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溶液的形成)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白醋 B.蔗糖 C.面粉 D.食盐
2(溶液的性质)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各部分的性质不同
B.溶液长期存放会分层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相同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基础堂清】
1下列因素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是 ( )
A.温度 B.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
2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粉笔灰加入水中,振荡后能够形成溶液
B.稀硫酸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C.蔗糖溶液上半部分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的甜度
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氯化钠
3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B.物质的溶解性与使用的溶质、溶剂的质量无关
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D.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无关
4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
A.浓度很大的溶液
B.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的溶液
C.很稀的溶液
D.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5有一杯40 ℃的氯化钾的饱和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升高温度到80 ℃
B.加入一定量的水
C.恒温蒸发溶剂
D.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钾
6把30 ℃的某饱和的食盐水升温到6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溶剂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变成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仍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7 为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把碘和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和汽油中。
(1)观察①③两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可以得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之一是 。
(2)观察③④两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可以得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之一是 。
(3)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还有 。
【素养日清】
8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边加边搅拌。能够正确反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关系的图像是 ( )
A B
C D
9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下图是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的饱和溶液的是 ( )
A.甲、乙 B.甲、乙、丙
C.乙、丙 D.甲、丙
10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C.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的强弱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1 用MgCl2溶液喷洒路面可防尘。20 ℃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已知:20 ℃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 g)。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MgCl2的质量/g 30 40 50 6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A.③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B.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3%
C.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④
D.氯化镁的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参考答案】
知识回顾
1.C 2.C
基础堂清
1.B 2.B 3.D 4.D 5.B 6.D
7.(1)溶质的性质
(2)溶剂的性质
(3)温度
素养日清
8.D 解析:做图像题,要明确变化的原理,关注起点、拐点、终点、趋势等。A.在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曲线起点不为0,故错误;B.加入氯化钠后,一开始氯化钠会溶解,质量分数增大,故错误;C.加入一定量氯化钠后,溶液会达到饱和,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增大,故错误;D符合变化情况。
9.C 解析:甲中没有固体剩余,可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也可能没有达到饱和,还能继续溶解樟脑晶体;乙和丙中都有固体剩余,所以一定是相应温度下的樟脑的饱和溶液。
10.C 解析:A.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左侧试管中铁钉没有与氧气接触,不易生锈,右侧试管中铁钉没有与水接触,不易生锈,故无法通过此实验对比探究铁生锈的条件;B.在蜡烛的上方放置干冷的烧杯,若烧杯中产生水雾,证明燃烧产生水,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反应物中有氧气参与反应,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证明蜡烛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0.5 g碘分别放入10 mL水与10 mL酒精中,两个实验中除了溶剂的种类不同,其余的量都相同,则可以通过该实验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的强弱;D.根据质量守恒可知,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需要128份质量的铜,则完全消耗完玻璃管中的氧气需要消耗大量的铜,则该实验方案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设计不合理。
11.D 解析: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③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 g∶100 g=1∶2,故正确;B.①中溶液未饱和,溶质的质量为30 g,溶液的质量为13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3%,故正确;C.20 ℃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 g,也就是说在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54.6 g氯化镁,④中在100 g水中加入60 g MgCl2,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正确;D.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氯化镁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但氯化镁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故选项说法错误。