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三章 13.1 分子热远动 自测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微粒中,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
A.分子 B.原子核 C.电子 D.中子
2.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B.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nm
D.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
3.羊肉泡馍是陕西一道地方传统的有名小吃,它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营养丰富,食后回味无穷。刚出锅的羊肉泡馍香气四溢,这是因为(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花香满园 B.尘土飞扬 C.雪花飘飘 D.落叶纷纷
5.如图所示,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下面吊一个重物时不能把它们分开,该实验说明了(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无规则运动
6.端午挂艾草,艾草香味可以飘的很远,达到驱蚊效果,香味飘的很远说明(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是运动的 D.分子间有空隙
7.以下实验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 )
A.用肉眼观察海绵,发现海绵内部有许多空隙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铁块放在冲压机下,发现铁块很难被压缩
D.用铅笔画出连续直线,用放大镜观察到碳粒间有空隙
8.早晨,妈妈为小明准备了香喷喷的早餐,关于闻到食物的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二、填空题
9.打开中药包会闻到淡淡的药香味,这是 现象。慢火熬制,等药汤沸腾后,药香味更加浓郁,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捆扎药包的细绳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
10.端午节煮粽子时,空气中弥漫着清香,这是 现象。荷叶上的两滴水珠相遇时,能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攀登珠峰的运动员佩戴的护目镜能有效防止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伤害。
11.学校给同学们布置了做“拿手家常菜”的家庭劳动作业,李明同学用手机录制了鱼丸的制作过程,手机镜头对光起到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他用夸张的表情介绍了闻到的鱼丸香味,能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息地 。
12.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如图所示,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用力向上提,测力计的示数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这个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 (填“引力”或“斥力”)
13.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小明实验小组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在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同时各滴入一滴墨水,一段时间后,杯中水的情况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表明扩散快慢与 有关;如图乙所示,在试管中装一半水并滴几滴红墨水,然后向试管中缓缓注满酒精,塞紧塞子,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液面下降且颜色趋于一致,要想加快混合速度,结合第一个实验现象可以对试管 ;如图丙所示,将两个表面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这一现象证明分子间有 。
三、实验题
14.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他们具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甲)。对此现象,小金有疑惑:两铝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 (选填“逐渐变小”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大”);
(2)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铝柱也不分开,则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参考答案:
1.A
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集中了原子质量的大部分。因此从空间尺度来看:分子大于原子,原子大于原子核,原子核大于质子,质子大于电子,所以空间尺度最大的是分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C
A.分子肉眼无法看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分子的运动情况决定了物质所处的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D
刚出锅的羊肉泡馍香气四溢,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4.A
A.花香满园,是芳香烃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正确;
B.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雪花飘飘是雪花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错误;
D.落叶纷纷是树叶在运动,是机械运动,故D错误。
5.A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下面还可挂重物,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6.C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端午时节,人们佩戴装有中药材的香囊,我们能闻到淡淡的药香,是香味分子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7.B
A.用肉眼观察海绵,发现海绵内部有许多空隙,是物体间有间隙,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故A不符合题意;
B.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B符合题意;
C.铁块放在冲压机下,发现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不符合题意;
D.铅笔画出的线我们可以看到,它肯定是由无数个分子构成的,而分子非常小我们看不到,因此用放大镜观察到碳粒间有空隙也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故D错误。
8.B
小明闻到食物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9. 扩散 剧烈
引力
[1]打开中药包会闻到淡淡的药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即扩散现象。
[2]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闻到的药香味越浓郁。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细绳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10. 扩散 引力 紫外线
[1]能闻到粽子的清汤香味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扩散现象。
[2]水珠相遇后之所以会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将两滴水珠合成了一滴。
[3]护目镜能有效防止来自太阳的辐射,主要是能阻挡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11. 会聚 做无规则的运动
[1]手机镜头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能闻到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 变大 引力
[1][2]当玻璃板接触水面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距离较近,故两种分子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弹簧测力计要将玻璃板拉起需提供比玻璃板重力大的力,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说明玻璃板和水的接触面之间的分子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13. 温度 加热 光滑 引力
[1]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由于热水的温度高,故分子运动剧烈,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若要使颜色快速混合均匀,可采用的方法是给试管加热。
[3][4]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两个接触面很接近,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14. 逐渐变小 不能 能
[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密度逐渐变小,压强逐渐变小。
[2]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说明重力大于大气压力及可能存在的引力的大小,还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大气压强为零,钟罩内两铝柱也不分开,说明有其他引力大于重力作用,则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