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1.1 质点 参考系 同步检测题 2024--2025
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自行车车轮的转动时,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测算列车从弥勒到昆明的运行时间时,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
D.研究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2.中午放学回家,电视正在播出关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的新闻,神舟十二号搭载3名航天员在天际划出优美的轨迹,从中国空间站荣耀归来,稳稳降落在甘肃酒泉东风着陆场,圆满完成了载人飞行天地往返任务。这是神舟载人飞船执行的第七次载人飞行。思考一下可以把神舟十二号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飞船的返回轨道方案时
B.研究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分离过程时
C.研究航天员舱内的运动时
D.研究飞船返回舱的反推发动机如何工作时
3.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艺术性地表达了运动的相对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卧看满天云不动”,是以云为参考系的
B.“云与我俱东”,是以云为参考系的
C.不论选取谁为参考系,“百里榆堤”总是不动的
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榆堤”和“我”的运动情况是不相同的
4.在平直公路上,甲车以10m/s的速度运动,乙车以5m/s的速度运动,甲、乙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则( )
A.研究甲、乙两车通过路边电线杆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
B.同向运动时,乙车上的人观察到甲车以5m/s的速度靠近
C.反向运动时,甲车上的人观察到乙车以15m/s的速度远离
D.反向运动时,乙车上的人观察到甲车以15m/s的速度靠近
5.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是静止的,而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电线杆向东移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观察表明( )
A.甲车静止,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静止,甲车向西运动
C.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运动 D.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
6.关于物体、质点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这个模型的建立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只有体积小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B.选不同的物体做为参考系,对同一研究对象运动情况的描述没有影响
C.选不同的物体做为参考系,对同一研究对象运动情况的描述一定不同
D.物质由原子、分子等组成,我们所看到的物体是物质的集聚状态
二、多选题
7.甲、乙、丙三人各自乘一架直升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匀速下降;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那么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8.由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的“利剑”无人作战攻击机,在西南某试飞中心成功完成首飞,下列可将“利剑”无人作战攻击机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人员测试“利剑”的飞行速度时
B.研究人员观察“利剑”飞行姿势、测各项技术参数时
C.研究人员确定“利剑”位置时
D.研究人员对“利剑”进行控制时
9.近年来,中国高铁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世界速度,成为中国一张崭新靓丽的新名片,在国内外迅速上演一场中国的“速度与激情”大片。坐在“复兴号”列车里的王同学观察相邻轨道上的另一火车时,感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实际上他乘坐的火车并未开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王同学感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选择的参考系是火车站的地面
B.王同学感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选择的参考系是相邻轨道的火车
C.王同学比较两列火车运动快慢时,火车可以看成质点
D.王同学研究火车车轮转动时,火车可以看成质点
10.甲、乙、丙三人到某超级商场去购物,他们分别在三个都正常运行的电梯上向上一层楼或向下一层楼运动,如图所示.关于他们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相对丙静止,相对甲运动
B.乙相对甲静止,相对丙运动
C.甲与丙在竖直方向上是相对静止的
D.甲与丙在水平方向上是相对静止的
三、填空题
11.小明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 km/h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 (选填“东”“南”“西”或“北”)风,风速是 m/s。
四、解答题
12.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一旅客不慎将公文包遗忘在卫生间里,经1 min旅客从卫生间返回自己的座位时发现公文包不在,立即返回卫生间找到包,设旅客相对火车的速度大小不变,问:他从发觉丢包到找到包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13.一只小船逆水匀速行驶,经过一座桥下时,从船上落下一木板到水中,船员半小时后才发现,立即调头追赶,在桥下游5km处追上。设小船相对于水的划行速度始终不变,木板到水中速度立即与水速相同。水速大小不变。求:
(1)小船调头后追上木板所用的时间;
(2)水流速度。
参考答案:
1.C
A.研究自行车车轮的转动时,不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否则无法观察车轮转动情况,A错误;
B.研究地球自转时,不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否则无法观察地球转动情况,B错误;
C.测算列车从弥勒到昆明的运行时间时,火车的长度远小于路程,故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C正确;
D.研究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时,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否则无法分辨运动员的动作,D错误。
2.A
A.研究飞船的返回轨道方案时,神舟十二号的大小和形状是次要因素,神舟十二号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
BCD.研究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分离过程时,研究航天员舱内的运动时,研究飞船返回舱的反推发动机如何工作时,神舟十二号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神舟十二号不能看作质点,故BCD错误。
3.D
A.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以船为参考系,故A错误;
B.“云与我俱东”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面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所选择的参考系是地面或地球上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不动的物体,故B错误;
C.若选择船为参考系,则“百里榆堤”也是运动的,故C错误;
D.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则“榆堤”和“我”的运动情况也是不相同的,故D正确。
4.C
A.研究甲、乙两车通过路边电线杆所用的时间时,车身的长度不可以忽略,不可以将车视为质点,故A错误;
B.甲、乙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同向运动时,乙车上的人观察甲车时是以乙车为参考系,此时甲车以5m/s的速度远离,故B错误;
C.反向运动时,甲车上的人观察乙车时是以甲车为参考系,此时乙车以15m/s的速度远离,故C正确;
D.反向运动时,乙车上的人观察甲车时是以乙车为参考系,此时甲车以15m/s的速度远离,故D错误。
5.D
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是静止的,说明甲乙两车运动的速度相同,而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电线杆向东移动,说明乙车相对于地面向西运动,故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
6.D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这个模型的建立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但一个物体是否可以看成质点,不是取决于体积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大小在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A错误;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其结果一般不同,B错误;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研究对象运动情况的观察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错误;
D.物质由原子、分子等组成,我们所看到的物体是物质的集聚状态,D正确。
7.ABC
AB.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故AB正确;
CD.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8.AC
测试“利剑”的飞行速度或确定其位置时,无需考虑其形状和大小,可将其看成质点;而观察“利剑”飞行姿势、测各项技术参数时或进行控制时,都必须考虑其形状和大小,不能看成质点。
9.BC
AB.王同学看着相邻轨道上的另一火车时,发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是以向前开动的相邻轨道上的另一火车为参考系,故A错误,B正确;
C.比较两火车的快慢时,火车的长度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
D.研究火车车轮转动时,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10.BD
由题图可知,甲正由二楼下到一楼,乙正由三楼下到二楼,丙则正由一楼上到二楼.由于电梯的正常运行的速率相等,电梯的倾角又相同,所以,乙相对甲静止,相对丙运动;甲与丙在水平方向上是相对静止的.故A,C错误,B,D正确;故选BD.
11. 西 5
[1][2]以地面为参照物,人由西向东运动,以他自己为参照物雨滴竖直下落,雨滴与他保持相对静止;以地面为参照物,雨滴向东运动,所以风向东刮,即刮西风;风速与车速相同,即18km/h= 5m/s。
12.1 min
火车匀速运动,所以可以把火车看作相对静止,座位到卫生间的路程不变,人相对于车的速度不变,因为,所以返回座位和从座位上返回找包所用时间相同,为1min。
13.(1);(2)
(1)以水为参考系,木板相对于水是静止的,小船来回相对于水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则船逆水匀速行驶,再顺行追上木板也一定用时,即小船调头后追上木板所用的时间为。
(2)从木板落入水中到船追上木板所用的总时间为
根据题意可知,在这段时间内木板运动的距离为,而水流速度等于木板速度,所以水流速度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