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 巩固练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细胞呼吸 巩固练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1-11 15:4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细胞呼吸 巩固练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细胞内的磷酸果糖激酶(酶 P)催化反应:果糖-6 -磷酸+ATP 果糖- l,6 -二磷酸+ADP,这是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重要反应。下图为高、低两种 ATP浓度下酶P与果糖-6-磷酸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酶P催化的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消耗 ATP 而不产生ATP
C.酶 P 活性受到有氧呼吸产物 ATP 的反馈调节
D.果糖-6-磷酸浓度与酶 P 活性关系有利于促进有氧呼吸
2.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均为实验组
B.用黑藻幼根作实验材料可观察到叶绿体在其细胞质中逆时针流动
C.脂肪鉴定实验中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固定脂肪滴
D.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3.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CO2释放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图乙中的A点
B.图甲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图乙中的CD段
C.在图甲4种氧浓度中,c对应的氧浓度是最适合贮藏植物器官的
D.图甲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4.合理调控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或蔬菜等的储存。下列措施或现象可 以提高植物细胞呼吸作用强度的是( )
A.水稻田中要及时排水
B.将水果储存在冰箱保鲜室中
C.将红薯存放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
D.家中盆栽土壤板结,未及时松土
5.若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之比为3:1,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 消耗的葡萄糖量之比为( )
A.1:3 B.1:1 C.3:1 D.1:4
6.无氧运动能增加肌肉体积,增强肌肉力量,但无氧运动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肌肉酸痛。下图是乳酸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在肝脏中再次转化为葡萄糖
B.肌肉细胞中肌糖原不能分解产生葡萄糖可能是缺乏相关的酶
C.肌肉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D.上述过程可以避免乳酸损失以及防止乳酸堆积引起的酸中毒
7.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①~④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产生的ATP 少于过程②中的
B.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C.葡萄糖经过①②过程后,其能量大多数以热能的形式释放
D.过程④会发生[H] 与 O2 的结合,形成水并合成大量 ATP
8.下列关于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氧呼吸的多
B.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嵴上进行
C.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
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9.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需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厌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需氧呼吸强度与厌氧呼吸强度相等
10.嗜热链球菌(一种乳酸菌)广泛用于生产酸奶。近日发现的一种新型嗜热链球菌可合成乳糖酶,释放到胞外分解乳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提高酸奶品质。叙述正确的是( )
A.酿制酸奶时需为嗜热链球菌提供密闭环境
B.嗜热链球菌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2
C.乳糖酶经过链球菌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才能分泌到胞外
D.新型嗜热链球菌通过增加酸奶中蛋白质含量以提高其品质
11.如图为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的途径,X、Y表示物质,①②③④⑤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为O2,Y为CO2
B.④和⑤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C.①②③过程都能产生ATP
D.破伤风杆菌可进行①②③④⑤过程
12.无氧运动过程中氧气摄入量极低,导致肌肉疲劳不能持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慢跑等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主要以有氧呼吸提供运动中所需能量的运动方式。下列关于人进行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运动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B.无氧运动中,细胞中的有机物不能氧化分解会导致无ATP产生
C.与无氧运动相比,机体有氧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更高
D.有氧运动可以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CO2
13.将正常线粒体各部分分离,结果见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蛋白质含量没有②上丰富
B.③中含有少量的染色体
C.④上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线粒体是每个细胞的“动力车间”
14.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①、②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用超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18O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15.已知新生的植物组织呼吸速率较高,可以提供能量并把糖类物质转化为构建新生组织所必需的材料,而成熟的组织呼吸速率较低,有利于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为满足人类的生产需求,可以改变环境条件影响植物组织的呼吸强度。下列调节呼吸强度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地窖储存的水果,最好置于低氧的环境
B.在种子有机物的快速积累期,应创设低温条件
C.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夜间应适当升高CO2浓度
D.当土壤板结时,应及时松土提高根部O2浓度
二、非选择题
16.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某兴趣小组利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并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装置1测量的是 ,装置2测量的是 。
(2)可用 检测装置中是否产生酒精,若产生了酒精,实验现象是 。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温度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和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若装置1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培养液中酵母菌 ;若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培养液中酵母菌 。
(4)有一瓶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2所示。当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细胞呼吸只进行 ;当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细胞只进行 ;当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消耗的葡萄糖中用于无氧呼吸的占 。
17.下图中图甲表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过程,图中a~d各表示某种物质,①~⑤各表示某一代谢过程;图乙为表示某植物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据图回答:

(1)图甲中物质b与物质 (“a”或“c”或“d”)表示相同的物质。
(2)某同学参加了体能测试以后,腿部肌肉感到酸痛,这是由于部分肌细胞进行了上述代谢过程中的①和 (填数字序号)。上述过程中,细胞产生ATP最多的代谢过程是 (填数字序号)。
(3)据乙图分析随着氧浓度的增大,达到图乙中 点对应的氧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若图乙的器官是某种子,则储存该种子最合适的氧气浓度是图中 点对应的浓度,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B
A、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故细胞内酶P催化的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正确;
B、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NAD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合成ATP,B错误;
C、分析坐标曲线可知,当ATP浓度较高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酶P的活性,即酶 P 活性受到有氧呼吸产物 ATP 的反馈调节,C正确;
D、据图可知,一定范围内,果糖-6-磷酸浓度升高,酶P活性升高,二者呈正相关,而果糖-6-磷酸是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重要物质,所以果糖-6-磷酸浓度与酶 P 活性关系有利于促进有氧呼吸,D正确。
2.A
A、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均为实验组,本实验为对比实验,A正确;
B、黑藻幼根中不含叶绿体,B错误;
C、脂肪鉴定实验中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目的是洗去浮色,C错误;
D、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成分及浓度都相同,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的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因此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D错误。
3.B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对应乙图中AC段之间,B错误;
C、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图甲中的c点)的氧浓度,C正确;
D、氧浓度为d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
4.A
A、水稻田中要及时排水,可以促进有氧呼吸过程,A正确;
B、将水果储存在冰箱保鲜室中,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呼吸作用减弱,B错误;
C、将红薯存放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是通过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错误;
D、家中盆栽土壤板结,未及时松土,氧气供应不足,呼吸作用降低,D错误。
5.B
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假设有氧呼吸产生6molCO2,则有氧呼吸需要消耗1mol葡萄糖;而无氧呼吸产生2molCO2,需要消耗1mol葡萄糖,因此它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1,B正确,ACD错误。
6.C
AD、据图可知,乳酸在肝脏中经过糖异生,重新生成葡萄糖,可避免乳酸损失及防止因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AD正确;
B、肌肉细胞中肌糖原不能分解产生葡萄糖,可能与缺乏相应的酶有关,B正确;
C、肌肉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转移到乳酸中,C错误;
7.D
A、过程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ATP,A错误;
B、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错误;
C、①②过程表示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少量的ATP,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或酒精中,C错误;
D、过程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 与 O2 的结合,形成水并合成大量 ATP,D正确。
8.C
A、需氧呼吸是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产生大量ATP,而厌氧呼吸的产物乳酸或乙醇中还储存着能量,产生的ATP少得多,A错误;
B、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中进行,B错误;
C、细胞的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是糖酵解过程,将1个葡萄糖分子转变为2个丙酮酸分子,C正确;
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抑制细胞的厌氧呼吸,酒精的生成量减少,D错误。
9.B
A、分析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较大,即细胞呼吸强度较大,不适应贮藏该植物器官,贮存该植物器官应选择二氧化碳释放量最低的点,A错误;
B、由题图知:氧气浓度为b时,细胞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是3,产生的二氧化碳是3,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8﹣3=5,根据需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可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5÷2):(3÷6)=5:1,即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需氧呼吸的5倍,B正确;
C、氧气浓度为c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吸收的氧气,细胞进行需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于吸收的氧气,说明细胞只进行需氧呼吸,故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最弱(为0),C错误;
D、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吸收氧气的量相等,细胞只进行需氧呼吸,D错误。
10.A
A、嗜热链球菌(一种乳酸菌)为厌氧型细菌,其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酿制酸奶时需为嗜热链球菌提供密闭环境,A正确;
B、产生乳酸的乳酸发酵不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
C、嗜热链球菌(一种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无内质网、高尔基体,C错误;
D、新型嗜热链球菌通过增加酸奶中半乳糖和葡萄糖含量以提高其品质 ,D错误。
11.D
A、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X与[H] 结合产生水,故X为O2,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H] 和二氧化碳,故Y为CO2,A正确;
B、④和⑤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无氧条件下进行,B正确;
C、①②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其中第③阶段产生的ATP最多,C正确;
D、破伤风杆菌为厌氧型微生物,不可进行有氧呼吸过程(②③过程不能进行),D错误。
12.C
A、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少部分储存在ATP中,绝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A错误;
B、无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有少量ATP合成,B错误;
C、无氧呼吸有机物中的能量不能彻底氧化分解,所以与无氧运动相比,机体有氧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更高,C正确;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
13.A
A、①指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的间隙,不进行有氧呼吸,②指线粒体内膜,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据此可推测,①中蛋白质含量没有②上丰富,A正确;
B、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存在于线粒体基质③中,线粒体DNA是裸露的,没有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B错误;
C、④是线粒体外膜,与有氧呼吸无关,因而其上不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C错误;
D、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细胞的“动力车间”,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线粒体,其能量供应来自细胞质基质,D错误。
14.A
A、据图可知,①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生成二氧化碳和[H],故是H2O;②与[H]结合生成H2O,故是O2,A正确;
B、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因此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
C、用18O标记葡萄糖,含18O的葡萄糖中的18O通过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进入丙酮酸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含18O的丙酮酸中的18O进入了二氧化碳中,即18O转移的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产物水中不会检测到18O,C错误;
D、图示为有氧呼吸过程,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不需要光照,有光、无光均可进行,D错误。
15.B
A、蔬菜和水果贮藏保鲜时的条件:零上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低氧(抑制无氧呼吸)、适宜的湿度(保证水果、蔬菜中水分的充足),所以地窖储存的水果,最好置于低氧的环境,A正确;
B、呼吸速率较高利于糖类物质转化为构建新生组织所必需的材料,在种子有机物的快速积累期,应创设适当高温条件,以利于种子的形成,B错误;
C、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白天应适当升高温度和CO2浓度,夜间应适当降低温度和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可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正确;
D、当土壤板结时,应及时松土提高根部O2浓度,促进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从而促进其更多地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D正确。
16.(1) 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 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2) 酸性重铬酸钾/重铬酸钾 灰绿色 会
(3) 只进行无氧呼吸 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4)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2/3
(1)装置1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其中酵母菌消耗氧气后装置中压强减小,使得红色液滴左移,所以装置1测量的是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装置2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与消耗氧气的量的差值,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CO2体积相等,所以其测量的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2)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酸性重铬酸钾与培养液中的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由于呼吸作用释放热能,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温度会因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而升高。
(3)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即装置1内压强未发生改变,装置2内压强增大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装置1中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即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结合装置1和装置2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4)氧气浓度为a时,酵母菌产生的CO2和酒精的量相等,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气浓度为d时,无酒精产生,但有CO2产生,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当氧气浓度为c时,产生酒精的量为0.6mol,则无氧呼吸产生CO2为0.6mol,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1.5-0.6=0.9mol,根据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可知,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0.6/2=0.3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9/6=0.15mol,即酵母菌消耗的葡萄糖中用于无氧呼吸的占0.3/(0.3+0.15)=2/3。
17.(1)c
(2) ⑤

(3) C B 此时种子的细胞呼吸总量最低
(1)图甲中物质b为 H2O(水),与物质c表示相同的物质都是水。
(2)体能测试中氧气供应不足,部分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感到酸痛,生成乳酸的无氧呼吸过程即①⑤;细胞提供能量最多的代谢过程是③,③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和[H]结合,产生水,释放大量能量。
(3)C点是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曲线的相交点,此点所对应的氧浓度下只进行有氧呼吸;若图乙的器官是某种子,则储存该种子最合适的氧气浓度是图中B点对应的浓度,原因是在B点所对应的氧浓度下种子的细胞呼吸释放的 CO2量最少,细胞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最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