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诫子书》 基础巩固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诫子书》 基础巩固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1 14:1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诫子书》 基础巩固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淡泊(bó) 险躁(zào) B.致远(zhì) 枯落(kū)
C.淫慢(yíng) 穷庐(lú) D.励精(lì) 治性(zhì)
2.下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操守,品德。 驰:懈怠,放松。
B.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宁静: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C.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穷庐:旧房子。
D.淫:改变。 慢:懈怠。 险躁:轻薄浮躁。
3.解释加点字词
①静以修身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     致:    远:   )
④非志无以成学   
⑤险躁则不能治性(险:   治:    )
⑥非学无以广才   
⑦淫慢则不能励精(淫:   慢:    励:    )
⑧年与时驰   
⑨将复何及   
⑩诫子书(诫:    书:   )
4.填空。
(1)《诫子书》选自《   》。诸葛亮,字   ,三国时蜀汉杰出的   家、   家、散文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 其散文代表作有《   》《诫子书》等。
(2) 《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 并包含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   ,   。
(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   ,   ,   。
(4)《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   。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静以修身(  )
(2)非淡泊无以明志(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非志无以成学(  )
(5)淫慢则不能励精(  )
(6)险躁则不能治性(  )
(7)年与时驰(  )
(8)意与日去(  )
(9)遂成枯落(  )
(10)悲守穷庐(  )
句子翻译
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7.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8.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巳告罄?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吾儿恃有汝父庇荫,然亦当稍知稼穑①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息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国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也。
(选自张之洞《复儿子书》)
注释:①稼穡:指农业劳动。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   
年与时驰   
儿自去国至今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
11. 请说说甲文中“静”与“学”的关系是什么?
12. 两封书信都是父亲写给儿子的。请概括两位父亲都从哪些方面劝诫儿子的?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夫君子之行(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15.书信,是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本书信对孩子寄寓了哪些深情厚望?
16.读完本文,请就文中的一个方面说说你有怎样的启发。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使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⑤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节选自朱熹《朱子文集》)
【注释】①义理:言论或文章的内容道理。②膝下:父母跟前。③汩:埋没。④俩:指不务正业。⑤忝:有愧于。
17.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恐 汝 在 家 汩 于 俗 务 不 得 专 意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19.同为写给儿子的家书,诸葛亮的《诫子书》意在劝勉儿子   ;本文朱熹意在教育儿子   。殷殷教诲中都表现出父亲的良苦用心。
参考答案
C
B
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宁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达到;远:远大的目标;立志;险:轻薄;治:修养;使……广博,增长;淫:放纵;慢: 懈怠;励: 振奋;疾行,指迅速逝去;又;诫:告诫、劝勉;书: 书信
(1)诸葛亮集;孔明;政治;军事;出师表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 (1)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2)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3)达到远大目标
(4)达成,成就
(5)懈怠
(6)修养
(7)疾行,指迅速逝去
(8)丧失
(9)最终
(10)陋室
6.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
7.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8.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凋落。
9.达到 ;;增长;;迅速逝去;;离开
10.①放松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②我之前(曾经)写信告诫过你,学习必须要努力用功,怎么就忘记了呢?
11.“静”是“学”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只有内心宁静,才能专心于学业,才能学有所成。
12.两文的作者都告诫儿子要节俭,要努力学习,要珍惜时间,要有远大的志向。
13.德行、品行;疾行,指迅速逝去。
14.①如果不恬静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力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实现远大目标。
②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才干来源于学习。
15.本书信从静心学习,俭朴养德等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的道理。
16.结合志向、修身、养德等其中的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即可。
17.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
18.早起晚睡(勤奋努力),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19.以“静”和“俭”修身养德;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