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突破练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突破练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1-11 15:4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突破练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在冬季高发的呼吸道疾病,引发该病的支原体是一种单细胞原核生物。下列有关支原体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系统仅由细胞膜构成
B.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上合成膜蛋白
C.细胞含DNA但不含染色体
D.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中合成ATP
2.秋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期,包括支原体肺炎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流感病毒感染等。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B.支原体质膜上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
C.肺炎链球菌感染人体后,在宿主细胞内增殖
D.与前两者不同,流感病毒只含有1种核酸
3.连续内共生理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诠释了细胞进化的历程,认为细菌被吞噬进入宿主细胞的细胞质,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成为宿主细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解释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如图)。已知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核糖体的沉降系数分别为80S和70S。根据该理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需氧菌相比,先祖厌氧真核细胞的体积与表面积比更大
B.光合作用真核生物比需氧真核生物出现得晚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
D.线粒体基因表达时需要对DNA转录出的前体mRNA进行剪切与拼接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B.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C.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大分子物质的自由转运
D.都以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
5.长春碱是长春花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其可以抑制微管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微管是由纤维素构成的
B.长春碱不会影响囊泡的移动
C.微管只在动植物细胞中存在
D.长春碱可以用于抑制癌细胞分裂
6.研究者发现胰腺癌细胞在葡萄糖不足时,能利用胞内的尿苷磷酸化酶将尿苷分解为尿嘧啶和核糖两部分,尿嘧啶经代谢过程转化为丙酮酸。以下推理不正确的是(  )
A.尿苷的元素组成是C、H、O、N、P
B.尿苷可用于合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C.尿苷可能来自胞内RNA的分解代谢
D.尿苷可作为胰腺癌细胞的能源物质
7.洗面奶、沐浴露、纺织品中的微塑料(聚乙烯、聚酯等)会随生活污水排入土壤,对土壤微生物造成影响,如破坏蛋白质和磷脂的结构,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促进H2O2等活性氧的产生。下列有关微塑料对细胞的影响错误的是(  )
A.会改变细胞中元素的种类
B.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C.会改变某些酶的催化效率
D.会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
8.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科学家将支原体中原有的遗传物质摧毁,导入人工合成的DNA,制造出基因组完全由人工设计的细胞。下列关于人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导入的DNA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B.通过核孔实现细胞质和细胞核交流
C.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D.可以作为理解生命运作规律的模型
9.高中生物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 )
A.选择生物实验材料时,只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就可直接用于还原性糖的鉴定
B.鉴定DNA时,将丝状物溶于2mol/LNaCl溶液,再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C.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视野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最多
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以使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10.颜色反应可以用来检测生物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豆浆中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入B液,混匀后即可检测氨基酸
B.将斐林试剂甲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加入梨汁中,水浴加热可检测还原糖
C.将火腿肠研磨后加入碘液,可用于检测火腿肠是否含有淀粉
D.从菜花研磨液中提取的DNA,可用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鉴定
11.研究发现,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时,LC3-Ⅰ蛋白形成LC3-Ⅱ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科研人员选取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训练一段时间后,检测大鼠腓肠肌细胞LC3-Ⅰ蛋白和LC3-Ⅱ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B.LC3-Ⅱ/LC3-Ⅰ比值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增大
C.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
D.运动可以抑制大鼠腓肠肌细胞的线粒体自噬
12.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片段。端粒酶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 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并延伸端粒DNA.在正常情况下,端粒酶只在不断分裂的细胞中具有活性。下列有关端粒酶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仅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催化过程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
C.组成成分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D.在所有细胞中均具有较高活性
13.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是早餐的首选之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蛋清中含C、H、O、N等元素
B.蛋清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蛋清因高温改变其氨基酸序列而凝固
D.蛋清稀释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14.细胞色素C是细胞内普遍含有的一种蛋白质,约有104个氨基酸。它是一种线粒体内膜蛋白,参与将[H]中电子传递给氧气的过程。据推算,它的氨基酸序列每2000万年才发生1%的改变。下列关于细胞色素C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由C、H、O、N等元素组成
B.是一种能催化ATP分解的蛋白质
C.是一种由单体所组成的生物大分子
D.其序列相似性可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
15.胆固醇等脂质被单层磷脂包裹形成球形复合物,通过血液运输到细胞并被胞吞,形成的囊泡与溶酶体融合后,释放胆固醇。以下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
A.磷脂分子尾部疏水,因而尾部位于复合物表面
B.球形复合物被胞吞的过程,需要高尔基体直接参与
C.胞吞形成的囊泡与溶酶体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D.胆固醇通过胞吞进入细胞,因而属于生物大分子
二、非选择题
16.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能与人体口、咽和肠道等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整个病毒通过包膜的形式进入人体细胞。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的复制途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为 ,当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开始合成RNA复制酶,该过程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 (填细胞器)。d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b过程的 (填“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2)人体细胞中的RNA一般以单链的形式存在,当形成双链时,容易被细胞内的酶降解。科研人员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主要在囊泡内进行,推测原因可能是 。
(3)实验室常将人体癌细胞用作实验材料, (填“能”或“不能”)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某癌细胞系来探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还是蛋白质,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C
A、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支原体为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A错误;
B、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无内质网,B错误;
C、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含DNA但不含染色体,C正确;
D、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无线粒体,D错误。
2.D
A、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A错误;
B、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个细胞器,没有内质网,B错误;
C、肺炎链球菌为原核生物,分裂方式为二分裂,不用在宿主细胞内增殖,C错误;
D、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D正确。
3.D
A、由示意图可以看出,先祖厌氧真核细胞的体积比需氧细菌的体积大,先祖厌氧真核细胞的体积与表面积比更大,A正确;
B、由示意图可以看出,需氧型真核生物通过吞噬光合作用蓝藻而产生光合作用真核生物,所以光合作用真核生物比需氧真核生物出现得晚,B正确;
C、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原核细胞,故核糖体的沉降系数应跟原核细胞的核糖体一致,为70S,C正确;
D、线粒体起源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基因无内含子,所以线粒体基因表达时不需要对DNA转录出的mRNA进行剪切与拼接,D错误。
4.A
A、组成细胞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
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场所,B错误;
C、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但核孔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错误;
D、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
5.D
A、微管是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组成的中空圆柱状结构,而不是由纤维素构成的,A错误;
B、细胞骨架对于细胞运动起重要作用,而微管是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长春碱可以抑制微管形成,故长春碱会影响囊泡的移动,B错误;
C、微管并非只在动植物细胞中存在,而是普遍存在于几乎所有真核细胞中,但原核生物中没有微管,C错误;
D、由题干可知,长春碱可以抑制微管形成,进而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而细胞骨架对于细胞分裂起重要作用,故长春碱可以用于抑制癌细胞分裂,D正确。
6.A
A、胞内的尿苷磷酸化酶将尿苷分解为尿嘧啶和核糖两部分,核糖中含有C、H、O,尿嘧啶中含有N,可知尿苷不含P元素,A错误;
B、尿苷分解为尿嘧啶和核糖两部分,所以尿苷可用于合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B正确;
C、尿苷中含有尿嘧啶,故尿苷可能来自胞内RNA的分解代谢,C正确;
D、胞内的尿苷磷酸化酶将尿苷分解为尿嘧啶和核糖两部分,尿嘧啶经代谢过程转化为丙酮酸,丙酮酸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或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故尿苷可作为胰腺癌细胞的能源物质,D正确。
7.A
A、根据题干,微塑料不会改变元素的种类,细胞中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A错误;
B、微塑料破坏蛋白质和磷脂的结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就是磷脂和蛋白质,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B正确;
CD、微塑料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因此会改变某些基因的表达,酶的本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因此可能会改变某些酶的催化效率,CD正确。
8.B
A、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A正确;
B、支原体为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不具有核膜,因此没有核孔的存在,B错误;
C、支原体的细胞膜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相似,因此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细胞膜的结构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C正确;
D、根据题意,科学家将支原体中原有的遗传物质摧毁,导入人工合成的DNA,制造出基因组完全由人工设计的细胞,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故可以作为理解生命运作规律的模型,D正确。
9.D
A、选择生物实验材料时,并不是只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就可直接用于还原性糖的鉴定,还应选择无色或白色的材料,A错误;
B、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混匀后在沸水浴条件下逐渐变成蓝色,B错误;
C、细胞周期中间期远大于分裂期,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视野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C错误;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且液泡含有颜色,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使其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
10.A
A、双缩脲试剂可用于检测蛋白质而非氨基酸,使用时向豆浆中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加入B液,A错误;
B、斐林试剂可用于检测还原糖,将斐林试剂甲液、乙液混合后,加入梨汁中,水浴加热可检测还原糖,B正确;
C、碘液与淀粉反应呈蓝色,将火腿肠研磨后加入碘液,可用于检测火腿肠是否含有淀粉,C正确;
D、从菜花研磨液中提取的DNA,可用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鉴定,两者反应呈蓝色,D正确。
11.D
A、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A正确;
B、根据柱形图分析,运动强度增大,LC3-Ⅰ蛋白被修饰形成LC3-Ⅱ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增大,B正确;
C、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C正确;
D、运动LC3-Ⅱ蛋白增加,可以促进大鼠细胞的线粒体自噬,D错误。
12.B
A、端粒酶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其中R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A错误;
B、 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并延伸端粒DNA,产物是DNA,故催化过程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B正确;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但端粒酶还包括RNA,不在核糖体合成,C错误;
D、根据题干叙述“端粒酶只在不断分裂的细胞中具有活性”可知,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端粒酶在干细胞等少数细胞中有活性,大部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因此端粒酶在其中不具有活性。该选项考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非不同物种具有不同基因,D错误。
13.C
A、蛋清中含有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A正确;
B、蛋清中含有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
C、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使其凝固,但高温不会改变其氨基酸序列,C错误;
D、蛋清中含有蛋白质,稀释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D正确。
14.B
A、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含有C、H、O、N等化学元素,A正确;
B、细胞色素C参与将[H]中电子传递给氧气的过程,是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不是催化ATP分解的酶,B错误;
C、细胞色素C是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C正确;
D、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每2000万年才发生1%的改变,其序列的相似性可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D正确。
15.C
A、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所以头部位于复合物表面,A错误;
B、球形复合物被胞吞的过程中不需要高尔基体直接参与,直接由细胞膜形成囊泡,然后与溶酶体融合后,释放胆固醇,B错误;
C、胞吞形成的囊泡(单层膜)能与溶酶体融合,依赖于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胆固醇属于固醇类物质,是小分子物质,D错误。
16.(1) 胞吞 核糖体 完全相同
(2)脊髓灰质炎病毒复制时,+RNA与-RNA会形成双链结构,在囊泡内进行复制,可以避免被宿主细胞内的酶降解
(3) 不能 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人体癌细胞时,整个病毒(RNA和蛋白质)会一起进入人体癌细胞,无法确定放射性来源,无法区别RNA和蛋白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