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 狼牙山五壮士 》 同步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六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 狼牙山五壮士 》 同步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六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1 14:1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狼牙山五壮士 》 同步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六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在双方实力xuán shū( )的情况下,杨靖宇毅然率队在蚊子沟口设伏。当敌寇来临时,战士们热血fèi téng( ),抡起手榴弹扔向敌军,消灭了大量敌人。激战过后,壮士们yì lì( )在山顶,看着敌人一副狼狈逃窜的模样,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1.素材中有的字词妙妙不会写,请你根据拼音提示帮她写出来。
2.在整理素材时,妙妙对一些易混字词弄不清楚,请辨析后帮她选字组词。
寇 冠 副 幅
贼( ) 画( )
( )军 ( )手
二、选择题
3.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满腔怒火 崭钉截铁 气状山河 B.坠入山谷 悬崖绝璧 横七竖八
C.昂首挺胸 壮烈毫迈 粉身碎骨 D.晋察冀 坚强不屈 叽里呱啦
4.“悬崖绝壁”的“绝”,与( )中带点的字意思相同。
A.络绎不绝 B.绝处逢生 C.精妙绝伦 D.绝无仅有
5.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他的声音大极了,简直能震破人的耳膜。
B.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C.风太大了,地都被揭掉了一层皮。
D.他抬起头,想确定下方向,突然间头晕目眩,好像天地都旋转起来了。
6.下列对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内容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中的“横七竖八”“许多”说明了很多敌人上山时采用了迂回的战术,但最终还是被消灭了。
B.“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说明石头砸下去非常迅猛有力,非常密集,体现了战士英勇杀敌的坚定决心和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C.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是因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喊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心声,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D.文章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先写五个人面对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接受掩护任务,揭示其胆之“壮”;再写英勇战斗,痛击敌人,揭示其行之“壮”;接着写诱敌上绝境,揭示壮士们不仅豪壮,而且有智谋;最后高喊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之“壮”。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7.A.( )神( )注 B.( )天( )地 C.坚强( )( )
D.( )钉( )铁 E.( )身( )骨 F.居高( )( )
(1)他说话办事 ,从不拖泥带水。
(2)我最喜欢梅花,因为它具有不畏严寒、 、傲雪斗霜的精神。
(3)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创造了无数 的业绩。
四、现代文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②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8.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着——( ) 全神贯注——( ) 崎岖——( )
9.本文采用的是 的顺序,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整篇文章为:( )——痛击敌人——( )——( )——英勇跳崖。
10.选文第一自然段采用了 写法,描写了五位战士痛击敌人情形,对他们 、 (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方面的刻画,突出了五位战士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
11.读选文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部分,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13岁时就是村里儿童团团长。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呲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地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
王朴西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警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发下的警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捉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年仅13岁的小英雄王朴英勇地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2.请用双横线、曲线、双曲线分别画出描写王朴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
13.画横线句子是对人物 的描写,该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14.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原句作答)
15.文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6.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材料二:小萝卜头名叫宋振中,一岁时和妈妈一起被国民党抓进白公馆监狱。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吃着发霉的饭菜,他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只有四五岁那么高,成了一个大脑袋细身子的孩子,被难友们称为“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六岁时,由同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教他念书,学习语文、算术、俄文和图画。小萝卜头学习非常刻苦,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他九岁生日那天,黄显声送他一支铅笔,这礼物太珍贵了,他很少用,每天都在牢房地上用小石头写呀画呀。他还经常帮大人做秘密工作。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监狱后,就是他在男宰、女牢间传递的。特务在旁边时,他就和黄显声说俄文,特务听不懂,只好干瞪眼。1949年9月6日,小萝卜头和父母一同被敌人杀害了。
材料三:为了了解人们对英雄的看法,五育中学的同学们在街头随机对4461名行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中“您所欣赏的英雄人物最打动您的是哪一种品质?”这一问题的统计结果。
(1)观察材料三中的图表,写出你得到的一条信息。
(2)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表现了崇尚英雄、弘扬英雄精神的重要性。
B.材料二主要讲述了“小萝卜头”宋振中在监狱中与敌人战斗的感人故事。
C.材料三反映出英雄身上所具有的多种可贵的品质,这些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
D.通过上述材料,我们明白了和平年代虽然很难出英雄,但我们仍要向英雄学习的道理。
(3)你觉得材料二中的小萝卜头是英雄吗?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悬殊 沸腾 屹立 2. 寇 幅 冠 副
3.D
A. 崭钉截铁——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气状山河——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B.坠入山谷——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
C.壮烈毫迈——壮烈豪迈,形容勇敢而有气节,气度宽广,洒脱豪放。
D.正确。
4.B
悬崖绝壁:山势险峻,绝壁:陡直的山崖。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绝:断绝。绝处逢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希望。精彩绝伦:精巧美妙到了极点。绝:极点。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 形容非常少有。
5.B
A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震破人的耳膜”夸张地形容声音大。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雹子”。
C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地都被揭掉了一层皮”夸张地形容风大。
D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天地都旋转起来了。”夸张地形容头晕目眩的状态。
6.B
ACD.正确。
B.有误,“用石头砸”不是因为石头砸下去很迅猛有力,而是因为当时的弹药非常的珍贵,可以先用其他东西杀敌,等到关键时刻再用弹药。
7. 全 贯 惊 动 不 屈 斩 截 粉 碎 临 下 D C B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惊天动地:形容事业伟大或事情影响极大。
坚强不屈:指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屈服。
斩钉截铁: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粉身碎骨:身躯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
居高临下:立足高处,俯向下边。形容不可阻挡的形势。
(1)结合词义,可知,形容办事不拖泥带水,应选:斩钉截铁。故选D,
(2)结合词义,可知,形容梅花精神的词,应选:坚强不屈。故选C。
(3)结合词义,可知,形容业绩的词,应选:惊天动地。故选B。
8. 惊慌 心不在焉 平坦 9. 事情发展 接受任务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10. 点面结合 动作 神态 11.从“斩钉截铁”“走”“热血沸腾”可体会到五位壮士,坚决果敢,毫不犹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8.本题考查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沉着:指从容不迫,情绪稳定。其反义词可以是“急躁、慌张”等。
全神贯注:指全副精神高度集中。其反义词可以是“心神不定、心不在焉”等。
崎岖:形容山路坎坷。也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其反义词可以是“平坦、平展”等。
9.本题考查写作顺序和语段的概括。
通读语段的第①自然段可知,本文采用的是按事件发生先后顺序讲的七连的五战士痛击追上来的敌人。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从第①段“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可知先写五个战士接受任务;从“ 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可知,再写五个战士痛击敌人;从第②段“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可知,最后战士们准备把敌人引上绝路。最后写五位战士调谐悬崖。故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峰顶歼敌——跳下悬崖。
10.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中的“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写的是整个班的战士怎样与敌人战争的,是“面”的描写。“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分别写的每一个战士与敌人斗争的场景,是“点”的描写。这样点面结合写法,既从整体描写了五位战士歼敌情形,又突出了五位战士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句中的“在吼一声”“抡一个圈”可知,是对他们进行动作的描写,“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可知,是对他们的神态进行描写。
11.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②自然段中“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可知,马宝玉说话时“斩钉截铁”的语气和他简洁但坚定的语言“走!”,让我感受到作为班长的他在生死抉择面前的坚决果断、毫不犹豫。结合第②自然段中“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中的“热血沸腾”可知,战士对班长所作决定的认同,以及舍生取义的决心。
12.神态: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语言: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
动作:于是王朴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13. 心理 排比 14.抗日小英雄王朴为了掩护八路军的武器英勇牺牲。 15.用敌人的凶残,衬托王朴宁死不屈的形象。
12.考查了人物形象的描写:人物形象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描写。“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是神态描写;“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鬼子和狗汉奸!"是语言描写;“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捉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是动作描写
13.考查人物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的辨别。“想起了…..想起了…..想起了…..” 写出了王朴心里的想法,这是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这三个句子句式相同,构成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14.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做题关键是抓住文章中心句作答即可
15.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时,仔细阅读选段,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6.(1)“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英雄最为打动人的品质。
(2)D
(3)小萝卜头是英雄。他虽然年纪小,但在监狱中,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勇敢地为革命者传递消息,他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他值得我们敬佩。
(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仔细分析材料三中图表可知,就“您所欣赏的英雄人物最打动您的是哪一种品质”这一项调查而言,票数最多的是“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404票”这一品质,票数最少的是“善良、有爱心 691票”这一品质。据此得出结论:欣赏“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种英雄品质的人最多。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和平年代不是很难出英雄,在和平年代也有很多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
(3)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结合材料内容,给出合理的理由即可。
如:小萝卜头是英雄。小萝卜头虽然年纪很小,但在极其恶劣的监狱环境中,仍然刻苦学习,并且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传递重要信息。他在困境中展现出了勇敢、坚强和为正义事业贡献力量的精神。尽管他年幼,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直至牺牲,这种精神足以称其为英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