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桂花雨》 同步检测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一、填空题
1.根据语境,规范地写出词语。
桂花收得多时,母亲分别送一大luó( )给胡家老爷爷和毛家lǎo pó po( )桂花yáo luò( )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可以加在chá yè( )里pào chá( ),过年时还可以做gāo bǐng( )。
二、选择题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哪一项( )
A.垂蔓(màn) 深幽(yōu) B.蓬松(péng) 眼睑(liǎn)
C.享受(xiǎng) 柜台(guì) D.陪伴(péi) 眸子(móu)
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句中“盛”的意思是( )
A.兴盛,繁盛 B.盛大,隆重 C.深厚 D.普遍,广泛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发烧了,妈妈日夜不停地照顾我。
B.这个旅游家的足迹遍及天南海北。
C.桂花开了,飘来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D.沉默寡言的小东今天一如既往,和大家有说有笑,真是奇怪。
5.“长大后,我( )走到哪里,( )不会忘记我的故乡。”句中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A.因为……所以……
B.不是……而是……
C.无论……都……
D.如果……就……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1)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仿写句子)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四、句子训练
7.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这句话是“我”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桂花雨》片段,回答问题。
①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②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④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8.概括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9.画线句中的“浸”字韵味悠长,它好在哪里?
10.“枝摇花落乐心头”,摇啊摇啊,桂花落下来了,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写下来吧。
11.本文抒发的感情是什么?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
12.类文阅读,完成练习。
故乡的水墨画
吴建
①故乡那些长满菱角的池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卧在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
②每年初春,过了一冬的池塘便渐渐有了生机。起初,细小的菱叶疏疏朗朗地漂浮在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池塘,把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此时,一张张翠绿的菱叶被支棱得翘了起来,菱盘上缀满了一丛丛白色的、淡红色的小花,微风送来缕缕馨香。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时常有几个心急的孩子,放学后奔到池塘边,拾一根树枝,拨两三块菱盘过来,翻起来看结了菱角没有。
③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出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站在岸边的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走进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了,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
④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出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
⑤而今剥着菱角,我又徜徉在故乡的“水墨画”中了:我看到了池塘轻易散不开的浓雾,荡起水盆,我也加入了采菱女的行列,并随手将一只菱角扔进嘴中,细细咀嚼……
(1)第一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的“水墨画”指的是 。
(2)根据文章分段写出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先写了 ;接着写了 ;最后写了 。
(3)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菱叶 ,还写出了菱叶 ,表达了作者对菱叶的 。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 箩 老婆婆 摇落 茶叶 泡茶 糕饼
2.B
B.眼睑(liǎn)——(jiǎn),眼球前的软皮肌肉组织,边缘长有睫毛,可以保护眼球。
3.A
“桂花盛开的时候”指的的桂花开放的时候,这里“盛”是兴盛,繁盛的意思。
4.D
日夜不停:不分昼夜、每时每秒都在进行。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亦形容(谈话)漫无边际。
心旷神怡:意思是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选项D词语运用不恰当,可以将“一如既往”替换为“一反常态”。
5.C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走到哪里”与“不会忘记我的故乡”是条件关系,可以用“无论……都……”相连。C选项正确。
6. 他喊着:“快看,天上的彩虹,好像一座桥,美丽的彩虹桥啊!”。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1)仿写语言描写和比喻句。原句把“摇落的桂花”比喻成“雨” ,感叹句表达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如:她喊着:”啊!下大雪了,真像鹅毛,好美丽的鹅毛啊!”
(2)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
先找出双重否定词,如:非……不可、不得不、没有不;再用肯定词:要、得、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替换,句意不变,最后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本题把“没有不”换成“都”: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7.(1)这是课文中“我”摇桂花树时,看到桂花纷纷落下时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既写出了“桂花”落下时的样子,也点了题。
(2) 比喻 把纷纷落下的桂花说成下雨,可见当时摇落的桂花很多很密。“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写出了桂花的醇香,也写出了童年摇桂花树的乐趣。
(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本句出自课文《桂花雨》,原文的句子是: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揺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这句话是“我”在帮助大人摇桂花,亲眼目睹桂花纷纷扬扬如雨般落下的壮观景象,并亲身沉浸在那浓郁香气之中的情境下说的。它不仅描绘了桂花雨的美丽与芬芳,还生动地表达了“我”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在文中,这句话作为情感的高潮,既展现了桂花雨给“我”带来的快乐,也为后文可能展开的对桂花雨美好回忆的叙述做了铺垫,加深了读者对文章情感主题的理解和共鸣。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桂花飘落的密集与迅速,同时借助“雨”这一常见且易于感知的自然现象,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桂花飘落时的美丽景象。此外,将桂花香比作“雨”,还巧妙地传达出桂花香气浓郁、弥漫四周的特点,使得整个句子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写出了童年摇桂花树的乐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8.主要写“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9.“浸”字把无形的花香写得可感可触,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充分表现了香气带来的效果,使人立刻想象到一个温馨而又美丽的画面,感受到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10.展现了又香又美的桂花像雨一样纷纷扬扬落在人们身上的唯美画面。 11.本文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作者是借助桂花这一具体的事物抒发自己的思乡怀旧之情,把这种情感寄托在充满回忆的童年事物中,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
8.本题考查了主要内容概括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主要通过写“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美好的回忆。
9.本题考查了重点字分析理解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10.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联系上下文理解。“枝摇花落乐心头”写出了桂花开十里飘香,摇动桂枝,桂花像下雨似的飘落,沉浸在花雨花香中让人心头愉悦。“枝摇花落乐心头”,摇啊摇啊,桂花落下来了,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展现了又香又美的桂花像雨一样纷纷扬扬落在人们身上的唯美画面。
11.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写了“我”儿时在家乡帮大人摇桂花的美好回忆,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送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表达了对儿时往事的无比怀念之情,抒发了对家乡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12.(1)长满菱角的池塘
(2) 故乡那些长满菱角的池塘是大大小小的“水墨画” 菱角的生长以及中秋时节采菱女采菱的情景 “我”剥着菱角回忆故乡的“水墨画”
(3) 拟人 涨满池塘 生机勃勃 喜爱之情
(4)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秀丽风景的赞美、怀念,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怀念。
(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在第①自然段的画线句子中,“水墨画”是一个生动的比喻,用以描绘故乡那些长满菱角的池塘在远眺时所展现出的独特景致。这里的“水墨画”并非实指传统艺术中的水墨作品,而是借用水墨画所特有的淡雅、朦胧与层次感,来形容长满菱角的池塘,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融,以及它们在视觉上所呈现出的宁静、悠远之美。这些池塘大小不一,错落分布,共同构成了一幅幅自然天成的美丽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生动的水墨风景之中。
(2)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文章第①段为第一部分,先写故乡长满菱角的池塘的散漫景致,这些池塘在村边地头错落分布,宛如一幅幅水墨画;
第②到④段为第二部分,第2段写了菱角的生长过程,第3段写了中秋前采菱女就开始采菱,第4段写了煮菱角的香味弥漫到整个村庄。所以第二部分接着详细描绘了池塘中菱角的生长过程,从初春的细小菱叶到黄梅时节的菱叶满塘、花开如簇,再到中秋节前后采菱女的忙碌与孩子们的嬉戏,还描写菱角的香味弥漫村庄、家家户户煮菱剥菱的场景,展现了故乡池塘的生机、乐趣;
第⑤段为第三部分,最后写出了作者自己剥菱角时沉浸于故乡美好回忆中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怀念。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对句子的理解。
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池塘,把水面挤得密密匝匝”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话通过“争先恐后地涨满”这一描述,赋予了菱叶以人的动作和情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菱叶在黄梅时节过后迅速生长、繁茂昌盛的景象。同时,“把水面挤得密密匝匝”则进一步强调了菱叶之多、之密,仿佛它们之间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竞赛,竞相占领每一寸水面。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菱叶的生命力之强,也体现了作者对菱叶那种勃勃生机的喜爱与赞叹之情。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故乡的水墨画》一文通过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池塘中菱角的生长、采菱女的劳作以及菱角带来的香气弥漫的乡村生活场景。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怀念之情。通过“水墨画”这一比喻,不仅展现了故乡自然风光的宁静与美好,也寄托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无尽思念。同时,文章中对菱角生长过程的描绘、采菱女劳作的场景以及菱角香气的渲染,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体现了作者对故土文化的深厚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