86×(2.5×4)
=18.86×10
=188.6
则计算18.86×2.5×4,要用到的运算律是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B
13.A
【分析】乘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同时要注意积末尾有0的情况,避免点错小数点。0.35×240的乘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积应是两位小数,但240的末尾有一个0,“35×24=840”积末尾也有一个0,那么“0.35×240”积末尾是两个0,所以积恰好是整数。
【详解】根据35×24=840,不计算,可以知道,0.35×240=84。
故答案为:A
14.C
【分析】要考虑5.0是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5.0最大是5.04,“五入”得到的5.0最小是4.95,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5.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4.95。
故答案为:C
15.B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当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不为0),积也随着乘或除以这个数。27.5×( )=7.975,积缩小到原数的,一个因数扩大到10倍,另一个应缩小到原数的。
【详解】2.75×29=79.75,所以27.5×0.29=7.975。
故答案为:B
16.B
【分析】分别计算出卧室和100块地砖的面积,比较即可。第一步算的是0.5×0.5×100=25(m2),即100块地砖的面积,第二步应该计算卧室的面积,根据实际情况,在估算时,每个因数都要估大,当积比实际的积大时,地砖总面积如果都够用,那即使实际面积小,也够用。
【详解】0.5×0.5×100=25(m2)
5.8×3.5≈6×4=24(m2)
25>24
100块这样的地砖够。
故答案为:B
17.B
【分析】根据题意,把14.8×6.9错误算成14.8×5.9,因为5.9<6.9,所以积会减少;用14.8×6.9减去14.8×5.9,求出相差的积,结果再加上这个相差的积即是原来算式的结果。
在计算14.8×6.9-14.8×5.9时,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进行简算。
【详解】14.8×6.9-14.8×5.9
=14.8×(6.9-5.9)
=14.8×1
=14.8
这时在积的基础上加14.8就能得到原来算式的结果。
故答案为:B
18.C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若干倍,积扩大到原来的倍数×倍数,据此分析。
【详解】65.8×(10×10)
=65.8×100
=6580
积变为6580。
故答案为:C
19.B
【分析】1千克=1000克,计算出每个选项1000克装的饼干对应的钱数,再比较。
【详解】A.250×4=1000(克)=1千克,3×4=12(元),1000克装12元;
B.500×2=1000(克)=1千克,5.5×2=11(元),1000克装11元;
C.1千克=1000克,1000克装12元;
11<12,所以,买相同重量的饼干,500克装的比较便宜。
妈妈到超市购物,买(500克装,5.5元)的饼干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20.B
【分析】已知单价1.25元的铅笔买了5支,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
【详解】1.25×5=6.25(元)
一共要付6.25元。
故答案为:B
21.√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扩大到原来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再跟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据此分析。
【详解】8.5×10=85
0.06×100=6
10×100=1000
8.5×0.06写成85×6,积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85×4.6与38.5×0.46都是先按385×46求出积,分析两个算式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即可。
【详解】3.85×4.6与38.5×0.46的因数中都是一共有三位小数,因此3.85×4.6与38.5×0.46的积相等,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法则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不是将积的小数点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例如:,先按照整数的乘法计算,,因数有两位小数,有一位小数,两个因数有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即可得。
【详解】因为小数乘法的法则是先按照整数的乘法计算,再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所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不是将积的小数点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
所以“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点一定要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的乘法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熟练运用小数的乘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4.√
【分析】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需要在前面补0占位。
【详解】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在不考虑两位小数末尾有零的情况,如1.10、2.00等,那么3.03乘一个末尾无零的两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5.√
【分析】整数乘除法的运算律,如: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除法的性质a÷b÷c=a÷(b×c),这些运算定律对小数乘除法同样适用。
【详解】整数乘除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除法同样适用。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6.√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可举例说明。
【详解】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例如:


因此,一个数(0除外)乘0.01,所得的积一定小于这个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7.7.66;0.046;4;0.67;
8;5;1660;16
【详解】略
28.8.5;43.26;
28.75;0.3486
【分析】小数乘法,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需要在前面补0占位。
【详解】1.7×5=8.5 3.09×14=43.26

6.25×4.6=28.75 1.66×0.21=0.3486

29.20;9900;745
5.25;230;1560
【分析】3.46+8.3+6.54+1.7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将算式变为(3.46+6.54)+(8.3+1.7)。
99×101-99把99改写成99×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将算式变为99×(101-1)。
800-(1300÷65+35)先算小括号里除法,再算小括号里加法,最后算减法。
10.25-3.42-1.58运用减法的性质简便计算,将算式变为10.25-(3.42+1.58)。
2.3×99+2.3把2.3改写成2.3×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将算式变为2.3×(99+1)。
78×[(520+480)÷50]先算小括号里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除法,最后算乘法。
【详解】3.46+8.3+6.54+1.7
=(3.46+6.54)+(8.3+1.7)
=10+10
=20
99×101-99
=99×101-99×1
=99×(101-1)
=99×100
=9900
800-(1300÷65+35)
=800-(20+35)
=800-55
=745
10.25-3.42-1.58
=10.25-(3.42+1.58)
=10.25-5
=5.25
2.3×99+2.3
=2.3×99+2.3×1
=2.3×(99+1)
=2.3×100
=230
78×[(520+480)÷50]
=78×[1000÷50]
=78×20
=1560
30.不够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苹果单价×质量+香蕉单价×质量=需要的总钱数,求出需要的总钱数,与带的钱数比较即可。
【详解】13.2×5.8+5.4×3.6
=76.56+19.44
=96(元)
96元>80元
答:80元不够。
31.(1)2.32元;(2)2.3元
【分析】用一盒毽子的售价除以每盒毽子的数量,即可求出每支毽子的售价,再根据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找到要求保留的数位,看下一位;如果下一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要往前进一;如果下一位的数字小于5,要舍去。
【详解】(1)27.8÷12≈2.32(元)
答:每支毽子大约2.32元。
(2)27.8÷12≈2.3(元)
答:每支毽子大约2.3元。
32.26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两双袜子的钱可以得到2+1=3(双),则用12双除以3得到要买几个两双,再用所得的商乘2得到需要付钱的双数,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每双袜子的单价3.25乘双数,得到花了的钱数。据此解答。
【详解】12÷(2+1)×2
=12÷3×2
=4×2
=8(双)
8×3.25=26(元)
答:花了26元。
33.105平方米
【分析】平行四边形=底×高,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面积:14×7.5=105(平方米)
答:这块草坪的面积是105平方米。
34.萌萌家;0.81平方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把数代入求出两家的花圃的面积,再比较大小,之后用大的面积减去小的面积即可。
【详解】7.5×5.7=42.75(平方米)
6.6×6.6=43.56(平方米)
43.56>42.75
43.56-42.75=0.81(平方米)
答:萌萌家花圃的面积大,大0.81平方米。
35.419.6元
【分析】根据题意,每桌限6人食用,现10人去吃火锅,10人>6人,所以分两段收费:
第一段,每桌6人,收费260元;
第二段:超过6人的部分,每人39.9元,有(10-6)人;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这段的费用;
然后把两段的费用相加,即是一共需要花费的钱数。
【详解】260+39.9×(10-6)
=260+39.9×4
=260+159.6
=419.6(元)
答:需要花费419.6元。
36.158元
【分析】先用34吨减去15吨,求出超过15吨的用水吨数,然后用15吨乘4.2元的积加上(34-15)吨乘5元的积,即可求出张老师家十月份应交的水费,据此解答。
【详解】15×4.2+(34-15)×5
=63+19×5
=63+95
=158(元)
答:应交水费158元。
37.172.8元
【分析】已知买了6箱纯净水,每箱24瓶,每瓶1.2元,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用每瓶纯净水的价钱乘每箱的瓶数,求出每箱纯净水的价钱,再乘箱数,求出6箱纯净水的总价。
【详解】1.2×24×6
=28.8×6
=172.8(元)
答:张叔叔一共应付172.8元。
38.够
【分析】把苹果的单价和数量、香蕉的单价和数量都往大估,且往最靠近的整数上估;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买苹果、香蕉需花的钱数,再相加,就是一共花的钱数;用100元减去一共花的钱数,求出剩下的钱数;如果估大了,剩下的钱数等于或大于40元,那么剩下的钱就够买一桶40元的食用油,反之,不够。
【详解】8.5×3.8+7.6×2.6
≈9×4+8×3
=36+24
=60(元)
100-60=40(元)
因为估大了,那么实际付的钱数小于60元,所以实际剩下的钱数大于40元。
答:剩下的钱够买一桶40元的食用油。
39.34.5元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计算出购买杯子花的钱数,再加上水瓶的25.5元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5×6+25.5
=9+25.5
=34.5(元)
答:妈妈要付34.5元。
40.3000步
【分析】设走路快的人步长为1米,走路慢的人步长为1×1.5=1.5米。相同时间内(假设1分钟),走路快的人走1×100=100米,走路慢的人走1.5×60=90米,即两人的速度。走路慢的人先走200步,即走了200×1.5=300米,也就是两人的距离。根据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用300÷(100-90)即可求出走路快的人追上的时间,再乘100即追上的步数。
【详解】200×1.5÷(1×100-1.5×60)×100
=300÷(100-90)×100
=300÷10×100
=3000(步)
答:走路快的人走3000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
【点睛】用相同时间内的步长×步数,求出速度,再根据路程差÷速度差求出追及时间是解此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