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热 专项练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反应热 专项练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1-11 16:0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反应热 专项练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共15题)
1.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属于吸热反应
B.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时,反应Ⅰ和反应Ⅲ转移电子数相同
C.该转化过程中的三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催化歧化”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一定条件下,分解形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历程共分3步进行
C.第3步的正反应活化能最小 D.第二步反应的大于第三步反应的
3.电喷雾电离得到的(等)与反应可得。分别与反应制备甲醇,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两者历程相似,图中以示例)。已知: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Ⅰ和Ⅱ中均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
B.与反应的能量变化为图中曲线
C.与反应,生成的氘代甲醇有三种
D.与反应,生成的氘代甲醇:
4.下列关于内能和焓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内能的变化等于焓变
B.气态水和液态水所具有的内能一定不相同
C.同一反应利用键能计算的反应热可能不等于焓变
D.内能只与物质的种类、数量以及聚集状态有关
5.将V1 mL 1.00 mol·L-1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低于22 ℃
B.NaOH溶液的浓度为1.50 mol·L-1
C.该实验证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6.下列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易量热计的隔热层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B.使用玻璃搅拌器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
C.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
D.测酸液温度后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液的温度
7.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盐酸和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中和热实验只需要以下玻璃仪器:温度计、烧杯、量筒
B.为了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减小误差,应使用温度计轻轻搅拌溶液
C.改用盐酸跟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不相同
D.测量酸溶液的温度后,未冲洗温度计就测碱溶液的温度,会使求得的中和热偏大
8.俄罗斯用“质子—M”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光线”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用的运载火箭使用的是以液氢为燃烧剂,液氧为氧化剂的高能低温推进剂,已知:
(1)H2(g)=H2(l) △H1=-0.92kJ·mol-1
(2)O2(g)=O2(l) △H2=-6.84kJ·mol-1
(3)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 H2(g)与1mol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mol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B.火箭中液氢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l)+O2(l)=2H2O(g) △H=-474.92kJ·mol-1
C.氢气的燃烧热为△H=-241.8kJ·mol-1
D.H2O(g)变成H2O(l)的过程中,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9.已知、下,醋酸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10.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的标准燃烧热
B.2 molH2(g)与1 mol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C.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2 mol H2(g)与1 mol O2(g)生成2 mol H2O(l)时,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11.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1),△H=﹣571.6kJ mol﹣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
B.1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的热
C.2个氢分子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
D.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O2(g)=H2O(1),△H=﹣285.8 kJ mol﹣1
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
B.500℃、30MPa下,将0.5mol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1
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571.6kJ·mol-1
13.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和反应的中和热,相同条件下稀和反应的中和热
B.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肼完全燃烧放热,表示肼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D.已知红磷比白磷更稳定,
14.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 = +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57.3kJ/mol,若将含1mol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 +285.8 kJ/mol
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的是
A.NH3(g)+O2(g)=NO(g)+H2O(g) ΔH=-a kJ·mol-1
B.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b kJ·mol-1
C.2CO(g)+O2(g)=2CO2(g) ΔH=-c kJ·mol-1
D.CH3CH2OH(l)+O2(g)=CH3CHO(l)+H2O(l) ΔH=-d kJ·mol-1
二、非选择题(共3题)
16.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燃烧时,若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若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1)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 (填“金刚石”或“石墨”)放出的热量更多,写出表示石墨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通常状况下, (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写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 。
(3)12 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 g,该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 。
17.用量筒取盐酸倒入量热计中,测得温度为20.0℃,用另一量筒取溶液,测得温度为20.2℃,将量筒中的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充分反应后,测得体系的最高温度为23.4℃。已知:反应前后溶液的比热容均近似为、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忽略溶液体积、质量变化和体系散失的热量。请计算:
(1)反应放出的热量 J(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下同)。
(2)反应的 (列式计算)。
18.500.50盐酸与500.55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隔热层的作用是 。
(3)倒入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4)若实验过程中,内筒未加杯盖,求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又知中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比热容。为了计算中和反应反应热,某学生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反应物的温度/℃ 反应前体系的温度/℃ 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3 20.3 24.2
4 20.5 20.6 23.6
完成表格并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中生成1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B
A.反应Ⅰ吸收热能发生分解反应生产氧气、二氧化硫、水,属于吸热反应,A正确;
B.反应Ⅰ硫酸发生分解反应生产氧气、二氧化硫、水:SO2~2e-;二氧化硫和水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硫酸和硫单质3SO2+2H2O=2H2SO4+S↓,电子转移为3SO2~4e-;故生成等物质的量的SO2时,反应Ⅰ和反应Ⅲ转移电子数不相同,B错误;
C.该转化过程中的三个反应中都存在氧、硫元素化合价的改变,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结合B分析可知,“SO2催化歧化”反应中3分子二氧化硫中1分子的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2分子的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D正确;
2.B
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
B.由图可知,该反应历程共分为4步,故B错误;
C.如图,正反应的活化能,第三步最小 ,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第二步为吸热反应>0,第三步为放热反应<0,故D正确;
3.D
A.由图可知,步骤Ⅰ涉及碳氢键的断裂和氢氧键的形成,步骤Ⅱ中涉及碳氧键形成,所以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的是步骤Ⅰ,A错误;
B.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说明正反应活化能会增大,则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a,B错误;
C.根据反应机理可知,若与反应,生成的氘代甲醇可能为CHD2OD或CD3OH,共2种,C错误;
D.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则氧更容易和H而不是和D生成羟基,故氘代甲醇的产量,D正确;
4.C
A.在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在不做功的情况下才等于焓变,即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物的内能与生成物的内能差等于焓变,A错误;
B.等质量的气态水和液态水所具有的内能一定不相同,但题干未说明水的质量是否相同,因此不能比较二者内能的大小,B错误;
C.键能是断裂1mol理想气体分子AB中化学键变为气态中性A原子和B原子时所需吸收的能量,或由气态中性原子A、B合成1mol理想气体AB分子时所释放的能量;由于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无作用力,实际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且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不一定是气态,因此利用键能计算的反应热可能不等于焓变,C正确;
D.内能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数量以及聚集状态有关外,还与体系的温度、压强有关,D错误;
5.C
A.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为22 ℃时,V1为5 mL,则V2为45 mL,此时已经开始发生反应,所以做该实验时环境的温度一定低于22 ℃,A正确;
B.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是30mL,由V1+V2=50mL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mL。设恰好反应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则
HCl+NaOH=NaCl+H2O
1 1
1.0mol/L×0.03L n
则n=1.0mol/L×0.03L=0.03mol,所以浓度是0.03mol÷0.02L=1.5mol/L,B正确;
C.该实验不能证明有水生成的其他反应也是放热的,C错误;
D.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过程放出热量,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D正确;
6.C
A.简易量热计的隔热层能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A正确;
B.玻璃搅拌器能上下搅动液体,使溶液混合均匀,所以使用玻璃搅拌器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B正确;
C.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应迅速、一次性加入,减少热量损失,C错误;
D.测酸液的温度后,温度计需用水清洗后再测碱液的温度,较准确,否则温度计上残留的酸液会与碱液反应,造成初始碱液的温度不准确,D正确;
7.D
A.中和实验除了需要:温度计、烧杯、量筒,还需要环形玻璃搅拌棒,A错误;
B.温度计不能用于搅拌,B错误;
C.中和热是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所以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相等,C错误;
D.测量酸溶液的温度后,未冲洗温度计,直接放入碱溶液中,会中和放热所以测得的碱溶液初始温度偏高,温差偏小,根据,测得放出的热量偏小,则带负号偏大,D正确;
8.B
A.由图象可知2mol H2(g)与1mol O2(g)反应生成2mol H2O(g),放出483.6kJ的热量,故2mol H2(g)与1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mol 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高,选项A错误;
B.由图象可知2H2(g)+O2(g)═2H2O(g)△H=-483.6kJ mol-1①,H2(g)=H2(l)△H1=-0.92kJ mol-1②,O2(g)=O2(l)△H2=-6.84kJ mol-1③,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①-②×2-③可得2H2(l)+O2(l)═2H2O(g)△H=-474.92kJ mol-1,选项B正确;
C.氢气的燃烧热是指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故氢气的燃烧热为△H=-(483.6+88)kJ/mol÷2=-285.8kJ/mol,选项C错误;
D.H2O(g)变成H2O(l)为物理变化,不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选项D错误;
9.C
A.醋酸燃烧为放热反应,,A错误;
B.醋酸和氧气未标明聚集状态,B错误;
C.醋酸燃烧为放热反应,,,故燃烧生成和液态水的焓变=,即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正确;
D.醋酸燃烧为放热反应,,D错误。
10.C
A.氢气的标准燃烧热△H=-×(483.6+88)kJ/mol=-285.8 kJ/mol,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2 mol H2(g)与1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高,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2 mol H2(g)与1 mol O2(g)生成2 mol H2O(l)时放出热量为Q=(483.6+88)kJ=571.6 kJ,则2 mol H2O(l)分解产生2 mol H2(g)与1 mol O2(g)时吸收热量是571.6 kJ,故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正确;
D.根据图示可知2 mol H2(g)与1 mol O2(g)比2 mol H2O(l)能量多571.6 kJ,说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D错误;
11.C
A.△H为“﹣”表示放热反应,由2H2(g)+O2(g)═2H2O(1),△H=﹣571.6kJ mol﹣1知,2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故A正确;
B.1mol氢气燃烧放热是2mol氢气燃烧放热的,故B正确;
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指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C错误;
D.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1)△H=﹣571.6kJ mol﹣1,化学计量数除以2可得H2(g)+O2(g)=H2O(1)△H=﹣285.8 kJ mol﹣1,故D正确;
12.D
A.甲烷的燃烧热是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能量,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1,故A错误;
B.N2(g)+3H2(g)2NH3(g) 反应可逆,500℃、30MPa下,将0.5mol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放热19.3kJ,则生成2mol氨气放出的热量大于38.6kJ,故B错误;
C.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生成1mol水放出的能量,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故C错误;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2mol氢气燃烧放出571.6kJ的能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571.6kJ·mol-1,故D正确;
13.D
A. 和反应的中和热,硫酸和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由于生成沉淀也要放热,则和足量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1mol液态H2O时放出的热量、即大于57.3kJ,则和足量反应的,故A错误;
B. 是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则和充分反应生成2mol,放热大于,放热焓变为负,则其热化学方程式,故B错误;
C.燃烧热是指在一定压强下,1 mol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物质的时候所放出的热量;肼完全燃烧放热,表示肼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N元素应转变为氮气、而不是NO,故C错误;
D.能量越低越稳定。已知红磷比白磷更稳定,则
14.C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由于硫蒸气能量较大,则前者放出热量多,故A错误;
B.由C(石墨)→C(金刚石)△H=+1.9kJ mol-1可知,金刚石的能量较高,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
C.CH3COOH的电离过程吸热,则含1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C正确;
D.2g H2的物质的量为:n=m/M=2g/2g/mol=1mol,2mol氢气放出热量为285.8kJ×2=571.6kJ,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kJ mo-1,故D错误;
15.B
A.N元素的稳定氧化物是NO2,不是NO;H2O的稳定状态是液态不是气态,因此该方程式不能表示NH3的燃烧热,A错误;
B.符合燃烧热的概念及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法,B正确;
C.反应物CO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因此不能表示燃烧热,C错误;
D.CH3CH2OH完全燃烧产生CO2,不是CH3CHO,因此不能表示燃烧热,D错误;
16. 金刚石 C(石墨,s)+O2(g)===CO2(g) ΔH=-393.5 kJ·mol-1 石墨 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1 252.0 kJ
由图示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通常用三步法:第一步正确书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二步补加状态,第三步计算,由图计算对应的ΔH。
(1)含有1 mol C原子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前者放出热量395.4 kJ,后者放出热量为110.5 kJ+283.0 kJ=393.5 kJ,可见金刚石放出能量多。石墨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C+O2===CO2;补加状态C(石墨,s)+O2(g)===CO2(g) ΔH=-QkJ·mol-1;图示为生成1 mol CO2对应热量,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O2(g)===CO2(g) ΔH=-393.5 kJ·mol-1。
(2)图示中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稳定。含有1 mol C原子的石墨的总能量比等质量的金刚石的总能量低(393.5-395.4) kJ =1.9 kJ,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1。
(3)石墨质量是12 g,生成气体质量36 g,根据C、O元素守恒可求出CO、CO2的物质的量均为0.5 mol。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5 mol×110.5 kJ·mol-1+0.5 mol×393.5 kJ·mol-1=252.0 kJ。
17. 1379.4
用量筒取盐酸倒入量热计中,测得温度为20.0℃,用另一量筒取溶液,测得温度为20.2℃,初始温度为:=20.1℃ ,温度差值=23.4℃-20.1℃=3.3℃;50mL 0.5mol/L盐酸与50mL 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25mol/L×2=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3.3℃,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 c △T=100g×4.18J/(g ℃)×3.3℃=1379.4J=1.3794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55.2kJ/mol,故答案为:1379.4;。
18.(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c
(4)偏大
(5) 20.05 20.3 20.3 20.55 51.8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隔热层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为了防止热量散失,倒入溶液的正确操作是一次迅速倒入,则选c;
(4)若实验过程中,内筒未加杯盖,会散失一部分热量,则求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会偏大;
(5)反应前体系的温度/℃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之前温度的平均值,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1、2、3、4反应前体系的温度/℃分别为20.05、20.3、20.3、20.55;四次实验()的值分别为3.15、3.1、3.9、3.05,第三次实验数据误差大,舍弃,则温度差平均值为3.1,生成1水时放出的热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