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1-11 15:18:57

文档简介

2024年 11月
绵阳南山中学 2024 年秋季高 2023 级半期考试
生物学试题
命题人:秦银林 审题人:李晓明 杨 博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 8页,答题卡共 2页。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 2B
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准考证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 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
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右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共同组成内环境。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肝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①
B.与①②相比,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③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葡萄糖的含量有关
D.氧气通过自由扩散的形式从①中进入肝细胞
2.右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直接与
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主要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Ⅰ是肺,可进行气体交换和散热
B.吃的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对②的作用加强
C.Ⅱ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器官,Ⅳ是散热的主
要器官
D.葡萄糖只能从内环境进入细胞,而不能从细胞
进入内环境
3.在“模拟生物体维持 pH的稳定”实验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pH,因变量为滴入的酸或碱的量
B.滴加酸或碱时,若有酸或碱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C.本实验不能使用肝匀浆、动物血浆等有颜色干扰的实验材料
D.内环境 pH的稳定,只与缓冲物质中和过多的酸或碱的反应有关
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B.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
C.神经元的数量是神经胶质细胞数量的 10-50倍
D.神经元的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
5.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有促进唾液腺分泌的作用,但刺激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
分少而酶多;刺激副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多而酶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时,利于消化食物,但不利于吞咽
第 1 页 共 8 页
B.支配唾液腺分泌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均为传出神经
C.自主神经系统促进唾液分泌,此过程不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6.图 1 为某突触结构示意图,图 2、图 3 分别为该突触使用箭毒浸泡前、后,给予突触前
神经元相同刺激之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箭毒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来抑制兴奋的传递
B.a为突触小泡,其中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
C.神经元从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同一种离子会出现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
D.刺激一段时间后才检测到电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兴奋在突触处存在信号的转换
7.正常重力环境中,成骨细胞分泌的 PGE2与感觉神经上的 EP4结合,将信号传入下丘脑
抑制某类交感神经活动。进而对骨骼中血管和成骨细胞进行调节,促进骨生成以维持骨
量稳定。长时间航天飞行会使宇航员骨量下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PGE2与 EP4的合成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中
B.PGE与 EP4的结合使骨骼中血管收缩
C.长时间航天飞行会使宇航员成骨细胞分泌 PGE2增加
D.使用抑制该类交感神经的药物有利于宇航员的骨量恢复
8.研究者检测了长期注射吗啡的小鼠和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如图。由
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吗啡减缓伤口愈合 B.阿片受体促进伤口愈合
C.阿片受体与吗啡成瘾有关 D.生理条件下体内也有吗啡产生
9.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其中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
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且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
B.若大脑皮层呼吸中枢受损,将导致病人无法正常呼吸
C.睡眠时呼吸运动能自主进行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体液中 CO2浓度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10.人的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它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还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情绪是人对环境作出的反应,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第 2 页 共 8 页
B.因缺血性脑卒中造成大脑受损的病人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
C.和语言功能一样,学习和记忆也是由大脑中特定的单一脑区控制的
D.将信息反复重复并将新信息与已有信息整合,则可能形成永久记忆
11.癫痫,民间常称之为“羊癫风”,是由多种不同的病因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症。其临床特征
表现为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中枢神经功能失常。癫痫表现为
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双拳紧握、四肢抽搐等。某药物 X可治疗癫痫,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A.癫痫发作时可能是有关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不能有效降解或回收
B.药物 X可能促进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有关神经元兴奋
C.药物 X可能阻断突触前膜对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回收
D.药物 X可能使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失去活性
12.下列关于激素发现和激素研究实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切除狗小肠处的神经,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会引起胰液分泌
B.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证明了胰腺分泌胰液可受化学物质调节
C.将萎缩的胰腺做成提取液,注入糖尿病狗体内,利用了“加法原理”
D.摘除公鸡的睾丸其雄性性征明显消失,不能说明睾酮能维持雄性性征
13.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具有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进而
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
B.褪黑素分泌的调节是神经调节,未体现体液调节
C.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D.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
14.人体内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通过导管进入血液
B.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垂体
C.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有促进卵细胞的生成等作用
D.肾上腺皮质可以分泌肾上腺素,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15.正常人体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下列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过程是血糖的主要来源,②过程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
B.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高血糖可以促进②③过程
C.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可以促进④⑤⑥并抑制①②③过程
D.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第 3 页 共 8 页
16.下图为人体血糖调节示意图,X、Y和Z表示相关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X为胰岛素,该激素的受体几乎遍布人体
各组织细胞
B.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信息分
子有葡萄糖、Y
C.Z激素主要作用于肝细胞,Y通过与受体结
合而起作用
D.与受体3受损患者相比,受体4受损患者注
射胰岛素治疗效果更好
17.感冒病毒侵染人体后往往会引起发热症状。药物布洛芬具有抑制下丘脑活性的功效,能
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加快散热的速度,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
说法,错误的是
A.感冒病毒可刺激中央前回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
B.蒸发是人体有效的散热方式,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C.产生冷觉和热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在高温持续期,机体产热量约等于散热量
18.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大量出汗,机体失水较多,但通过机体的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
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均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说明受体不具有特异性
B.大量出汗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的分泌量减少
C.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并释放的,渴觉是在下丘脑产生的
D.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1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抗原、细胞因子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B.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但其可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C.浆细胞、细胞毒性 T细胞、记忆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骨髓位于椎管内,是 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20.免疫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因人体呼吸道没有第一道防线,病原体常从呼吸道侵入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抗原呈递细胞等构成了第二道防线
C.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分裂分化为红细胞、淋巴细胞等
D.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21.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基本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辅助性 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 B细胞的分裂、分化
B.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可快速合成大量抗体
C.一种抗原呈递细胞只摄取、处理和呈递一种特异的病原体的抗原
D.细胞毒性 T细胞既能识别并裂解靶细胞,也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
22.细胞因子作为免疫活性物质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I型干扰素具有抑制真核细胞
蛋白质合成等多种作用,是一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疾病的细胞因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第 4 页 共 8 页
A.I型干扰素可用于治疗肿瘤和病毒感染性疾病
B.细胞因子能促进 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分裂、分化
C.细胞因子与神经递质、激素都属于信号分子,他们的受体结构相同
D.干扰素、抗体、溶酶体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三者发挥不同的免疫作用
23.伤寒沙门氏菌的抗原直接与 B细胞结合就能激活 B细胞,但不产生记忆细胞。脂多糖
(LPS)是该类细菌的主要致病毒素。在研发伤寒沙门氏菌 LPS 疫苗的过程中常利用多
肽模拟 LPS,相似程度越高,其与 LPS 竞争抗体的结合位点能力就越强。研究人员利
用抗 LPS抗体进行检测,鉴定多肽 A、B模拟 LPS抗原特征的相似程度,部分实验步
骤如图 1所示,实验结果如图 2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 B细胞和 T细胞成熟与集中分布的部位
B.再次感染伤寒沙门氏菌后,人体产生的反应更快、抗体水平更高
C.图 1步骤 c中 LPS 与抗体结合后的复合物会被清洗掉
D.据图 2可知,用多肽 A模拟 LPS的抗原特征的效果更好
24.调节性 T细胞(Tregs)既能抑制辅助性 T细胞(Th细胞)的过度活化,还能抑制细胞
毒性 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具有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功能。
药物环孢素会导致 Tregs数量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regs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了免疫自稳功能
B.Th细胞活化后能分泌细胞因子,不能再分裂和分化
C.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 Tregs的数量较多
D.注射环孢素能抑制免疫功能,防止免疫过度
25.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
络(如图),图中①~⑤表示信息分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可表示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B.图中信号分子需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
能发挥作用
C.③⑤可表示细胞因子,还能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
免疫
D.②④可表示神经递质,促进或抑制①③⑤的合成
与运输
第 5 页 共 8 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0分)
26.(12分)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脑细胞生存的直
接环境。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请回
答下列问题:
(1)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它与血浆之间
的物质运输是 (双向/单向)的。与脑室脉络丛相比,蛛网膜处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答两种)。
(2)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 ,脑脊液的各种化学成分和 在不断变化。
(3)人体脑部受到严重外伤时可能会引发脑水肿,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脑外伤导致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高, 。
(4)在人体呼吸不畅的情况下,脑脊液中的 pH (略有上升/略有下降),原因是
(答两点)。
27.(12分)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治疗疾病的特有手段。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自然》杂
志上发表论文,证明针灸的现代模式—电针刺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激活 Prokr2
感觉神经元进行传导,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可在脂多糖(LPS)引起的炎症
反应中发挥抗炎作用。
(1)针灸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从而发挥抑制炎症的作用,该过程的效应器
是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 传递信息。
(2)针刺穴位时在 产生痛觉,脚却并不缩回,这属于 (“条件”、“非
条件”)反射。
(3)已知细胞外 Ca2+对 Na+存在“膜屏障作用” (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
少)。请结合图示分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是 。
(4)研究发现,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位于四肢节段的 Prokr2 感觉神经元,
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
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是 ,
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在特定穴位刺激提供了解释。
第 6 页 共 8 页
28.(13分)如图为人体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寒冷环境中,若激素 A是 TRH,则激素 B
是 ,激素B只能作用于 细
胞,其根本原因是 。此时,
体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变化可通过 调节机制影响激素 A
和激素 B的分泌。该环境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在
人体中的作用是 。
(2)对于雄性个体来说,若激素 B 是卵泡刺激素
(FSH)或黄体生成素(LH),则它们的作用如下:FSH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精子的形成,
同时还可促进睾酮的合成和分泌;LH则主要作用于睾丸间质细胞,促进睾酮的合成和分泌。
在睾酮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 FSH与 LH的关系表现为 。
(3)睾酮能促进肌肉生长,增强肌肉力量,某运动员长期服用人工合成的睾酮衍生物提高比
赛成绩,导致性激素含量不足,原因是垂体或性腺两种器官中的某一器官功能受损,但下丘
脑的功能正常,临床上可通过给患者注射激素 (填“A”或“B”),然后检测血液
中性激素的含量变化进行诊断,若 则说明垂体功能受损。
(4)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的原因是 。
29.(13分)甲型流感病毒(IAV)为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机体感染后主要表现为高热、
咳嗽、流涕、肌痛等症状。下图是人体对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不同种类
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 T细胞)是 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1)IAV 侵入人体后,一部分能被吞噬细胞吞噬,这属于免疫防卫的第 道防线。另一部
分病毒被 Ⅰ 摄取处理后,将抗原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 Th细胞,Th细胞表面的特
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 Ⅴ (填细胞名称)结合,这是激活 Ⅴ 细胞的一个信号;
激活 Ⅴ 细胞的另一个信号是 。
(2)细胞Ⅲ能裂解被该病毒侵染的细胞,该过程属于 免疫,再次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时细
胞Ⅲ的来源有 (填细胞名称)。
第 7 页 共 8 页
(3)为寻找防控 IAV的新思路,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高脂肪低糖类(KD)的
饮食对抵御 IAV感染的效果。科研人员用不同的饲料饲喂小鼠,7d后再用一定浓度的 IAV
感染小鼠,统计小鼠的生存率以及细胞毒性 T细胞和γT细胞(一种新型 T细胞)的相对数
量,结果分别如图 1和图 2所示。
①实验组小鼠应用 饲料饲喂。
②分析图 1结果显示 IAV感染 3天后,实验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饮食
方案可以增强小鼠抵御 IAV感染的能力。
③科研人员推测,KD(高脂肪低糖类)饮食条件下,γT细胞在增强小鼠抵御 IAV感染能力
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依据是 。
(4)研究发现,A 基因是决定 γT 细胞分化成功的关键基因。小鼠肺部粘液能捕获病毒,抵
御感染。科研人员发现,(3)中实验组小鼠肺部粘液生成细胞数目高于对照组,而 KD饮
食的 A基因敲除小鼠的检测结果与(3)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
KD饮食增强小鼠抵御 IAV感染的机理是 。
第 8 页 共 8 页绵阳南山中学2024年秋季高2023级半期考试
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说明:
1.生物学专有名词、专业术语出现错、别字,改变了原有含义的,扣分或该空不得分。
2.除参考答案外,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 CDBAC 6—10 BDABC 11—15 DABCC
16—20 DADBC 21—25 AADDB
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 分,按标注外给分)
(1)无机盐(Na+和Cl—)(1 分) 双向(1分) 氧气、葡萄糖、氨基酸等(2 分)
(2)脑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2 分) 理化性质(1分)
(3)蛋白质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脊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脑组织水肿(2 分)
(4)略有下降(1分) 机体由于呼吸不畅,一方面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溶于水显酸性;另一方面供氧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乳酸(2 分)
27.(12 分,按标注外给分)
(1)传出(或“迷走”)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肾上腺(髓质)(2 分)
神经递质(或“化学信号”或“突触”)(2 分)
(2)大脑皮层(2 分) 条件(2 分)
(3)血钙过高使Na+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导致抗炎功能降低(2 分)
(4)腹部不存在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的Prokr2感觉神经元(2 分)
28.(13分,按标注外给分)
(1)促甲状腺激素(或TSH)(1 分) 甲状腺(1 分) 激素B的特异性受体基因只在甲状腺细胞中表达(2 分) (负)反馈(1 分) 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2 分)
(2)协同作用(1 分) (3)B(1 分) 性激素含量增加(2 分)
(4)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2 分)
29.(13分,按标注外给分)
(1)二(1分) B细胞(1分) 抗原与B细胞(或“细胞Ⅴ”)接触(2分)
(2)细胞(1分) 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2分)
(3)高脂肪低糖类(KD)(2分)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而γT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2分)
(4)KD饮食通过促进A基因的表达,促使γT细胞数量增多,从而诱导肺部粘液生成细胞的增殖,产生更多的粘液以捕获病毒,以此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