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氨和铵盐 专项练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共15题)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可用来漂白织物
B.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氧化铝耐高温,制作的坩埚可用来加热熔化碱性物质
D.碳酸氢钠能与碱反应,因此可用作食品膨松剂
2.下列有关常见物质的工业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将直接氧化为以制备硝酸
B.工业上用水吸收制备硫酸
C.工业上常利用铵盐与强碱反应制备氨气
D.工业上用在中燃烧生产
3.硫和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水反应生成硝酸,说明是酸性氧化物
B.能使溶液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
C.因氨气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作制冷剂
D.以、、为原料可以制备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Na2O2有漂白性,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NH3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C.FeCl3溶液有还原性,可用于刻蚀铜制电路板
D.HClO呈酸性,可用于棉、麻的漂白
5.如图是实验室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种装置,应用下列气体和液体一定不会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A.HCl气体和水 B.SO2和NaOH溶液
C.Cl2和饱和食盐水 D.NH3和稀盐酸
6.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结论
A 向装有A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试纸没有变蓝,说明A溶液中不含
B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未打磨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到铝箔会熔化,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包在铝的外面的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
C 将有色鲜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鲜花褪色,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D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喷灯外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一定存在,不存在
A.A B.B C.C D.D
7.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3价 ②绝大多数铵盐易溶于水 ③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④铵盐都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⑥铵盐受热分解一定都能产生氨气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8.碳酸氢铵常用作膨松剂、缓冲剂。一种制备碳酸氢铵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合成”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造气”时,需要控制好煤与空气的用量,减少CO的生成
B.常温常压下,等体积的N2、H2、NH3、CO2所含分子数均相同
C.为了获得更多的NH4HCO3,可以先向水中通入足量CO2,再通入足量NH3
D.N2、H2合成NH3时,每转移3mole-,生成17gNH3
9.关于以下实验装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装置A盛装NH4Cl粉末来制取氨气,并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B.装置B既可以防止倒吸,又可以检查实验时装置B后的装置是否发生堵塞
C.装置C、F中盛装的试剂分别为浓硫酸、碱石灰,装置C用来除去Cl2中的水蒸气,装置F用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
D.装置D中的产物受热易升华,最好用粗短导管连接装置D、E
10.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A.图甲中挤压胶头滴管使管内的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图乙中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底部并打开止水夹
C.图丙中用鼓气装置从装置的a处鼓入适量氨气并打开止水夹
D.图丁中向装置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生石灰并打开止水夹
11.氨催化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某同学用该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装置如图所示(装置内空气均已排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装置中的固体也可以是或
B.装置丁可以起到防倒吸作用
C.理论上装置丙中通入的氨气和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时可以完全被吸收生成
D.装置乙中的干燥剂可以为碱石灰
12.某小组探究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图如下。③中气体颜色无明显变化,④中收集到红棕色气体,一段时间后,④中产生白烟。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③、④中现象说明③中的反应是
B.④中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C.一段时间后⑤中可能变蓝
D.若用氨气进行尾气处理,每处理需消耗氨气
13.过氧化钙用于改善地表水质,也可用于应急供氧。实验室模仿工业生产过氧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O2 8H2O中氧的化合价只有-1价
B.实验室可以用“副产品”直接加热制备氨气
C.“溶解”和“过滤”均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D.该反应原理为CaCl2+2NH3+H2O2+8H2O=CaO2 8H2O↓+2NH4Cl
14.硝酸铵()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炸药,受猛烈撞击或者受热发生剧烈爆炸。爆炸时硝酸铵按下式分解(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平后的系数是2
B.该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
C.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原子比值为
15.某工厂用硫酸处理氨气尾气,得到铵盐(不同批次得到a,b,c三种不同的铵盐)。称取不同质量的铵盐,加入到1L0.1mol/LNaOH溶液中并加热,收集氨气(NH3),得到如下氨气物质的量与铵盐的关系图。提示:加热条件下+OH-=NH3+H2O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对应的是(NH4)2SO4
B.b对应的是(NH4)2SO4和NH4HSO4的混合铵盐
C.c对应的是NH4HSO4,生成NH3物质的量为0.1mol
D.质量相同的b和c铵盐,加入足量NaOH溶液中并加热,得到氨气物质的量不同
二、非选择题(共2题)
16.氮循环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方式,主要有以下2种方式:
①
②
(1)通常我们把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氮的固定,主要有3种途径。如上①称为大气固氮,②称为生物固氮,还有1种是工业固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写出氮循环①中的化学方程式 。
(3)用方程式描述氮循环②中溶于水呈碱性的原因 。
(4)写出的检验方法 。
17.某实验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B中的干燥剂是 (填名称)。
(3)装置C中的现象是 。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装置D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为防止过量氨气外逸,需在上述装置末端增加尾气吸收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E”或“F”)。
参考答案:
1.B
A.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织物是因为其具有与漂白性,与其氧化性无关,故A错误;
B.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可用作制冷剂,故B正确;
C.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制作的坩埚不可用来加热熔化碱性物质,故C错误;
D.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做焙制糕点的膨松剂,故D错误;
2.D
A.工业上将氧化为NO,NO和氧气生成以,和水生成硝酸,A错误;
B.工业上用98.3%的浓硫酸吸收制备硫酸,B错误;
C工业上常利用氮气和氢气催化反应制备氨气,C错误;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HCl,故工业上用在中燃烧生产,D正确;
3.D
A.NO2与水发生3NO2+H2O=2HNO3+NO,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说明NO2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错误;
C.利用氨气易液化,气化时从外界吸收热量,周围温度降低,因此氨气作制冷剂,不是利用氨气的还原性,故C错误;
D.氨气、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可以制备NH4HCO3,反应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故D正确;
4.B
A.Na2O2有漂白性,是因为其有强氧化性;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是因为其可以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氧气,A错误;
B.NH3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正确;
C.FeCl3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刻蚀铜制电路板,C错误;
D.HClO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棉、麻的漂白,D错误;
5.C
A.气体氯化氢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氯化氢溶解会造成烧瓶中压强减小,可以引起喷泉现象,A错误;
B.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可以减小烧瓶中压强,引起喷泉现象,B错误;
C.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减小,烧瓶中压强变化不大,不能引起喷泉现象,C正确;
D.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可以引起喷泉现象,D错误;
6.B
A.与NaOH反应,不加热,不能产生氨气,故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故A错误;
B.用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会在表面形成氧化膜,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所以不会滴落,故B正确;
C.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起漂白作用的为次氯酸,故C错误;
D.观察K+的焰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只能说明含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故D错误;
7.D
①硝酸铵中的氮元素化合价既有铵根中的-3价,又有硝酸根中的+5价,错误;②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晶体,正确;③铵态氮肥中含有,与OH-会结合形成NH3 H2O,该物质分解产生氨气逸出,使氮肥的肥效降低,因此不应跟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使用,正确;④铵盐都是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的,属于离子化合物,都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正确;⑤弱酸的铵盐能够与酸反应,如碳酸铵,错误;⑥铵盐受热分解,不同的铵盐随温度不同,分解产物不同,不一定生成氨气,如硝酸铵受热分解可以生成氮气,错误。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叙述正确的是②③④,故选D。
8.C
A.“造气”时,需要控制好煤与空气的用量,使煤完全燃烧,减少CO的生成,选项A正确;
B.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可知,常温常压下,等体积的N2、H2、NH3、CO2所含分子数均相同,选项B正确;
C.若可以先向水中通入足量CO2,再通入足量NH3,因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故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多,无法获得更多的NH4HCO3,选项C错误;
D.N2、H2合成NH3时,N元素由0价变为-3价,每转移3mole-,生成17gNH3,选项D正确;
9.A
A.仅仅加热NH4Cl粉末不能制取氨气,而应该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才能制得NH3,NH3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A错误;
B.装置B后的装置若发生堵塞时,会导致B中气体压强增大,从而使B中液面下降,长玻璃导管中的水柱上升,因此,装置B可以检查实验时装置B后的装置是否发生堵塞,另装置B还可以防止倒吸,B正确;
C.装置C、F中盛装的试剂分别为浓硫酸、碱石灰,装置C用来除去Cl2中的水蒸气,装置F用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防止AlCl3水解,C正确;
D.装置D中的产物受热易升华,为了防止气体凝结为固体,堵塞导管,最好用粗短导管连接装置D、E,D正确;
10.B
A.二氧化硫与NaOH反应,烧瓶内气压减小,可形成喷泉实验,A不符题意;
B.二氧化氮与NaOH溶液接触,部分与溶液中水反应生成NO,NO不溶于水,也不与NaOH反应,B符合题意;
C.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气压减小,可形成喷泉实验,C不符题意;
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是浓氨水挥发出氨气,与HCl反应,烧瓶内气压减小,可形成喷泉实验,D不符题意;
11.A
A.甲装置需要提供氨气和氧气,如果甲装置中的固体是NaOH或CaO ,只能提供氨气,不能提供氧气,A错误;
B.若发生倒吸,水先进入丁试管中,所以装置丁可以起到防倒吸作用,B正确;
C.根据反应:、可知,装置丙中通入的氨气和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时可以完全被吸收生成,C正确;
D.乙用于干燥氨气、氧气,可用碱石灰干燥,D正确;
12.B
A.由分析可知,③中气体颜色无明显变化,④中收集到红棕色气体,一段时间后产生白烟说明③中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④中白烟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铵,故B错误;
C.装置⑤中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溶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铜反应生成淡蓝色的硝酸铜溶液,故C正确;
D.用氨气处理尾气NO2,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NO2与NH3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6:8,则处理0.6molNO2需消耗0.8mol氨气,故D正确;
13.D
A.CaO2 8H2O中氧的化合价有-1、-2价,故A错误;
B.副产品为氯化铵,直接加热氯化铵不能制备氨气,故B错误;
C.“溶解”和“过滤”均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和玻璃棒,溶解不需要漏斗,故C错误;
D.氯化钙、双氧水、氨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钙和氯化铵,该反应原理为CaCl2+2NH3+H2O2+8H2O=CaO2 8H2O↓+2NH4Cl,故D正确;
14.D
A.由分析可知,配平后硝酸的系数为2,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氮气即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硝酸铵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原子的比值为5:3,故D错误;
15.C
A.氨气产生的量随着硫酸铵的加入先增加后不变,所以固体为硫酸铵,故A正确;
B.混合物为硫酸铵和硫酸氢铵时,首先发生,然后才发生,在氢氧化钠总量不变时,混合物的质量增多,硫酸氢铵增多,第一个反应后剩余的氢氧化钠的量减少,第二个反应生成的氨气的量必定减少,故B正确;
C.混合物中只有硫酸氢铵时,先发生反应,再发生反应,依据硫酸氢铵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与硫酸铵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可知图像c符合题意,1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故C错误;
D.根据硫酸铵与硫酸氢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顺序可知,混合物中含有硫酸氢铵越多,与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氨气越少,得到氨气的物质的量不同,故D正确;
16.(1)
(2)
(3)NH3+H2ONH3 H2O NH +OH-
(4)取少量试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如果变蓝,则证明试液中含有按离子
(1)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N2与H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产生NH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工业上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氮循环①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3)循环②中溶于水呈碱性的原因是: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溶液显碱性,方程式为:NH3+H2ONH3 H2O NH +OH-。
(4)铵盐和强碱溶液共热产生氨气,,故的检验方法为:取少量试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如果变蓝,则证明试液中含有按离子。
17.(1)
(2)碱石灰(或生石灰、固体)
(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 有白烟生成
(5)E
(1)试管中药品为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故答案为:;
(2)从发生装置出来的氨气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B装置干燥氨气,球形干燥管里应装有碱性固体干燥剂如碱石灰(或生石灰、固体),故答案为:碱石灰(或生石灰、固体);
(3)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使溶液呈碱性,所以C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蓝色,故答案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挤压装置D中的胶头滴管,使氨气溶于水形成浓氨水,滴入浓盐酸,发生反应,氯化铵为白色固体,看到白烟生成。故答案为:有白烟生成;;
(5)因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时要考虑防倒吸,故答案为:E。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