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1.3 比热容 同步检测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 1.3 比热容 同步检测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11 16: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比热容 同步检测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
一、单选题
1.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得知( )
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
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
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
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  )
A.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
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C.实验中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让水和煤油都沸腾后再比较加热时间
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
3.小宇找来了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各一杯,已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2∶1,用电热器各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
A.3∶4 B.3∶2 C.2∶1 D.3∶1
4.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了等质量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液体甲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比乙液体多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比乙液体多
5.如图为白天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土地( )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6.热平衡,指同外界接触的物体,其内部温度各处均匀且等于外界温度的状况。在热平衡时,物体各部分以及物体同外界之间都没有热量交换,即。将400g、5℃的冷水与200g、80℃的热水混合(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混合后的温度是(  )
A.30℃ B.37.5℃ C.60℃ D.70℃
二、填空题
7.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使用相同的热源为其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甲、乙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 液体升高的温度较多;两者比较, 液体更适合作汽车的冷却剂。
8.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季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某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kg。若水温平均升高0.8℃,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被等量的砂石吸收(c水>c砂石),则砂石升高的温度 0.8℃(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水=4.2×103J/(kg ℃)
三、实验题
9.小姜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各两个,以及 (填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含砝码)、水和煤油;
(2)选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通过比较 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实验中选取初温不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烧杯中,用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4)如图2所示,小姜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按照图中 (选填“A”、“B”或“C”)方法读数是正确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3所示为 ℃;
(5)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 10
水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 70
煤油温度/℃ 10 18 26 34 42 …… 90
四、计算题
10.将质量为100g的铅块加热到98℃,然后投入温度为12℃、质量为80g的煤油中,测出混合后煤油的最高温度为18℃,不计热损失。求:【】
(1)铅块放出的热量;
(2)煤油的比热容。(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答案:
1.D
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其比热容为恒定值,与质量、温度、热量不成比例,公式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故D正确.
2.C
A.由题意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需要的加热时间较长,即吸收的热量多,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所以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实验效果更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和煤油的沸点不同,则两者升高的温度不同,且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也不同无法比较比热容的大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由煤油的比热容小可知,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D
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4.D
A.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了等质量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图像中甲升温比乙升温快,可得液体甲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故A错误;
B.图像中可以看出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热源加热乙液体时间较长,则乙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故B错误;
C.实验使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同一热源在相同时间内放热相同,被加热物质吸热相同,即加热相同的时间,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
D.从图像中看出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在图中画出一条垂直于时间轴的竖线,可得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比乙液体多,故D正确。
5.A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太阳照射下海岸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海岸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微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而夜晚,海岸和海水放出相同的热量,但水的比热容大,海水温度降低得少,海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风就从陆地吹向海上,形成陆风,故A符合题意。
6.A
冷水和热水混合,混合后冷水和热水最后的温度相同,设混合后的温度为t,冷水吸收的热量
热水放出的热量
又因为冷水与热水混合时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冷水吸收的热量与热水放出的热量相等,即
所以
解得混合后的温度t=30℃。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7. 甲 乙
[1]由图像可知,甲、乙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升高的温度较多。
[2]由图像可知,甲、乙两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乙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说明乙的比热容大,乙液体更适合作汽车的冷却剂。
8. 3.36×1010 大于
[1]湖水吸收的热量为
[2]由题知,水和沙石的质量m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因为
所以
即吸收相同的热量,砂石升高的温度将大于0.8℃。
9. 停表 加热时间 质量 升高的温度 B 66 水
[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因此缺少的实验器材是秒表。
[2]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4]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可知,实验中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等,即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5]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
[6]由图3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是零上,因此温度计示数为66℃。
[7]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高的温度较低,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10.(1)1.04×103J;(2)
解:(1)铅块放出的热量
(2)不计热量损失,煤油吸收的热量
由可知,煤油的比热容
答:(1)铅块放出的热量为1.04×103J;
(2)煤油的比热容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