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基础练】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含答案)2024-2025学年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基础练】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含答案)2024-2025学年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1-11 16:0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展示了微重力环境下蜡烛燃烧产生的球形火焰现象,并讲解重力对燃烧过程的重要影响。实验后,航天员用盖子盖在蜡烛火焰上使其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基础堂清
1.下列与成语相关的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
A.釜底抽薪——隔离可燃物可以灭火
B.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C.杯水车薪——少量的水不能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2.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携带火种”的是 (  )
   A     B     C    D
3.每年的11月9日是我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提醒人们珍爱生命、远离火灾。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在野外玩火
B.家中要常备简易式灭火器
C.为方便充电,手机充电器一直连接电源
D.不带酒精、汽油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一定能燃烧
B.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
C.精密仪器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5.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
A.氮气
B.氢气
C.液化石油气
D.天然气
6.将棉手帕放入浓度为60%左右的酒精溶液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溶液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溶液中的水蒸发吸热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7.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8. 古代的“打火机”——“火折子”,是用草纸卷成密集的纸卷,并加入松香、硫黄等易燃物制作而成的。用火点燃,再将火焰吹灭放入竹筒中,需要的时候取出轻轻吹一下即可生火。以下关于“火折子”制作及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制作“纸卷”的草纸是可燃物
B.准备放入竹筒中的“火折子”要留些火星
C.“纸卷”放入竹筒后,盖子不能将竹筒完全密封
D.“火折子”吹了会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纸卷”的着火点
9.森林发生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理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了空气
素养日清
10.(中考真题)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  )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11.(中考真题) 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写出一种能使其燃烧的方法。
12.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来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止水夹K,先通入N2,排除装置内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红磷不燃烧。
Ⅱ.关闭止水夹K,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推动注射器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至凹槽内。一段时间后,红磷不燃烧。
Ⅲ.再次点燃酒精灯,红磷燃烧。
(1)步骤Ⅱ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对比步骤Ⅰ和Ⅲ的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之一为       。
(3)对比步骤Ⅱ和Ⅲ的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之一为         。
参考答案
情境创生
隔绝空气(或氧气)
基础堂清
1.B 2.A 3.C 4.C 5.A 6.D 7.A 8.D
9.C
素养日清
10.A
11.(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通过导管向水中的白磷输送氧气
12.(1)过氧化氢水+氧气
(2)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