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述要素--论点和论据关系) 基础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马克思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我们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摘编自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二:
近年来,国风音乐聚集了人数众多的爱好者,也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2022年某音乐研究机构《国风音乐内容生态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1年,播放量过亿的爆款国风音乐有51首,播放量破百万、千万的作品数量呈上升趋势。国风音乐正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风音乐最重要的文化资源,是孕育国风音乐的肥沃土壤。古典诗词中的意境与言辞章句中的古代人物,熟悉的传统曲调与音乐配器,都能在国风音乐中找到踪影。国风音乐的歌词与古典文学关系密切,古典诗词和传奇故事往往从人物形象、叙事背景和审美意境上塑造着国风音乐的风貌。如《惊鸿舞》的歌词化用曹植的名篇《洛神赋》,《凤凰于飞》的灵感则来自《诗经·大雅》,《悟空》《嫦娥愿》等作品都脱胎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典小说和民间传说。历史长河中多彩绚丽的宫廷音乐、意境深远的文人音乐、博大精深的民间音乐,以及经典民歌、曲艺、器乐等,也都赋予新生代国风音乐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如《新贵妃醉酒》化用京剧音乐,给人以熟悉的陌生感;《湖光水色调》采用民族五声调式和线性旋律的创作手法,还融入江南小调的旋律语汇,使整首作品具有浓郁的江南风韵。在编曲配器等创作手法上,国风音乐广泛运用民族乐器的多彩音色形态。如《秋风词》融合古琴、筚篥、碰铃、木鱼、堂鼓等乐器,营造秋风之境;《君是山》使用二胡、古筝等乐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国风音乐带着当代人的审美旨趣深入传统文化宝库,同时在旋律、编曲、配器等层面,积极借鉴、融入中外的现代音乐作曲技法。比如在和声结构、旋律律动与音色组合上,国风音乐往往融合了节奏布鲁斯摇滚、说唱等流行曲风,体现出当代时尚审美趣味,节奏明快,旋律清新。一些专业的音乐机构也正积极探索国风音乐的表现空间,比如有的将戏曲原声和电子作曲相融合;有的在埙、箫等民族器乐基础上,加入更多后期制作,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更加富有律动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旨趣。
如今,国风音乐通过加强和影视动漫等艺术的联动,积极运用数字科技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不断增强自身传播力。近年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影视剧、动漫与国风歌曲、配乐联动,孕育出《知否知否》《前世今生》等爆款国风歌曲。国风音乐的蓬勃发展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通过数字音乐、短视频、长视频、直播等多种数字时代独有的制作与传播方式,国风音乐在不断走向更多观众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创造力和影响力。
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国风音乐现象的可喜之处,在于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另辟蹊径,又从中汲取创新灵感,丰富了当代文艺舞台。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风音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品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表达和审美意境的塑造尚有提升的空间。
(摘编自赵志安《国风音乐:探传统宝库,创时代新声》)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配乐将民族元素与管弦乐队相结合,融入了好莱坞的音乐风格,赋予了该影片动画“大片”的色彩。
B.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闯将令》作为《大圣归来》中悟空第一次亮相时的配乐,一下子就将观众拉回到1978年经典动画《大闹天宫》的情境中,怀旧感十足。
C.《白蛇:缘起》中外合作。整体制作偏外国风情,情节紧凑转合,画面帧帧质感,风景栩栩如生,打斗的场面细腻,水平颇高。
D.“巾帼英雄”组歌以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以流行音乐为载体,讲述了民间传诵不衰的巾帼故事,再现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成为新国风音乐的代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伴随新技术的应用和阅读习惯的改变,中国网络文学正在改变文学的传播路径,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新增长点。例如,一些作品在俄罗斯互联网平台的阅读量超过千万次,一些作品初始印刷量便超10万册,表明中国网络文学在俄罗斯读者中,尤其是“网生代”中找到契合点。中国网络文学讲述的精彩故事和其中蕴含的动人情感,令俄罗斯读者不再因陌生的背景和复杂的音节对中国故事望而却步,主动走进这一五彩斑斓的文学空间,并在某种程度上带动海外读者对中国古典和现当代文学的阅读兴趣。
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流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文学创作独特的故事性和深刻的感染力,成为中国网络文学远航出海的底蕴与动力。例如,《天道图书馆》以孔子为原型讲述中国的尊师重道文化,《仙逆》展现主人公胸怀天下的正义精神,《掌欢》着眼传统美食,《画春光》聚焦瓷器文化……中国网络文学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增加了作品的厚度与深度,向海外读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世界。
得益于互联网平台发布特点,逐章连载的更新方式与留言点评功能让网络文学作品更具悬疑性与互动性。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更易系紧一部作品的情感纽带,也更易产生和筛选出优秀作品。随着平台内容生产机制、付费阅读、职业作家体系等模式日益完善,中国网络文学已形成生机勃勃的创作队伍、包罗万象的创作主题和国际化的读者群体,让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海外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喜欢的作品,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作者加入网络文学的创作队伍。《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0月,仅起点国际就已培养约40万名海外网络作家。全球共创,正成为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新趋势。海外原创作者大多结合自身语境和文化特色展开创作,在借鉴中国网文创作方向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风格,进一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基于当代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特点,网络文学创制出一套适用于互联网媒介的文学生产机制,不仅赋能产业发展,也带动了产业升级。目前,网络文学IP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源头,通过影视、动漫、广播剧、短剧、舞台剧等衍生作品,网络文学作品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有潜力成为席卷全球的文化现象。比如,由网络小说《从前有座灵剑山》改编而成的同名动画一度在日本多家电视台热播,成为中国动画向动漫发达国家传播的典型案例。从文本出海、IP出海、模式出海到文化出海,网络文学出海之势渐成规模,传播半径不断延伸,覆盖范围持续扩展。与此同时,中国网络文学与中文学习亦形成良性互动:例如,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为俄罗斯中文爱好者提供了翻译实践路径;中国网络文学在俄罗斯的快速发展又吸引了当地粉丝群体学习中文。在网络阅读平台的评论区中,经常能看到读者们热火朝天地讨论:学习中文需要多长时间?我应该学习普通话还是广东话?我不用学会说中文,只想用中文阅读,可能实现吗?
中国网络文学加速扬帆远航,与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密不可分,反映了海外读者渴望了解中国的愿望。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组成部分,网络文学既是世界读懂中国的一扇时代之窗,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座数字桥梁。未来,我们应推动中国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作出更多贡献。
(摘编自赵世锋《受欢迎的中国网络文学》)
材料二
文学是精神的食粮,滋养我们的灵魂。在网络的加持下,文学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赢得了更多的受众,并以灵动的姿态走向世界。当下,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文化形态,正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新名片。
文化彰显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不难发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领域的竞争,都离不开文化发展的竞争,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文化竞争不是相互排挤,而是相互交流,讲好各自的故事,实现相互理解、和谐共处。近年来,受全球化速度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以线下形式、实体形式为主的传统文化交往活动受到诸多限制,而网络文学、影视、游戏等基于互联网传播的新文化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出海的主力。在这方面的有力佐证是,文化自信、强国叙事正在成为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的新趋势。
随着中国网文海外辐射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网络文学以瑰丽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强烈的代入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读者。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文在国内的IP化,网文IP早已不再以小说的单一形态影响海外受众,而是以包含影视、动漫、游戏等在内的多种形态“融合出海”,出海速度与效果因此更上一层楼。在IP出海的大趋势下,多元内容形态的影响力叠加放大,让中国网文IP有望成为全球IP。
受精品化、IP转化提速、全球化深入等三大核心趋势的积极推动,中国网络文学作为大众参与、全球共创,彰显中华文化原创力的生动实践,不断延伸传播半径,已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生动的文化名片。用好这张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新名片,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胡欣红《网络文学“融合出海”,打造中国文化传播新名片》)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2023年10月12日,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2年度)发布活动在广州举行。《星汉灿烂,幸甚至哉》《一剑独尊》等10部网络小说出圈,荣登“海外传播榜”。
B.2023年起点国际开始将机器翻译+人工校对(MTPE)模式升级为AI翻译模式,这不仅会让中国网文作品从中受益,海外原创网文作品也有了更大的传播空间。
C.《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我用闲书成圣人》等网络小说中频繁出现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引用,这有助于海外读者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与感受东方文化的魅力。
D.中国网络文学仿佛是一个大型的“文化超市”,海外读者可以在《盘龙》中领略上古神话的恢宏想象,也可以通过《大国重工》了解中国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从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古史辨运动兴起后,中国古史学界围绕着黄帝事迹是“神话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神话化”这一问题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
所谓“神话的历史化”,就是认为黄帝本为天神,而后有一个被历史化的过程。持此观点的古史辨派学者使用的关键词是“神话”和“历史”,并兼及“传说”。
按照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传说是以口传为特征的一种故事,它的内容包括神话和历史。神话是否可以为古史研究采用,取决于其是否包含史实。从逻辑学角度来说,在文字记录没有产生以前(口传时代),传说是神话和历史的属概念①。同时,古史辨派学者认为有些神话中有历史真实。随着文字记录的出现(文本时代),传说中的部分神话、历史内容开始转化为文本。这一时期,由于新的历史记录大多以文本的形式直接产生,文字使用者还有可能直接创造新的神话。这时候,传说和历史、神话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所谓“历史的神话化”,就是认为黄帝传说有历史的根基,其后进入神话,这是历史与神话互渗的结果。从持此观点的学者一方来看,批评古史辨派阵营使用的关键词则是“传说”和“历史”,而兼及“神话”,代表作品是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在徐旭生著作中,与古史辨派相比,“历史”的用法无别,“神话”的用法略有区别,“传说”的用法则差别极大。就内涵而言,神话不含史实成分,传说则往往含有史实成分。这一阵营,更多的站在西方“传说”的传统上。从概念关系来看,西方文献的传说与神话、历史是并列关系,徐氏基于这种关系把这三个概念引申为了“进化论式”的历史分期概念(如下图),试图以此证明古史辨派的观点缺乏科学性。
“传说”这一概念,折射着东西文化的碰撞。从语源来看,徐旭生使用的“传说”对应着英语的legend,在西方文献中,legend多用于讲述英雄的不凡才能,它的含义与今天我们说的“传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相近。然而,汉语文献固有的“传说”一词若要译作英文,其译称则因语境差异而截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用汉语“传说”来翻译legend时,也势必会陷入内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这种窘况即翻译界所称的“不可通约性”。当徐氏成为史学界批评古史辨派疑古倾向的旗帜性人物时,学者们如果不能站在中西文化碰撞的高度指出徐氏著作中的问题,便难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要同时解决“黄帝是人是神”的问题和神话学在历史学、考古学研究中的地位问题,关键就在于重新确定神话、传说和历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基本采用古史辨派学者处理神话、传说、历史这三个概念关系的方法,同时吸纳徐旭生对传说概念的处理,以上两个问题便有望初步得到解决。总之,近代史上的这场“黄帝人神之争”,无论中国知识分子的观点存在多少瑕疵,我们都应该向这些在黑夜中摸索的前辈致以敬意。
(摘编自郭放《黑夜中的探索:近代学术史上的“黄帝人神之争”与中西文化碰撞》)
材料二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批青铜神像、神树以及黄金制品等,考古人员测定出六个祭祀坑的碳十四考古学年代数据均集中于距今3200—3000年间。这些考古新发现带给世人强烈的冲击。然而,如何看待三星堆考古与古史传承体系?三星堆在既往的历史文献中有无线索可寻?这首先涉及一个争议多年而至今仍存歧义的基本立场,即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古史传说。
长期以来,对于古史辨派提出的疑古主张,学术界有过很多讨论。有学者认为,疑古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冲破以儒家经典为“正统”的封建思想的罗网、提倡科学与民主、重建古史均起到了推动作用。自顾颉刚发起古史大讨论后,再也没有人糊里糊涂地将“盘古氏,开天地”的传说作为真实的历史。但“古史辨派”早期代表人物胡适1921年提出“在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对此,李学勤先生早已提出过批评,认为其“怀疑过度”,如此一来,“过去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一下子缩短了一半,以上部分统统成了空白”。
以今天考古学和古文献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似乎可以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我们在重建古史过程中,应在对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科学梳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古代口头或书本文献进行去伪存真、深入辨析的科学分析,寻求可能存在的原初“历史信息”和“历史线索”。因为无论是考古实物,还是古史传说,前者虽然真实、客观,但却只是历史零散的局部、片段甚至点滴:后者虽然貌似全面、周到,却是真伪杂陈的。
事实上,自1928年安阳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甲骨文和《史记·殷本纪》所记商代帝王世系的高度契合,便已经以确切的证据印证了殷墟为商代晚期都邑,证明《史记》等文献记载的晚商史可为信史,也显示出古史传说的史料价值。和中原王朝的古史传说相比较,三星堆考古文化的主体为夏商周时期的遗存,在古史传承体系中也曾留下不少有关“古蜀”的传说和记载,有些古史传说还包含大量未经儒家经典“整束”之前不那么“雅驯”的朴素内涵,恰可与三星堆独特的考古学文化面貌相互对应、进行比较。因此,我们赞同当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当中所主张的观点:“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通过探索古史传说中的这些“质素”与“核心”,从传说中去寻找“史实”的线索,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从而也重新估量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霍巍《三星堆考古与中国古史传承体系》)
【注】①属概念:亦称“上位概念”,与种概念(下位概念)相对,属概念包含种概念。下列选项能够支撑材料一中“神话含有史实成分”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三星堆考古中,出土了大量迄今为止在中原青铜文化体系中所不见的器物群,对于古蜀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B.良渚遗址中,王城废弃,神话流传下来,发掘的玉器有大量天地日月崇拜、龙凤崇拜的神话物象,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
C.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示了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成果,这双重证据使传说中的夏朝走向历史真实。
D.《大戴礼记·帝系》:“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四十或五十年前,欧美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相信,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这种见解,已为世界近数十年来收集的气象资料所否定。在我国,古代作家如《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农丹》的作者张标和《广阳杂记》的作者刘献廷,均怀疑历史时代气候的恒定性,且提出各朝代气候变革的事例,记载于上述书籍中。
对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史的初步研究,可得出下列初步结论:(1)在近五千年的最初二千年,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C左右。一月温度比现在要高3-5°C。(2)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范围为1-2°C。(3)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范围是0.5-1°C。(4)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的,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的趋势。
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他地区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气候的波动是全世界性的,虽然是最冷年和最暖年可以在不同的年代,但彼此是先后呼应的。如十七世纪的寒冷,中国比欧洲早了五十年。欧洲和中国气候息息相关是有理由的。因为这两个区域的寒冷冬天,都是由西伯利亚气压的控制。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东扩展,中国北部西北风强,则中国严寒而欧洲温暖。相反,则北欧受灾而中国温和。只有当西伯利亚高压足以控制全部欧亚时,两方都要同时出现严寒。
一千七百年来,我国的气温升降与格陵兰的相比照几乎是平行的,只是有些情况的出现在时间上稍有参差,如高低温、骤寒等天气。由于格陵兰和我国纬度高低不同,但都处在大陆的东缘,虽面临海洋,仍然是大陆性气候,与西欧的海洋性气候所受大气环流影响不相同。地球上气候大的变动是受太阳辐射所控制的,所以,如冰川时期的寒冷是全世界一律的。但气候上小的变动,如年温1-2°C的变动,则受大气环流左右,大陆气候与海洋气候作用不同,在此即可发生影响。
(摘编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有删改)
材料二
记者:C3S(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日前发布公报称,2023年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C3S是如何确认这一点的?使用了怎样的方法?
埃默顿(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高级科学家):C3S发布的《2023全球气候总结》报告主要是基于ERA5数据。ERA5是由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制作、对全球气候的第五代大气再分析的数据集。这些数据来自卫星观测、全球气象站观测等。可以说,该数据集提供了自1940年以来每天的全球气候数据。据此C3S得出了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的结论。
记者:我们近些年来一直在谈论全球变暖,那2023年成为地球最热一年是反常现象还是必然现象?
埃默顿:我认为,可能既必然又反常。首先,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我们将不可避免地看到最热日、最热月、最热年的纪录不断被打破,尤其是当全球变暖与厄尔尼诺现象相结合之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超出长期平均水平和上一个最热年份2016年的幅度确实相当大。此外,2023年或许是“反常”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一年创纪录的气温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不断加强而不是减弱的一年。
记者:如你所说,厄尔尼诺现象仍在持续。世界气象组织此前表示,厄尔尼诺现象预计至少会持续到2024年4月。这是否意味着2024年会比2023年更热?
埃默顿:鉴于最近的情况,以及厄尔尼诺现象将持续到2024年年初,我们认为截止到2024年1月或2月的12个月时间段,其气温可能会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我们也不能排除2024年比2023年更热的可能性。
记者:C3S在报告中称,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现象是2023年气温破纪录的主要原因。你认为哪个因素影响的比重更大一些?
埃默顿:目前我们还无法对2023年全年的情况进行全面归因,这个问题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当然,在较长时间维度上,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是导致出现如2023年一样气温创纪录年份的一个主导因素,而厄尔尼诺现象会在短期内推动特定年份的加速变暖,譬如2023年和此前的2016年。
记者:在你看来,未来几年在气候变化方面最令人担忧的是什么?
埃默顿: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研究结果,在气候不断变暖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预期极端事件的频度、强度和持续时间都会增加。报告还指出,全球变暖每增加0.5摄氏度,就会导致极端炎热事件的强度和频率明显增加,包括热浪、干旱等。
记者:综合来看,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破纪录向世界发出了什么样的信号?
埃默顿:我希望2023年破纪录的气温、所有其他相关数据、纪录以及它们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能够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我们的气候正在发生变化,我们需要尽我们所能尽快减少排放,并努力限制我们人类所造成的变暖程度。
(选自《新京报2023年成地球最热一年可能既“必然”又“反常”》)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维苏威火山于公元63年开始地震,至公元79年大爆发,将庞贝城与赫克兰尼城淹没。中国于公元46年大地震,祸及42郡国。
B.《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载: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
C.十二世纪,中国气候加剧严寒,荔枝两次冻死。在约一千年的记载中,日本樱花开花的平均日期,第九世纪最早,十二世纪最迟。
D.有学者认为导致十九世纪日本稻类作物生长不好的夏季低温与太阳黑子活跃度强有关,北半球出现极端严寒,原因与之相同。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反映出的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是古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对农业耕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如何不违农时,如何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两千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二十四节气是科学的,在中华民族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到今天,它仍在指导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及气象研究。
在农耕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农耕生产节奏与大自然节律是同步的。所谓大自然节律,就是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所谓农耕生产节奏,就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标示的气候变化,迄今仍是中国人和自然之间漫长的农耕关系的续演,其中的传承意义深远而厚重。
“二十四节气”具有不容磨灭的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所以,“二十四节气”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还有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态度,这种文化价值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对于当代的中国人,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因为,它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自然认知的独特性、适应自然的实践活动之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
(摘编自谭汝为《“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
材料二:
立夏过后,小满翩翩而至。小满是一个蕴含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节气。《说文解字》将“满”字释为“盈满”,有“充满”“饱和”“足够”之意。“小满”、顾名思义,有着“满而不足”“满而不盈”的含义,物盛则衰,物极必反,是古人对天道的理解,也是训诫后代的哲学。《红楼梦》十三回里,秦可卿死前给王熙凤托梦曰:“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由此看来小得圆满,才是人生好的境界。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首席专家萧放向记者介绍,“小满”节气名称的由来与农作物的生长态势有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萧放解释说,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同时也是孟夏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农作物小有收获,北方地区的小麦等夏熟作物正是籽粒灌浆饱满、将熟未熟的“小得盈满”之际,所以称之为“小满”。
孟夏四月,新丝行将上市,正是桑事最为繁忙之际,《清嘉录》有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为了祈祷养蚕有个好收成,蚕妇们都会拜一拜蚕神,供上酒水、鲜果和丰盛的菜肴。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江浙一带丝业发达,往往要演戏酬神,谓之“小满戏”。这戏也是有讲究的,不可语“私”,不可语“死”,既是怕神灵怪罪,也为了给自己讨个祥瑞的兆头。
至今,中原地区还保留着小满日赶集的传统,称为“小满会”。《二十四节气志》中介绍,“小满会”在小满当日或错后一两日,这天的集市热闹喧天,仿佛是庄稼人的“嘉年华”。对于乡村孩童来说,可以在“小满会”的集市中疯跑、闲逛、看热闹,还可以缠着大人买玩具和小吃。火烧、油条、花米团、水煎包、胡辣汤、糖葫芦……那些小吃摊儿,是孩子们关于“小满会”的童年记忆。大人们眼看就要卖力气收麦子了,也正好趁着“小满会”打打牙祭,解解馋。
“小满会”是乡情乡味的大卖场。有种子,有农具,有牲口,也有即将派上用场的消夏用品。规模大一点的“小满会”,还搭戏台,请戏班,可以热热闹闹看大戏。“小满会”也似乎是麦收之际的一次“战前”总动员。割麦子、捆麦子、囤麦子用的木耙、镰刀、篮筐、簸箕、麻绳、卷席纷纷登场。
虽然现今大型收割机陆续取代了传统的麦收农具,“小满会”也逐渐失去了置办农具、备战麦收的功能,但它依然是一方水土的节气习俗。
小满有三候:初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侯麦秋至。
初候苦菜秀,意思是,小满前后正是吃苦菜的时节。二候靡草死,意思是,细软的草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三候麦秋至,初夏是麦子成熟的季节,而秋天是谷物成熟的季节,因此古人也称初夏为麦秋。古人认为,三候有着象征意义。《逸周书·时训解》曰:“苦菜不秀,贤人潜伏;靡草不死,国纵盗贼;小暑不至,是谓阴慝。”意思是,如果苦菜不开花,则贤人潜伏不出;如果靡草不枯死,则国内盗贼泛滥;如果气候不变热,则阴气太凶恶。
古人以五谷为养,且以作物的籽满粒足为满足,于是便将这种心情寄托于节气。因此,小满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种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心态。
麦已小熟,天未大热,此时正是乐享生活“小满足”“小确幸”的好时节。
(摘编自夏瑾《小满:小得圆满人生佳境》)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B.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C.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D.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关于德的概念,东汉许慎《说文·心部》阐明:“惠(通‘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意为对人对己都要把心思放正,才能“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古人还把德的价值与国家施政联系起来,宣扬德教和德化的重要性。关于德教,《礼记·月令》说:“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对此,郑玄注曰:“德谓善教。”关于德化,更多的是与重民,爱民联系在一起,如《尚书·盘庚》说:“施实德于民。”《左传·襄公七年》曰:“恤民为德。”《管子·正》曰:“爱民无私曰德。”
古人对于德之所以不吝笔墨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解释,不是偶然的,是和中华民族的特质分不开的。中华民族在严酷的生存斗争、生产斗争中需要借助于“群”的力量抵御外侮和抗拒自然灾害,以维持存在和发展,因而养成了以直相待、宽容为怀、团结互助的民族心态。古代思想家论德之说正是有针对性地体现了这种民族心态,使之易为中华民族所接受。经过漫长的生生不息的演进过程,德由善教逐渐趋向于善治,形成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道德政治文化,把国家的兴衰与道德的弘扬、人心的向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使德治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最终才有可能演化成为德法互补互用、共同治国的方略。
(摘编自张晋藩《德法共治: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精髓》)
材料二:
古代关于道德法律共治天下的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德主刑辅。道德法律共治天下,道德占据主导地位。孔子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唐律疏议》阐释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其二,道德法律各有分工。道德与法律的作用方式不同,实施功能有异,分别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各有自己的作用领域。道德注重家庭、家族及私人社会的亲情友情,法律则强调权利义务的一体对待。其三,道德与法律相互支撑。道德与法律基于其目标的共同性,保持其价值导向的一致性,在功能作用方面相互支撑。一方面,法律的制定以道德原则为指导,某些重要的道德伦理规范直接纳入法典之中;另一方面,在规范实施上,通过道德评价,提倡守法、息讼观念,培育民众对法律的敬畏。同时,在各级官员审断案件时,也对案件涉及的道德因素及地方习俗加以考虑。
中华文化在设计调整社会关系、规制社会秩序的规范体系时,既坚持道德治理,强调端正人心,导民向善;又坚持法律治理,加强对犯罪及重大失德行为的刑事处罚。一方面,通过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提升个体的道德水平,启发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建制,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调整社会关系,规制人们行为,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民族需求的道德与法律相结合的治国之道。
(摘编自朱勇《中国古代德法共治的管理智慧》)
材料三:
德治与法治各有其“典”“则”。《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有典有则”为后世所延续。“典”是指礼法体系的基本经典、基本法则,确定国家治理的主流价值和主要规范。“则”是各种形态的具体规则,规定行为准则、政务标准等。德治之“典”,主要是官方倡导学习的一系列儒家经典。这些既是阐释德治义理的经典,包含大量关于礼的基本规则,也为其他社会规范形式提供基本价值原则。德治之“则”,散见于各种礼仪礼制、乡规民约、风俗习惯、家法族规、行业性规则之中。法治之“典”向上可以追溯到禹刑、汤刑、吕刑等古代刑书汇编。秦汉时期,律的形式日臻完备。唐朝不仅有以刑事法律为主体的唐律,还有法律典则的汇编《唐六典》,法律形式十分丰富。明清两代在律之外制定了大明会典、大清会典。法治之“则”,表现为各种政令、条例、事例和司法成案等。这种“德”“法”各“有典有则”的规范体系是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综合为治的。
德治法治并重不仅体现在规范体系的融通上,还体现在实施体系的完备上。《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以个人道德修养为起点,扩展到天下治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中国把家庭、家族视为个人人格养成的亲属团体。家被赋予一定的自治权,亲属之间的纠纷有些可以在家的内部自行解决。地方政府负责本区域内律典、政令的实施,以强制力保障秩序安定,同时又注重道德教化作用。比如,一些朝代的州县和乡里设有彰瘅亭和申明亭,由德高望重的乡绅旌表嘉善、申诫顽劣。国家对大典、大政负责,由专职部门负责核心价值确定、经典注疏正义、官吏选拔考试、税赋标准与征收、学校教育等重大事务。国家还允许乡贤、书院、家族、牙行等团体,以内部章程、规约、自律规则等规范形式实行自治。
(摘编自张生《从德治法治并重传统中汲取治理智慧》)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孟子·尽心上》:“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
B.《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C.《春秋繁露·基义》:“故圣人多其爱而少其严,厚其德而简其刑,以此配天。”
D.《后汉书·陈宠传》:“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经济”一词本意就是经世济民。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着眼于安邦定国,以“民生”为核心,以富民、养民为基础。《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是对民本经济观的经典记载和阐述。
“富民”是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几乎各流派的学说对其都有体现。儒家学派开创者孔子就提出养民、富民、教民之说,富民就是要轻徭薄赋、藏富于民。因此,他力劝鲁哀公不要与民争利,提出“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重要思想。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富民思想,提出让老百姓治“恒产”。从今天的视角来看,治“恒产”就是强调富民要强化产权制度保障。道家学派也高度重视富民,反对扰民争利。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以百姓心为心”“我无事而民自富”,强调体恤百姓,与民休养生息。这些论述,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的基本理念,即要以民为本,让百姓过上富足生活,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养民”是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在抵御自然灾害、抗灾救荒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古代中国,水、旱、风雾雹霜、厉(瘟疫)、虫被称为“五害”。帮助老百姓抵御“五害”,使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是官府的重要职责。《管子》提出:“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古代中国历来重视抵御各种灾害和备荒赈济,形成了独特的荒政制度。常平仓就是官府为储粮备荒、平稳粮价而设的粮仓。这些粮仓在丰年购粮储存,避免谷贱伤农;在灾年则卖出储粮,以稳定粮价、救荒赈灾,这种缓冲储备机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此外,“以工代赈”的救荒策略也是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中“养民”理念的重要体现,即发生灾害时,官府通过实施重大工程来促进就业,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还有具体的理想蓝图。《礼记》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描绘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蓝图。孟子一生推崇仁政,详细描绘了施仁政的美好愿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古人的这些论述,体现了民本经济观“富民”“养民”的理想蓝图。其中,《礼记》中描绘的“小康”社会成为历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坚持民本经济观,与民休养生息,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都是践行民本经济政策的结果。
(节选自叶坦、王昉《对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的传承与超越》)
材料二:
墨家一向以“贵义”自许。如《贵义》有言:“万事莫贵于义。”然墨家所论之“义”,其实为“利”。《经上》说“义,利也”。墨家所说之“利”是天下之公利,具体表现为人口之众、国家之富、刑政之治等治道现实。墨家既重视为义者要以“兴天下之利”作为自己的本分,也强调为义者要培育自身兴利除害的才能,前者是为义者应有的动机与德性,后者是为义者当有的资材与德行。
墨家所述的“兼爱”“天志”“节用”等说,单从动机的角度来看,是为了维护民生民利。“兼爱”要求统治者应当像爱利自身、自家、自国那样去爱利他人、他家、他国,尤其是要普遍地爱利天下民众。“天志”则悬设一大公无私、竭诚为民、能赏善罚暴的至高无上之天,以规约君主的言行,使其能实行“兼爱”的义政义事。“节用”则从民生基本所需的衣、食、住、行、葬、乐等角度,规劝统治者厉行节约之道,实现对民生民利的保全。同时,墨家还为统治者树立了能保民、爱民、利民的以大禹为典范的古时圣王形象,对那些极端戕害民生民利的如桀、纣、幽、厉一般的暴君,又提出了“不非诛”的革命主张,从而保留了以武力来维护民生民利的底线。
爱民、利民还是墨家最为根本的技术价值观念。在先秦诸家中,墨家一向以重视科技而为中国科技史家所推崇。《墨经》诸篇更是记载了诸多关于科学方面的朴素认识,论述了其当时制造和使用器械以便利民生实践的工作原理。《墨子》中的城守诸篇所记载的守城之术,也都是对其“兼爱”“非攻”主张的实行,故而也是本之于爱民、利民的价值立场而来。要言之,墨家技术哲学的核心也在于其强调技术应当秉持爱民利民的价值立场。
(节选自张万强《“利民”与“明故”:墨家哲学的基本精神》)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凡为政,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程颐)
B.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贾谊)
C.古者养民如养儿,劝相农事忧其饥。露台百金止不为,尚愧七月周公诗。(陆游)
D.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
参考答案:
1.C
材料二的观点是国风音乐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土壤,结合中外现代技法。
C.强调的是电影制作的“情节”和“画面”等,不符合材料二观点。
2.B
材料二的观点是:网络文学打造了中国文化传播新名片。
B.本项是说起点国际对网络文学翻译模式的升级,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3.B
A.是考古队历史研究的作用。
B.“……神话物象,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表明“神话含有史实成分”。
C.是传说中有史实成分。
D.是书籍记载的传说内容。
4.C
材料一第三、四段的主要观点是“气候的波动是全世界性的”。
A.不是气候变化。
B.只提到了中国,没有显现世界性。
D.论证的是气候变化受太阳辐射的控制,它虽是材料二第三、四段的一种观点,但并不是主要观点。
5.C
材料二的观点是“小满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小得圆满,才是人生好的境界”。
A.展现了忙碌的乡村生活。不能体现材料二“小满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小得圆满,才是人生好的境界”的观点。
B.展现了乡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之乐。不能体现材料二“小满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小得圆满,才是人生好的境界”的观点。
C.表现了诗人对眼前和乐安宁生活的满足。能体现材料二“小满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小得圆满,才是人生好的境界”的观点。
D.展现了全家齐上阵的紧张、忙碌的劳动状态。不能体现材料二“小满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小得圆满,才是人生好的境界”的观点。
6.D
材料三说明中国古代德法共治在规范体系上的融通和在实施体系上的完备。
A.说的是德治所起到的作用。
B.说的是治理国家,只有一教化和刑罚一起抓,相辅相成,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C.强调德治的重要性。
D.古代德法共治在规范体系上的融通和在实施体系上的完备。
7.D
材料一论述的是中国古代的民本经济观。
A.说到“厚民生”,合乎“富民”的思想。
B.说到“富乐民”,既合乎“富民”的思想,也合乎“养民”的思想。
C.说的是“养民”。
D.谈的是君主不能失去民心,与民本经济无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