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及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溶液的性质)下列有关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2(溶解与乳化)洗涤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
A.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B.用盐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C.用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基础堂清】
1 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蔗糖 D.硝酸铵
2只用水不能区分出来的一组固体物质是 ( )
A.硫酸铜粉末(白色)和氯化钠
B.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C.氯化钠和氯化钾
D.碳酸钙和氯化钠
3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正在沸腾的咸汤比正在沸腾的水温度高
B.食盐水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C.食盐溶于水后放出大量热量
D.电解水的实验中,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4 在严寒的冬季,我国北方城市用撒盐的方法除去公路上的积雪,这里食盐起的作用是 ( )
A.起杀菌、消毒作用
B.主要是增加路面的阻力,防滑
C.与积雪反应使之融化
D.使积雪的凝固点低于气温而融化
5某物质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与水比较,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
A.颜色 B.导电性
C.沸点 D.水分子的构成
6下列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不具有导电性的是 ( )
A.酒精 B.硫酸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7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在冬季最容易结冰的是 ( )
A.食醋 B.酱油
C.碱面水 D.自来水
【素养日清】
8如图所示,亮亮同学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向试管内的固体中滴加水,气球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装置气密性良好)。
(1)若固体是氢氧化钠,则加水后气球会 (选填“膨胀”或“缩小”)。
(2)若气球缩小,试管内的固体可能是 。
(3)若试管内的固体是镁条,滴加的液体是稀盐酸,则气球会 ,原因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9如图所示,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装置气密性良好),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则不能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
A.锌粒与稀硫酸 B.碳酸钙与稀盐酸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硝酸铵
10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溶解、过滤
B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点燃
C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
D 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钾 观察颜色
1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物质溶解时能量变化、溶液的性质及应用等产生兴趣,开启了项目化学习之旅。
活动一:探究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来到实验室,取三只烧杯,各注入约30 mL水,分别将一药匙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加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
【得出结论】 。
【实验反思】有同学提出疑问,认为该实验不严谨,理由是 。
活动二:探究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的原因
【猜想假设】硝酸铵溶于水后温度降低,小红认为可能是氯化铵中含有N的原因。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进行探究,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一个变量是 。
【实现现象】加入等量的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
【实验结论】小红的猜想正确。
活动三:探究溶液的性质与应用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进一步探究知道了碱面(碳酸钠)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 。下雪路滑时,常用氯化钠作融雪剂,这里氯化钠起的作用是 。
【参考答案】
知识回顾
1.D 2.C
基础堂清
1.B 2.C 3.C 4.D 5.D 6.A 7.D
素养日清
8.(1)膨胀
(2)硝酸铵
(3) 膨胀 镁与盐酸反应放热,瓶内压强增大 Mg+2HClMgCl2+H2↑
9.D
10.C 解析:A.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溶于水,采用过滤分离不开,不合理;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燃烧,不合理;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区分,合理;D.氯化钠和氯化钾都是白色固体,观察颜色区分不出,不合理。
11.【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实验反思】没有测水的初始温度
【进行实验】氯化钠与氯化铵的质量相等(或加入水的体积相同、温度相同,合理即可)
【实现现象】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
活动三:碳酸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合理即可) 使积雪的凝固点低于气温而融化(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