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口 巩固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人口 巩固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11 16:0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人口 巩固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读我国近十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十年我国人口( )
A.总量持续增长 B.总量波动较大
C.2022年出现负增长 D.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2.我国人口政策多次调整,主要目的是(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杜绝人口负增长现象
C.调整人口性别差异 D.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协调
2023年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自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的调整。下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3.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0.6% B.0.6% C.-0.6‰ D.0.6‰
(我国的人口问题)
4.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突出
B.2022年,我国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AB线为我国主要人口界线,从黑龙江省漠河到云南省腾冲,人口东南多西北少
D.近10多年来我国逐步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
某市的总面积是5787平方千米,总人口约451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市的人口密度约为( )
A.96人/平方千米 B.2人/平方千米
C.463人/平方千米 D.780人/平方千米
6.根据人口密度推测,该市位于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的( )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和2000~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胡焕庸线”就是现在的漠河—腾冲一线 B.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C.人口东多西少 D.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8.根据60岁及以上人口趋势图可知,我国将会出现____的问题。( )
①劳动力短缺②国防兵源不足
③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④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我国于2021年5月3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该政策实施后将( )
①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②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④改变我国人口负增长的现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火车站热力值是指目标城市火车站活跃人口数与去年同期该城市火车站活跃人口数的比值。读我国主要城市火车站热力值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运输条件 B.生态环境质量 C.教育医疗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
11.大量农村务工者流入大中城市,对流入城市产生的影响有( )
①提供充足的劳动力②缓解交通运输压力③减轻城市环境污染④加快城镇化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解答题
12.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AB线为 一线,它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2)图中我国人口最稀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藏和 ,人口最稠密的省级行政区多沿 分布。
(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 据显示C省成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导致该省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的主要原因有____。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外来人口数量增多 ③工业发达,城镇密集 ④人口素质高,处于高水平生育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D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较低,请说出原因。
1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一截止2023年11月06日,全球24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总数为8032122420人,其中印度142671193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86%;中国142572299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06%;美国33973063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47%;印度尼西亚27720103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77%。
资料二近年,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先后进行了4次人口政策的调整:2011年11月,我国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我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材料三左图为2010-2020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增长率变化图(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人口数),右图为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回答:目前,我国人口总量居世界第几位?2018-202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
(2)阅读材料三图2回答:写出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线并简述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人口众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请你举几点。
(4)简述A地人口众多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2.D
1.读图可知,近十年我国人口总量2021年之前保持增长,2022年呈下降趋势,A错误;总量波动较小,增长率波动较大,B错误;2022年人口低于2021年,出现负增长,C正确;自然增长率在2013-2014,2015-2016有增长趋势,D错误。故选C。
2.我国人口政策多次调整,目的是使人口的变化同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D正确;我国现今人口增长速度缓慢,未出现人口过快增长现象;人口政策的调整无法杜绝人口负增长现象;人口政策无法调整人口性别差异,ABC错误。故选D。
3.C 4.C
3.由题可知,2022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为6.77‰,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所以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A、B、D错误,C正确。故选C。
4.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A正确;2022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因此我国的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B正确;AB线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从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并未涉及漠河,C错误;自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的调整,D正确。故选C。
5.D 6.A
5.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451万人/5787平方千米=779.3人/平方千米。D正确,排除ABC。故选D。
6.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南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北部地区人口少(稀疏)。780人/平方千米的人口密度位于稠密区,该市位于人口分界线东南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A 8.D 9.B
7.根据图1人口密度图例可推知,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BCD正确;一般来说,以虚线黑龙江省的A黑河一云南省的B腾冲一线为分界线也称为“胡焕庸线“,A错误;故选A。
8.由图可知,我国2005年以后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引起一系列问题,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人口长期不均衡发展等,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
9.为缓解人口老龄化,我国于2021年5月3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该政策实施后将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①③正确;提高人口素质与人们受教育水平有关,②排除;我国人口没有出现负增长,④错误;故选B。
10.D 11.C
10.大中城市经济水平高,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以及良好的医疗、教育条件,因此吸引了大量务工者前往,D正确;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好于城市;教育医疗水平对人口流动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交通条件便捷有利于人口的迁移,但不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
11.人口大量向大中城市流动,会加剧城市的交通运输压力、加重环境污染,人口迁入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①④正确。②③错误。C正确,故选C。
12.(1) 黑河——腾冲 东(南)多,西(北)少
(2) 青 海(洋)
(3)B
(4)气候干旱;多荒漠;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
(1)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黑河(位于图中的A处)——云南省的腾冲(位于图中的B处),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2)读图可知,图中我国人口最稀疏的省区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其中西藏自治区简称藏,青海省简称青;读图可知,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区如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多沿海分布。
(3)C省为广东省,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工业发达,城镇密集,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②③正确;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①④错误。故选B。
(4)据图可知,D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少,多荒漠,同时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导致该省区人口密度较低。
13.(1)2;人口基数大
(2)黑河-腾冲;东多西少
(3)粮食、水资源和能源等日益紧缺,价格上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难。此外,就业机会也变得稀缺,失业率上升,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引发社会动荡和冲突。大量的排放物和废弃物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加剧,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物种的灭绝。
(4)江苏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近年来,江苏的GDP总量和人均GDP都排名全国前列。这种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吸引了大量人口向江苏流动。整体生活水平较高,拥有较多的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这些因素也吸引了很多人前来生活。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同时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1)读材料可知,截止2023年11月06日,全球24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总数为8032122420人,其中印度1426711933人,中国1425722992人。目前,我国人口总量居世界第2位。2018-202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依然庞大。
(2)读图可知,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
(3)人口众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资源消耗量大、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堵、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加剧、贫富差距大等。
(4)读图可知,A地位江苏省。人口众多的原因:①自然环境优越: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②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治安好、农业发展早,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舒适、环境优美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