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达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1 14:0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达州2024级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追求卓越”“创造新鲜事物”,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中国有一个词可以与“工匠精神”匹配——匠心。“匠心”意思是精巧的心思,技艺上的创造性。有个成语叫“匠心独运”,就是“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唐人王士源的《孟浩然集序》说:“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这就是创新。
“匠人”有了初心,不断提升技艺,就有了“匠心”。这就是创新,就是总理说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能够“匠心独运”了,“匠人”就开始成长为“巨匠”。“匠人”成为“巨匠”的过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下苦功追求卓越的过程;“匠人”成为“巨匠”的那一刻,也就是吉姆 柯林斯说的,完成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
所以,从现实来说,工匠精神不是让大家只做一个工匠,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工艺、技术、创新、生产和品质等方面完善自己,做大做强。同样,在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企业也要提升竞争力,赶超国际差距。
(节选自迟宇宙《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材料二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4月30日,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三
从电影的制作规模来说,《长津湖》绝对称得上“史诗级”的,单就剧本来说,军事专家兰晓龙打磨了整整五年,初稿多达13万字,在导演的建议下反复修改删减到了6万字。为了拍好这部“纪念碑”一样的电影,军事专家和历史顾问在拍摄过程中全程坐镇。从筹备到拍摄,整个剧组用了两年多的时间,7万多名群众演员参与了拍摄过程,演出《勇士》的人几乎都是剧组特别邀请的退役老兵。志愿军身上的棉服、胸章、绑腿全都一比一还原,枪、炮、子弹甚至连“坦克”都是剧组在国防部的帮助下造出来的,能开能走,外形一模一样,耗资巨大却仍然摆脱不了因为戏份被炸毁的命运。就连《长津湖》中出现的每一次行军和战争场面,都是由导演、编剧还有军事专家一起精心设计的,绝对让人挑不出错来。
看过《长津湖》的观众反馈,影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下足了功夫,使这部战争片看起来有血有肉。每位主演进组之后都要和导演、编剧一起写角色的人物小传,不把人物的性格琢磨透,谁都别想开机!对此,导演陈凯歌说:“战争电影倘若不能塑造出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很难成功的。因为在不知道为何而战、与谁作战的情况下,创作者和观众都是没有情感寄托的。如果没有鲜活的人物,战争场面拍得再多,观众可能都不太在意。只有当观众觉得电影中的人物值得追随,战争电影才有了意义。”这部电影是为了中国人那份伟大的精神而拍摄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材料一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卓越与创新,“完善自己,做大做强”就是发扬工匠精神,从优秀到卓越的过程。
B. 材料二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C. 材料三认为“工匠精神”是对文艺作品“史诗级”的精致追求,拍摄《长津湖》就是为中国人的那份工匠精神而拍摄的。
D. 三则材料从不同方面对“工匠精神”进行深入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行业发展乃至中国社会提供了精神力量。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要想发扬“工匠精神”,就要鼓励守着“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躲进小楼成一统”安静地、实实在在地改变世界。
B. 要想发扬“工匠精神”,就要提倡在工作中脚踏实地、不断地提升自我,安心做一个工匠,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C. 要想发扬“工匠精神”,就要明白“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只要冰心一片、物我两忘,就一定有巧夺天工的卓越。
D. 要想发扬“工匠精神”,就要像《长津湖》中每个主演把人物的性格琢磨透才开机一样,去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 无为艺精心,何患不功名。 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D.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 各行各业都在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如果你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发扬工匠精神”座谈会,请根据材料列出发言要点。(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节选)
铁凝
我妹妹是个女孩儿。尽管她爱和人辩论,爱穿夹克衫,爱放鞭炮,爱大声地笑,看起来这全是男孩子的秉性,可是,有谁规定过女孩子不许对这些发生兴趣呢?
她还喜欢什么?喜欢快节奏的音乐,喜欢足球赛,喜欢黄梅戏,喜欢冷饮,能一口气吃七支雪糕。喜欢游泳,喜欢读短篇小说,喜欢集邮,喜欢练习针灸,喜欢织毛袜子,喜欢体育课上的跳“山羊”,喜欢山口百惠。她打开录音机,随着山口百惠朴实、动情的歌声,抄下中文的谐音:
“希啦呀瓦哩卢达塞,撒里希多奎哇,希啦呀瓦哩卢达塞,喏恩嗒噢……”
这首《温柔的歌唱》叫她给学得惟妙惟肖。
也许因为她具有异常惊人的模仿力,她学外文像是得天独厚。她没有当什么大“家”的奢望,只想做个好翻译;她对其他功课也挺认真,各科成绩都算突出。
“明天进入复习,一星期后就要期末考试了。”安然眼睛看着别处,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
“当学生总要考试。你可不像个害怕考试的人。好了,你看都到家了,我希望你唱着歌上楼。”
“唱哪个?”安然脸上出现了片刻的阴转晴。
“就是那个‘希啦呀瓦哩卢达塞’。”
我听着《温柔的歌唱》,心直往下沉。我完全明白安然害怕的不是考试,而是考试后的三好学生评选。我故意安慰她勇敢地迎接考试,其实我怎么能忘记,安然从初一到高一,从来就没当选过三好学生。
她害怕评选,刚才在街上那一阵阵欢乐,是忧郁的欢乐吗?
……
韦婉是安然的班主任,小学毕业后我们再没有见过面。
“没想到在这儿碰见。你在等人吧?”夜晚,走在林荫道上,我和她站了个对面。
“啊。”她显得热情地答应了一声,“你也等人?”
“不,我一个人出来走走。”我说。接着就是有问有答地把小学时的同学都扼要地谈论了一遍,然后把话题转到安然身上。
“安然在班里表现怎么样?”我问。
“怎么说呢,其实我是准备专门去家里和你谈谈的。”韦婉语气郑重,“她很聪明,也很用功。就是……”
“用形容成人的话来说,就是群众关系不怎么好。”
“怎么说呢?”这似乎是她新添的口头语,“安静,你作为安然的姐姐,作为我的老同学,应该协助安然把路子走正。”
“也许我用词严重了一些,但消防知识里有句话叫‘防患于未燃’。”
“到底怎么啦?”我有些沉不住气了。
“怎么说呢?安然除了唱歌讽刺同学,最近还有……怎么说呢,比如……”韦婉说到这里烦了一下,“比如过去她挺朴素,现在也打扮起来了。上星期地好像穿了一件大红衬衫,对了,没有扣子,背后带一条拉链。”
“那是……新买的。”我差点说出那是我给她买的。
“对,问题就在这儿。”韦婉正要说下去,但她要等的人来了,一刹那,韦婉像忘记了我的存在,丢下我就走了。
难道她真认为那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刺眼吗?它真能和“问题”这样的字眼连在一起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安然对美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渴望。生活在向她微笑,青春正朝她奔涌过来,我的安然,难道她的代名词只能是“永远的夹克衫”么?
我去南方出差,给她买回了一件红衬衫,一件没有纽扣、带一条纤巧的银色拉链的红衬衫。“我真漂亮!”她穿上衬衫,毫不掩饰地举着胳膊向爸爸、妈妈和我宣布。
我一向敬佩她的坦率,也许正是这些毫无顾忌的坦率,使我仍然觉得她像个小男孩儿。可谁能想到,安然的班主任韦婉竟一本正经地提醒我要“防患于未燃”呢。
燃烧的“燃”!也许,韦婉真的从这件火红的衬衫里看到了火,想到了消防队。但当我再次想到这件衬衫时,为什么也像真的看到了火这个怪物?看来火又要把安然今年的“三好生”希望给烧掉了吧,我的心突然一沉。
安然有一天举回一张成绩单,我的心才算稍平静。成绩单是这样的:数学97,语文99,物理95,化学87,政治99,历史97,体育86,总分760。
现在,她穿着红衬衫歪在沙发上,正一面啃桃子,一面翻着一本外国画册。
“哎,我希望你这阵儿老实点。”我说。
“我又怎么啦?”安然用两个指头捏着桃核问。
我斟酌片刻,终于更明确地提示了她一下:“你最好先别穿这件衣服。”
我的眼睛看着别处,故意显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哈!”她发出了一个怪声,怪声里所包含的意思远非几句短话能说清。
“别冲我这样,我是真话。”我说。
“这衣服怎么啦?不是你买的吗?不是你夸了半天漂亮吗?真的,我还舍不得穿呢。可就冲你一说,我非连着穿三天不可,考完了,庆贺一下。”
“学校有反映。”
“说是奇装异服吗?不就是红泡泡纱吗?不就是前边没扣子、后边一条拉链吗?噢,非得穿花的确良、狗舌头领才算不奇异?哈!”她又来了那么一声,她把如今多见的那种又长又尖的领子叫狗舌头。
“你们哪天评选?”
“哪天评选我就哪天穿!”
“别穿,太红!”我声音很低,但很果断。
“不要太多情,不要假正经……”她竟然哼哼着唱起来。
我感到她正斜着眼角在看我。我没抬头。
临睡时,我把她脱下来的红衬衫洗干净挂好,然后走到她床边说:“明天别忘了穿。”
“唔。”安然翻了个身,把脸埋在枕头里。
……
“三好学生评选”,安然落选了。
(文本有删改)
【注】《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是铁凝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十月》1983年第2期。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曾获“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款式别样、颜色鲜艳,在“花的确良、狗舌头领”普遍的那个时代显得刺眼和不朴素。
B. 班主任韦婉对于安然那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看法,折射了80年代初社会环境里的一些价值观念、行为标准。
C. 姐姐为了能让妹妹顺利评上“三好学生”,提醒妹妹“这阵儿老实点”和最好不要再穿那件红衬衫,体现了姐姐妥协求全的性格。
D. 本文和《哦,香雪》都是以少女为主角的小说,它们出自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之手,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展现了时代青春,充满人性之美。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叙述,故事情节由姐姐安静进行讲述,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姐妹情深的感情。
B. 本文采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手法塑造安然的形象,展现其人格魅力,体现了鲜明的人物特点。
C. 本文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作者在刻画安然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时,就抓住了她的一些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其性格特征。
D. 姐姐安静在听了班主任韦婉“协助安然把路子走正”“防患于未燃”的建议后“心突然一沉”,为下文安然落选“三好学生”作了铺垫。
8. 小说中的安然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小说作品中的物象如“百合花”“铅笔盒”往往寓意深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有何象征意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人,长七尺二寸,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累迁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无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握兵处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破吐蕃灵州,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盗未得。子仪自泾阳来朝,中外惧有变,及入见,帝哮之,即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公其下衷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田承嗣傲很不轨,子仪尝遣使至魏,承嗣西望拜,指其膝谓使者曰:“兹膝不屈于人久矣,今为公拜。”李灵耀据汴州,公私财赋一皆遏绝,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卫送。麾下宿将数十,皆王侯贵重,子仪颐指进退,若部曲然。幕府六十余人,后皆为将相显官,其取士得才类如此。与李光弼齐名,而宽厚得人过之。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其子孙多以功名显,盖盛德后云。
(节选自《新唐书·郭子仪传》)
材料二:
史臣裴垍曰:“汾阳①事上诚荩②,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代宗不名,呼为大臣。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二十年。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终始,人道之盛,此无缺焉。”
(节选自《旧唐书·郭子仪传》)
【注】①汾阳: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护卫唐王朝的过程中军功卓著,被封为汾阳郡王。②诚荩:忠诚。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元载使人告[A]以军容[B]将不利[C]公[D]其下衷甲[E]愿从[F]子仪[G]不听[H]但以家僮十数往。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武举,又名武科,是中国古代为选拔军事人才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武举制始创于唐代武则天时期。
B.短毁,文中指谗言中伤,其中的“短”与成语“取长补短”中的“短”意思不同。
C.过,指超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过”意思相同。
D.殆,指大概、几乎,与《孙子·谋攻》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殆”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郭子仪对皇帝忠诚,赏罚分明,宽厚待人,取士得才,富贵长寿,他的后人大多功名显赫。
B.郭子仪统兵在外,诏书致日,立即出发,没有丝毫犹豫顾盼,所以谗言离间都不起作用。
C.田承嗣占据魏州后倨傲狠戾,不守法纪,拦截过往的公私财物,还极力诋毁诽谤郭子仪。
D.郭子仪忠勇爱国,备受代宗宠爱,从来不直呼他的名字,只称他为大臣,生前死后皆蒙受荣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4分)
(1)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卫送。
(2)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14.裴垍评价郭子仪“临下宽厚”,在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①泣然有感②
陆 游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
【注】①九域志:北宋地理名著,以熙宁、元丰间四京、二十三路行政区划为标准。②本诗作于庆元二年秋 (1196年),作者闲居山阴。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诗题点明写作的时间、事件、情感,“泣然”饱含诗人的家国之情。
B. 首联中诗人不能忍受岁月不断流逝,抒发了自己年老无成的慨叹。
C. 天寒欲晓北雁南飞,诗人以新雁自况,表达了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
D. 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年老仍初心不改,偶然看到北宋地图不禁落泪。
16. 本诗中的“书生”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书生”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在九月份高温假期间的云班会上,大家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__________ ,__________ ”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三、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到太空后,有哪些危险需要航天员们注意呢?第一是要避免被宇宙空间的异物打中宇航服。这些异物尽管只有米粒甚至是尘土大小,但在高速运动下,仍有可能击穿宇航服,造成漏气。第二是减压病。走出太空舱,由于是从气压正常的太空舱到真空环境的过程,因此需要减压。 ① ,在航天员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就会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第三,意外“飘走”也是不容忽视的危险即太空的“走失事件”。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宇宙广阔无际,尽管宇航服是有绳子连在空间站或者其他航天器上, ② 。为了以防万一,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宇航员配置的每件宇航服都有一个小型喷气包, ③ ,航天员可以用它飞回舱体。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两次使用引号,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两处引号的作用。(2分)
“飘走”: “走失事件”: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是“中国茶”的文化内核。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茶无处不在,在社交以及拜师、婚庆、商业聚会等重要场所,茶作为一种重要礼仪传承至今。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上,在和睦中见证幸福;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礼,在谦和中达成双赢。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在这一礼仪中表达得 ① ,充分释放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很多外国友人在品尝醇厚甘洌的中国茶的同时,也为这种谦和礼敬的荼文化所折服,这正是“中国茶”的文化力量。
交融互鉴,文明共享,一直是“中国茶”的价值追求。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商队一路 ② ,漂洋过海,将中国茶叶运到世界各地,源自中国的茶以及茶文化也就传遍全球。现在,中国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她迈着和平的脚步已经走遍了120多个国家,向世界展示了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和洒脱豁达的大国风度。世界友人也通过一片小小的茶叶,了解到中国的地大物博,感知到中华文化的 ③ 。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2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运用及表达效果。(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从初中跨入高中的过程中,始终有一股力量,推动着我们成长。这股力量,或许是长辈的期望,或许是我们的某次经历,或许是我们的理想………
请以“ ,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在标题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并将标题写在答题卡上。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③文体为记叙文。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达州2024级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答案
1. C
“‘史诗级’的精致追求,拍摄《长津湖》就是为中国人的那份工匠精神而拍摄的”错。材料三原文“从电影的制作规模来说,《长津湖》绝对称得上‘史诗级’的”,强调的是《长津湖》的制作规模宏大;《长津湖》的拍摄体现了工匠精神,但不是为工匠精神而拍摄。故选C。
2.D
A.“就要鼓励……‘躲进小楼成一统’”错,材料二说的是“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
B.“安心做一个工匠”错,材料一说的是“工匠精神不是让大家只做一个工匠”。
C.“只要……就”太绝对,材料二“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强调的是保持初心和忘我精神的重要性,选项错误解读了条件关系。故选D。
3.A
A.强调技艺上精益求精,自然能成就功名。能支持题干观点。
B.强调目标追求与坚持就会成功。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C.强调内因作用。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D.批判目光短浅。不能支持题干观点。故选A。
4.①开宗明义,指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②接着从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和固本凝神的时代精神的角度,论述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③随后从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方面,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
④最后呼吁人们践行工匠精神。
详解:①材料二共有五段,第一、二段为一个层次,第一段为中心论点:“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指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②第三段,“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从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和固本凝神的时代精神的角度,论述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③第四段,“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方面,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④第五段,“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呼吁人们践行工匠精神。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连接词连贯表述即可。
①要敬业尽职。热爱学习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真尽责的精神状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②要专心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实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学习更需要专心专注。
③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学习上要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注重细节,做到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
④要突破创新。“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追求突破、追求卓越。在学习上一定要创新学习方法。(答1点得1分,答2点得3分,答3点得4分)
详解:①结合材料二“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可知,任何职业都需要我们敬业尽职,学习也一样,热爱学习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真尽责的精神状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②结合材料一“‘匠人’成为‘巨匠’的过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下苦功追求卓越的过程”材料二“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可知,要专心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实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学习更需要专心专注。③结合材料一“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工艺、技术、创新、生产和品质等方面完善自己,做大做强”材料二“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可知,在学习上要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注重细节,做到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④结合材料一“‘匠心’意思是精巧的心思,技艺上的创造性”材料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可知,要突破创新。“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追求突破、追求卓越。在学习上一定要创新学习方法。学习需要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创新,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
6. C C.“体现了姐姐妥协求全的性格”错误,姐姐安然一方面从内心里认同妹妹的观点和行为,另一方面她又非常担心妹妹的处境,体现了姐姐对妹妹的爱护。故选C。
7. B B.“本文采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手法”错误,本文中没有出现“外貌描写”。故选B。
8. ①青春亮丽,爽朗坦率。她爱和人辩论,爱大声地笑。她穿上姐姐买的红衬衫,毫不掩饰地举着胳膊向家人宣布“我真漂亮!”②爱好广泛,敢于尝试新事物。她喜欢快节奏的音乐、黄梅戏、冷饮、游泳、读短篇小说、集邮等,模仿唱歌,惟妙惟肖。③学习努力,年少立志。各科考试成绩好,立志做翻译家。④颇有主见,坚持自我。姐姐劝说她不要穿“没有纽扣的红衬衣”,她坚持自己的想法。 (任答三点即可)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她爱和人辩论,爱穿夹克衫,爱放鞭炮,爱大声地笑”“我去南方出差,给她买回了一件红衬衫,一件没有纽扣、带一条纤巧的银色拉链的红衬衫。‘我真漂亮!’她穿上衬衫,毫不掩饰地举着胳膊向爸爸、妈妈和我宣布”“我一向敬佩她的坦率”,她爱和人辩论,爱大声地笑。她穿上姐姐买的红衬衫,毫不掩饰地举着胳膊向家人宣布“我真漂亮!”她青春亮丽,爽朗坦率;“她还喜欢什么?喜欢快节奏的音乐,喜欢足球赛,喜欢黄梅戏,喜欢冷饮,能一口气吃七支雪糕。喜欢游泳,喜欢读短篇小说,喜欢集邮,喜欢练习针灸,喜欢织毛袜子,喜欢体育课上的跳“山羊”,喜欢山口百惠。她打开录音机,随着山口百惠朴实、动情的歌声,抄下中文的谐音:……这首《温柔的歌唱》叫她给学得惟妙惟肖”,她喜欢快节奏的音乐、黄梅戏、冷饮、游泳、读短篇小说、集邮等,模仿唱歌,惟妙惟肖。她爱好广泛,敢于尝试新事物;“只想做个好翻译;她对其他功课也挺认真,各科成绩都算突出”,各科考试成绩好,立志做翻译家。她学习努力,年少立志;“哪天评选我就哪天穿!”“‘别穿,太红!’我声音很低,但很果断”“‘不要太多情,不要假正经……’她竟然哼哼着唱起来”,姐姐劝说她不要穿“没有纽扣的红衬衣”,她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要选举时“更”穿。她颇有主见,坚持自我。
9. ①“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是姐姐安静给妹妹安然买的新式衬衫,象征着青春的红火、炽热、希望。②“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花的确良、狗舌头领”普遍的那个时代,象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③安然坚持穿着“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参加三好学生的评选,象征着一种独立的自我人格精神。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小说物象意义的能力。“我去南方出差,给她买回了一件红衬衫,一件没有纽扣、带一条纤巧的银色拉链的红衬衫”,“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是姐姐安静给妹妹安然买的新式衬衫,和传统衣服区别很大,颜色和样式象征着青春的独特气息:创造力,红火、炽热、希望。
“非得穿花的确良、狗舌头领才算不奇异?哈!”,“花的确良、狗舌头领”是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穿着,而“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则是突破了庸常,别具一格的衣服,象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安然没有听从“我”的建议,即使知道有来自学校的反对,依然坚持穿着“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参加三好学生的评选,无惧因此落选,象征着一种独立的自我人格精神。
10.DFH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宰相元载派人把鱼朝恩将对他不利的事情告诉他,他的部下请求在衣中穿上铠甲随同前往,但郭子仪不同意,只带了十几个家僮前往。
“以军容将不利公”为介词短语,作“告”的后置状语,故应在D断开;
“子仪”应为后面“不听”的主语,其前断开,故F处断开;
“但以家僮十数往”是“子仪不听”的结果,句意完整,故应在H处断开。故DFH三处需断句。
C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文中“短”意为揭发过失;“取长补短”中的“短”意为缺点、过失,意思不同。句意:遭宠臣程元振、鱼朝恩诽谤。/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C.错误。文中意为超过,《邹忌讽齐王纳谏》里意为“过错”,两个意思不同。句意:但宽大仁厚得人心超过李光弼。/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
D.正确。文中意为大概、几乎,“百战不殆”的“殆”意为危险,两个意思不同。句意:天下人靠郭子仪支撑维持国家安定的时间大概有二十年。/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就不会有危险。故选C。
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田承嗣……拦截过往的公私财物,还极力诋毁诽谤郭子仪”张冠李戴,拦截过往的公私财物的是李灵耀,诋毁诽谤郭子仪的是程元振、鱼朝恩,都不是田承嗣。故选C。
13.(1)郭子仪签封的财物经过他的境内,李灵耀不敢扣留,还下令手持兵器护送。
(2)权倾天下而朝廷却不忌惮他,功劳超过世人而皇帝却不猜疑他。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币”,财物;“道”,经过;“兵”,兵器。(每点1分,句意1分。)
(2)“忌”,忌惮;“盖”,超过;“主”,此指皇帝。(每点1分,句意1分。)
14.①在明知危险的形势下,不让部下同行,表现了他的宽以为怀;
②田承嗣傲慢不合规矩,从不服人,却对郭子仪屈膝下拜,体现郭子仪宽厚得人心;
③曾遭鱼朝恩等人诋毁,却能主动担责,宽厚待人。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临下宽厚”即对部下宽厚。
结合“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公,其下衷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可总结出,在明知危险的形势下,不让部下同行,表现了他的宽以为怀。
结合“田承嗣傲很不轨,子仪尝遣使至魏,承嗣西望拜,指其膝谓使者曰:‘兹膝不屈于人久矣,今为公拜。’”可总结出:田承嗣傲慢不合规矩,从不服人,却对郭子仪屈膝下拜,体现郭子仪宽厚得人心。
结合“遭幸臣程无振、鱼朝恩短毁”“子仪自泾阳来朝,中外惧有变,及入见,帝哮之,即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可总结出:曾遭鱼朝恩等人诋毁,却能主动担责,宽厚待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人,身高七尺二寸,因为武举考试成绩优异被安排补充左卫长史之职,多次升迁到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郭子仪侍奉皇上忠诚,对待部下宽恕,奖赏惩罚守信用。遭宠臣程元振、鱼朝恩诽谤,当时国家多难,在朝外掌握军队,然而当诏书召他时,当日就上路,没有丝毫犹豫观望,因此谗言离间都不起作用。在灵州打败了吐蕃,鱼朝恩却派人挖掘其父坟墓,罪犯未抓到。郭子仪从泾阳进京朝拜,朝廷内外都担心他举兵造反,待他入朝拜见时,皇帝慰问他,他当即哭着说:“臣下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现在有人挖臣先父的坟墓,这是上天的惩罚,不是有人与臣下过不去。”鱼朝恩又曾约郭子仪赴宴,宰相元载派人把鱼朝恩将对他不利的事情告诉他,他的部下请求在衣中穿上铠甲随同前往,但郭子仪不同意,只带了十几个家僮前往。鱼朝恩说:“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郭子仪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他。鱼朝恩哭着说:“你若不是德高望重的人,能不招来你的怀疑吗?”田承嗣倨傲狠戾,不守法纪,郭子仪曾派使者到魏州,田承嗣朝西方跪拜,指着他的膝盖对使者说:“这膝盖很久没对人弯曲了,今天为了郭公而拜。”李灵耀占据汴州,国家和官员的赋税财物一概拦截,郭子仪签封的财物经过他的境内,李灵耀不敢扣留,还下令手持兵器护送。部下名将几十人,都有王侯爵位,郭子仪随意指挥他们,同亲兵一样。他的幕府有六十多人,后来都任将军宰相等高官,他任用贤才都是这样。他和李光弼声望相当,但宽大仁厚得人心超过李光弼。八个儿子、七个女婿都在朝中任高官。他的后人大多功名显赫,这是因为郭子仪的盛德所感召啊。
材料二:
史臣裴垍说:“汾阳王郭子仪对皇帝忠诚,对部下宽厚,每次招降或攻克敌方城邑,他所到之处,一定深受士兵们的爱戴。唐代宗不直呼他的名字,称他为大臣。天下人靠郭子仪支撑维持国家安定的时间大概有二十年。权倾天下而朝廷却不忌惮他,功劳超过世人而皇帝却不猜疑他,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而君子们却不指责他。郭子仪一生富裕尊贵而且长寿,子孙众多而且家族平安顺遂,生前死后皆蒙受荣宠且有始有终,为人之道极其完美,这人几乎没有什么缺点啊。”
15 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以新雁自况,表达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错误。由“愁生”可知,诗人是由北雁南飞而引起家国之愁。故选C。
16. ①同: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者形象。
②异:本诗中的“书生”是一个年逾古稀、壮志犹存的爱国诗人。③异:《沁园春·长沙》中的“书生”是一个立志救国、勇于拼搏、直面困难的青年知识分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本诗:首联“一事无成老已成”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诗人虽年老仍初心不改,偶然看到北宋地图不禁落泪。可见,本诗中的书生虽年已七十,一事无成,却胸怀壮志,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驱除丑虏,收复北方失地。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者形象。《沁园春·长沙》: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意气”,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书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踌躇满志,意气奔放,立志救国。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 8.①如果减压不当 ②但航天员还是有意外“飘走”的可能 ③当发生意外时(每点2分)
1 9.“飘走”处引号表示强调。“走失事件”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每处1分)
20.①淋漓尽致(酣畅淋漓) ②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③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处1分)
21,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社交以及拜师、婚庆、商业聚会等重要场所,喝茶作为一种重要礼仪传承至今。(原文画横线处有三处语病,第一,应把“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茶无处不在”改为“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第二,应把“茶作为一种重要礼仪”改为“喝茶作为一种重要礼仪”。改对第1处得1分,改对第2处得2分)
22.使用比喻,把“中国茶”比作“使者”,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茶”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
运用拟人,用“迈着和平的脚步”“走遍”“展示”“洒脱豁达”等赋予“中国茶”人的行为和气质特征,突出表现了“中国茶”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魅力。(6分)
2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该题目很简洁,没有审题障碍,并且有一段提示语,能够引导我们从多方面思考选材。这个题目在命题上不落窠臼,在思维形式上注重开放,在内容上贴近生活。同时,我们可以选取自己最熟悉、最有话可说内容来写.
题目中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给了”,一个是“我”,一个是“力量”,也就是写能够给我精神上带来正能量。可以是某个在人生路上给予关怀的人,如老师,父亲,陌生人,别人”(当代或者历史名人);可以是一个物,如书籍,一句鼓励的话,名言;可以是一个神态,如一个微笑,一格眼神……,选取自己熟悉的来进行补充题目,这样就能很好的进行正文的写作。
行文结构上, 可以在文前加一段优美的文字作为题记;也可以在文章中加入几个相得益彰的小题目;也可以把一般人使用的第三人称写法改为第一人称,等等。
在文体选择上,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也适合写议论文。
立意:
1.名言,给了我力量
2.母爱,给了我力量
3.知识,给了我力量
4.诚信,给了我力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