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文本阅读(信息的概括) 提升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信息类文本阅读(信息的概括) 提升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1 14:1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信息类文本阅读(信息的概括) 提升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资源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高中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需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而红色资源本身具有的先进性、群众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能够在思想上、政治上对容易被错误思想裹挟的高中生进行引导。将红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有机结合的创新产物,包含了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将红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对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新课改背景下,强调课程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将红色资源与高中思政课有机结合,为拓展学生的实践平台、促进公共参与提供了可行性。
在高中思政课中利用红色资源,可以丰富、拓展教师的课程资源库,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本地的红色资源对学生具有天然亲和力,教师积极开发运用这些红色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提高学习效果。
(摘编自邓西延《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
材料二
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青少年一般对新兴文化比较感兴趣。红色文化年代比较久远,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再加上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参观红色景区,直观体验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广州红色文化很难引起高中生的兴趣。
高中政治教材中很少涉及红色资源,教师对于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不重视,只是偶尔在某一章节中利用红色资源作为辅助工具进行教学,而没有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和价值。教师在思政课堂中对广州红色资源的运用不到位,引入的内容单一,引入方式简单,导致学生们对广州红色资源只是一知半解,对课堂缺乏兴趣。
广州红色资源众多,但运用却很不充分。很多学校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源的重要性,即使有学校意识到了,也没有能够切实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这些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是在实践中,这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各个单位之间也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导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摘编自李凯乐《广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当地高中思政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材料三
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中对红色资源进行了明确界定,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形成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
近年来,尽管红色资源有所应用,但教师在应用过程中仍流于表面,对应用红色资源的深层意义没有做到全面认识,忽视了红色资源对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引导作用。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反思。
教师应该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准确掌握思政课教学中的关键内容,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强化结合课程的重难点知识合理应用红色资源的意识;最后,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把高中思政课打造成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这样,教师应用红色资源的素养才能最终得以提升。
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选取红色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使红色资源与课程内容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积极主动整合课程资源,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红色资源应用于导入、讲授、小结环节,丰富应用红色资源的方式。
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应当丰富红色资源的呈现方式。学校可以从自身的教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出发,结合当地的红色资源优势和学生学习特点开发红色资源校本课程,作为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补充。各地应将当地的红色文化、遗迹遗址、纪念馆等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红色资源的信任度和认同感。教师可以应用VR交互、5G实感、AI智能等新媒介技术,向学生全方位展示红色遗迹、遗址场馆、人物事迹等,使学生拥有沉浸式的视听感受。
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红色资源极具育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应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实现高中思政课教学应用红色资源水平的不断飞跃。
(摘编自王东静《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红色资源研究》)
三则材料都围绕红色资源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展开论述,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对此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网络的出现真正改变了文学经典的存在样式、传播方式和接受需求。从早期PC端的红楼同人小说、各红楼网站贴吧到当下移动端各传播平台、视频和有声读物,图文、视媒、声媒三大传播方式的叠加融合使得《红楼梦》的存在远远超出一部小说或影视作品的定义。
对经典的传播而言,媒介并非一个中立的传播工具,其本身就是一种隐喻的意义和语境“修辞”。每种媒介自身都包含着影响传播内容、价值取舍的相关因素及影响的方式密码,都借助自己塑造的媒介环境提供一种创造“个性”意义的场所和条件,一旦和受众产生具体的文学互动关系,就会使这种互动呈现出一定的价值偏向。比如聚集在“天涯社区”贴吧的红迷们,形成了强烈的解密式阅读趣味;B站聚居着大量喜欢《红楼梦》鬼畜视频、热衷通过弹幕分享自己感受的乙世代青年;抖音则是《红楼梦》美妆、美食爱好者的集散地。故而媒介作为经典传播风格和氛围的创生者,本身已成为传播内容的一部分,成为一个具有价值偏向性的意义生产空间。
因此媒介技术究竟是向善还是向恶,对经典的传播来说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都非简单对错之判。虽然对当下的传播现状不能悲观,但也绝不能乐观,因为我们多大程度上能够把控技术带来的问题,规避文学产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警惕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的趋向,依然取决于我们如何以及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媒介。
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关系是一种多层次、反馈复杂的交互影响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它们之间不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还关涉到审美、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话语权力及资本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但文学毕竟是人学,阅读和接受经典的最终目的是影响并塑造人,因此,观照人的精神世界是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永恒主题。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结合,对读者而言无论是功用的还是娱乐的,最终的旨归依然是自身审美艺术素养的提升和人生存在意义的确认。从近期利用问卷星所做的全国调查来看,对于“您阅读和学习《红楼梦》的最大收获”一问,10623份答卷中选择“感悟人生存在的意义”占比66.27%,仅次于“丰富自己传统文化知识”的66.73%,由此可见对文学经典精神境界的追求,已成为阅读经典最重要的动力和期望之一。
(摘编自李丹丹《新媒体视域下(红楼梦)传播现状及规律》)
材料二
数字媒介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互动性。互动性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新闻文本的构成法——文本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固定的叙事形式,亦不再拥有相对稳定的意义结构,而是在互动的作用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参与、探索的叙事空间,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文本的开放性内涵,为用户打开了一个意义协商空间。不同的互动实践与方法,形成了不同的语义规则,亦形成了不同的意义生成方式。因此,互动可以在修辞维度上加以认识——互动的语言,即是修辞的语言。
在时间维度上,用户可以自主地选择故事在时间维度的“展开”方式,并从容地处理“沿途”的页面悬停时长,由此决定叙事“前行”的时间结构,如内容呈现的顺序、方向和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时间意识。当不同的信息模块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逻辑时,用户便可以在自由选择中建立特定的时间概念或时间意识。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央视新闻推出的融媒体产品《亚运山水间》,设置了富春江、良渚、西湖、钱塘江四个“探险”板块,用户点击不同的板块,即可触发漂流、迷宫、龙舟和射箭四个不同场景的游戏,从而体验特定场景的游戏内容。不同的选择顺序,形成的是不同的内容呈现顺序和结构,这便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新闻的内容呈现顺序,由此摆脱了文本意义生成所高度依赖的时间逻辑。例如,“良渚”板块主要讲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历史文化,“西湖”板块注重呈现当下的自然美景——不同的选择顺序,决定了不同的感知模式,亦在时间维度上形成了不同的杭州印象。
在界面功能上,融合新闻允许用户长时沉浸、随时切换、及时退出某个场景,并允许用户在悬停时能够在空间场景中任意移动、放缩,比如拖动地图查看某个点位,放大画面查看某处细节等,全面浏览并深度挖掘界面空间中的信息。在《亚运山水间》中,用户进入“富春江”的船只,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自由地游览、观赏每一处景观细节。可见,用户通过对悬停时间的处理与支配,改变了叙事进程中的情节展开时长,而探索时间越久意味着用户越有可能突破经典叙事中的时间限制,进入深度阅览状态,进而捕捉到画面中更多的细节,获得更为丰富的新闻信息。
在空间维度,用户通过一定的导航选项或条件选项,可以自由地决定新闻内容的可见性,从而以互动为基础,形成不同的导航空间形态,或形成不同的虚拟空间图景,以此重组融合新闻的意义结构。换言之,某些内容能否显现并进入意义结构之中,完全取决于用户的个性偏好与自主选择。例如,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弗中心于2022年负责创建了一个融媒体项目——基于街道壁画地图的交互式时间轴《黑人的命也是命》。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是2020年非裔美国人乔治 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开枪射杀后,美国各地陆续出现了反种族主义艺术品。进入作品界面后,用户可以根据艺术品类型、艺术家身份、创作时间、涉及的社会议题等类目对内容进行筛选,还可以点击地图上的作品名称,查看作品的具体信息。这种自主选择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文本的“输出”内容,而且改变了文本的呈现方式,亦影响了用户的解读方式,如用户对于种族议题的观点和态度。
(摘编自刘涛刘锦鹏《通往数字世界的修辞学:融合新闻叙事的数字修辞体系构建》)
两则材料在论及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时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文明?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是什么?西方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标准是“三要素”,即冶金术、文字和城市,这是根据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北非的埃及文明归纳出来的。但是,世界上也不乏未同时具备“三要素”的文明,如中洲的玛雅文明被公认为文明社会,但该文明就没有制造和使用金属器;而辉煌的印加文明是没有文字的文明,可见,这“三要素”并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
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华文明的肇始,但其中关于炎黄时代的记述有不少带有神话色彩,并不能作为信史。因此,学术界一直以来都有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者。国内史学界很多人认为中华文明开始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国外部分学者和国内个别学者则怀疑甚至否定夏朝是真正存在过的王朝,认为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只能从符合国际学术界“三要素”标准的商朝后期开始算起。
要想消除学术界存在的疑问,非常重要的是依靠考古发掘获得的新资料来研究和证实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田野考古获得一系列重大发现,如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大型宫殿,在辽西的红山文化区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坛庙冢等。加之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苏秉琦先生提出了各自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思路,促使学术界进一步关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
200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牵头,国内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参与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探源工程”)正式启动。探源工程以考古调查发掘为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目前研究工作已经进入第五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一工程所揭示的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的长河发端于何时何地?流淌过怎样的曲折历程?这些问题牵系根脉,事关“何以中国”。
(取材于王巍、施雨岑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散布在中国的四面八方,犹如满天星斗——已故的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曾提出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说。多年来,探源工程专家聚焦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以田野考古为工作重心、擦亮已经沉睡数千年的文明“星斗”,为实证5000年中华文明提供重要证据。
经过多年努力,探源工程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脉络。由于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业基础,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上的各个区域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古代国家雏形),这些文明经历了不同的兴衰过程,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与此同时各个区域文明彼此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后来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基因的共性因素,如以玉为贵的观点、龙的信仰、祖先崇拜、天人合一、礼仪制度、和合思想等。距今4300~3800年前,由于环境变化和社会内部变化等原因,长江流域、黄河上游和下游以及辽河流域等曾经盛极一时的区域文明相继发生衰变,而中原地区的文明兼收并蓄、吸收周边地区文明的先进因素,迅速发展,持续崛起,成为最为兴盛的文明,开启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历史格局,形成了早期中国,这种历史趋势可以概括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多元一体”也奠定了日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源头和远因。
值得一提的是,探源工程还提出了符合中华文明发展特征的文明判断标准,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作出了中国学者的贡献。探源工程的专家团队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恩格斯“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一观点,冲破了西方学术界文明“三要素”理论的桎梏,提出了进入文明社会的新标准;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具有可辨识王权和国家的物化标志,即都城或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高等级建筑(宫殿)的出现、随葬品丰富且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器具(礼器)的大型墓葬的出现、贵重资源和高等级物品的生产和分配统治者所掌控、战争和暴力成为常见现象、稳定的分层级的区域社会等。新标准的核心要义是国家的产生。
正是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论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的历史沿革和现实存在。同时,这一标准也符合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特点,具有普遍意义,是中国学者对世界文明研究作出的有益贡献。
(取材于赵辉、王思北等的相关文章)
我国学者提出的进入文明社会的新标准与国际学术界既有的“文明三要素”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处于政局大动荡,社会大冲突的时代,他们对于如何维持人间的和谐十分关切,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智慧之谈。提到人类的和睦,人们总是会首先想到孔门“和为贵”的名言,无论是个体间的矛盾、族群间的冲突,还是国际间的纠纷,当和解的曙光出现时,总是以“和为贵”作为解决纷争的最高原则。孔门的这句名言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讲的:“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在这里,“和为贵”是“礼”的运用,用现在的话讲,主要是以社会规范为制约,无论大小事体都要做得合适恰当(“小大由之”)。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同的问题,本来就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公共论题,“和”作为认识论的一个概念,最早是由西周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济”),战国时的晏婴用“和”指不同事物相成相济的词义,引申而指“可”与“否”的相互统一,明确提出言论开放的主张。不过,孔子认为“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他与晏婴在这个问题上持着不同的看法,将“和”的相成相济的概念纳入到自己的礼制体系中来,认为君子求和,是在一定的原则“礼”之下,而小人的“知和而和”,是为和而和,“不以礼节之”,是君子所不取的(“有所不行”)。
孔子主“仁”而言“和”,但都是在周代礼制的大前提下。而墨子是周代礼制文化的反对者,他对宗法制度在政治上的弊端有敏锐的观察,指出“亲亲”的政治体制是造成“骨肉之亲,无故而富贵”的根源;他反对世袭制,主张“官无常贵,民无常贱”。墨子同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字在《墨子》中约三十见,超过《论语人孟子》的总和。墨子提倡兼爱,认为如果人人都能推广爱心,“上下调和”,则小至父子兄弟可以齐心协力建立美好生活,大则形成上不凌下、官不欺民的政治气候,这样社会才能维持和睦稳定。墨子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社会哲学家,在当时的割据战乱局势下,他不仅迫切地期望着一国的安定,“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而且期待四海之内都能再现升平,“天下和,庶民阜”,“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同时,他还反对霸权,指斥大国借用各种说辞干涉、侵略他国的行径(《非攻》“必反大国之说”)。
韩非子与墨子一样用“上下调和”来描述理想社会,但他的视角与各家不同,强调“刑名参同”才能“上下调和”;强调法治的重要性,认为法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这一主张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
纵观诸子,无不在人文社会的基础上重视“人和”的重要意义,而道家对“和”的重视则更具丰富的含义。道家的“和”不仅讨论人际的和谐,还外延到宇宙的秩序与和谐。《老子》一书言“和”凡八见,同于《论语》,但比《论语》内容上更为哲理化。首先老子在宇宙生成论提到“和”的重要性。《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这一章的哲学含义,历来有多种解释,但将万物负阴而抱阳释为道或万物本身即蕴含着两种对立的原质或势能(阴、阳),则是道家各派以及承袭道家这一观点的儒家学派都共同接受的说法:阴阳本来是相互对立的,但它们相互交通之后,则形成了一个新生的和谐体。这也是老子相反相成思想的体现,老子的这一思想,两千年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历史文化数千年的发展,民族生命力的绵延实有赖于文化的凝聚力。诸子的和谐观,也是促进民族文化凝聚力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陈鼓应《道家的和谐观》)
材料二: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把“和”看作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完美秩序,和平、和睦、和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理想状态。《中庸》有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法则,“和”是世间共同遵循的规律,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就能和谐运行、各安其位,万物就能生长发育、并生不悖。这段话中包含着深刻的“守中致和”思想:“守中”不是一成不变、静止不动,而是以“中”的立场守住大本大源的主体性原则,然后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外部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和差异的运动转化,最终达致和谐统一的完美状态。当然,和平、和睦、和谐的状态也不是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随着事物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又会出现新的矛盾冲突,打破原有的平衡稳定,我们又需要运用智慧和力量推动秩序回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如此不断调适,循环往复,现实世界就在人的努力创造中,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实现了发展进步。这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深深印刻在中华文明的基因和血脉中,塑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形成了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等一系列人我关系的基本法则。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世界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我们坚定相信,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打破“西方中心论”主导的文化霸权,跨越“文明冲突”的理论陷阱,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维,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推动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
(摘编自田嵩燕《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时代价值》)材料一中,作者认为孔子与墨子提倡的“和”是有区别的,请概括两者的不同。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是最年轻的一门。孔德在他《实证哲学教程》里采取这个名字到现在还不过近一百年,而孔德用这名词来预言的那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应当相等于现在我们所谓“社会科学”的统称。斯宾塞也是这样,他所谓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总论。把社会学降为和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学问,并非创立这名称的早年学者所意想得到的。
社会学能不能成为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其实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这里牵涉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划分。如果我们承认政治学、经济学有它们特殊的领域,我们也就承认了社会科学可以依社会制度加以划分:政治学研究政治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制度等。社会现象能分多少制度也就可以成立多少门社会科学。现在的社会学,从这种立场上说来,只是个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一旦长成了,羽毛丰满,就可以闹分家,独立门户去了。这个譬喻确实是说明了现代社会学中的一个趋势。如果社会学要成为综合性的科学,从边缘入手自不如从堂奥入手。以社会现象本身来看,如果社会学不成为各种社会科学的总称,满足于保存一个空洞的名词,容许各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对各个社会制度做专门的研究,它可以从两层上进行综合的工作:一是从各制度的关系上去探讨。譬如某一种政治制度的形式常和某一种经济制度的形式相配合,又譬如在宗教制度中发生了某种变动会在政治或经济制度引起某种影响。二是从各制度的相互关系上着眼,我们可以看到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社会学在这里可以得到各个特殊的社会科学所留下的,也是它们无法包括的园地。
以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这对象并不能是概然性的,必须是具体的社区,因为联系着各个社会制度的是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有时空的坐落,这就是社区。每一个社区都有它的一套社会结构,各制度配合的方式。因之,现代社会学的一个趋势就是社区研究,也称作社区分析。
社区分析的初步工作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一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在这一层上可以说是和历史学的工作相通的。社区分析在目前虽则常以当前的社区作研究对象,但这只是为了方便的原因,如果历史材料充分的话,任何时代的社区都同样可作分析对象。
社区分析的第二步是比较研究,在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时,常会发现每个社会结构都有它配合的原则,原则不同,表现出来结构的形式也不一样。于是产生了“格式”的概念。在英美人类学中这种研究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但是在什么决定“格式”的问题上却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材料二:
《乡土中国》的研究属于社会学的“社区分析”,目标是剖析“社会结构的格式”。社会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如经济的、政治的、制度的,等等,也可以是宏观研究,但费孝通采用的是社会学的“社区分析”,从微观入手,达到宏观的认识。
1936年费孝通曾对家乡一个村庄做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题为《中国农民的生活》的博士学位论文(后翻译成中文出版,取名《江村经济》)。在写作《乡土中国》之前,费孝通又到广西、云南等地做过长期艰苦的“蹲守”式的田野调查,了解乡民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情感与文化。《乡土中国》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土壤,非常“有料”,非常“接地气”,这也是本书能够成为经典,影响远远超出所属学科范围的原因。阅读《乡土中国》,我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有了一些了解,社会科学家那种扎根现实生活、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乡土中国》一般都会对其中大量民俗调查案例感兴趣,但不要满足于“猎奇”,还应当注意观察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些材料的。费孝通的“拿手好戏”是筛选案例材料,提炼为可以印证乡村社区结构特征的“现象”,并和其他不同“文化格式”进行比较,以凸显乡土中国的特殊性。材料一经筛选提炼,典型性和代表性凸显,就往“现象级”提升,以便进入理论分析的层次。该书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吸收融合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理论站位和厚重的学术分量,而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没有任何理论的炫耀。如何观察社会的文化的“现象”,如何用科学的理论解释“现象”,是有各种不同角度的,费孝通用的主要是社会学的角度,然而他在方法论上的启示是“溢出”社会学范围,具有普遍意义的。
《乡土中国》重在客观论证,我们依然感觉得到其中流淌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及乡土中国情结。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加深了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认识,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乡土中国》论析的是旧中国的农村,它的问世到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变”中又有哪些“不变”?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和融合,乡村与城市的碰撞和交流,给社会带来哪些利弊?我们会想到当今的农村,想到农民工,想到社会习俗与风气,想到传统文化,想到中国的过去与未来,等等。好书就是这样,总能引起无尽的思考。
(摘编自温儒敏《〈乡土中国〉导读》)
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的学术价值。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城文化底蕴深厚。只有真正理解长城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新时代意义,才能发自肺腑、身体力行地去热爱长城、保护长城。
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始终面临着三大问题:生存、秩序和传承发展。长城的出现和存在,与此密切相关。生存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本。作为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的修筑,最初的动力便是解决生存和安全问题。
秩序是一个永恒追求。农耕和游牧,是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经济类型,彼此有着强烈的冲突和互补。资源互换,通常有抢夺、贸易这两种方式。如果抢夺成为一种常态,战争就会越来越多。长城的修筑,构建了良好的秩序。农耕民族在长城里面种地,游牧民族在长城外面放牧,二者通过长城成千上万的关口来进行贸易。这样,就有效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社会进步。由此可见,修筑长城时,垒起坚固的城墙,封闭是手段,交流是目的。
传承发展才能走向未来。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这样一种辩证关系,耐人寻味。几千年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是在这样的碰撞、融合中发展进步的。修筑长城,体现了对长城之外生活族群的承认,代表着一种共存共生、融合发展的关系。长城内外,是独立存在、相互依赖的一个整体。长城,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这一文化情结的表达。长城的每一块砌砖、每一块垒石上,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和平愿望。多元利益平衡基础上的一体利益最大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人类的发展,也应当以多元利益平衡基础上的一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如何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且造福社会?首先,要把长城所代表的中华文明,在国家层面上积极推广,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清了文化的根、生命的源,爱国就变得自然而然、发自肺腑了。长城,应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其次,要把长城保护落到实处。排除长城险情,保护其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风貌,通过修缮防止墙体继续坍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历史信息。换言之,长城修缮应以现状保护和最小干预为原则。长城保护的形势,总体来说是越来越好,但与客观需要相比,我们的重视和努力还远远不够,除了加速培养专业人员,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及参与,如让祖祖辈辈生活在长城脚下的农民,能够因为长城保护和利用而受益,过上更好的生活。除此之外,还要把长城旅游做实,把长城故事讲好,尽可能将长城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现在,这方面的工作很艰难、很繁重,但也迫切需要!
(摘编自董耀会《长城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新时代意义》)
材料二:
长城,巍峨峻拔,气势磅礴,纵横十万余里,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历史结晶,表现了伟大的民族创造力,是世界历史文化奇迹。长城,穿越时空,历经沧桑,上下两千余年,见证和伴随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更替和荣辱变迁。要想研究长城文化,必须关注和回答一些问题,有人说长城是封闭、保守的象征,那么中华民族为何持续两千多年不断地修筑长城?只有读懂长城,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读懂中国。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长城成为中华各民族不断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地带。长城以北,主要是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长城以南,主要以农耕民族为主,二者以长城为纽带,共同创造演绎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长城在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往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军出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沿河西走廊修筑长城,设置敦煌等河西四郡,汉宣帝又设置西域都护等,这些措施进一步保障了丝路贸易交往的安全,有力促进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进一步交流和发展。
围绕长城,还产生了数不清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关长城的诗词歌赋、铭记碑文、民间传说、楹联匾额、雕刻建筑等,以它们独特的内容和风格,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更加熠熠生辉。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历史载体。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今天,我们研究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就不能不研究长城文化。研究长城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弘扬其内蕴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长城。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
长城文化极为丰富,而且不断地充实着新的内容和特色。今天,我们既要努力打造夯实新时代的绿色长城,又要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小康社会筑稳保障长城;既要着眼实现强军梦,为民族复兴筑牢钢铁长城,又要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建设,筑牢社会和谐稳定长城,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编自宋圭武《研究长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材料二作者宋圭武先生认为,“只有读懂长城,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读懂中国”。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长城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美国和日本分别通过好莱坞电影和动画作品进行文化输出,有效地传播了本国文化和价值体系。在大力提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国产动画电影进军海外市场无疑可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
截至2020年3月,《魔童降世》已经在中澳美英等地上映。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全球票房累计6.9亿美元,但国内和海外票房悬殊,北美和英国分别只有14.9万美元和5.5万美元。另外,国内电影评分较高,猫眼和豆瓣分别给出了9.6和8.5的高分,而IMDB的评分是7.5,《洛杉矶时报》则给了60分。
《魔童降世》在海外上映后,在电影平台上获得了诸多评价,一方面大部分评价出自海外华人,另一方面外国观众去影院多数是受到身边中国朋友的影响,而且对该部影片提出了诸多改进建议。这些批评和建议,可以帮助国产动画电影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根据IMDB上的观众评论可看出,对于外国观众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看懂这部影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语言和文化差异是必须跨越的障碍。外国观众不了解《封神演义》的故事和道家文化,这种文化差异增加了翻译和理解字幕的难度,而字幕翻译导致电影的感染力下降,其精神内涵和文化背景也难传达出去。比如电影结尾哪吒说“去你个鸟命”,影片将这句译为“forget your fate”,未能充分传达出哪叱的愤怒和反抗精神。
在人物设计上,有观众认为片中人物形象混乱,好像出自不同电影。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形象缺乏了解,所以角色造型不统一对他们来说也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如果说中西审美取向在类型上的差异是外显的,那么在体验上的差异则是内在的。电影众多崭新的人物形象给国内观众带来了新鲜感,因为他们脑中有传统文化背景和固有思维。但对于国外观众来说,杂糅的人物形象既无法满足他们对异域中国风的审美期待,也不能与迪士尼电影等西方经典动画电影相媲美。
剧情是电影的核心,特效制作是为剧情服务的。首先,《魔童降世》对中国神话进行改编,在国内获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可,但是这种改编对于外国观众来说并不恰当,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文化。其次,该片的改编过度弱化太乙真人等角色,元始天尊的角色形象设计稍显刻板,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叙事发展,剧情逻辑的通顺度和完整性都影响了观看体验。
(摘编自2020年《名作欣赏》相关文章)
材料二:
作为一种兼具辨识度、影响力和流量变现能力的文化符号,影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超越文字、语言、民族的障碍,成为价值理念传播的重要载体。好菜坞电影和日本动漫就是依靠众多经典影视形象,吸引了全球数十亿观众。中国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却尚未产生如超人、蜘蛛侠、奥特曼等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影视形象。国产影视要突破当前的格局,亟须找准定位,以符合中国人审美和价值追求的作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形象。
近年来,取材于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在文化产业市场受到前所末有的关注。《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堪称现象级的电影,反映了观众对传统文化产品的期待和需求。近日上映的动画电影《山海经之再见怪兽》,以其充满东方神韵的“山海经宇宙”,使传统文化电影再度进入大众视野,证明了传统文化持久的市场热度和历久弥新的审美价值。
打造优秀的传统文化IP电影,影视作品要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从中吸收养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文学作品、民俗文化都可成为影视创作的题材来源。《山海经之再见怪兽》从《山海经》中汲取灵感,故事发生的地理环境昆仑二岛以及角色形象都有据可依。《大鱼海棠》中的民俗礼仪、生活起居以及人物命名,也都源自古代文化典籍和民间传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优秀的传统文化IP影视作品,不能止步于引经据典或堆砌各种传统文化元素,而是要深入文化内部,提炼能够体现民族精神气质的文化内涵。《大鱼海棠》将天人合一、生死轮回的东方哲学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挖掘和呈现,既体现文化的尊重和敬畏,也契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追求,更是传统文化产生世界性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传统文化不是一池一成不变的死水,而是一条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吸纳一股股涓涓细流的长河。因此,打造优秀的传统文化IP影视作品,需要以现代人的视角,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性的内涵和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白蛇:缘起》别出心裁地讲述白娘子和许仙的前世故事,并融合了“捕蛇”、修仙、炼丹等文化元素,在表现人与妖的爱情之外,引导现众思考人性的善恶。
打造优秀的传统文化影视作品,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根植传统,立足当下,面向世界,讲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崭新精神气质的中国故事,当是传统文化IP影视作品的共同追求。期待更多的影视作品脱颖而出,让中国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摘编自2022年8月《光明日报》相关文章)
注:IP,Intelletual Property的缩写,可译作“知识产权”。
两则材料都讨论国产动画电影的现状,其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①材料一主要论述了红色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时代价值。
②材料二主要论述了广州红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③材料三主要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红色资源的对策。
根据材料一关键句“红色资源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而红色资源本身具有的先进性、群众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能够在思想上、政治上对容易被错误思想裹挟的高中生进行引导”“将红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对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可知,材料一主要论述了红色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时代价值。
根据材料二关键句“红色文化年代比较久远,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再加上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参观红色景区,直观体验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广州红色文化很难引起高中生的兴趣”“广州红色资源众多,但运用却很不充分。很多学校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源的重要性,即使有学校意识到了,也没有能够切实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可知,材料二主要论述了广州红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材料三关键句“教师应该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选取红色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使红色资源与课程内容的结合更加紧密……”“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应当丰富红色资源的呈现方式……”可知,材料三主要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红色资源的对策。
2.①材料一侧重于论述在文学经典传播中,新媒体传播方式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指出新媒体传播方式应观照人的精神世界,互动着眼点偏向于新媒体传播。
②材料二侧重论述在融合新闻中,基于新媒体打造的自主时空,用户对新闻文本的意义构建作用,互动着眼点偏向于用户。
(1)由材料一“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关涉到审美、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话语权力及资本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但文学毕竟是人学,阅读和接受经典的最终目的是影响并塑造人,因此,观照人的精神世界是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永恒主题。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结合,对读者而言无论是功用的还是娱乐的,最终的旨归依然是自身审美艺术素养的提升和人生存在意义的确认”可知,材料一侧重于论述在文学经典传播中,新媒体传播方式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指出新媒体传播方式应观照人的精神世界,互动着眼点偏向于新媒体传播。
(2)由材料二“在时间维度上,用户可以自主地选择故事在时间维度的‘展开’方式,并从容地处理‘沿途’的页面悬停时长”“在界面功能上,融合新闻允许用户长时沉浸、随时切换、及时退出某个场景,并允许用户在悬停时能够在空间场景中任意移动、放缩”“在空间维度,用户通过一定的导航选项或条件选项,可以自由地决定新闻内容的可见性”可知,材料二侧重论述在融合新闻中,基于新媒体打造的自主时空,用户对新闻文本的意义构建作用,互动着眼点偏向于用户。
3.①“中国标准”与唯物主义思想家的理论一脉相承。②“中国标准”中的核心要素突出。③“中国标准”中支持核心要素的物化标志丰富而明确。④“中国标准”也符合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特点,具有普遍意义。(任答三点即可)
依据“探源工程的专家团队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恩格斯‘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一观点”,可知“中国标准”与唯物主义思想家的理论一脉相承。
依据“新标准的核心要义是国家的产生”,可知“中国标准”中的核心要素突出。
依据“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具有可辨识王权和国家的物化标志,即都城或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高等级建筑(宫殿)的出现、随葬品丰富且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器具(礼器)的大型墓葬的出现、贵重资源和高等级物品的生产和分配统治者所掌控、战争和暴力成为常见现象、稳定的分层级的区域社会等”,可知“中国标准”中支持核心要素的物化标志丰富而明确。
依据“这一标准也符合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特点,具有普遍意义,是中国学者对世界文明研究作出的有益贡献”,可知“中国标准”也符合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特点,具有普遍意义。
4.①孔子提出的“和”是在周代礼制前提下的,主“仁”而言“和”,他将“和”纳入礼制体系中,强调社会等级规范。
②墨子反对周代礼制文化,他主张的“和”是“兼爱”,是“上下调和”,强调齐心协力实现和睦稳定的社会。
①由材料一原文“孔子认为‘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他与晏婴在这个问题上持着不同的看法,将‘和’的相成相济的概念纳入到自己的礼制体系中来,认为君子求和,是在一定的原则‘礼’之下”“孔子主‘仁’而言‘和’,但都是在周代礼制的大前提下”可知,孔子提出的“和”是在周代礼制前提下的,主“仁”而言“和”,他将“和”纳入礼制体系中,强调社会等级规范。
②由材料一原文“而墨子是周代礼制文化的反对者,他对宗法制度在政治上的弊端有敏锐的观察,指出‘亲亲’的政治体制是造成‘骨肉之亲,无故而富贵’的根源;他反对世袭制,主张‘官无常贵,民无常贱’”“墨子同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墨子提倡兼爱,认为如果人人都能推广爱心,‘上下调和’,则小至父子兄弟可以齐心协力建立美好生活,大则形成上不凌下、官不欺民的政治气候,这样社会才能维持和睦稳定”可知,墨子反对周代礼制文化,他主张的“和”是“兼爱”,是“上下调和”,强调齐心协力实现和睦稳定的社会。
5.①在学术思想和大众生活之间建立起密切关系,提供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②为社会变迁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关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借鉴;③加深读者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和传统文化的认识;④加深读者对社会学本质特点的深入了解,学习社会科学家那种扎根现实生活、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
结合“该书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吸收融合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理论站位和厚重的学术分量,而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没有任何理论的炫耀。如何观察社会的文化的‘现象’,如何用科学的理论解释‘现象’,是有各种不同角度的,费孝通用的主要是社会学的角度,然而他在方法论上的启示是‘溢出’社会学范围,具有普遍意义的”可知,在学术思想和大众生活之间建立起密切关系,提供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结合“《乡土中国》论析的是旧中国的农村,它的问世到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变’中又有哪些‘不变’?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和融合,乡村与城市的碰撞和交流,给社会带来哪些利弊?我们会想到当今的农村,想到农民工,想到社会习俗与风气,想到传统文化,想到中国的过去与未来,等等。好书就是这样,总能引起无尽的思考”可知,为社会变迁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关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借鉴;
结合“《乡土中国》重在客观论证,我们依然感觉得到其中流淌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及乡土中国情结。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加深了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认识,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可知,加深读者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和传统文化的认识;
结合“阅读《乡土中国》,我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有了一些了解,社会科学家那种扎根现实生活、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可知,加深读者对社会学本质特点的深入了解,学习社会科学家那种扎根现实生活、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
6.①长城作为纽带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②推动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③围绕长城产生了数不清的文学艺术作品。④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历史载体。
依据“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长城成为中华各民族不断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地带。长城以北,主要是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长城以南,主要以农耕民族为主,二者以长城为纽带,共同创造演绎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可知,长城作为南北民族分界线的同时又是南北民族的联系纽带,正是长城的存在,创造演绎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依据“长城在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往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措施进一步保障了丝路贸易交往的安全,有力促进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进一步交流和发展”等内容可知,长城的存在推动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依据“围绕长城,还产生了数不清的文学艺术作品”“独特的内容和风格,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更加熠熠生辉”等内容可知,以长城为中心产生了数不清的文学艺术作品。
依据“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历史载体。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可知,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历史载体。
7.①材料一侧重:由于文化差异和电影制作方向等方面的原因,动画电影进军海外市场遇到了解读和观影等问题。②材料二侧重:我们要打造优秀的传统文化影视作品,作品既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由原文“另一方面外国观众去影院多数是受到身边中国朋友的影响,而且对该部影片提出了诸多改进建议”“对于外国观众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看懂这部影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语言和文化差异是必须跨越的障碍”“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形象缺乏了解,所以角色造型不统一对他们来说也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但是这种改编对于外国观众来说并不恰当,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文化”等内容可知,材料一侧重:由于文化差异和电影制作方向等方面的原因,动画电影进军海外市场遇到了解读和观影等问题。
由原文“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超越文字、语言、民族的障碍,成为价值理念传播的重要载体”“国产影视要突破当前的格局,亟须找准定位,以符合中国人审美和价值追求的作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形象”“打造优秀的传统文化IP电影,影视作品要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从中吸收养分”“优秀的传统文化IP影视作品,不能止步于引经据典或堆砌各种传统文化元素,而是要深入文化内部,提炼能够体现民族精神气质的文化内涵”“打造优秀的传统文化影视作品,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可知,材料二侧重:我们要打造优秀的传统文化影视作品,作品既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