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原子
大量的研究表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那么,原子又是一种怎样的微观粒子 它还能分成更小的微粒吗
【基础堂清】
1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
A.过氧化氢 B.铜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2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
A.48 B.24 C.22 D.70
3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
A.质子数 B.原子的质量
C.核外电子数 D.核电荷数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地分布在原子中
B.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央,体积较大
C.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离核越近能量越高
D.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5空气中的氮气可合成氨气,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D.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分子
619世纪初,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的概念,他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③原子不能构成物质;④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从所学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7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请将符合下列条件的上述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氧气的微粒是氧 。
(2)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氧 。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4)构成原子的微粒是 和 。
(5)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
(6)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 数+ 数。
(7)带正电的微粒是 ;带负电的微粒是 ;呈电中性的微粒是 。
(8)在原子中, 数=核电荷数=核外 数。
8 计算下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Mr(O2)= 。
(2)Mr(P2O5)= 。
(3)Mr(Fe3O4)= 。
(4)Mr(NH4HCO3)= 。
(5)Mr(CaCO3)= 。
(6)Mr [Ca(OH)2]= 。
(7)Mr(KMnO4)= 。
(8)Mr(KClO3)= 。
9微观示意图能清楚地揭示物质变化的本质。分析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A.压缩空气 B.氢气燃烧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蒸发水
(1)图A中有 种分子,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发生的变化为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
(2)图B中氢气燃烧的微观过程是 ,在该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不变的是 。
(3)图C中石墨与金刚石的 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4)图D中的物质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蒸发水时,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 。
(5)以上四个变化过程,能体现出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的是 (填字母)。
【素养日清】
10(中考真题)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
A.氨气 B.氮气
C.汞 D.五氧化二磷
11下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12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a 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制作模型、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的活动。
活动一:分析史料,构建原子模型
【分析史料】(1)1897年,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微粒,他推测的依据是 。
(2)1909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图1),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由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有 。
活动二:认识原子,分享成果
通过学习,同学们有很多收获。
(1)知道了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 。
(2)原子的质量很小,它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3)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 数与 数之和。
【参考答案】
基础堂清
1.B 2.C 3.B 4.D 5.D 6.A
7.(1)分子
(2)分子
(3)原子
(4)原子核 电子
(5)质子、中子
(6)质子 中子
(7)原子核、质子 电子 分子、原子、中子
(8)质子 电子
8.(1)16×2=32
(2)31×2+16×5=142
(3)56×3+16×4=232
(4)14×1+1×5+12+16×3=79
(5)40×1+12×1+16×3=100
(6)40+(16+1)×2=74
(7)39+55+16×4=158
(8)39+35.5+16×3=122.5
9.(1)两 混合物 物理变化 分子种类不变
(2)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组为新分子 分子 原子
(3)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4)纯净物 水分子间的间隔
(5)B
素养日清
10.C 11.C
12.12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12 。
13.活动一:(1)原子呈电中性(或原子不显电性)
(2)原子核带正电(或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或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合理即可)
活动二:(1)微观粒子 铜(或金刚石等)
(2)原子核
(3)质子 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