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抛体运动的规律 专项练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横挡条卡住平抛小球,小球挤压复写纸,在白纸上留下小球球心的投影点,从而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秒表是实验必要的器材
B.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C.坐标原点应选小球在斜槽末端点时球心的位置
D.每次从斜槽上释放小球的位置不一定相同
2.如图是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水平抛出一小球的频闪照片的一部分。已知照片上小方格的实际边长为a,闪光周期为T,据此可知( )
A.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B.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
C.照片上A点是平抛的起始位置
D.小球运动到D点时竖直速度大小为
3.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尽量减小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
B.使用密度小、体积大的钢球
C.实验时,让小球每次都从不同位置滚下
D.使斜槽末端切线保持水平
4.某同学水平抛出小球,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对小球多次曝光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已知每一方格实际边长为,频闪周期为,则( )
A.位置A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C.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D.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5.某中学篮球队在赛前训练中,一队员用双手将篮球水平推出,篮球从离开双手到第一次落地的过程中,球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在竖直方向的位移为。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篮球转动,则篮球落地前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 )
A. B. C. D.
6.利用自重从上往下溜放物体的巷道被称为“溜井”,如图为某溜井在竖直平面的示意图。图中ABCD为底面水平的梯形,,B点距溜井底部CD高,侧面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某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水平滑出后,落入井底过程中未与侧面BC相撞。重力加速度g取,忽略空气阻力,,,则该物体在A点的速度最大值为( )
A. B.20m/s C. D.
7.如图所示,从倾角为的斜面上的A点以水平速度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它落到斜面上B点所用的时间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某液体中运动时只受到重力G和恒定的浮力F的作用,且。如果物体从M点以水平初速度开始运动,最后落在N点,MN间的竖直高度为h,M与右壁水平间距为L,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M运动到N的时间为
B.M与N之间的水平距离
C.若增大初速度,物体将撞击右壁,且初速度越大,物体撞击壁速度越大
D.若h足够大,当初速度时,物体撞击壁时速度最小
二、多选题
9.7月31日,邓雅文在巴黎奥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决赛中不畏强手,勇夺金牌,这是我国夺得的首枚自由式小轮车项目的奥运金牌。比赛过程中的某个片段可以简化为图示过程,她先后两次从坡道A点滑出,均落至B点,第二次的滞空时间比第一次长,空中运动过程忽略一切阻力。则( )
A.两次滑出速度方向相同 B.两次腾空最大高度不同
C.第二次滑出速度一定大 D.第一次在最高点速度大
10.如图所示,将一个物体以v0=10m/s的速度从距离水平地面高h=10m高处水平抛出,整个过程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当该物体落到水平地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位移为m B.水平位移为m
C.速度大小为m/s D.速度大小为m/s
1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截面为三角形的小积木悬挂在离地足够高处,一玩具枪的枪口与小积木上P点等高且相距为。当玩具子弹以水平速度从枪口向P点射出时,小积木恰好由静止释放,子弹从射出至击中积木所用时间为t。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子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击中P点,t大于0.1s B.将击中P点,t等于0.1s
C.将击中P点上方,t大于0.1s D.击中小积木时,小积木下落位移为5cm
12.飞机向山坡投弹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以90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释放炸弹,炸弹飞行一段时间,刚好垂直击中山坡上的A点,已知山坡斜面倾角,A点离山坡底部O点的距离m,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炸弹在空中的位移大小为1080m B.炸弹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15s
C.炸弹击中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50m/s D.炸弹被释放的位置到O点的水平距离为600m
三、实验题
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仪器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1)该实验,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______
A.刻度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测力计 F.重锤线
(2)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挡板每次往下移动的距离必须相等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
(3)在实验中,该同学只记录了A、B、C三点(A点不是抛出点),各点的坐标如图所示,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 m/s,从抛出点运动到B点所需时间为 s(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g取10m/s )
四、解答题
14.水平放置的圆柱体正上方有一点P,将一个小球从P点以沿垂直于圆柱体轴线方向水平抛出,其飞行一段时间后,恰由Q点沿切线飞过,测得圆心O与Q的连线与OP的夹角为θ,试求:
(1)小球从P运动到Q的时间t;
(2)小球的初始位置P点到圆柱体最高点的高度H。
15.据报道世界篮球球民已经超过15亿,中国篮球球民已达1.25亿,篮筐的统一标准距地面高度为。在标准篮球场地的某次比赛中,某同学在距离篮筐中心某位置跳起投篮,该同学将球出手的瞬时速度大小,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篮球到达篮筐中心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如图所示。将篮球看成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求:
(1)篮球从出手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
(2)篮球抛出点与篮筐中心的水平距离x;
(3)篮球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h。
16.如图,两小球M、N从同一高度同时分别以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都落在了倾角的斜面上的A点,其中小球N垂直打到斜面上。,,求:
(1)初速度、大小之比;
(2)若、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在空中相遇,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
17.福建舰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2024年5月,借助配重小车进行弹射测试,若测试时,福建舰始终静止,配重小车在甲板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落到海平面。小车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甲板距海平面高度为20m,小车的落水点到航空母舰前端水平距离为132m。不计空气阻力,小车可视为质点,g取,求:
(1)小车离开航空母舰时的速度大小;
(2)小车在电磁驱动过程中加速的距离。
参考答案:
1.C
A.本实验中不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故A错误;
BD.为了确定平抛的运动轨迹,需要小球有不变的初速度,且初速度水平,故每次从斜槽上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而下滑过程中轨道是否光滑对实验没有影响,故BD错误;
C.实验中需用铅笔标注小球球心在白纸上的投影点,从而确定平抛运动的轨迹,故坐标原点应选小球在斜槽末端点时球心的位置,故C正确。
2.C
A.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故A错误;
B.竖直方向
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
故B错误;
C.因竖直方向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可知照片上A点是平抛的起始位置,故C正确;
D.小球运动到D点时竖直速度大小为
故D错误。
3.D
A.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对实验无影响,只要到达斜槽末端的速度相等即可,故A错误;
B.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可减小相对的阻力,从而减小误差,故B错误;
C.实验时,让小球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以保证初速度相同,故C错误;
D.使斜槽末端切线保持水平,以保证抛出时的初速度水平,故D正确。
4.D
BD.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竖直方向根据
可得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B错误,D正确;
C.小球经过B点时的竖直方向分速度大小为
则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故C错误;
A.小球在位置A的竖直方向分速度大小为
可知位置A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故A错误。
5.C
设篮球下落的时间为t,则
解得
则落地瞬间,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
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
设篮球落地前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则
解得
6.D
当物体从A点水平滑出的速度最大时,其平抛运动的轨迹与侧面BC相切,物体从A点运动到侧面BC的过程中,由几何关系得
由平抛运动规律知,速度的反向延长线经过水平位移的中点(即B点),可得该过程中物体的水平位移
联立解得
7.B
设小球从抛出至落到斜面上所用的时间为t,在这段时间内,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分别为
由几何关系知
所以小球的运动时间
8.D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该物体做类平抛运动,则
解得从M运动到N的时间为
故A错误;
B.M与N之间的水平距离
故B错误;
CD.物体撞击右壁时,物体运动的时间为
物体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物体撞击壁速度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当
即当初速度时,物体撞击壁时速度最小,故若增大初速度,物体将撞击右壁,且初速度越大,物体撞击壁速度不一定越大,故C错误,D正确。
9.BD
AB.对运动员运动分析可知,从坡道A点滑出后,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即上升时间等于下降时间,由题知第二次的滞空时间比第一次长,所以第二次下降时间大于第一次,根据
可知,第二次腾空最大高度大于第一次,又因为两次水平位移相等,所以两次位移角不同,即两次滑出速度方向不相同,故A错误,B正确;
CD.因为第二次下降时间大于第一次,且两次水平位移相等,根据
知,第二次滑出后水平分速度小于第一次,即第二次在最高点速度小,又由
可知,第二次滑出后竖直分速度大于第一次,所以第二次滑出速度不一定大,故C错误,D正确。
10.AC
AB.根据平抛运动规律
可得物体下落时间
水平位移大小为
故A正确,B错误;
CD.物体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
则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故C正确,D错误。
11.BD
子弹和积木在竖直方向均为自由落体运动,相同时间内下落高度相同,则子弹将击中P点,子弹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解得
击中小积木时,小积木下落位移为
12.CD
BC.依题意,分解炸弹在A点的速度,如图
可得
,
解得
,
故B错误;C正确;
A.炸弹水平分位移和竖直分位移分别为
炸弹在空中的位移大小为
联立,解得
故A错误;
D.炸弹被释放的位置到O点的水平距离为
联立,解得
故D正确。
13.(1)ACF
(2)AD
(3) 1.0 0.20
(1)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还需要的是器材是刻度尺、坐标纸、重锤线,坐标纸除能更准确确定位置外,还能读出某点坐标,重锤线的作用是确保坐标纸是在竖直面内,使其与小球运动干面平行。
故选ACF。
(2)AB.为了使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小球需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斜槽轨道不一定需要光滑,故A正确,B错误;
C.挡板每次向下移动的距离不必须相等,下移位置合适即可,故C错误;
D.要画出轨迹,必须让小球在同一位置多次释放,才能在坐标纸上多找到一些点,然后将这些点平滑连接起来,就能描绘出平抛运动轨迹,所以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故D正确;
E.实验总是有误差的,不能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应该将找到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有的点可能在平滑的曲线上,有的点也可能不在平滑的曲线上,故E错误。
(3)[1]竖直方向有
解得
水平方向有
解得物体运动的初速度
[2]B点竖直分速度
又
解得从抛出点运动到B点所需时间
14.(1);(2)
(1)设小球在Q点时的速度为,在Q点竖直方向的速度为,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到Q点速度同水平方向夹角为,则
可得
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
代入数据得
(2)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
由几何关系
竖直方向位移
可得
小球距圆柱体的高度
联立可得
15.(1)0.6s
(2)
(3)1.85m
(1)如图所示,篮球抛出后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
根据
解得
(2)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竖直方向上有
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解得
(3)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竖直方向上有
解得
16.(1)
(2)
(1)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位移为h,则它们运动得时间为
对球M
解得
球N垂直打在斜面上,则有
则
(2)当飞行时间为t时,MN两点的水平距离为
若、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在空中相遇,则有
解得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17.(1)66m/s
(2)99m
(1)设小车离开甲板后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水平方向上有
竖直方向上有
解得
(2)小车在甲板上加速过程中,有
解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