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专项练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共15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出也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和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是含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2.下列关于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对羟基苯甲酸的熔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低
B.氨分子间有氢键,故气态氨分子的热稳定性比水蒸气的高
C.碘易溶于浓碘化钾溶液,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导致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三氯乙酸的酸性
3.下列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①CCl4 ②NH3 ③CH4 ④CO2 ⑤N2 ⑥H2S ⑦SO2 ⑧CS2 ⑨H2O ⑩HF
A.②③④⑤⑧ B.①③④⑤⑧ C.①③④⑧ D.以上均不对
4.下列关于极性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必定存在极性键
C.由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D.共用电子必然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一方
5.下列有关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和均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B.和的空间结构均为平面三角形
C.元素周期表的s区、d区、ds区全为金属元素
D.和均是极性分子,且分子的键角较小
6.下列各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
7.下列物质变化,只与范德华力有关的是
A.干冰熔化 B.乙酸汽化 C.乙醇与丙酮混溶 D.溶于水
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可用范德华力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C.C6H5-OH、H-O-H、C2H5-OH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减弱
D.CH3-O-CH3、C2H5OH的沸点逐渐升高
9.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
B.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C.含氢原子的物质之间均可形成氢键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10.下列各组物质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HI
11.已知胆矾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胆矾在不同温度下分步失去结晶水 B.的配位数为5
C.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D.图示结构中存在配位键和氢键两种化学键
12.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①NH3的熔、沸点比第VA族相邻元素的氢化物高;
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
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13.下列分子为手性分子的是
A.CH2Cl2 B.
C. D.CH3CH2COOCH2CH3
14.下列对分子的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很稳定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
B.乳酸有一对手性异构体,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和中心原子均为杂化,前者空间结构为形,后者为正四面体形
15.下列关于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比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
B.氨分子间有氢键,故气态氨分子的热稳定性比水蒸气的高
C.碘易溶于浓碘化钾溶液,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导致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三氯乙酸的酸性
二、非选择题(共2题)
16.现有下列八种物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只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是 ;
(2)只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
(3)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是 ;
(4)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
(5)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6)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7)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17.已知H与O可以形成H2O和H2O2两种化合物。请完成下列空白:
(1)H2O内的O—H、水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三种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 。可与H2O形成,中O采用 杂化。中键角比CH4中的键角 (填“大”或“小”),原因为 。
(2)是常用的氧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两个氢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上。的电子式是 。是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能与水混溶,却不溶于,请予以解释: 。
参考答案:
1.D
A.BF3中含有极性键,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分子为三角锥形结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为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A错误;
B.中C-H、C-Cl之间均为极性键,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型(非正四面体),属于极性分子,B错误;
C.为极性分子;而的结构式是S=C=S,仅含极性键,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C错误;
D.中O-O键是非极性键,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D正确;
2.D
A.对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间氢键,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升高,分子内氢键使熔沸点减低,所以对羟基苯甲酸的熔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熔点高,A错误;
B.氨分子间有氢键影响熔沸点,不影响稳定性,稳定性由化学键决定,B错误;
C.碘易溶于浓碘化钾溶液,是因为要与碘离子反应生成,甲烷非极性分子难溶于水极性分子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C错误;
D.氟原子核氯原子都是吸电子基,由于氟元素的电负性大于氯元素的电负性,三氟乙酸中氟原子的吸电子能力强于氯原子,所以三氟乙酸分子中的极性强于三氯乙酸,羧基电离出氢离子的能力强于三氯乙酸,酸性强于三氯乙酸,D正确;
3.C
NH3、H2S、SO2、H2O、HF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N2是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4.C
A.两种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电负性不同,电子对出现偏移,得到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故A说法正确;
B.共价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它们电负性不同,因此共价化合物中必定存在极性键,故B说法正确;
C.同种元素的电负性相同,电子对不出现偏移,它们的形成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故C说法错误;
D.形成极性键的两原子电负性不同,对成键电子对吸引能力不同,成键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故D说法正确;
5.D
A.H2O2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A项错误;
B.中心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孤对电子对数为1,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B项错误;
C.s区的H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项错误;
D.H2S中心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孤对电子对数为2,空间构型为V形,NH3中心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孤对电子对数为1,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所以H2S和NH3均是极性分子。分子中孤对电子对数越多,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越大,分子的键角越小,则NH3分子的键角大于H2S分子,D项正确;
6.D
A.和均为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均为极性分子,项错误;
B.为三角锥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项错误;
C.为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项错误;
D.为正三角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D项正确;
7.A
A.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范德华力,A正确;
B.乙酸汽化时克服氢键和范德华力,B错误;
C.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与丙酮混溶克服氢键和范德华力,C错误;
D.分子间存在氢键,溶于水克服氢键和范德华力,D错误;
8.B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是因为、、、键能逐渐减小,不能用范德华力的大小解释,A错误;
B.F2、Cl2、Br2、都是由分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范德华力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B正确;
C.C6H5-OH、H-O-H、C2H5-OH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减弱与键的极性有关,不能用范德华力的大小解释,C错误;
D.CH3-O-CH3、C2H5OH的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C2H5OH分子间形成了氢键,不能用范德华力的大小来解释,D错误;
9.B
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但氢键不是化学键,A错误;
B.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大大加强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能够显著提高物质的熔、沸点,B正确;
C.含氢原子的物质之间不一定能形成氢键,如甲烷分子间无氢键,C错误;
D.氢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是因为键的稳定性强,D错误;
10.A
A.和可形成分子间氢键,可表示为:O-H…O,A正确;
B.的电负性弱,和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B错误;
C.是离子化合物,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C错误;
D.I的电负性弱,和HI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D错误;
11.A
A.由图可知,晶体中含有2种不同的水,一类是配体水分子、一类是形成氢键的水分子,两者结构不同,故胆矾在不同温度下分步失去结晶水,A正确;
B.由图可知,的配位数为6,B错误;
C.为铜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例子,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C错误;
D.氢键不是化学键,D错误;
12.B
①NH3的熔、沸点比第VA族相邻元素的氢化物PH3高,是因为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从而增大了分子间的作用力;
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中水分子与周围的4个水分子间形成氢键,使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所以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尿素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
⑤邻羟基苯甲酸能形成分子内的氢键,使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而对羟基苯甲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所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表明水分子内氧、氢原子间的共价键能大;
综合以上分析,①②③④⑤与氢键有关
13.B
CH2Cl2中的碳原子所连接的4个基团分别为2个H原子、2个Cl原子,没有手性碳原子,所以不属于手性分子,A错误;中间的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取代基,该碳原子具有手性,所以该有机物属于手性分子,B正确;中的碳原子为不饱和碳原子,没有手性碳原子,不属于手性分子,C错误;CH3CH2COOCH2CH3中一个中间碳原子为不饱和碳原子,另外四个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有相同的,没有手性碳原子,不属于手性分子,D错误。
14.A
A.水很稳定(1000℃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因为水中存在大量的键,且的键能大,与氢键无关,A错误;
B.乳酸[]有一对手性异构体,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连接的四个不同的基团分别为:氢原子、甲基、羧基、羟基,B正确;
C.碘、四氯化碳、甲烷都是非极性分子,水为极性分子,“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C正确;
D.的中心原子O的价层电子对数=, 的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所以中心原子均为杂化,但前者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为V形,后者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D正确;
15.D
A.邻羟基苯甲醛只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只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对羟基苯甲醛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邻羟基苯甲醛,熔点高于邻羟基苯甲醛,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氧元素,所以气态氨分子的热稳定性弱于水蒸气,故B错误;
C.碘易溶于浓碘化钾溶液是因为碘能与碘化钾溶液中的碘离子反应生成三碘负离子增大了碘的溶解度,则碘易溶于浓碘化钾溶液与相似相溶原理无关,不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故B错误;
D.氟原子核氯原子都是吸电子基,由于氟元素的电负性大于氯元素的电负性,三氟乙酸中氟原子的吸电子能力强于氯原子,所以三氟乙酸分子中的极性强于三氯乙酸,羧基电离出氢离子的能力强于三氯乙酸,酸性强于三氯乙酸,故D正确;
16.(1)③
(2)①
(3)⑦
(4)⑧
(5)④
(6)⑤
(7)⑥
17.(1) O H>分子间氢键>范德华力 sp3 小 中O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CH4中C没有孤对电子,由于孤对电子对成对电子的排斥力大于成对电子对成对电子的排斥力,排斥力越大,使得成键键角越小
(2) 极性 H2O2和水都是极性分子,CCl4是非极性分子
(1)H2O内的O H、水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化学键的强度大于分子间氢键,氢键大于范德华力,因此从强到弱依次为O H>分子间氢键>范德华力;可与H2O形成,中O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采用sp3杂化;中O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CH4中没有孤对电子,由于孤对电子对成对电子的排斥力大于成对电子对成对电子的排斥力,排斥力越大,使得成键键角越小,所以中键角比CH4中的键角小;
(2)H2O2中氢与氧形成一对共用电子,氧和氧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其电子式是;根据同种元素形成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形成极性共价键,H2O2不是中心对称,因此H2O2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H2O2和水都是极性分子,CCl4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则H2O2能与水混溶,不溶于CCl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