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1.下面是小荣写的一段赞美老师的话,请你读后完成小题。
每当面对困难,感到无力时,老师总是那个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的人。老师的教诲,如同阳光般温暖,吞shì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和迷茫□老师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再______(A.茫然无措 B.措手不及)。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逐渐变得成熟,稚气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和自信。
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如同航行的小舟,而老师则是那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确凿无疑的是,没有老师的悉心教诲,我们难以在知识的云xiāo中翱翔。老师不仅给我们传授知识,更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的品格。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吞shì( ) 云xiāo( ) 稚( )气 确凿( )
(2)下面是同学们对小荣所写语段的讨论,其中说法有误的是( )
小思:“□”处的前后句都在表述老师带给学生的影响,而且句式相似,因此“□”里应填分号。
小慧:横线处应该选用“茫然无措”,“措手不及”意为临时来不及应付,与语境不符。
小敏:给这段话加个内敛深沉的背景音乐会更有演讲效果。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恭敬(jìng) 惭愧(kuì) 鉴赏(jiàn) 人声鼎沸(dǐng)
B.倜傥(dǎng) 淋漓(lín) 盔甲(kuī) 疲倦不堪(kān)
C.感慨(kǎi) 搓捻(niǎn) 绽开(zhàn) 小心翼翼(yì)
D.争执(zhí) 激荡(dàng) 奥秘(ào) 花团锦簇(cù)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云霄 盔甲 绅士 不求甚解
B.倜傥 奥密 激荡 人迹罕至
C.感慨 悔恨 企盼 美不胜收
D.淋漓 鉴赏 渊博 小心翼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B.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我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效果。
D.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及时部署,使旱区中小学的缺水难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百草园玩耍,一步一景皆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B.晚上,公园里华灯闪烁,人声鼎沸。
C.每当吟诵长堤护栏上那些咏赞梧州的题诗时,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D.公园的设计栩栩如生,“堤、路、园”完美融合,提升了城市品位。
6.下列文字空白处标点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
三、名句名篇默写
7.课文识记及文学常识填空。
(1)岐王宅里寻常见,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8.以下是《论语》文化栏中展示的语句,请你填写。
(1)在生活中,我们应当时刻保持一颗谦逊好学的心,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同时也要勇于面对和改正自己的不足,铭记“ , ”的教诲,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当我们的见解、才能或努力未被人所知时,若能做到不生气、不怨恨,而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 ?”这本就是一种理解他人的高尚品质。
(3)在2500多年前,孔子站在河边,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 。”告诉我们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4)兴趣是激励学习最好的老师。“ ,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①;不学博依②,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③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④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⑤务时敏,厥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①安弦:懂得音乐。②博依:各种比喻。③藏:怀、蓄。④辅:指朋友。⑤孙:同“逊”,谦虚。⑥厥:尽全力。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
(3)为人谋而不忠乎( ) (4)退息必有居学(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故君子之于学也 C.曲肱而枕之 D.下车引之
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12.请你谈谈从【甲】【乙】两文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学习方法。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各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3.选文除了景物描写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 找蜈蚣 ; ② ; ③ ; ④ 。
14.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动词能否改成括号内的字?请说出理由。
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15.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最温暖的墙
①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己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盒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她。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选自《意林文汇》)
16.感知深刻内容,提炼:请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
17.剖析鲜明形象,理解:
(1)从玲玲老师冬天不顾手指开裂流血、忍痛板书等细节,可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举例说说文章是怎样来表现孩子们的顽皮、懂事、富有爱心的可爱性格的?
18.赏析精彩语言,品味:
请说说最后一段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19.揣摩童真世界,设想:
第⑦段画线句说:“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假如你也是这个班上的一员,你会怎样表达?(要求表达清晰,创意独特)
外婆的手纹
李汉荣
①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不过乡里人不这样说,只说好看。好看,好像是简单的说法,其实要得到这个评价,是很不容易的。
②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③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充满着期待,或许还有几分胆怯和恐惧:要是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很丑陋,布的名誉和尊严就毁了,那时,布也许是很伤心的。
④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⑤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只有在春节、生日的时候,才有可能穿一件新衣。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
⑥除了缝大件衣服,外婆还会绣花,鞋垫、枕套、被面、床单、围裙都有外婆绣的各种图案。
⑦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外婆常常凝视着天空的云朵出神,她手中的针线一动不动,忽然会有一声鸟叫或别的什么声音,外婆如梦初醒般地把目光从云端收回,细针密线地绣啊绣啊,要不了一会儿,天上的图案就重现在她的手中。
⑧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走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
⑨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
⑩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贴紧我的身体。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是她密密的心情。
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我童年时的一双鞋垫。那是我的私人文物。我保存着它们,保存着外婆的手纹。那泉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几丛欲开未开的水仙,仍是欲开未开,就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外婆,就这样把一种花保存在季节之外。
我买回针线,我要亲手“复制”我们的文物。我把图案临摹在布上,然后一针一线地绣起来。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我一针一线临摹着外婆的手纹、外婆的心境。泉,淙淙地涌出来;鱼,轻轻地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着,含着永远的期待。我的手纹,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外婆的手纹。她冰凉的手从远方伸过来,接通了我手上的温度。那永不失传的手上的温度。
(选文有删改)
20.通读全文,根据表格中已有内容,补全下面表格。
外婆做的事 外婆追求的美学
A 追求好看的美学
外婆打补丁 B
C 追求大自然的美学
21.第⑤段中加点的“打满补丁的岁月”和“缝补着生活”分别有怎样的含义?
22.文章语言优美富有韵味,分析第⑧段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
23.“我”为什么要保存、复制外婆的手纹?
24.读过本文,同学们就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问题展开了讨论,你认为 说得不恰当。( )
A.小林认为文中“外婆的手纹”就是传统的手工技艺,值得被传承。
B.小浩感受到本文作者因传统手工技艺没有得到及时传承而产生淡淡愁绪。
C.小君指出当今社会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等传统文化,且从各方面为其传承做着努力。
D.小凡觉得我国的传统手工技艺近年来在传承中有了创新,注入了时代的元素。
参考答案:
1.(1) 噬 霄 zhì záo
(2)小敏
2.B
B.倜傥(dǎng)——tǎng;
3.B
B项的书写有误,应为“奥秘”。
4.A
B逻辑错误。把“不再”改为“再次”即可。C搭配不当。改为“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D残缺主语。去掉“由于”或“使”即可。
5.D
A.流连忘返:形容沉迷于游乐而忘了回去。此处指百草园非常有趣让人不想回去,符合语境;
B.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像烧开的水在锅里沸腾一样。此处指公园人多很热闹,符合语境;
C.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此处指自豪感不知不觉产生。符合语境;
D.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能用来形容公园的设计;
6.C
此题中要注意“怪哉”在引号的里边,所以应该用单引号;“是怎么一回事”后边应该用省略号。
7. 崔九堂前几度闻 落花时节又逢君 遥怜故园菊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8.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 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 谋划。 休息。 10.B 11.(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2)所以即使离开老师和朋友,也不会违背道义。 12.①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②要端正学习态度,学会虚心向别人请教;③在闲暇之余也不能忘记学习;④学习上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不也是很快乐吗?说:同“悦”,愉快。
(2)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愠:生气,恼怒。
(3)句意: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谋:谋划。
(4)句意:课余及休假的时候,也有课外研究。息:休息。
1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之”是第三人称代词。
ACD都是第三人称代词;
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1)温,温习;故,旧的;而,表承接;为,做。
(2)是以,所以;虽,即使;辅,朋友;反,违背。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甲文中“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知,要按时温习学过的知识,加强巩固;
根据甲文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可知,要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
根据甲文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知,要爱好学习,以学习为乐趣;
根据甲文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知,要端正学习态度,学会虚心向别人请教;
根据乙文中“退息必有居学”,课余及休假的时候,也有课外研究,可知在闲暇之余也不能忘记学习;
根据乙文中“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意思是:专心致志谦逊恭敬,时时刻刻孜孜不倦地求学,在学业上就能有所成就,可知学习要专心致志、勤奋执着、坚持不懈。
参考译文:
【甲】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乙】
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课余及休假的时候,也有课外研究。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调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不学会各种譬喻,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亲敬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能够这样,即使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违背道义。《兑命》篇说:“专心致志谦逊恭敬,时时刻刻孜孜不倦地求学,在学业上就能有所成就。”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13.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14.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可爱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15.“我”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天真无邪,充满朝气,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
13.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能力。可从文章相应位置找出内容,概括作答。
从“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知,第一件趣事是:翻断砖(找蜈蚣);
从“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知,第二件趣事是:按斑蝥;
从“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知,第三件趣事是:拔何首乌;
从“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知,第四件趣事是:摘覆盆子。
14.本题考查关键词句的赏析。“黄蜂伏在菜花上”一个“伏”字,是对黄蜂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蜂趴在菜花上的情态,表现了黄蜂的肥胖与吮吸花蜜时的专注可爱的情态。而“停”只是表现黄蜂的在菜花的停留,怎样停的、状态如何都表现不出来。故“伏”字更好,不能改动。
15.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可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从“翻开断砖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知,“我”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从“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知,“我”是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孩子;
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知,“我”是个热爱自然的孩子。
16.为了不让老师的手被粉笔的灰尘腐蚀,学生用纸裹住了粉笔,在寒冬里,给老师送去关爱,犹如一堵挡住寒风的墙。 17.①这是一位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热爱学生的好老师。②不专心的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有的孩子把母亲的化妆的唇膏筒也拿来裹粉笔。 18.把孩子的心比喻为默默燃烧的炭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田中爱心的种子悄悄滋长。从内容上表达出老师被这股暖流滋润,点明主题,即在寒冬,孩子的爱心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 19.示例:我会为她织一副美丽的毛线手套,让她的双手既不受到粉笔粉尘的侵蚀,也不受到寒风的吹拂。
16.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结合①段“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③段的“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和④段的“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可以概括出,玲玲老师的手被粉笔的灰尘腐蚀,学生们看在眼里;
结合⑤段的“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盒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⑦段的“‘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和⑧段的“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可概括出,学生用纸和唇膏筒裹住了粉笔,给老师送去温暖,感动了老师。
综合以上内容可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玲玲老师的手被粉笔的灰尘腐蚀,学生们就用纸和唇膏筒裹住了粉笔,给老师送去温暖,感动了老师。
1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与事件分析。
结合④段的“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和⑧段的“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可以看出,玲玲老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热爱学生;
结合④段的“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可以看出,玲玲老师的手被粉笔的灰尘腐蚀,不专心的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表明他们顽皮但懂事;
结合⑤段的“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盒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和⑦段的“‘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可以看出,孩子们给粉笔穿上了外衣,把母亲的化妆的唇膏筒也拿来裹粉笔,表明他们关心老师,是一群懂事、富有爱心的孩子。
18.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句中把孩子的心比作细微的炭火,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关爱之心,他们给老师带来了温暖。结合⑧段的“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可以看出,孩子的爱心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老师被这股暖流滋润,点明了文章主题,表现了师生之间的温情,令人感动。
19.本题考查自由表达。结合⑦段的“‘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可以看出,“诗意美好的创意”指的是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关心,对老师出血的手指的保护,围绕这个中心表达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我会给她定做一些尺寸正好的橡胶手套,好像医生做手术使用的手套一样,让她既不影响写字,又避免了和粉笔直接接触,保护她的双手。
20.A外婆做衣服B追求搭配的美学C外婆绣图案 21.“打满补丁的岁月”是指经济条件艰苦、物质匮乏的生活;“缝补着生活”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艰苦的生活也有美感、幸福感。 22.“绣着”“生着”“游着”三个动词,化静为动,写出了外婆绣的鞋垫上的绣品精致逼真,富有艺术的美感,表现了外婆的心灵手巧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表达了“我”对外婆手艺的赞美。 23.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本身具有美感,值得我去保存;这是我小时候外婆送给我的,保存下来代表着对外婆的怀念;保存下来也是延续外婆质朴的审美观,学习她在苦难中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乐观从容认真执着的人生态度。 24.B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A空,结合第①段中“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不过乡里人不这样说,只说好看”,可知外婆做衣服时,追求好看的美学;B空,根据第⑤段中“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可知外婆在打补丁时,追求搭配的美学;C空,结合第⑦段中“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把目光从云端收回,细针密线地绣啊绣啊,要不了一会儿,天上的图案就重现在她的手中”,可知外婆绣图案时,追求大自然的美学。
21.本题考查对语句含义的理解。
理解要结合语境。第⑤段中,结合“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只有在春节、生日的时候,才有可能穿一件新衣。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可知,“打满补丁的岁月”是指经济条件艰苦、物质匮乏的生活;结合“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可知,“缝补着生活”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艰苦的生活也有美感、幸福感。
22.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鞋垫上流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运用“绣着”“生着”“游着”三个动词,构成一组排比句,化静为动;结合绣的内容“一汪泉水”“一丛水仙”“两条鱼儿”可知,展现了外婆绣花时追求大自然的美学,侧面表现出外婆鞋垫上的绣品逼真精致、富有艺术性的美感,写出“我”对外婆借绣品表达美好期待和赞美之情。
23.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
根据第 段中的“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可知我之所以要保存“外婆的手纹”,是出于对外婆的思念与感激,因为外婆通过她自己的言行让我学会心灵的安详与宁静。如今外婆逝去,我用这种方式为表达自己的心绪。根据“那永不失传的手上的温度”可知,我也想让外婆的这种手纹、这种手艺传承下来,把外婆乐观从容的人生态度传承下来。
24.本题考查文章的拓展阅读。
B.本通过对儿时回忆的描述,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外婆的心灵手巧和朴实勤劳。从文章 段“我买回针线,我要亲手‘复制’我们的文物。我把图案临摹在布上,然后一针一线地绣起来。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可以看出,我在努力传承外婆的手艺,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情怀的留恋和珍惜,也寄托了作者对外婆深切思念和深深的爱。本项“本文作者因传统手工技艺没有得到及时传承而产生淡淡愁绪”的分析于文无据,说法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